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設施安全管理辦法范文

生產設施安全管理辦法范文

2024-07-11 閱讀 5540

1目的和范圍

為了對生產設施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實現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運行,確保公司財產和職工的生命安全,制定本辦法。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范圍內的所有生產設施的安全管理。

2職責

2.1設備技術部負責建立全公司生產設施管理臺賬,對生產設施從投入使用到報廢拆除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

2.2安全環保部負責對生產設施的安全進行監督管理。

2.3財務部負責撥付勞動防護用品及保健品的采購資金。

2.3各單位負責教育、監督、管理職工按規范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及保健品。

3管理流程

生產設施安全管理流程圖如下:

?

4管理程序

4.1項目建設

4.1.1生產設施建設中的安全設施、職業衛生及消防設施符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標準,并與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4.1.2按照建設項目安全許可有關規定,技術研發中心、生產技術部、設備管理部、安全環保部、供應部、財務部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參與對建設項目的設立階段、設計階段、試生產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的規范管理。

4.1.3建設項目經理部應對建設項目的施工過程實施有效安全監督,保證施工過程處于有序管理狀態。

4.1.4生產設施建設中的變更管理應嚴格按公司《變更管理規定》執行,履行變更程序,并對變更全過程進行風險管理。

4.1.5公司各單位應積極采用先進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努力提高安全生產技術水平。

4.2操作使用

4.2.1各類生產設施使用前,設備管理人員要組織操作人員接受培訓,由熟悉生產設施性能的技術人員負責講解。

4.2.2操作人員應對所使用的設備做到“四懂三會”(懂原理、懂性能、懂構造、懂用途、會操作、會維修保養、會排除故障),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4.2.3操作人員必須做好下列工作:

1.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設備的啟動、運行、停車;

2.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填寫設備運行記錄;

3.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

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跑、冒、滴、漏現象。

4.2.4涉及生產設施的事故調查處理應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

4.2.5實行操作者包機管理。做到各類生產設施有專人負責。

4.2.6操作人員要準確填寫生產設施的各項運行記錄。

4.2.7為保證生產設施安全、合理的使用,各單位應有專人負責對各類設施進行管理。

4.3維護保養

4.3.1所有在用、閑置、封存的生產設施,未經批準,不得隨意開啟、關停、轉移、拆卸。

4.3.2各類生產設施應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維護,注意防腐、防潮、防塵,對于傳動設備應定期進行試車和切換,使所有備用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4.3.3操作工負責生產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及時消除跑、冒、滴、漏,認真做好維護保養記錄。

4.3.4嚴禁私拆或改用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發現設備安全防護裝置損壞或失效的應立即報告單位負責人,由設備維修人員進行維修。

4.4生產設施報廢和拆除

4.4.1報損、報廢條件:

1.因意外事故或災害,造成主要部件、主要結構嚴重損壞而無法使用的設備。

2.制造質量低劣,達不到最低工藝要求的設備。

3.生產使用造成損壞、無修復價值的設備。

4.機器陳舊,技術性能不能滿足生產要求,且無法改造的設備。

5.耗能高,嚴重污染環境的設備。

4.4.2設備管理部負責對報損、報廢設備按有關規定及時拆除或另行處置,在生產設施臺帳中注銷。

4.4.3拆除作業前,拆除作業負責人應與生產技術部和使用單位共同到現場進行對接,作業人員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識別,拆除項目負責人制定拆除計劃或方案,辦理拆除設施交接手續,并按規定要求辦理安全作業許可證。

4.4.4生產設施拆除前,其所屬單位應對其進行徹底的清理和置換,分析、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處置。

4.4.5拆除作業過程中,必須為作業人員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確保安全作業。

4.5安全設施管理

4.5.1各單位應建立安全設施臺帳。

4.5.2安全設施配備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做到:

1.在易燃、易爆、有毒區域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和或有毒氣體的檢測報警設施,報警信號應發送至工藝裝置、儲運設施等控制室或操作室;

2.在可燃液體罐區設置防火堤,在酸、堿罐區設置圍堤并進行防腐處理;

3.在輸送易燃物料的設備、管道安裝防靜電設施;

4.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在廠區安裝防雷設施;

5.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配置消防設施與器材;

6.按照《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設置電力裝置;

7.按照《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配備個體防護設施;

8.廠房、庫房建筑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

9.在工藝裝置上可能引起火災、爆炸的部位設置超溫、超壓等檢測儀表、聲或光報警和安全聯鎖裝置等設施。

4.5.3各單位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安全設施,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保養。

4.5.4設備管理部應將安全設施編入設備檢維修計劃,定期檢維修。安全設施不得隨意拆除、挪用或棄置不用,因檢維修拆除的,檢維修完畢后應立即復原。

4.5.5建立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規范管理,定期進行校準和維護,并保存校準和維護活動的記錄。

4.6特種設備管理

4.6.1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管理規定,使用單位應建立特種設備臺帳和檔案,對特種設備進行規范管理。

4.6.2使用單位對在用特種設備應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至少每月進行1次檢查,并保存記錄。

4.6.3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設備管理部負責向市特種設備監督管理部門申報登記注冊。

4.6.4在特種設備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設備管理部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4.6.5使用單位應對在用特種設備及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保存記錄。

4.6.6安全檢驗合格標志應置于或者附著于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4.6.7當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設備管理部應及時予以報廢,并向原登記部門辦理注銷手續。

5相關記錄

5.1安全設施登記臺帳

5.2安全設施檢查、保養、檢修記錄

5.3監視和測量設備臺帳

5.4監視和測量設備校準和維護記錄

5.5安全閥校驗臺賬

5.6特種設備管理臺賬

篇2:道路交通設施管理辦法

1.廠區道路交通設施,是指廠區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交通標志、標線、隔離設施、宣傳欄、路面緩沖設施、停車位、限高門等。

2.廠交通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廠區道路交通設施管理工作。

3.廠區道路交通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配套建設、科學管理的原則。

4.新建、擴建、改建廠區道路時,交通設施的建設方案由有關單位與廠交通管理部門提出,工程竣工驗收,應有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參與。

5.在廠區道路范圍內種植樹木、花草、設置指示牌、電桿及管線,橫幅等,不得妨礙廠區道路交通設施的正常使用。

6.在廠區道路上設置交通隔離設施的有關單位需開設缺口或設置活動護欄,應報廠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7.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愛護廠區道路交通設施,不得損壞或者擅自設置、移動、遮蓋、涂改廠區道路交通設施。

篇3:煤氣管網設施管理辦法

為了確保冶煉廠煤氣系統管網的安全運行,從根本上杜絕煤氣泄露、著火、爆炸、中毒等事故的發生,遵照《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的國家標準以及集團《安全生產條例》中有關對煤氣管網的相關規定,并結合我廠實際,特制定以下管理辦法。

一、煤氣管網設施的責任區域劃分(詳見煤氣管網區域管理劃分圖)

二、煤氣管網設施的巡檢內容

1、檢查管網有無煤氣泄露,重點查看煤氣管道的焊縫處、閥門、壓蘭、法蘭等結合面不嚴密處;

2、查水封是否缺水,是否從水封處跑煤氣;水封是否能加熱,加熱管道是否堵塞,加熱閥門開度大小是否合適;

3、脫水器下液管是否暢通、閥門是否脫柄,法蘭、盤根等處是否漏氣;集水坑水位高度,是否需要抽水;

4、管網及閥門、脫水器等設施的保溫材料是否完好有效;

5、管道膨脹器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現象;

6、支架、平臺爬梯、H型鋼橫梁牛腿、支架柱、脫水器有無傾斜、下沉現象;

7、管網支架下有無閑雜人員逗留、是否有可燃物;

8、防雷、防靜電、接地線等是否完好;

9、管網路口有無超高車輛通過,管網及支架有無被車輛碰撞現象,橫跨馬路(公路)的架空管線是否有醒目的限高警示標志。

10、各施工、檢修點手續是否完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三、煤氣管網設施巡檢周期

1、廠區內煤氣管網設施由各責任車間指定二人每班必須對本車間所管范圍進行巡檢一次,并做好記錄。車間巡檢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報告廠生產調度室,再由生產調度根據情節危害大小報于生產管理部總調室進行協調處理,同時廠調度組織相關人員立即處理故障。若遇到緊急、特大險情可越級上報有關部門。

2、各車間所管轄范圍內有煤氣排液水封的,必須每星期定期用正確的補水方法進行補水一次,至溢流管流出水(特殊情況必須及時補水至溢流管流出水),并做好補水相應記錄。

3、對于各級巡檢周期的執行情況,由設備科負責督促、考核。

四、煤氣管網設施的巡檢要求

1、煤氣區域巡檢、操作、檢修、處理缺陷等必須攜帶合格的CO檢測儀由二人以上同行,并設監護人,嚴禁單獨一人巡檢、操作、維修等。

2、杜絕因煤氣壓力波動致使水封水外排,不能及時補水,造成煤氣從排液水封加水口和溢流口漏氣,形成著火或周圍工作人員、行人的中毒事故發生。

3、在易漏煤氣的脫水器溢流口,控制閥門、法蘭、盤根、人孔、煤氣取樣口等處巡回檢查時,必須從上風口側進入被檢查的位置,并用合格的CO檢測儀測試被測物周圍的環境空氣中CO含量應≤24ppm,若被測物體周圍環境空氣中CO含量>24ppm,就應注意,必要時可戴防毒面具在被測物體上通過測試查出泄露煤氣點,并予以處理至嚴密為止。

4、各類巡檢人員檢查時要及時按要求認真填寫《冶煉廠能源介質管網及附件巡檢記錄表》,當日巡檢到的問題要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以便得到及時處理,從而避免事故發生。

五、煤氣管網設施的檢修作業

1、煤氣區域檢修、動火,必須在該設備的管理單位(設備科)辦理檢修開工票,在廠調度室安全負責人處辦理動火證。

2、在各煤氣管網設施上更換法蘭墊片或補焊等作業,必須用氮氣或蒸汽進行置換、吹掃和壓力檢漏工作。送煤氣過程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煤氣作業相關安全規程。

3、進入煤氣管道容器內檢修動火,除應辦理檢修工作票、檢修現場設置安全隔離帶、安放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在專職安全人員的監護下,對被檢修的煤氣管道容器系統用氮氣或蒸汽徹底置換煤氣至排出氣中CO含量≤24ppm,再用空氣置換被檢修煤氣管道容器內的氮氣或蒸汽至排出氣中氧氣含量≥18%以上。送煤氣時再用氮氣或蒸汽置換被檢修過的煤氣管道容器內的空氣至排出氣中氧氣≤1%。

4、檢修煤氣管道必須制定有詳細的施工方案,方案中要有明確具體的施工負責人和煤氣可靠隔斷確認的責任人。

六、考核:

能源介質管網巡檢時認真負責,發生事故積極搶救者;巡檢不到位、發現問題不及時匯報,擅自行動造成事故者,當事人承擔第一責任,領導承擔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