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石工程通病治理措施(二)
磚石工程通病及治理措施(2)
一、住宅工程附墻煙道堵塞、串煙
1.現象:磚混結構住宅的居室和廚房附墻煙道被堵塞,或各樓層間煙道相互串煙,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和人生安全。
2.治理:
(1)煙道內有碎磚頭、砂漿潭和砼塊堵塞物時,可用粗鋼筋從房頂順煙道往下疏通。
(2)煙道堵塞嚴重時,將墻體鑿開,把堵塞物取出。
二、墻體因地基不均勻下沉引起的墻體裂縫
1.現象:
(1)在縱墻的兩端出現斜裂縫,多數裂縫通過窗口的二個對角,裂縫向沉降較大的方向傾斜,并由下向上發展。裂縫多在墻體下部,向上逐漸減少,裂縫寬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現,其數量及寬度隨時間而逐漸發展。
(2)在窗間墻的上下對角處成對出現水平裂縫,沉降大的一邊裂縫在下,沉降小的一邊裂縫在上。
(3)在縱墻中央的頂部和低部窗臺處出現豎向裂縫,裂縫上寬下窄。當縱墻頂部有圈梁時,頂層中央頂部豎向裂縫較少。
2.治理:對于非地震地區一般性裂縫,若數年后不再發展,則可認為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局部寬縫處,用砂漿堵抹即可,對于影響安全使用的結構裂縫,應進行加固處理。對于因墻體原材料強度不夠而發生的裂縫,墻面可敷貼鋼筋網片,并配置穿墻拉筋加以固定,然后灌細石砼或分層抹水泥砂漿進行加固。墻體裂縫的加固方法,應由設計部門提出。
三、墻體的溫度裂縫
1.現象:
(1)在頂層縱墻的兩端出現八字裂縫,嚴重時可發展到房屋1/3長度內,有時在橫墻上也可能發生。裂縫寬度一般中間大兩端小。當外縱墻兩端有窗時,裂縫沿窗口對角線方向展開。
(2)在平屋頂屋檐下或頂層圈梁2-3皮磚的灰縫位出現水平裂縫,沿外墻頂部斷續分布,兩端較中間嚴重。在轉角處,縱橫墻水平裂縫相交形成交角裂縫。
2.治理:對于非地震地區一般性裂縫,若數年后不再發展,則可認為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局部寬縫處,用砂漿堵抹即可,對于影響安全使用的結構裂縫,應進行加固處理。對于因墻體原材料強度不夠而發生的裂縫,墻面可敷貼鋼筋網片,并配置穿墻拉筋加以固定,然后灌細石砼或分層抹水泥砂漿進行加固。墻體裂縫的加固方法,應由設計部門提出。
四、大梁處的墻體裂縫
1.現象:大梁底部的墻體,產生局部豎直裂縫。應由設計與施工單位,結合結構形式、施工方法等,進行綜合調查分析,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處理。
2.治理:應由設計與施工單位,結合結構形式、施工方法等,進行綜合調查分析,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處理。
五、石砌墻體內外兩層皮
1.現象:墻體內外皮互不連接,自成一體,承載力低,穩定性差,受到水平推力極易傾倒。尤其在亂毛石砌筑的墻體中容易發生。
2.治理;應采取加固措施,如加設一定數量的穿墻螺栓,嚴重的應拆除重砌。
六、石塊粘結不牢
1.現象:石塊和砌筑砂漿粘結不良,掀開石塊有時可發現臥縫砂漿鋪得不嚴,石塊之間有瞎縫。敲擊墻體可聽到空洞聲,用力推則個別石塊松動。這會大大降低墻體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2.治理:凡空洞處,應掏去縫隙內的砂漿,重新用砂漿填實。
七、石砌墻體勾縫砂漿粘結不牢。
1.現象:勾縫砂漿與砌體結合不良,甚至開裂和脫落,嚴重時造成滲漏水。
2.治理:勾縫砂漿嚴重開裂或脫落處,應將勾縫砂漿鏟除,按要求重新勾縫。
八、砌檔土墻泄不孔不通暢,泛水坡度不夠
1.現象:未留泄水孔,或泄水孔堵塞,或排水坡度不夠,造成擋土墻內側長期積水,導致墻體開裂、沉陷或倒坍。
2.治理:如未留泄水孔,則拆除部分墻體重新留孔;如泄水孔堵塞,則應清除堵塞物。擋土墻內側如有積水現象,則應加大墻內側土坡的坡度。
收貨部制度
篇2:磚石砌體抹灰冬季施工技術措施
磚石砌體、抹灰冬季施工技術措施
1)磚石砌體采用加防凍劑的辦法施工,防凍劑摻量參照有關技術規定及產品使用說明書。
2)砂漿的配置與攪拌:砂漿的配置必須按配比通知單進行,并保證固體物質能充分溶解,砂漿的攪拌時間應比常溫季節延長0.5~1倍,以2.5~3min為以宜。
3)冬期攪拌的熱砂漿應采取措施,盡可能減少在攪拌、運輸、儲存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4)砂漿應隨拌隨用,不要存結過多以免凍結。嚴禁使用已凍的砂漿。不宜在砌筑時隨意向砂漿內加熱水。
5)磚砌體砌筑應采用"三一砌磚"方法,灰縫飽滿度在80%以上,水平灰縫厚度9-10mm。當日施工完后,必須將磚面灰渣清理干凈后表面覆蓋保溫材料。
篇3:磚石工程通病治理措施(二)
磚石工程通病及治理措施(2)
一、住宅工程附墻煙道堵塞、串煙
1.現象:磚混結構住宅的居室和廚房附墻煙道被堵塞,或各樓層間煙道相互串煙,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和人生安全。
2.治理:
(1)煙道內有碎磚頭、砂漿潭和砼塊堵塞物時,可用粗鋼筋從房頂順煙道往下疏通。
(2)煙道堵塞嚴重時,將墻體鑿開,把堵塞物取出。
二、墻體因地基不均勻下沉引起的墻體裂縫
1.現象:
(1)在縱墻的兩端出現斜裂縫,多數裂縫通過窗口的二個對角,裂縫向沉降較大的方向傾斜,并由下向上發展。裂縫多在墻體下部,向上逐漸減少,裂縫寬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現,其數量及寬度隨時間而逐漸發展。
(2)在窗間墻的上下對角處成對出現水平裂縫,沉降大的一邊裂縫在下,沉降小的一邊裂縫在上。
(3)在縱墻中央的頂部和低部窗臺處出現豎向裂縫,裂縫上寬下窄。當縱墻頂部有圈梁時,頂層中央頂部豎向裂縫較少。
2.治理:對于非地震地區一般性裂縫,若數年后不再發展,則可認為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局部寬縫處,用砂漿堵抹即可,對于影響安全使用的結構裂縫,應進行加固處理。對于因墻體原材料強度不夠而發生的裂縫,墻面可敷貼鋼筋網片,并配置穿墻拉筋加以固定,然后灌細石砼或分層抹水泥砂漿進行加固。墻體裂縫的加固方法,應由設計部門提出。
三、墻體的溫度裂縫
1.現象:
(1)在頂層縱墻的兩端出現八字裂縫,嚴重時可發展到房屋1/3長度內,有時在橫墻上也可能發生。裂縫寬度一般中間大兩端小。當外縱墻兩端有窗時,裂縫沿窗口對角線方向展開。
(2)在平屋頂屋檐下或頂層圈梁2-3皮磚的灰縫位出現水平裂縫,沿外墻頂部斷續分布,兩端較中間嚴重。在轉角處,縱橫墻水平裂縫相交形成交角裂縫。
2.治理:對于非地震地區一般性裂縫,若數年后不再發展,則可認為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局部寬縫處,用砂漿堵抹即可,對于影響安全使用的結構裂縫,應進行加固處理。對于因墻體原材料強度不夠而發生的裂縫,墻面可敷貼鋼筋網片,并配置穿墻拉筋加以固定,然后灌細石砼或分層抹水泥砂漿進行加固。墻體裂縫的加固方法,應由設計部門提出。
四、大梁處的墻體裂縫
1.現象:大梁底部的墻體,產生局部豎直裂縫。應由設計與施工單位,結合結構形式、施工方法等,進行綜合調查分析,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處理。
2.治理:應由設計與施工單位,結合結構形式、施工方法等,進行綜合調查分析,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處理。
五、石砌墻體內外兩層皮
1.現象:墻體內外皮互不連接,自成一體,承載力低,穩定性差,受到水平推力極易傾倒。尤其在亂毛石砌筑的墻體中容易發生。
2.治理;應采取加固措施,如加設一定數量的穿墻螺栓,嚴重的應拆除重砌。
六、石塊粘結不牢
1.現象:石塊和砌筑砂漿粘結不良,掀開石塊有時可發現臥縫砂漿鋪得不嚴,石塊之間有瞎縫。敲擊墻體可聽到空洞聲,用力推則個別石塊松動。這會大大降低墻體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2.治理:凡空洞處,應掏去縫隙內的砂漿,重新用砂漿填實。
七、石砌墻體勾縫砂漿粘結不牢。
1.現象:勾縫砂漿與砌體結合不良,甚至開裂和脫落,嚴重時造成滲漏水。
2.治理:勾縫砂漿嚴重開裂或脫落處,應將勾縫砂漿鏟除,按要求重新勾縫。
八、砌檔土墻泄不孔不通暢,泛水坡度不夠
1.現象:未留泄水孔,或泄水孔堵塞,或排水坡度不夠,造成擋土墻內側長期積水,導致墻體開裂、沉陷或倒坍。
2.治理:如未留泄水孔,則拆除部分墻體重新留孔;如泄水孔堵塞,則應清除堵塞物。擋土墻內側如有積水現象,則應加大墻內側土坡的坡度。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