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安全工作考核細則范本
為了進一步落實學校安全崗位目標責任,保障師生人身和財產安全,現根據《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安全考核細則:
一、考核原則:
公平、公正、客觀
二、考核方法:
本考核在學校行政的指導下,實行各專項負責人考核與領導督查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扣分制,并實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決案,如該崗位責任人因失職出現重大安全事故或責任事故的,將取消本月績效工資,與年終績效考核掛鉤,并追究其相應的經濟或法律責任。
三、考核細則
㈠.學生安全教育(10分)
班主任應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課間安全、課外活動安全、就餐安全、*安全、防震安全、消防安全、防雷擊防溺水安全、食品衛生安全、防傳染病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特殊學生的安全以及其它安全。
⑴班主任應做到時時講、事事講,做好每周安全教育工作,有記錄(查班主任手冊)。每月一次安全專題的班隊會(查班隊會方案),缺一次扣1分。
⑵教室內應有安全教育專欄,每月1次。如無記錄或記錄不詳,一次扣1分。
⑶其他任課教師應在任課范圍內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㈡.課堂安全(20分)
⑴任課教師必須按時到崗,每節課前清點學生人數,看學生是否到齊。如有學生未到應及時與班主任聯系,班主任必須落實學生情況。因學生缺課發生安全事故,每次扣5分,并承擔相應責任。
⑵所有任課老師必須負責本堂課學生的安全,不得私自調課。若需要離開教室上課的,班主任負責送達、上課教師負責送回教室。如因工作失職所造成安全事故,扣該任課老師5分,并承擔相應責任。
⑶在課堂教學中,安全工作實行任課教師課堂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各任課教師應做到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不中途離開,不拖堂。如不按時到崗,教師無故離開教室等原因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由任課教師負全部責任,每次扣5分。
⑷各科老師應嚴格檢查學生學習用具,不允許帶各種利器(削筆刀在內),使用圓規等學習用具時要教育學生注意安全(每天填寫好學具檢查記錄,少一次扣1分)。教師教育學生時要講究方法,不剝奪學生上課權利,不得采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發現一次扣1分,杜絕由于教育不當而導致學生出現的不安全事故。
㈢.室外課堂教學10分(體育課、大課間活動、其他室外課)
1.上課鈴響前,教師必須站在上課場地上等待學生的到來,切實加強責任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體育教師不提前到崗的每次扣1分。
2.體育課、大課間活動要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體質較弱學生和特異體質學生。其他的室外課堂教學要組織、安排好學生的活動。
3.對于因身體原因不能上體育課和大課間的學生,在教學場地休息、旁觀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關注,不可放任不管,如出現安全事故,每次教師扣5分,并承擔相應責任。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上課場地的,班主任必須做好管理工作,堅決杜絕出現學生脫管的現象,發現班級學生無人看管,打鬧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每人扣0.5分。
4.如在課堂上,發生學生嘔吐、暈倒、受傷等突發情況,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通知校醫、班主任和學校領導。
(2)如果學生病(傷)情況較為嚴重,要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
(3)班主任要及時將學生病(傷)情況通知到學生家長。
(4)教師事后及時寫出現場情況書面報告,并上交學校分管安全領導。學校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情況調查和性質認定。
如處理不及時,每次扣5分,并承擔相應責任。
5.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自始至終做好學生的組織工作,保證學生在準備、學習、練習等環節中隊列整齊安全有序,不得出現學生散亂、教師離場等嚴重違紀行為及安全問題。發現體育課有“放羊”現象,每次扣1分;出現安全事故,任課教師每次扣5分,并承擔相應責任。
6.體育組教師要適時對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進行安全檢查,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后勤處,后勤處要及時對體育設備、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㈣.課間安全(10分)
1.課間巡視教師要佩戴好標志,并在所負責區域進行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巡視人員不到位每次扣1分,發生事故每次扣5分,并承擔相應責任。
2.安全崗教師必須按時到位,對所負責區域學生進行看護和安全疏導,如
安全崗不到位每次扣1分,發生安全事故,責任教師扣5分,并承擔相應責任。
3.遇到出操、*或放學,學生需排隊行走時,班主任(相關教師)應負責好班級隊伍的秩序,按規定線路上下,做到靜、齊、快;如發現教育不到位,學生隊伍散亂、紀律不嚴的,一次扣2分。
4.課間發現攀爬學校圍墻、觸碰電力開關、玩弄消防設施、在樓梯扶手滑行的學生,每生每次給班主任扣1分。
㈤.活動安全(10分)
1.校內安全演練等活動,全體教師必須按照學校安排,及時到崗到位,各負其責,出現不到崗或不負責任的,每次扣1分。
2.學校安排的外出活動,各安全責任人應到指定的范圍進行安全巡查,負責督查學生安全。各班主任在活動前應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副班主任要及時到班級,隨時清點學生人數,負責學生的活動安全,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如不負責或遲到、早退、缺席,一次扣1分。
㈥.飲食安全
1.班級飲水機干凈、衛生,飲用水要及時更換,班級不準儲水超過2桶,空桶要及時送到水房。發現飲水機不衛生或班級儲水過多,每次扣1分。
2.任何學生不準在校外購買小食品和“三無”產品,發現購買、攜帶校外食品,每生每次給班主任扣5分。
㈦.上、下學安全(10分)
值班老師應提前5分鐘到指定地點值班,負責各部位學生上下學秩序。發現學生不文明行為,應立即指出并教育;發現安全問題,及時上報。每遲到、缺席、怠崗一次扣2分。
㈧.特殊學生教育(10分)
班主任對班級中的“八型”(家庭貧困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單親及父母雙亡家庭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學生、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家庭條件特別優越學生、學習成績特別優秀學生)、“特異體質”學生,需排摸清楚、并建檔,且需保密,不得在學生及其他無關人員中議論。按期上報特殊群體統計表,對于“八型”學生,需定期談話教育,若發生異常情況,需立即上報并聯系心理健康老師;對于特異體質學生,要特別關注,并告知任課教師該生需注意的情況,若發生異常情況,需立即上報并聯系家長。未按規定教育和處理的,扣2分。
㈨.安全資料(20分)
對于學校要求上交的相關資料,一次未上交扣5分、未及時交扣3分,如資料未達標扣2分。類似情況兩次及以上翻倍扣分。
㈩.一票否決
凡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一票否決”,安全考核為不合格:
1、凡因教師未履行安全責任而引發安全責任事故的。
2、凡因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而引發安全責任事故的。
3、因瞞報、謊報或延遲上報事故信息而引發后果的。
4、課間因教師管理、教育不到位,造成學生安全事故的。
5、凡家長投訴并查實涉及安全管理責任的。
6、發生學生在校期間因飲食非學校提供的食物而中毒的。
7、凡經學校督查組發現提出整改建議后,多次教育而不能及時改正的。
四、首見責任制
為提高廣大教師對安全工作的責任心和警惕心,實行首見責任制。任何教師在任何地點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的,應立即主動制止;若發現情況而不加以制止的,一次扣20分。任何教師在任何地點發現學校存在的安全隱患而不上報的,一次扣10分。
篇2:一道小學教師考核評價制度
街道小學教師考核評價制度
為了更好地落實有關師資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根據上級有關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劃,特制定此評價制度。
一、考核評價目的和原則
(一)目的
用新的教育觀念評價,建立符合素質教育思想的,有利于發揮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展性教師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激勵等,幫助全體教師不斷提升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原則
1、發展性原則,必須關注教師發展的要求,將教師的參與、變化和發展過程作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使評價過程成為全體教師主動、終身發展提高的過程。也成為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過程。
2、全面性原則,既重視教師業務水平的發展,也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提高,既要評估教師的工作業績,又要重視教師的工作過程;既要體現教師的群體協作,共性發展,又要尊重教師的工作環境和個體差異。
3、多元性原則,評價主體要多元化,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準,學校領導、同事、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多向溝通的教師評價機制;評價方法,途徑多樣化,建立以校為本,以教研為基礎的教師崗位工作評價方式,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
4、可行性原則,既體現評價目標的共性要求,又考慮到地域環境和學校條件的差異,探索利于教師自評和他評的評價方法。
二、考核內容和標準:
(一)對工作人員的考核,從德、能、勤、績四方面進行,重點考核工作實績。
德:是指政治、思想、師德修養和職業道德的表現。
能:是指教育理論、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研究的水平及實際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勤:是指工作態度,勤奮敬業及出缺勤情況。
績:是指工作的數量、質量、效益和貢獻。
(二)考核標準以各單位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工作質量、工作任務及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為基本依據。
(三)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次。
各等次的基本標準是:
優秀:正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及政策,模范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精通本職工作業務,工作勤奮,有改革創新精神,教育教學工作效果顯著,成績突出。
合格:正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熟悉或比較熟悉本職業務,工作積極,能夠完成工作任務。
基本合格:政治、業務素質一般,工作能力較弱,工作作風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工作中有失誤,但未造成嚴重后果。
不合格:政治業務素質較差,難以適應工作要求或工作責任心不強,不能完成工作任務或在工作中造成嚴重失誤。
三、評價內容
1、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教學,與時俱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積極上進,樂于奉獻;公正、誠懇、具有健康心態和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2、了解和尊重學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評價學生;尊重學生,關注個體差異,鼓勵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學習,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信任和尊敬。
3、教學能力。能依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目標,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選擇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設計教學方案,使之適合于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等;善于與學生共同創造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
4、交流與反思。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同事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對自己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并制定改進計劃。求真務實,勇于創新,嚴謹自律,熱愛學習。
四、評價方式和途徑
教師自評:
應用自評量表、教學反思、階段性工作總結、個案分析等自我反思方式,與可比對象比較,要求能經常地反思,自覺地認識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客觀地分析別人的評價意見,確定自我發展目標,實際可持續性發展。
同事互評:
應用教學案例分析和研討、說課、聽課與評課、述職測評或展示成長記錄等交流方式,調查問卷或互評量表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建立教師教學個案研究制度,以教研組或年級組為單位進行互評,互評應持真誠態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形成團結氛圍,促進共同成長。
領導評價:
應用面談、座談會、評課或教師述職等交流方式,日常觀察、常規檢查記錄等調查方式進行,要求領導評價時要實事求是,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關注教師個體差異和工作特點,體現關懷,注重發現教師的閃光點和進步,幫助教師樹立自信心,實現自我發展。
學生評價:
應用問卷調查、學生作業、學生成長冊填寫或個別征求意見等調查方式,師生對話等交流方式進行。要求評價前應讓學生了解評價目的、內容、過程、程序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評價工具,要信任學生,鼓勵學生講真話、實話,適當顧及學生對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不同接納程度,以大多數學生的意見為準度。
篇3:林二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實施辦法
第二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實施辦法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激發廣大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工作,實現教師師德考核的科學化,特制**二小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實施辦法。
一、考核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考核是以國家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依據,以市教育局《嚴格教師規范的八條規定》為標準。
二、考核辦法
考核的基本方法是:領導考核與群眾考核相結合、定量考核與評估相結合、學期考核與日常考核相結合。
1.日常考核(100分)
學校師德考核以《嚴格師德規范的八條規定》中的“二十個不準”為指標,對教師日常師德表現進行監督和檢查,違紀現象一次扣5分,并記入教師師德監督檢查記錄,學期末統計。
2.期末考核(100分)
由學校領導、年級組、學生、家長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不同的形式對教師一學期師德表現進行測評。學期各種形式考核的平均分與日常考核結果按7:3的比例計算,得出學期得分,學年度的分數由兩個學期分數的平均值取得。
3.等次的確定
根據考核最終得分的高低確定其等次,考核總分在90分以上者,方可定為優秀,60分以上者,方可定為合格;不滿60分者,定為“不合格”。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其師德表現直接認定為“不合格”,不再參加其它等次的評定。
(1)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
(2)道德品質敗壞,產生惡劣影響的;
(3)體罰學生或變相體罰學生造成嚴重后果的;
(4)違紀違法受處分的;
(5)造成較大學生安全責任事故的。
師德考核分數將納入《包頭市中小學教職工年度考核》中,師德考核成績占年度考核總成績的20%以上。年度考核優秀者應從師德考核優秀中產生,凡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定為不合格,實行一票否決制。師德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聘任教師職務、晉級晉職,評選先進。
三、組織領導
師德考核工作在學校統一領導下進行,考核小組由校委員會成員和年級組組長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