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習制度
本單位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事故應急緊急救援演習工作,演習情況記錄備查。
一、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本議案旨在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和緊急狀態,維護正常的工作秩序,有效地預防事故、處置事故;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一)基本情況介紹(略)
(二)機構和職責
成立壓力容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經理、黨委書記、副經理以上領導及安監科、武保科、生產辦、行政科、供應科科長以及車間主任、車間班組長、義務消防隊員等組成。所有小組成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
1、壓力容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⑴組織指揮壓力容器使用部門對壓力容器事故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
⑵核實現場人員傷亡和損失,及時向上級匯報搶險救援工作及事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
⑶落實壓力容器事故應急處理有關搶險救援措施。
2、組長的主要職責
⑴負責召集、協調各有關部門和壓力容器使用部門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搶險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搶險救援措施;
⑵負責指揮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3、副組長的職責
負責組織實施具體搶險救援措施工作。
(三)預防與應急措施
1、定期組織本單位的事故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應急演習。
2、定期對壓力容器進行日常性維修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按照有關規定要求按期安排對壓力容器進行定期檢驗。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后,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事故報告與現場保護
1、報警:
⑴壓力容器發生事故,第一反應即拔打“119”火災電話報警,并向質監局、安監局匯報。報警人員要講清壓力容器事故的單位、路名、事故發生部門、事故發生情況,講清本人姓名、電話號碼等。
應急救援聯絡電話:
火警:119急救中心:120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略)調度室:(略)
安監局:(略)質監局:(略)
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主要成員聯系電話(略)
⑵報警完畢后,立即向公司領導和部門領導報告。
2、啟動應急事故救援預案
⑴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通知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到達事故現場。
⑵應急領導小組各位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相關的工作人員及搶險裝備,然后趕往事故現場,向現場領導小組組長報到,接受任務,了解現場災害情況,實施統一的救援工作。
3、通報:
根據“救人第一和準確、迅速、集中力量打殲滅戰”的指導思想,利用本單位的宣傳工具,向本單位人員發送通報。
通報內容:
⑴事故發生情況;
⑵人員情緒的穩定;
⑶疏散人員和救護。
4、疏散和救護:
⑴必須立即切斷電源;
⑵制定安全區,確定人員疏散集合安全通道;
⑶分工明確,引導和護送被困人員向安全區疏散,并做穩定情緒工作;
⑷現場救護,由本單位人員在安全區及時對傷員進行處理或送醫院救治。
5、事故現場處理:
⑴如起火:須組織滅火器材,開展滅火,由義務消防隊負責人為滅火指揮,并清涂爐內燃料。
⑵如爆炸:首先清涂爐內燃料以及散落的燃料,防止起火和發生第二次爆炸。
6、安全警戒:
⑴加工場外圍警戒:消除路障,勸導行人撤離現場。如起火為迎接消防人員及到達現場要創造有利條件。
⑵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后,由食品廠指揮部立即向消防指揮報告事故發生情況,并移交指揮權,聽從公安消防人員的調遣。
⑶保護事故現場,禁上無關人員進入,并積極協助消防公安等有關部門調查事故發生原因。
7、事后處理
⑴積極配合質監局,安監局等部門進行事后處理。
⑵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⑶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送質監局、安監局等有關部門。
事故報告內容:
①發生事故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②事故單位行業類型、經濟類型、企業規模;
③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計;
④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⑤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⑥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
二、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
1、每年至少進行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習工作,提高救援人員的熟練程度,驗證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性,從而保證發生事故時能得到妥善處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2、該演習應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對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和事故進行有針對性的救援演習。
3、每次演習可針對一種情況,也可結合多種情況綜合演習。演習結束后壓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及時做好記錄工作,填寫事故應急救援演習記錄表,針對出現的問題和不足,認真總結,做好整改工作。
三、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篇2:電梯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習制度范本
電梯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習制度(格式)
1目的
為了保障電梯乘客在乘梯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得到及時解救,幫助人們應對電梯緊急情況,避免因恐慌、非理性操作而導致傷亡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設備安全。
2電梯應急救援預案
2.1電梯困人應急救援預案
2.1.1乘客在遇到電梯緊急情況時,應當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護措施:
①通過警鈴、對講系統、移動電話或電梯轎廂內的提示方式進行救援;
②與電梯轎廂門保持一定距離,以防轎廂門突然打開;
③在救援人員達到現場前不得撬砸電梯轎廂門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電梯轎廂外;
④保持鎮靜,可做抱頭屈膝,以減輕電梯急停時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2.1.2到達現場的救援專業人員應當先判別電梯轎廂所處的位置再實施救援。
a電梯轎廂高于或低于平層位置0.5米以上時,執行如下救援程序:
①至少需要2名專業人員(持證)迅速趕往機房;
②關閉電梯總電源(應保留照明電源),然后根據平層圖的標示判斷電梯轎廂所處樓層;
③由一人安裝手動盤車輪,確認安裝完畢后,持盤車輪,由另一人用松閘扳手緩慢松閘,再根據轎廂所在位置的就近樓層緩慢盤車至平層位置,松開松閘扳手;
④用層門開鎖鑰匙打開電梯層門、轎廂門;
⑤疏導乘客離開轎廂,防止乘客因恐慌引發的騷亂;
⑥重新關好電梯層門、轎廂門;
⑦在電梯沒有排除故障前,應在各層門處設置禁用電梯的指示牌;
b如電梯轎廂高于或低于平層位置0.5米以內時,執行如下救援程序:
①關閉電梯總電源(應保留照明電源)。
②用層門開鎖鑰匙打開電梯層門、轎廂門。
③疏導乘客離開轎廂,防止乘客因恐慌引發的騷亂。
④重新關好電梯層門、轎廂門。
⑤在電梯沒有排除故障前,應在各層門處設置禁用電梯的指示牌。
2.2發生火災應急救援預案
2.2.1立即向消防部門報警。
2.2.2由專業人員(持證)按下電梯的消防按鈕(電梯有消防功能時),使電梯進入消防運行狀態,以供消防人員使用。對于無消防功能的電梯,應立即將電梯直駛至基站并切斷電源或將電梯停于火災尚未蔓延的樓層。在乘客離開電梯轎廂后,將電梯置于停止運行狀態,用手關閉電梯層門、轎廂門,切斷電梯總電源(包括照明電源)。
2.2.3井道內或電梯轎廂發生火災時,立即停止運行,疏導乘客安全撤離,切斷電源,用滅火器進行滅火。
2.2.4有共用井道的電梯發生火災時,應當立即將其余尚未發生火災的電梯停于遠離火災區,或交給消防人員使用。
2.2.5相鄰建筑物發生火災時,應當立即停止運行電梯,以避免因火災停電造成的困人事故。
2.3發生地震應急救援預案
2.3.1已發布地震預報的,應根據大連市政府發布的緊急處理措施,決定是否停用電梯電梯,何時停用。
2.3.2震前沒有發生臨震預報而突發地震的,如強度較大在電梯內有震感時,應立即停止運行,疏導乘客安全撤離。
2.3.3地震后應當由專業人員(持證)對電梯進行檢查和調試運行,正常后方可恢復使用。
2.4發生濕水應急救援預案
2.4.1當樓層發生水淹沒而使井道或底坑進水時,應當將電梯轎廂停于進水層的上兩層,切斷總電源。
2.4.2如機房進水較多時,應立即停止運行,切斷進入機房的所有電源,并及時處理漏水的情況。
2.4.3對已經濕水的電梯,要及時進行除水除濕處理,在確認已經處理后,經試運行無異常無誤,方可恢復使用。
2.4.4電梯恢復使用后,要詳細填寫濕水檢查報告,對濕水原因、處理方法、防范措施等紀錄清楚并存檔。
2.5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2.5.1如有乘客重傷,應當按事故報告程序進行緊急事故報告。
2.5.2向乘客了解事故發生的經過,會同事故調查部門調查電梯故障原因,協助做好相關的取證工作,并填寫電梯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見附件四)。
2.5.3如屬電梯故障所致,應當督促電梯維保單位盡快檢查并修復。
2.5.4及時向相關部門提交事故情況匯報資料。
3電梯演習制度
3.1電梯安全管理員應確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小組成員,并報主要負責人批準,成員人員必須包括電梯主要負責人、電梯安全管理員、司機(如有)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
3.2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應急演習(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梯應至少半年進行一次應急演習),成員人員都必須參加。
3.3演習內容、時間、排險方法、急救預案由電梯安全管理員擬定,主要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3.4演習結束后,安全管理員應將該次演習的情況作書面記錄(見附件三),并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在下次演習中進行調整、修改。
篇3:特種設備意外事件事故緊急救援措施緊急救援演習制度
特種設備意外事件和事故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
1.備發生意外事件或事故應按國家規定,及時報告有關人員或部門,發生事故后,應當立即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提出相關的預防措施。
2.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確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小組成員,并報單位領導批準,成員人員必須包括一名單位的行政領導,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
3.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應急演習,成員人員都必須參加。
4.習內容、時間、排險方法、急救預案由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擬定,行政領導批準后實施。
5.習結束后,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將該次演習的情況作書面記錄,并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在下次演習中進行調整、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