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醫院門診工作制度(8)
第一醫院門診工作制度(八)
一、醫院由一名副院長分工負責領導門診工作。各科主任、副主任應加強對本科門診的業務技術指導。各科(特別是內、外、婦、兒)應確定一位主治醫師或高年資住院醫師協助科主任領導本科門診工作。
二、各科室參加門診工作的醫務人員,在門診部統一領導下進行工作,人員調換時,應與門診部共同協商。
三、門診醫護人員應具有一定經驗,在門診高峰季節應保證足夠的醫療力量。
四、對有疑難危重病員或兩次以上復診仍不能確診者,應及時請上級醫師診視。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應每周出診兩次,共8小時,解決疑難病例。凡各科設立的專科門診,應準時應診。
五、對高燒病員、重病員、老人及遠道病員,應提前安排門診。
六、對病員要進行認真檢查,按《病歷書寫規范》填寫門診病歷,開好處方,并合理檢查、用藥,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盡量減輕病員經濟負擔。
七、門診各醫技科、功能科檢查報告,必須做到準確及時。門診手術應根據條件規定一定范圍,醫師要加強對換藥室、治療室的檢查指導,必要時親自操作。
八、門診各科與住院處及病房應加強聯系,以便根據病床使用及病員情況,有計劃地接收病員住院治療。
九、加強門診服務臺、導醫臺和咨詢服務,加強掛號、收費、發藥等窗口的工作,主要科室有分診,經常保持清潔整齊,改善候診環境,維持就診秩序,宣傳衛生防病和計劃生育知識。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控制院內感染。傳染科應單獨設立候診室,及時報告疫情。
十、門診工作人員要堅持首診負責制,做到關心體貼病員,態度和藹,耐心地解答問題,盡量簡化手續,有計劃地安排病員就診。
十一、對基層或外地轉診病人,要認真診治,在轉回基層或原地時要提出診治意見。轉上級醫院的病人,要簡要介紹病史、病情及診治經過。
十二、要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接受廣大病員的監督。門診部定期發放滿意度測評表,及時收集匯總,根據群眾反應不斷改進門診工作,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篇2:鄉鎮衛生院門診工作制度
鄉鎮衛生院門診工作制度
一、各科門診要在院長及分管院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科主任負責門診的規劃、計劃及醫療活動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等各項工作。
二、各科門診工作的人員應接受有關科室主任的領導。
三、臨床和醫技各科室人員必須具有三年以上臨床實踐方能到門診工作。
四、門診工作人員必須要有高度的職業責任感,門診工作執行首診醫師負責制、疑難危重病人的請示報告制度和轉院制度。35歲以上病人首診測血壓并予以登記。
五、嚴格遵守醫院的勞動紀律,衣帽整潔,掛牌服務。臨床醫師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停診,必須提前一天通知院方辦公室。
六、門診醫師按要求認真書寫門診病歷并作好每位病員的門診登記。
七、門診檢驗、放射及物理診斷等各種檢查結果,必須準確及時;門診藥房劃價、發藥必須準確無誤并要告訴病員用法。
八、需出具工傷、交通事故、醫療糾紛、打架斗毆等特殊病情介紹時,應持有關單位或部門介紹信,接診醫師出具病情介紹,主管院長審核批準。
九、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十、加強門診優質服務工作,對老、弱、殘病人給予照顧,優先就診。
十一、加強候診宣傳和管理工作,普及衛生預防知識。
十二、保持門診就診場所清潔、整齊、安靜,標識、標牌清晰。
十三、每月發放一次門診病員意見卡,征求意見,接受監督。
篇3:附院婦科門診小手術室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婦科門診小手術室工作制度
1、工作人員和治療患者進入室內必須更換手術室專用拖鞋,其他工作人員不許在室內逗留。
2、做各種操作前必須衣帽整齊、戴口罩,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防止交叉感染。
3、所有用過的器械,先行預處理再清洗并送高壓滅菌。
4、清潔物品和污染物品應標簽明顯,并分別放置,嚴格區分有菌區、無菌區和污染區。
5、每日室內紫外線照射一次,定期進行紫外線監測;定期進行空氣培養、手指培養、無菌物品培養。
6、保持手術室整潔,每班用消毒液抹洗桌面、治療車及吸引器等。吸引器保持透亮,不能有污跡,干燥保存。吸引瓶內污水、污物須預處理后才能倒入下水道。
7、每天更換治療床單,手術一人次更換一次無菌巾。
8、每周按要求大消毒兩次。
9、及時領取各種用物及外用藥品等,并定期清理,防止過期和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