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澆帶施工技術措施
后澆帶的施工技術措施
后澆縫是一種混凝土剛性接縫,適用于不宜設置柔性變形縫的結構(如大型設備基礎),以及后期變形趨于穩定的結構。這種接縫施工簡便,可避免柔性變形縫施工繁瑣、不易保證接縫質量的缺點,而且可與留置施工縫結合起來,施工更加方便。但對于防水結構來說,必須嚴格做好,保證抗滲性能。
后澆縫施工要點:
⑴后澆部位的混凝土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強度等級應與兩側先澆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
⑵后澆縫的位置、形式、尺寸,應按設計規定施工。
⑶后澆混凝土與兩側先澆混凝土的施工間隔時間至少為六個星期。這期間兩側先澆混凝土的體積收縮變形已趨于穩定,此時再澆筑后澆縫混凝土,在兩側先澆混凝土及鋼筋的限制作用下,后澆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在限制下膨脹產生相向變形,使混凝土內部密實、
且因膨脹而與兩側先澆混凝土相接密合,成為整體的、無變形縫的結構。
⑷后澆縫澆筑前,應將兩側先澆混凝土表面鑿毛、清洗干凈,并保持濕潤,再行澆筑。
后澆縫混凝土澆筑后,應保持濕潤養護至少四個星期。
⑸后澆混凝土施工溫度應低于兩側先澆混凝土施工時的溫度,并宜選擇在氣溫較低的季節施工。這是為了減小混凝土的冷縮變形?;炷恋睦淇s變形不僅與本身水化熱的散失有關,還同外界氣溫的降低有關。由于兩側先澆混凝土施工溫度高于后澆縫施工溫度,待后澆混凝土施工時,兩側混凝土冷縮變形已趨于穩定,后澆混凝土在較低氣溫季節施工,可以減少一部分混凝土內部的溫升,降低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與穩定溫度(外界平均氣溫)的差值,減少內部混凝土與外層混凝土之間的溫度梯度,從而減少或避免因限制下的冷縮變形而產生的裂縫,有效地保證后澆縫施工質量。
⑹補償混凝土施工
a、將原混凝土表面普遍鑿毛。一般要求鑿到出現新槎,露出石子,鑿毛后,須經質量檢查驗收,方能進行下道工序。
b、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混凝土渣、木屑、積水和其他雜物,并對鋼筋表面進行清除、除去鐵銹。
c、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之前24h,要對已鑿毛并清除干凈的
原混凝土表面進行預濕,要充分、均勻地澆水,使得預濕深度大于5mm。
d、對于支設的模板必須采取嚴密措施,防止漏漿,并有良好的保水作用。對于有防水要求的人防工程和地下室的后澆帶,不得留置貫通的預埋件。模板必須支設牢固。
e、嚴格掌握水泥稱量,其誤差不得超過1%。選擇骨料應使其不對膨脹率和干縮率帶來不利影響,一般情況下骨料采用間斷級配。摻用外摻劑應慎重,一般通過試配后方能使用。
f、補償收縮混凝土宜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攪拌時間不得大于2min。為了減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溫度損失,攪拌后應盡快運至澆筑地點進行澆筑。如運輸和停放時間較長,坍落度損失,此時不允許再添加拌合水。
g、采用人工澆筑,現場混凝土坍落度為7~8cm;采用泵送混凝土澆筑,現場混凝土的坍落度應為12~14cm。澆筑溫度不宜超過35℃?;炷翝仓r間間隙不得超過2h,否則要事先考慮設置施工縫。施工縫的處理方法與普通混凝土相同?;炷烈笳駬v密實?;炷翝仓駬v后,硬化前1~2h予以抹壓,以防止沉降裂縫的出現。
h、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后應立即覆蓋兩層充分浸水的濕草包或麻袋進行潮濕養護,并指派專人隨時澆水。對于墻板和梁等有模板保護的工程部位,要在混凝土澆筑48h后拆模,并指派專人澆水養護。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蓄水養護,也可用塑料薄膜覆蓋。
①在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后應立即覆蓋兩層充分浸水的濕草包或麻袋進行潮濕養護,并指派專人隨時澆水。對于墻板和梁等有模板保護的工程部位,要在混凝土澆筑48h后拆模,并指派專人澆水養護。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蓄水養護,也可用塑料薄膜覆蓋。
②根據不同的工程部位,養護時間為7~14d,不得少于7d。
篇2:某高層住宅±0.00以下后澆帶處理措施
高層住宅±0.00以下后澆帶處理措施
一、后澆帶設置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側墻及裙房屋面以下各層板設置寬1.0m后澆帶三道(位置見圖1"地下室施工流水段劃分位置圖")。
二、后澆帶做法
1、地下室底板:后澆帶1.8米范圍內,做200厚混凝土墊層,上鋪柔性防水材料,并用20厚1:3水泥砂漿保護,墊層內設Φ10@150雙層雙向鋼筋網。(見圖27)
圖27地下室底板后澆帶做法
2、地下室外墻:在外墻外側加鋪防水層,并用M5水泥砂漿砌240厚磚墻壓緊保護。見圖28。
圖28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做法
3、樓層:后澆帶做法,見圖29。
圖29樓面后澆帶做法
三、后澆帶施工程序、施工要點
1、地梁、底板的跨縫鋼筋可以貫通不斷開,上部面筋可用分離處理(接合時加搭接焊),鋼筋貫通時可在局部位置設人孔,以便清掃在底板中的雜物;樓層梁內鋼筋貫通,板底鋼筋不斷,板上筋可斷開。
2、后澆帶在混凝土施工完2個月以后,用提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摻加UEA膨脹劑)澆筑,并嚴格養護。
3、在后澆帶施工前,應清除垃圾、水泥薄膜;松散游離狀的混凝土要剔除,同時還應將混凝土表面鑿毛,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并刷水泥凈漿;保證鋼筋、鋼板止水帶符合設計要求,表面的油污、浮漿及浮銹應清除干凈。在底部加一層3CM厚的1:1水泥砂漿,然后澆筑混凝土。
4、后澆帶混凝土養護要覆蓋或掛麻袋,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天。
5、外墻后澆帶兩側內面須預留支模拉接用防水螺桿;樓層后澆帶混凝土未達70%強度時不得拆除兩側的支承模板及底模。
6、所有后澆帶鋼板止水帶彎起部分均朝向迎水面。
篇3:小區住宅樓后澆帶支模架搭設
小區住宅樓后澆帶支模架搭設
1、后澆帶模板與其他支模架分開支設,依據(GB50204-2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后澆帶模板應是獨立支撐體系,在拆除滿堂腳手架時應保證后澆帶處支撐系統獨立完好。
2、后澆帶施工應該注意的問題
(1)后澆帶的支撐在后澆帶封閉前,后澆帶處梁、板模板的支撐不得拆除;后澆帶所在跨內不得施加其他荷載,例如放置施工設備、堆放施工材料等,以保證結構安全。
(2)后澆帶混凝土的養護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采取帶模保溫保濕條件下的養護,澆水養護時間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摻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
3、質量保證措施
(1)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間,不得提前。
(2)后澆帶澆筑混凝土,必須將兩側混凝土清理干凈,鑿毛,提前6小時澆水潤濕。同時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砼同標號的水泥砂漿,保證混凝土接茬質量。
(3)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派專人看護模板、鋼筋、腳手架,發現模板有變形、鋼筋有位移、腳手架有不穩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將已澆筑混凝土初凝前休整好。
(4)對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應在12小時后用塑料薄膜覆蓋,混凝土養護不得少于14天,嚴防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5)認真作好勞動力組織,技術交底工作,混凝土工長負責安排各項工作,并對操作工人專項交底。
(6)二次澆注的后澆帶模板拆除必須待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方可進行。
4、后澆帶部位的成品保護
(1)在剪力墻內后澆帶兩側的砼澆注完成兩天內必須將該處后澆帶內的鋼筋刷上素水泥漿,用以防止鋼筋銹蝕;
(2)后澆帶部位嚴禁堆放重物;嚴禁拆卸后澆帶支撐體系內的任何構件;
(3)后澆帶兩側板進行澆水養護時注意不得積水,澆水時采用輕灑,不得有水流流入后澆帶內;
(4)在后澆帶封閉之前施工人員不得踩踏后澆帶內的板鋼筋;
5、安全、文明、環保施工
(1)支設模板前必須搭好相關腳手架,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2)澆注混凝土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澆筑混凝土時必須由模板支設班組設專人看模,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并組織及時恢復。經常檢查支設模板吊鉤、斜支撐及平臺連接處螺栓是否松動,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處理。
(3)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的噪音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機械噪聲和人為的大聲喧嘩。
6、底板后澆帶側面用鋼筋固定綁扎密目鋼絲網,墻體后澆帶模板采用面板多層板,次龍骨50×100mm方木三道,次龍骨平行于墻體,主龍骨ф48×3.5mm鋼管間距1000mm布置,中間由止水螺桿緊固。附底板后澆帶簡圖。
7、頂板后澆帶、施工縫處側面模板采用多層板,多層板緊靠鋼筋上、下兩側,此處多層板厚度同鋼筋保護層。附支模架搭設示意圖。
底板后澆帶模板支設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