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區醫院醫療安全管理制度(2)
附屬醫院醫療安全管理制度(二)
一、醫療差錯、事故的登記、報告
1、醫院各科均設立醫療差錯、事故登記本,指派專人負責,登記發生的醫療差錯、事故的經過、原因及后果。
2、凡發生醫療差錯、事故或可能是醫療差錯、事故的事件,當事人應立即向科室負責人報告,所在科室應主動填寫差錯、事故登記表或醫療事故登記表,并及時向醫務科及醫院領導報告。科主任、護士長應及時組織科室人員分析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補救,以減少損失,同時要做好解釋疏導工作,防止事態擴大。
3、重大差錯、事故發生后,醫務科及有關部門要認真調查事發的詳細經過,應及時完成調查經過(含討論),盡快做出準確的科字結論,由醫院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及時報告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
4、各科室要嚴格執行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嚴格遵守醫療護理常規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加強防范,杜絕隱患,有效地防止和避免重大差錯、事故的發生。
二、護理差錯、事故的登記、報告
1、各科室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對所發生的差錯、事故應全部登記,根據情節和性質及時進行處理。
2、對發生的嚴重差錯、事故,應立即組織搶救或采取補救措施,盡量減輕或消除由于差錯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同時立即向護理部及分管院長報告,做好善后工作。
3、發生嚴重差錯或事故的各種有關記錄、檢查報告及造成事故的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善自涂改、銷毀,并保留病人的標本,以備鑒定。
4、各科室每月組織分析討論會,并向護理部提交差錯、事故的報告。
5、凡實習人員發生的差錯事故均應由帶教人負責。
6、護理部應組織護理差錯事故鑒定小組,對全院護理差錯、事故進行鑒定。必須做到"三不放過"(未查明事故的原因不放過,有關人員不接受教訓不放過,未訂出改進措施不放過)。
三、醫療糾紛、事故的報告、處理
1、對有可能導致醫患矛盾激化的醫療事件,醫院應及時報告市衛生局。對可能引發惡性事件的,要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2、發生下述重大醫療過失行為之一的,醫院要在12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報告。
1)導致患者死亡或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2)導致3人以上人身受到損害、后果嚴重的醫療事件;
3)衛生部或本省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況。
3、妥善保管病歷資料
1)調查處理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的過程中,由專人保管有關病歷和資料。
2)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允許患者復印客觀性病歷資料。
3)對需封存的病歷應醫患雙方共同在場,封存的病歷應為原件,若患者的治療過程尚未終結,也可封存復印件并由醫院負責保管。
4)封存及啟封病歷時醫患雙方應共同在場,雙方當事人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前者保證在場2人以上。
5)任何人不得涂改、偽造、隱藏、銷毀、丟失病歷資料,違者按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4、妥善保管現場實物
1)對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器械等引起不良后果的,要對現場實物進行妥善保管或封存保留,不得擅自涂改、銷毀。
2)對封存物品進行檢驗時,檢驗機構由醫患雙方或受理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5、妥善處理尸體
1)患者死亡后,家屬不按規定及時處理尸體且對患者死因有異議時,醫院應及時向死者家屬書面提出尸檢要求,家屬要有書面答復。為確保尸檢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夏秋季不得超過24小時,春冬季不得超過48小時。
2)患者死亡2周后家屬不對尸體作處理的,醫院可提出處理申請,經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公安機關備案,可按規定對尸體進行處理。
6、認真調查、處理
1)醫院對己發生的醫療糾紛、事故,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組建調查小組進行調查取證,認真分析,寫出調查報告。情況調查清楚后,由院、科向家屬、單位作詳細說明,任何人不得隨意向其家屬及單位解釋,必須嚴格遵守保護性醫療措施。
2)處理原則:①堅持以事實為依據,法律為準繩的原則;②堅持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一致的原則;③維護醫患雙方權益的公正原則;④堅持"三不放過"原則;⑤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
3)處理途徑:①醫患雙方協商解決;②衛生行政部門居間解決;③民事訴訟。
篇2:校醫處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學院校醫處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1、成立醫療廢物管理小組,指定專人(兼職)負責收集和處理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2、建立醫療廢物管理情況登記表。醫務人員登記核對來源、種類、數量、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項目。登記資料至少保存三年。
3、一次性衛生醫療用品使用后立即毀形。并進行初步消毒,做好消毒記錄,記錄包括消毒物品的名稱、數量、時間、消毒劑名稱及用量、加水數量、消毒者簽名。能夠焚燒的及時焚燒,不能焚燒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4、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和運送的專用工具、容器要防滲漏、防遺撒、防鼠、防蚊蠅、防蟑螂、防盜以及預防兒童接觸等安全措施,容器有警示標識。
5、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應采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
篇3:景區應急醫療管理制度
旅游景區應急醫療管理制度
1總則
1.1為游客提供及時有效的應急醫療服務。
1.2本制度適用于景區內的突發性傷、病患者的救治工作。
2職責
2.1景區醫務室負責景區內突發性傷、病患者的救治工作。
2.2景區員工負責引導、救護突發傷、病游客到醫務室救治。
2.3景區車輛管理部門對需要赴外就醫的重傷、病患者提供車輛服務。
3工作程序
3.1值班
3.1.1景區開園期間,醫務室應確保醫護人員在崗候診。
3.1.2醫務人員上班前,應按常規做好一切應急救護的準備工作,對藥物進行檢查,確保藥品及設備能及時投入使用。
3.1.3急救藥箱的備用藥品名稱由主管醫生批準。
3.1.4后勤部門主管每月對醫務室的應急醫療進行一次檢查,并做好記。
3.2救治
3.2.1景區員工指引或護送需急診的游客到醫務室就醫,病情較重或行動不便者,由現場員工及時通知醫生到現場救護,或由工作人員聯系景區內的車輛送病人到醫務室處理。
3.2.2對就診的傷、病游客,醫務人員應進行耐心細致的檢查、診斷、治療,并做好診斷記錄。
3.2.3景區醫護人員均需持執業資格證上崗,并接受衛生管理部門對醫務室進行的有關檢查。
3.2.4景區舉行大型活動時,醫務室應根據活動安排,到指定地點設立現場醫療點,做好現場醫療保障工作。
3.3轉院就醫
3.3.1在醫務室就診或現場救治的急診游客,如病情危重,醫務室不能處理者,經景區醫護人員初步處理后,由景區車輛及時送就近的醫院治療,轉送時由景區醫護人員或指定的其他人員隨同前往。
3.3.2對所有危重病人的處理,均應做好有關記錄,包括病情經過、初步檢查診斷結果、所采取的措施等,以便進一步的治療及處理。
3.3.3需轉診的病人由醫護人員直接通知車輛管理部門派車轉診。
3.3.4如遇重大傷、病或有生命危險的游客,醫護人員應及時向景區有關領導報告,協調有關各方及時、妥善地進行救治。
3.4游客應急醫療的收費
3.4.1游客的應急醫療應正常收費。
3.4.2游客在景區游覽時,由于設施、服務等原因造成意外受傷,其醫療費用由景區根據情況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