首頁 > 職責大全 > 軟基加固土樁施工規范要求措施

軟基加固土樁施工規范要求措施

2024-07-11 閱讀 3968

軟基加固土樁施工規范要求

1材料:

1.1水泥宜采用普通水泥或礦渣水泥,嚴禁使用過期、受潮、結塊、變質的劣質水泥。對每批進場水泥,應分批提供有關標號、安定性等試驗報告。

1.2.施工圖設計對水泥的要求:

采用標號32.5,嚴禁使用過期、受潮、結塊、變質的劣質水泥,對每批進場水泥,應分批提供水泥出廠合格證、質檢報告、批號等,所有水泥均應經過抽檢試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抽檢頻率為:1次/200噸

進場水泥嚴格做好防潮工作,承包人對進場的水泥編好批號,做好存放時間記錄,以便監理工程師檢查,一旦發現水泥受潮、結塊、變質立即清出現場。。

2成樁試驗

加固土樁施工前必須進行成樁工藝試驗,應達到下列要求,并取得以下技術參數:

2.1滿足設計噴入量的各種技術參數,如鉆進速度、提升速度、攪拌速度、噴氣壓力、單位時間噴入量等;

2.2確定攪拌的均勻性;

2.3掌握下鉆和提升的阻力情況,選擇合理的技術措施;

2.4全樁范圍內進行二次復拌,成樁工藝性試驗樁數不宜少于5根。

3室內配方試驗

施工實際使用的固化劑和外摻劑,必須通過室內試驗的檢驗,符合設計要求后方能使用。

4施工工藝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整平原地面鉆機定位鉆桿下沉鉆進上提噴粉強制攪拌復拌提桿出孔鉆機移位。

5施工機械應按固化劑噴入的粉體形態,采用以下施工機械組合:主要為鉆機、粉機發送器、空氣壓縮機、攪拌鉆頭。

6施工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1采用粉體固化劑時

(1)粉噴樁施工應根據成樁試驗確定的技術參數進行;操作人員應隨時記錄壓力、噴粉量、鉆進速度、提升速度等有關參數的變化。

(2)嚴格控制噴粉標高和停粉標高,不得中斷噴粉,確保樁體長度;嚴禁在尚未噴粉的情況下進行鉆桿提升作業。

(3)當鉆頭提升到地面以下不足50cm時,送灰器應停止噴灰,并用人工回填粘性土壓實。

(4)全樁范圍內進行二次復拌,使固化料與地基土均勻拌和。

(5)施工中,發現噴粉量不足,應整樁復打,復打的噴粉量應不小于設計用量。如遇停電、機械故障等原因,噴粉中斷時,必須復打,復打重疊孔段應大于1m。

(6)施工機具設備的粉體發送器必須配置粉料自動計量裝置,并記錄水泥的瞬時噴入量和累計噴入量。嚴禁無粉料噴入自動計量裝置的粉體發送器投入使用。

(7)儲灰罐容量應不小于一根樁的設計用灰量加200kg;當儲量不足時,不得對下一根樁開鉆施工。

(8)鉆頭直徑的磨損量不得大于1cm。

7粉噴樁實測項目符合表8.7要求。

表8.7粉噴樁實測項目

項次檢查項目單位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規定分

1樁距mm±100抽查2%15

2樁徑mm不小于設計抽查2%15

3樁長m不小于設計查施工記錄20

4豎直度%1.5查施工記錄10

5單樁噴粉量%符合設計查施工記錄20

6強度kPa不小于設計抽查5%20

注:應在樁體三等分段各鉆取芯樣一個,一根樁取三個試塊進行強度測試。

8粉噴樁外觀鑒定:粉噴樁間距均勻。不符合要求時,每處減1~2分。

篇2:水庫加固施工導流降排水防汛措施

水庫加固施工導流、降排水及防汛措施

一、施工導流

1.施工導流概況

建筑物施工圍堰等級為4級,導流設計洪水標準為10年一遇,本工程安排枯水期施工,施工時段為10月~11月,圍堰設計洪水位分別為21.7m、20.4m。

2.建筑物施工導流方式

老閘圍堰施工在瓦埠湖側水位降至18.0M時開始實施填筑;施工期采用船閘輸水洞進行全時段導流;水位達到20.0M時,將老閘段圍堰破口過水。

3.圍堰設計

由于淮河側枯水期十年一遇水位為21.7M,故圍堰設計高程為22.5M,頂寬5米。擴建閘段設計邊坡為1:3,加固閘段圍堰迎水面18.5M高程以下部分邊坡為1:6,加固閘段圍堰背水面18.5M高程以下部分邊坡為1:5。圍堰水面以上0.8米采用推土機碾壓的壓實方法,水面以上0.8米至設計高程壓實后的干重度一般不小于15.5Kn/m3,同時壓實度應不小于92%。詳見圍堰設計圖。

由于施工期僅通過船閘導流,如瓦埠湖側水位超過淹沒水位20.0米時,則將老閘段圍堰拆除破口過水,以防止上游瓦埠湖側水位過高而淹沒農田造成損失。上、下游分流島與圍堰之間要填筑子圍堰,子圍堰設計高程及頂寬同上下游圍堰,以防止老閘段基坑過水時,水流自分流島與主圍堰間涌入擴建閘基坑。

3.3.3沖填區圍堰

**加固與擴建工程河道疏浚設計方量共計117344m3,其中…………85357m3。

由于征地范圍減小,沖填區圍堰頂高程設計為23.5m時,沖填區面積為14166m2,沖填深度為5m,可沖填約70830m3。另在,結合土料場開挖,沿開挖區填筑一周圍堰,作為淮河側疏浚沖填區。圍堰全長約500米,圍堰頂高程設計為22.5M,沖填區面積約為14615M2,沖填深度為5M,可沖填約73075m3。可滿足疏浚要求。

沖填區圍堰設計頂寬為3.0m,有交通要求的沖填區圍堰,設計頂寬為7.0m。橫向圍堰長120米,縱向圍堰長150米。

沖填區圍堰施工分兩期進行,一期首先利用主壩及土料場取土填筑沖填區橫向圍堰,二期利用基坑圍堰拆除土料進行填筑縱向圍堰,圍堰水面以上0.8米采用推土機碾壓的壓實方法,水面以上0.8米至設計高程壓實后的干重度一般不小于15.5Kn/m3,同時壓實度應不小于92%。淮河側沖填區圍堰設計頂寬為3.0m,,頂高程為22.5m,邊坡為1:2,在土料場清理時,直接利用土料場土采用挖掘機,配合推土機填筑施工,詳見圍堰設計圖。

二、施工降排水

施工降排水內容主要有基坑內經常性排水,基坑內深層降水和土料場排水溝排水。

初選閘址勘察期間測得穩定地下水位為21.40~21.90m,推薦閘址測得穩定地下水位為21.20~21.90m。①、②2層滲透系數為k=7.59×10-5~1.02×10-6cm/s,③層平均滲透系數k=5.82×10-6cm/s,④層土平均滲透系數k=4.72×10-5cm/s,②1、⑤層滲透系數k=i×10-3cm/s~i×10-4cm/s。閘址區地下水源豐富,且第⑤層細砂層的透水性較強,承壓含水層水位較高,對施工影響重大,計劃采用措施降低地下水保障施工。

1.經常性排水

經常性排水包括基坑滲水、雨水、施工廢水等,基坑滲水和施工廢水可以忽略,因此配備水泵數量主要考慮排除雨雪水。

1.1匯水面積

本工程擴建閘基坑匯水面積大,基坑匯水面積約39600m2。

1.2降雨量

按特大暴雨降雨量50mm/d作為設置排水系統的依據。

1.3每天需排除的水量計算

39600×50/1000=1980m3

1.4集排水設置

基坑開挖時,先將防沖槽處開挖出并拋石,防沖槽內留一抽水坑。在施工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開挖排水溝,使雨水流向防沖槽,使基坑內盡量保持無水作業。安設水泵及時將臨時集水坑內的集水排至圍堰外側的排水區。具體排水溝布置詳見"擴建閘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圖"、"老閘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圖"。

1.5排水設備配備

排水設備按經常性排水期間最大日集水量在當天排完的原則進行配備。

排水設備配備功率為4.5KW、揚程為20m、流量為45m3/h、型號為QY20-45-4.5的潛水泵。需用水泵的臺數為:n=1980/(24×45)=1.8臺,取n=2臺;考慮極端因素,實際布置4臺,其中2臺為備用泵。

經常性排水自2004年11月開始運行,至2005年5月結束,運行時間約7個月。

2.基坑深層降水

2.1設計依據

《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2.2降水技術方法的選擇

計劃采用無砂管井排水方法降水。無砂管井布置簡單,可一次到位,不用重復布井,且排水管路對場內施工道路影響較小。

2.3降水井的布置

老閘布設無砂管井8眼,擴建閘布設無砂管井12眼,降水井具體布置位置詳見"擴建閘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圖"、"老閘基坑降排水平面布置圖"。

2.4降水井結構設計

井管采用無砂濾水管,含水層(細砂層)以上采用實管,管外徑500mm,管徑內徑400mm,濾水管長度約5m,孔隙率不小于20%,外包80目尼龍網兩層。降水井打到透水砂層底部粘土層中,深入粘土層1m,井底采用專用的井底管。濾料采用中粗砂。

2.5水泵配備

水泵選用型號為QY25-24-2.2的潛水泵,其功率2.2KW、揚程25m、流量24m3/h。QY25-24-2.2水泵共配備12臺。

2.6降水井施工

2.6.1鉆孔

由于該地區表層土質較松軟,在打孔時應采用回旋鉆機成孔。

2.6.2井管制作

井管中的濾管段采用無砂濾水管,透水面積不小于20%。

2.6.3下管及濾料

井深達到設計要求以后,將孔內泥漿用清水逐漸循環稀釋到比重為1.05以后,立即下管,下管需居中,不能偏向一側,致使井管貼壁,應在井管上綁上扶正器墊塊,確保井管居中;每節管的接頭處外包兩層尼龍網。下完井管以后,應立即下濾料,濾料的高程超過含水層的頂高程20~30cm。然后用粘土球封填。

2.6.4洗井

采用抽水法洗井。濾料填完以后,立即下泵進行抽水,抽至水清后再持續抽12小時,如水繼續保持清澈即可認為是合格井。

2.6.5下泵

由于降水井布置的距離較大,而承壓水頭又較高,任何一臺水泵不能正常工作都有可能導致水位上升,因此,應采用質量較好的水泵。

2.7降水運行管理

管井施工完成后,對管井設置明顯標志,防止車輛、設備對管井造成破壞,配備足量的水泵和備用電源,在降水工作投入正常運行以后,盡量作到不停機,不使水位反彈。降水井設專人進行管理,定時檢查出水量;出現其他異常情況,應分析原因,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處理。

2.8停井及封井

2.8.1停井順序

閘室底板、消力池澆筑過程中要設立變形觀測點,澆筑完畢以后,逐步停掉部分降水井減少排水量,停井一般按順序間隔進行。

2.8.2施工方案

施工流程:

填砂→清理管口→砼拌制、運輸→砼封堵→養護

無砂管井中砂層以下部分用中砂回填,砂層以上部分用C10砼封堵。

3.土料場排水溝排水

在河道開挖區外側土料場,沿水面邊挖一條主排水溝,在主排溝上,每40~60米布設一條支排水溝,在主排水溝內布設抽水泵,將溝內積水直接抽排至淮河側河道內。排水設備配備3臺功率為4.5KW、揚程為20m、流量為45m3/h、型號為QY20-45-4.5的潛水泵。

4.資源配備

4.1機械設備配備

機械設備配備表

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

篇3:某地基加固施工技術措施

地基加固施工技術措施

1)對將要進行深層攪拌樁施工的場地事先應加以平整,徹底清除施工現場地面、地下及空中的障礙物。如現場地表過軟,應采取防止施工機械失穩的措施。

2)濕噴法施工中實際使用的固化劑、外摻劑,要經試驗室的確認方能使用。泵送漿液必須連續,如因故停漿,要立即通知前臺操作工,以防止斷樁。

3)施工時應使用定位卡以確保樁位的準確度和樁機的水平、垂直精度。

4)樁機預攪下沉時不易沖水,當遇到較硬土層下沉太慢時,方可適量沖水,但要考慮沖水成樁對樁身強度的影響。

5)樁機噴漿的次數和速度應符合規劃要求,有專人記錄樁機每次下沉和提升的時間,深度誤差不大于50mm,時間記錄誤差不大于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