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鐵路工程區間軌道施工方法工藝

鐵路工程區間軌道施工方法工藝

2024-07-11 閱讀 7748

鐵路工程區間軌道施工方法及工藝

1施工工藝

線路繞行段預鋪短軌后更換無縫線路,短軌鋪設范圍為撥距大于2.0m地段,曲線半徑改造施工當撥距最大不超過2.0m時,一次將舊線撥到新線位置,最大撥距大于2.0m且大于地段長度超過150m時,預鋪短軌。

鋪軌采用人工鋪軌,軌枕集中錨固,汽車或軌道車運輸,機械吊車裝卸。鋪軌結束后,人工進行整道作業,最后大機整道達到設計要求后,換鋪無縫線路。

2施工方法

2.1雙繞段預鋪軌道施工

鋪軌前的準備工作:

技術準備:根據本標段的曲線表、路基基樁表、橋涵表和平交道口表,編制配軌表。

測設中心樁:在鋪軌前要把線路中心線樁釘出來,作為鋪軌的依據。

控制方法為:線路中樁在直線上每隔25m米、圓曲線上每隔20m、緩和曲線上每隔10m釘一根。此外,在曲線的起迄點、道碴厚度變更點、平交道的中心點及縱斷面上的變坡點等處均需釘樁。

施工機具準備:鋪軌用的運輸車、汽車吊、單軌車、軌道平車、扳手、撬棍、起道機、軌縫尺、濕度計、鋸軌機、鋼軌鉆孔機、彎軌器等機具準備齊全。

路基檢查和整修:正線鋪軌地段上碴前必須對路基進行檢查,經整修符合路基驗收標準才能鋪碴。

人工散布鋼軌及軌枕:在路基驗收合格后,按照配軌表,用汽車或軌道車將鋼軌運抵現場,人工配合吊車將鋼軌卸至路基兩側路肩上。

鋼筋混凝土軌枕用汽車或軌道車從錨固基地運至現場,人工卸車碼放在路基兩側的路肩上。

鋪軌:

在道碴鋪設完畢后,按照設計位置將軌枕人工抬至預鋪的道碴上,預先在鋼軌腰上用白油漆標出軌枕中心位置,直線標在左股鋼軌內腰,曲線標內股鋼軌內腰。然后人工抬軌到軌枕上進行安裝。

鋼軌間聯接使用雙肩式6孔魚尾板夾住,穿上魚尾螺栓,然后安裝單彈簧墊圈,擰緊螺母。鋼軌頭、魚尾板及螺栓在安裝時要涂油,安裝時注意魚尾螺栓三個向內,三個向外,間隔布置,單彈簧墊圈的開口要朝下。

根據氣溫設置軌縫,根據線路情況設置軌距。隨時測量檢查鋼軌接頭錯牙、接頭直角方正、螺栓扭力等,發現超標及時修整。鋪軌過后及時撥道到正確位置,撥軌時注意不能碰撞豎螺栓,要在軌枕盒內墊上弧形板。裝卸鋼軌時不能互相傾砸,防止鋼軌損傷和出硬彎。

整道:

由于上碴采用一次達枕底并壓實的工藝,大大簡化了整道程序,也減少了整道工作量。現在整道工藝為:上碴→撥道→軌面找平→串軌→方枕→調整軌距→壓道→精撥細找→安裝線路加強設備→整理道床等項工作。

技術準備:鋪軌過后,經過初整道和行車,軌道是不達標的。整道前要對軌縫、軌距、曲線正矢、軌面標高、軌道中心線偏移量和道床進行調查,根據調查資料編制串軌表、百米上碴表、曲線撥道表和起道表。

釘設起撥道樁:為使起撥道有依據,根據線路中心樁釘設起撥道樁,起撥道樁釘設于曲線內側,直線左側的路肩上,距線路中線確定一個定值,一般為2.5~3.0m,樁頂釘上小釘。

補碴:根據百米上碴表,將所缺道碴上夠,并略有富余。

撥道:直線按照撥道樁撥正軌道,曲線依據撥道樁和曲線撥道表進行撥道,撥道用起撥道機或人工撥道,通過撥道,使直線順直、曲線圓順、軌道中心線與線路中心線一致,允許偏差為±50mm,在鋼筋混凝土梁上為±20mm,相鄰軌道中心線間距為±20mm。撥道后立即搗固。

軌面找平:依據起道表和起撥道樁,用起撥道機將軌面找平,在施工期間,控制軌面略高于軌高設計標高3~5mm,兩股鋼軌軌面差不大于4mm,曲線設外軌超高,不得有三角坑。起道后立即搗固。

串軌:在起撥道后進行軌縫調查,編制串軌表,此項工作一般在一個區間內進行,由于標段所限,可請建設單位協調,也可先把本標段軌縫通過串軌勻好。使軌頭相錯量達標。

方枕:串軌(或勻軌縫)后,軌枕位置與鋼軌腰上的白點位置有誤差,撥移軌枕到正確位置,要求軌枕中心與白點最大相錯不超過4mm。

調整軌距:線路撥正符合中線要求后,用軌距尺檢查軌距,并對超出容許偏差的進行調整。軌距允許偏差正線為+6,-2mm。

壓道:壓道是提高線路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開始時慢速,逐步提高列車速度和載重量,對壓道出現的三角坑進行及時整治。

精撥細找:通過壓道和列車行駛,軌道會發生小的變動,因此要組成專業隊,由具有豐富整道經驗人員指揮精撥細找,使軌道全部達標。

安裝線路加強設備:由于線路設計等級提高,線路加強設備越來越少。施工設計上若有就進行這項工作。

整理道床:填補道碴,夯拍道床面,使道床橫斷面符合設計要求,道床邊坡邊緣整齊并與鋼軌相平行。

換鋪無縫線路:

人工整道結束后,進行大機整道。待道床穩定后,對預鋪短軌地段,及時將鋪設短軌的繞行段更換為長軌。

2.2線間距加寬軌道撥移施工

這項工程很復雜,牽涉各職能部門較多,軌道電路要與電務部門協同施工。改移量較大地段,提前在設計線位處預鋪新軌道線路,新軌道要做為一個單元軌焊接軌條,鋪設成單元無縫軌道線路,兩端只保留撥移接軌,特別強調測量定位,精心計算,密切與相鄰標段的配合,撥移時要穿上滑道。申請區間封鎖要點設好防護方可施工。以人力撥移作業為主,配合少量機械、吊車同時施工。

作業順序:測量定位→按設計鋪設新軌道→請求封鎖命令設好防護、發布施工命令→扒開道碴安設滑道→撥移接軌→回填道碴→整修線路→二次回填道碴→軌道整修找細檢查驗收→撤出防護信號、解除封鎖開通區間→設置慢行信號、限速放行列車→軌道繼續整修找細→待新路基和軌道線路穩定后選擇適當時機,軌溫差在設計允許范圍內重新放散軌道應力,焊接成區間無縫線路→申請移交。

技術措施:

運軌,運混凝土枕要防止摔砸等。

新舊軌接頭處要注意上、下、左、右錯牙,如發生錯牙要打磨,調整平順。

施工結束后各種機具人員及時移出行車限界以外。

線路開通前施工負責人一定要認真檢查施工段的軌道線路鋪設狀態和障礙物,發現不良處所和障礙物及時處理。

施工時間選擇要在晴天施工,陰雨天不能封鎖施工,防止因作業時長影響開通時間和新鋪軌道線路質量。

篇2:站場軌道工程施工方法措施

站場軌道工程施工方法

由于車站均屬樞紐范圍,運輸繁忙,在站場上進行軌道施工,既要保證既有線安全運營,又要保證施工、人員安全,在施工之前,應針對站場特點編制詳細的施工和既有線安全防護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及要點封閉、慢行需求計劃,并取得建設、運營、設計、監理單位的簽認。

軌道施工原則:更新改造工程,要在保證正常運輸、運營的條件下施工,最大限度的利用列車間隔和調車間休時間進行施工作業,減少封鎖正線,確保各次列車或單機的運行安全。在既有線改造施工前要與既有線設備主管部門、工務段、電務段、水電段等達成設備臨時維修保管協議,清楚設備維修保管責任單位、里程位置、改造項目、時間等,并交當地車務主管部門一份,以便更好的保證各部門設備完好使用,取得車務部門的配合和指導施工。

新建、改移線路施工:

既有線路改移時,首先要鋪好設計改移位置的道碴,待封鎖時間,扒開既有道床,撥移線路,線路撥至設計位置時,回填道碴、起道、串碴、搗固、方枕、調整軌縫及軌距、緊固螺栓、整修道床。

既有線改造,要利用“天窗”時間,對線路進行養護和修整,并作好既有線施工的防護工作。

在線路換側處,要反復測量、精確配軌,待線路換側處兩端新建線路達到通車標準時方可進行換側施工。

合理安排組織勞動力,施工要有序,速度要快。

列車通行后,要注意觀察線路動向,及時整修線路,消除隱患。

增加或更換道岔施工:

施工前,先按規定要求整正施工段的既有軌道,兩端加強鎖定,精確測定道岔位置,并配置兩端合攏段。

結合現場條件和行車密度選定施工方法。繁忙區段的咽喉區各類道岔或電氣聯鎖的道岔,采用整組預鋪后撥入。

鋪入道岔要迅速,電務、信號部門密切配合,一些電纜埋設、信號設備安裝要提前完成。

道岔撥入就位或拼裝成型后,即按線路開通要求補碴整正,線路開通后列車慢行階段,繼續整修道岔直至達到驗收要求。

與其它專業有關的道岔施工,要有有關專業人員配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