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械設備設施驗收登記制度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施工單位應當自施工起重機械和整體提升腳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設設施驗收合格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設備的顯著位置。”現特建立起重機械和設備設施登記備案制度,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嚴格把關,加強監管督查,確保生產安全。為了使我合同段起重機械和設備設施符合業主安全生產規范、標準的要求,消除隱患、保證安全運轉和使用。特制訂本制度。
一、施工現場各類設備設施的檢測驗收登記工作具體由材設部進行操作,建立完整、準確的設備技術檔案,數據應準確、真實,驗收、檢測項目應齊全。
二、起重機械和設備設施的驗收登記,應當按臺建立起重機械及其安全保護裝置的安全技術檔案。使用租賃起重機械的,由租賃單位提供該臺機械的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特種機械設備登記管理臺帳應包括相應的監督檢驗證明、質量合格證明、安裝使用說明書、交接驗收等原始資料文件;
2、安裝、大修、改造的記錄及其驗收資料;
3、運行使用、維修保養和常規檢查的記錄;
4、運行故障和事故記載;
5、該設備累計運轉記錄
三、起重機械設備設施安裝、操作、維修保養等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專業的培訓和考核,取得地、市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后,方能從事相應的工作。
四、材設部應加強對起重機械和設備設施的日常監督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機械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有無違反起重機械安全操作的現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執行情況;設備運行情況、日常保養維修情況;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
五、機械設備使用過程中發生事故或有違規作業、違章操作的,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項目經理部管理制度實施處理或處罰。
六、須嚴格執行設備的維修保養制度,明確維修保養者的責任,對設備定期進行維修保養。
七、特種設備的維修保養必須由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的人員或委托有資格的機構進行維修保養,人員數量應與工作量相適應。接受委托的特種設備維修保養單位,必須與我項目部簽訂維修保養合同,并對維修保養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
八、使用特種設備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性能定期檢驗制度。按時申請定期檢驗,及時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中的有關內容。
九、遇到下列情況之一的特種設備,在使用前,承擔維修保養的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和維修保養:
1、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
2、發生設備事故;
3、停止使用1年以上。
經全面檢查和維修保養,完全消除影響安全的隱患后,方可以投入使用。實施大修的特種設備,必須按照大修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2:施工現場機械設備使用驗收制度
為加強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管理,執行機械設備技術規范,對進入現場設備進行使用前檢查驗收,特作如下規定。
一、進入現場作業的設備不得使用國家和企業明令淘汰,禁止使用和危及生產安全的設備。
二、進入現場作業的設備,必須符合產品安全技術標準,持國家規定生產許可證的產品,進口設備必須通過商檢,并持有相關證明。
三、進入現場的設備,應做好作業前的檢查和保養,以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四、大型設備使用前驗收應具備安裝方案,及審批同意的記錄,基礎強度,隱蔽工程驗收等相關資料。
五、新機、及大修出廠的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按規定進行技術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再驗收使用。
六、起重設備,除安裝驗收外,還必須經項目部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塔機、施工升降機、移動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等設備使用前,必須通過特定檢測機構的檢測。
七、中小型設備驗收應由設備單位、機械管理人員與相關人員共同進行。
八、驗收工作應針對各類設備驗收項目逐一針對性檢查,做到一機一單,定性定量標注,準確反映驗收數據,對不合格項及不符合標準,需整改合格后再使用。
九、驗收人員應認真做好驗收工作,并在驗收單上加以確認,驗收人員不得利用職權降低標準。
十、驗收工作由設備安裝單位或產權所屬單位負責,項目部相關部門對驗收工作予以確認。
十一驗收合格應在設備明顯處掛驗收合格牌,特種設備應同時掛特種設備檢測合格證。
篇3:施工機械設備架體機具進場驗收維修保養制度
一、驗收項目
(一)施工機械設備、機具1.安裝位置是否符合施工平面布置圖要求。2.安裝地基是否堅固,機械是否穩固,工作棚搭設是否符合要求。3.傳動部分是否靈活可靠,離合器是否靈活,制動器是否可靠,限位保險裝置是否有效,機械的潤滑情況是否良好。4.電氣設備是否安全可靠,電阻搖測記錄應符合要求,漏電保護器靈敏可靠,接地接零保護正確。5.安全防護裝置完好,安全、防火距離符合要求。6.機械工作機構無損壞;運轉正常,緊固件牢固。7.各類架體搭設是否符合規范要求8.開機手是否持證上崗(二)架體1.架體及扣件材質是否符合標準。2.搭設時立桿基礎是否符合標準要求3.架體與建筑物的拉接是否符合要求。4.立桿間距與剪力撐是否符合要求。5.桿件搭接是否符合要求。6.架體防護是否符合要求。7.架體構造是否符合施工組織方案要求二、作業人員的要求(一)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按規定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取得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二)操作人員和配合工作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長發不得外露。高處作業必須掛好安全帶,不得穿硬底鞋或拖鞋,嚴禁從高處投擲物件。(三)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當使用施工機械設備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四)嚴禁拆除設備的自動控制機件、各種限位器等安全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警報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其調試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負責進行。
三、機械設備、機具的維修與保養(一)機械設備、機具的保養、維修是杜絕機械事故的關鍵,必須依據規范標準和有關規程辦理。(二)各種作業施工機械必須由專人負責保養、維修,并落實責任制,做到勤檢查、勤保養、勤維修。(三)嚴禁機具帶病運作,杜絕不安全因素。(四)不懂機械性能者不準從事維修、保養的工作。(五)電器設備,特別是塔吊、卷揚機、拌和機等下班前應拉下閘刀,關閉好電箱,上班前(持證上崗)必須檢查試車正常后方可運轉作業。(六)施工機械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施工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嚴禁使用倒順開關控制設備。(七)架體、設備、機具安裝后必須按規定及各項指標進行驗收,合格方可使用,做好驗收記錄,驗收人員履行簽字手續。
四、相關文件及記錄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2.安全防護用具進場查驗登記表本3.機械設備進場查驗登記表)4.施工機具及配件進場查驗登記表5.起重吊裝安裝驗收表6.腳手架基礎驗收表
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驗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