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分公司整合管理體系管理辦法
建設集團分公司整合管理體系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1.1條工程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三合一整合管理體系是集團公司實施標準化管理的依據,是滿足國際市場競爭和入世的要求,是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為進一步提高項目工程質量,維護職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防治職業病的發生,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根據《整合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浙江省長城建設集團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浙江省長城建設集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辦法》、《浙江省長城建設集團環境保護管理辦法》、《浙江省長城建設集團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及分公司相關管理制度結合分公司實際情況制訂本辦法。
第1.2條本辦法在分公司范圍內適用。
第二章招投標階段
第2.1條分公司經營科應督促投標項目部收集招標文件涉及的規范、標準、文件和地域性的法律、法規,以確保投標文件的有效性。
第2.2條分公司編制技術標,應明確工程的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的管理目標(初步),并明確相應的管理措施。
第2.3條分公司經營科應對投標項目進行登記,建立臺帳,并定期對中標率進行統計,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第三章施工組織階段
第3.1條分公司經營科應及時做好中標通知書的收集和保管工作。
第3.2條工程管理人員的配備,必須根據集團公司《項目承包管理辦法》的要求配備到位,并經分公司綜合辦審批確定,項目經濟承包人未經分公司同意,不得擅自更換、招用中崗管理人員。在管理班子確定后,項目部應參照分公司《項目部管理人員管理職責》,按有崗、有人、有責的原則制定管理職責,報分公司工程部審核后實施。
第3.3條分公司工程部督促項目部對承建項目編制詳盡的實施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在工程開工前完成編制,并按整合管理體系程序文件要求審批通過后實施。
第3.4條在收到中標通知書十天內,由分公司工程部組織承建項目部對承建項目進行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的辨識和識別,并編制相應的管理方案,項目部根據管理方案要求編制相應的應急準備與響應方案,要求在管理方案編制后一個星期內編制完成,經項目經理審批后實施,并報分公司工程部備案。
第3.5條在正常情況下,收到中標通知書十天內,項目部應確定項目管理目標、組織機構體系、管理保證體系,報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批通過后,形成文件,抄送業主單位,監理單位和各分包單位和勞務分包單位。
第3.6條在確定項目管理目標、組織機構體系、管理保證體系和管理職責后,項目部應根據集團公司、分公司對項目管理的要求,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制訂各項管理制度和獎懲制度,報分公司生產副經理審批、工程部備案后實施。
第3.7條承建項目部應及時做好對項目在用文件的統計和收集工作,在工程開工前編制在用文件一覽表,并報分公司工程部審批。
第3.8條在工程開工前,項目部必須做好施工人員相應的勞務分包和意外傷亡保險工作。
第3.9條在領取施工許可證七天內,項目部應向分公司提交開工報告,同時提交分公司以下資料:
3.9.1施工組織設計(實施方案);
3.9.2圖紙會審紀要(原件);
3.9.3圖紙目錄(復印件);
3.9.4施工許可證(復印件)
3.9.5項目經理審批表(項目經理資格證書復印件);
3.9.6項目管理人員一覽表;
3.9.7項目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3.9.8項目重大危險源清單。
分公司工程部負責在三個工作日內對開工報告完成審批或提出整改意見。
第3.10條項目部應在收到中標通知書一個月內完成項目安全生產措施計劃書,并報安監站備案,同時項目部應督促建設單位及時辦理質量監督受理的有關手續。
第四章施工實施階段
第4.1條文件的管理
4.1.1項目部在施工實施過程中,應加強對外來文件的收集和辨識,及時對在用文件目錄進行相應的增減。
4.1.2項目部對外來文件的收集應及時做好收文登記,以確保時效性和追溯性。
4.1.3項目部對自行編制的文件和經過辨識后的外來文件應及時做好發放,由項目經理確定發放范圍同時做好發文登記。
第4.2條材料的控制
4.2.1建筑物結構用材必須在分公司下發的合格物資分承包名錄內采購;
4.2.2因特殊情況需在名錄外采購的,項目部應在簽訂采購合同前向分公司提供相關評價資料,經分公司各部門評價通過后,方可組織采購;
4.2.3項目部每月應由核算員和材料員編制采購計劃,確定主要材料的數量、規格、供應單位、供應時間,用于結構部位等,經項目經理審批同意后組織采購,同時在每月7日前報分公司工程部備案。
4.2.4進場材料的驗收,必須由監理工程師旁站,經材料員現場驗收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使用,對有檢測要求的材料,需按有關規定見證取樣后,送有資質的試驗室復試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同時保存好相應的質保資料,最后形成驗收記錄(《供貨質量驗證記錄》或《顧客財產驗證記錄》)。
4.2.5項目部在每月末對當月采購材料進行反饋,對當月采購的材料的數量、規格、供貨單位、質量情況進行總結,形成記錄(《物資采購情況反饋表》),并在每月30日前報分公司工程部備案。
4.2.6遇供貨單位提供材料不合格的情況,參照集團公司整合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和分公司《合格物資分承包方評價準則》執行。
第4.3條機械的控制
4.3.1各項目在進場施工前應按施工組織設計(實施)要求落實項目需用的各項機械設備,同時編制《機械設備臺帳》,在開工后一個星期內上報分公司工程部備案。
4.3.2對塔吊、人貨梯在安裝前應對基礎進行計算,經審批通過后,編制安拆方案,經審批通過后,由專業單位組織安拆。
4.3.3對中型機械設備(井架、鋼筋機械、砼機械、木工機械等)在進場后必須由項目施工員、安全員、電工、機操工共同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報分公司工程部,分公司工程部在一周內組織驗證,并形成記錄(《施工機具安裝驗收記錄》、《焊接機械鑒定記錄》),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機械嚴禁使用。
4.3.4塔吊、人貨梯等大型設備在安裝后必須由專業單位組織驗收,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嚴禁使用。
4.3.5對采用塔吊,人貨梯等大型設備的項目,如設備使用周期大于1年的,應在設備安裝后一個星期內,編制設備大修理計劃,并報分公司工程部備案,項目在計劃指定時段內組織大修,并在大修完成后一個星期內將大修理記錄報分公司工程部備案。
4.3.6項目應落實專人對機械進行管理,同時對每臺機械的操作人員應進行資格認定,并按有關規定進行操作,項目每天對每臺機械的運轉情況進行記錄(《機械設備運轉記錄》)。
4.3.7項目應落實專人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和修理,同時對每次的維護和修理形成記錄(《機械設備維修記錄》)。
第4.4條勞動用工
4.4.1分公司、各項目部嚴禁使用以下人員:
a、未辦理用工手續人員;
b、社會盲流和未滿十六周歲的童工;
c、從事繁重體力勞動不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
d、從事特種作業無上崗證的人員。
4.4.2項目部因工程需要勞務分包的,須提前15天向分公司經理辦提出書面申請,經分公司經理辦審核,分公司經理批準。
4.4.3勞務分包單位必須經集團公司評價合格的勞務分包方名錄內,由分公司與勞務分包單位簽訂勞務分包合同。
4.4.4勞務分包單位進入項目施工前必須將人員花名冊報項目部,分公司經理辦和項目部根據勞務分包要求,督促協助勞務分包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力合同,輸暫住證,項目部必須建立人員花名冊臺帳。
4.4.5勞務分包單位和項目承包者都必須嚴格履行勞動合同的各項條款,按月按時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勞務分包單位和項目承包者均
不得以任何形克扣勞動者報酬和拖欠民工工資。
第4.5條工程分包
4.5.1嚴禁無資質或資質不符要求的單位作為工程分包單位。
4.5.2項目部因工程需要進行工程分包的須提前15天向分公司經營科提出書面申請,經分公司經營科審核,分公司經理批準。
4.5.3工程分包單位由分公司經營科選擇或項目部推薦,經經營科評價合格后(詳《合格工程分承包方評價準則》),由分公司與分包單位簽訂工程分包合同。
4.5.4在簽訂分包合同后,項目部應與分包單位簽訂補充協議。是否由分包方帶墊資施工、總分包方在施工過程中的配合要求、由于業主原因資金不能及時支付而發生的延期支付,分包單位不得與總包單位進行經濟訴訟等未在總包合同中明確的易發生糾紛的問題應在補充協議中明確。
4.5.5由甲方另行分包,納入我方總承包范圍內的分包工程,項目部亦應參照第4.5.4條與分包單位簽訂補充協議。
4.5.6分包單位進場施工前,必須將進場管理人員花名冊和特殊作業人員花名冊(附上崗證復印件)報項目部,同時將該分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報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核通過后方能進場施工。
第4.6條教育培訓
4.6.1各項目經理部應在年底將來年的培訓要求上報分公司經理辦。
4.6.2分公司經理辦根據各項目經理部上報的培訓要求,編制分公司培訓需求和來年的培訓計劃,并于年底前上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處。
4.6.3分公司經理辦應及時將內部與外部的培訓信息傳達到各個項目經理部。
4.6.4項目經理證書和工作手冊由集團公司工程處統一保管,職稱證書和中崗管理人員資格證書由分公司經理辦統一保管和使用。
第4.7條檢查驗收
4.7.1分公司每月組織一次質量、安全、環境、消防大檢查,并不定期的進行各項檢查,檢查結束后,將檢查情況簡報下發各項目部。
4.7.2項目部每周對本項目組織質量、安全、環境,、消防大檢查,并按要求形成各項記錄,并不定期的組織各項專項檢查。
4.7.3對集團公司、分公司在各項檢查中所開具的整改單,項目部應在整改期限內整改完成,并將回執及時返回檢查部門,因特殊情況未能按期整改的,應在整改期限內向整改單發放部門以書面形成提出延期整改申請。
4.7.4項目部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形成記錄,并定人、定措施、定時間整改,同時要求根據實際,制訂必要的獎懲措施。
4.7.5對在集團公司和分公司組織的大檢查中被評為不合格的項目,要求在一周內針對不合格項編制糾正預防措施(《糾正預防措施表》),報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批通過后實施。
4.7.6分公司工程部負責對整改單回執進行驗證,在收到整改單回執后及時組織驗證。
4.7.7在項目施工期間,以下內容必須有集團公司參加驗收:
4.7.7.1基坑支護的驗收;
4.7.7.2基礎、主體中間結構驗收;
4.7.7.3標化驗收;
4.7.7.4竣工預驗收;
4.7.7.5竣工驗收;
以下內容需專業單位、項目部及有關主管部門共同驗收
4.7.7.6塔式起重機安拆驗收;
4.7.7.7外架驗收;
4.7.7.8人貨兩用梯安拆驗收;
4.7.7.9專業性較強的分包工程;
以下內容由分公司驗收
4.7.7.10底、中、頂三步外架驗收
4.7.7.11施工機具的驗收;
4.7.7.12"三寶四口"驗收;
4.7.7.13井架安拆驗收;
4.7.7.14文明施工驗收;
以下內容要求項目部驗收
4.7.7.15設備基礎的驗收;
4.7.7.16進場材料的驗收;
4.7.7.17隱蔽工程驗收。
4.7.8需集團公司驗收的內容,項目應提前一周以書面形式向分公司提出申請;需分公司驗收的內容,項目應提前三天以書面形式向分公司提出申請,以便于安排落實。
第4.8條溝通與交底
4.8.1在收到中標通知書10天內,項目部首先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圖紙自審,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參加由業主組織的圖紙會審。圖紙會審記錄分公司工程部留底,并下發到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和各班組長、分包單位。
4.8.2涉及到經濟方面的聯系單,必須經項目經濟承包人和項目經理認可方能進行確認和發放,涉及到技術方面的聯系單,必須經項目經理和項目專職技術負責人(或施工員)認可方能進行確認和發放,同時報分公司工程部留底。
4.8.3項目部內部必須保證每周至少一次溝通,可采取多種形式,溝通內容應形成記錄,在與外界溝通上,應注意盡量留存好書面記錄。
4.8.4分公司每月組織一次生產會議,要求各項目部在收到會議通知后,安排好工作,組織有關人員準時參加會議,會議結束后,由分公司綜合辦負責將會議紀要在一周內下發到各項目部。
4.8.5分公司貫標辦在開工前對項目部進行貫標實施交底。
4.8.6項目部應對以下內容進行交底:
4.8.6.1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
4.8.6.2分部分項工程安全交底;
4.8.6.3季節性施工交底(按工種交);
4.8.6.4變換工種交底;
4.8.6.5對分包單位的技術、安全交底。
項目如不單獨進行環境交底,在上述交底中應體現環保、節能的內容。
4.8.6交底應采取書面的的形式,要求明確交底人,被交底人,交底時間、交底內容,如無異議,交底結束后,所有被交底人均應簽字認可。
第4.9條顧客財產及滿意度控制
4.9.1在領取施工圖時,項目部應向業主索取高一級設計單位或國家指定機構出具的施工圖審核報告,同時應對領取的施工圖進行驗證(《顧客財產驗證記錄》)。
4.9.2對于業主自供材料,應按ZCJ/QSP209顧客財產控制程序要求進行驗證(《顧客財產驗證記錄》),抽樣復試、入庫。
4.9.3對于建設單位另行分包,由我方繼續施工的工程,如樁基工程、土石方工程、基坑圍護、地下室工程等,竣工后應由我方有關人員參加驗收,如驗收不合格,嚴禁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同時保存好相關的驗收資料,作為對顧客財產驗證的依據。
4.9.4項目部應每季度對工程質量、施工進度、施工環境、施工安全、施工服務五個方面征求顧客的滿意情況,并在季度末上報分公司工程部。如總得分低于10分,項目部應針對較差的內容制訂糾正預防措施,報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批后實施,在實施一個月后重新對顧客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直至符合要求為止。
第4.10條監測裝置的控制
4.10.1各項目部在進場施工前應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實施)的要求落實相應的監測裝置,同時編制《監測裝置臺帳》,上報分公司工程部。
4.10.2監測裝置在使用前必須經過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以下裝置可由集團公司標準計量室檢測:(1)卷尺;(2)百格網;(3)托線板;(4)塞尺;(5)砼試模;(6)砂漿試模;(7)坍落度桶;(8)水準尺;(9)臺稱等;以下裝置須委托指定單位進行檢測:(1)經緯儀;(2)水準儀;(3)聲級儀;(4)搖表;(5)萬用表:(6)力矩板手;(7)游標卡尺;(8)壓力表;(9)井架監測裝置等。
4.10.3對施工周期較長的項目(一年以上),項目部應對監測裝置的周期檢定做好計劃(《監測裝置周期檢定計劃表》),需進行周期檢定的監測設備主要包括:(1)經緯儀;(2)水準儀;(3)臺稱等,并在檢定周期內做好監測裝置的復檢工作。
4.10.
4項目部應落實專人負責對監測裝置進行保管和維護,以保證監測裝置的精度,在使用過程中,如對監測裝置的精度有懷疑,應立即停止使用,經檢定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第4.11條狀態標識
4.11.1材料的標識
4.11.1.1鋼筋、水泥、砂、石、磚等用于結構的原材料要求進行標識,標識的形式統一采用集團公司原材料標識牌。
4.11.1.2鋼筋半成品等現場制作的用于結構的半成品構件要求進行標識,由項目部自行制做標識牌進行標識,要求注明半成品構件名稱、原材料類型、制作人、用于結構部位等。
4.11.1.3材料的標識由項目部材料員負責,在材料進場驗收合格后進行,項目部材料員應仔細核對相關內容,同時做好標識的更改和轉移,以保證標識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4.11.2質量的標識主要采用技術資料的形式進行標識,由項目部施工員負責。
4.11.3安全的標識主要采用各種宣傳標語和警示牌,具體數量不作明確要求,根據工程規模和特點確定,由項目部安全員負責。
4.11.4環境的標識主要采用黑板報、宣傳欄的形式,由項目部環保員(兼職)負責。
第4.12條產品防護
4.12.1產品的防護,從工程開工到竣工交付,貫穿施工全過程,要求編制產品防護計劃。
4.12.2施工員在對班組進行交底時,應明確對產品防護的要求,對產品防護要求較高的施工過程,如裝飾階段,應對各施工班組進行單獨的產品防護專項交底。
4.12.3對于分包工程,項目部應與分包單位和顧客加強協調,在總分包協議上明確對產品防護的要求和約束措施。
4.12.4進入裝飾階段,項目部應根據工程易污染、易破損的部位制訂產品防護措施,落實人員分層分片負責,以防止已完工程被損壞。
第五章竣工驗收階段
第5.1條施工工期超過合同工期的施工項目,在提交的竣工報告中必須附經業主或業主代表認可的工期簽證,經分公司工程部審核,報集團公司工程管理處。
第5.2條工程進入掃尾階段,項目經理應組織項目管理人員在對竣工工程實體及竣工檔案資料全面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對照竣工條件要求,編制工程竣工掃尾工作計劃,以此部署竣工驗收的準備工作。
第5.3條竣工驗收程序:
5.3.1竣工檔案資料經分公司工程部審核,整改完畢;
5.3.2分公司組織對竣工工程進行預驗收,整改完畢;
5.3.3集團公司組織對竣工工程進行預驗收,整改完畢;
5.3.4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參加竣工驗收。
第5.4條未經分公司預驗收嚴禁通知集團公司預驗收或進行竣工驗收。
第六章獎懲措施
第6.1條對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方面的獎懲參照分公司《工程質量管理實施細則》、《安全生產管理實施細則》有關內容執行。
第6.2條對整改單、不合格報告不及時反饋,或經多次驗證仍無整改到位的項目,視情節嚴重程度,處以500~1000元罰款。
第6.3條對在分公司級內部審核中不合格的項目,處以500元罰款;對在集團公司級內部審核中不合格的項目,處以1000元罰款;對在外部審核中反應極差,給分公司、集團公司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項目,處以10000元以上罰款。
第6.4條對獲得集團公司級優秀QC管理小組的項目獎勵500~1000元;對獲得市級優秀QC管理小組的項目獎勵1000~3000元;對獲得省級優秀QC管理小組的項目獎勵3000~5000元;對獲得國家級、部級優秀QC管理小組的項目獎勵5000~10000元;
第七章附則
第7.1條本管理辦法作為分公司內部審核的依據之一。
第7.2條本管理辦法自2004年4月1日起試行。
篇2: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辦法
1.定期組織員工學習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文件,要有學習記錄。
2.定期組織員工員工進行危險源辨識,提高員工的危險源辨識水平。
3.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試。
4.積極組織員工參加礦及公司組織的本安體系知識競賽。
5.編制各個崗位的危險源辨識卡,下發給員工,要求下井攜帶,便于員工能夠隨時學習。
6.對于員工回答危險源辨識情況,班組考核上給與獎罰。
7.每個月月底嚴格按照《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考核標準》整理內業資料,隨時迎接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檢查。
8.迎接好集團公司的季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檢查。
篇3:醫院藥事不良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醫院藥事不良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
1.藥事質量事件指在醫院藥事活動中發生的與藥品質量或藥事工作質量有關的事件。
2.重大藥事質量事件具體包括:
2.1不同種藥品或同種而批號不同的藥品混合而不能分揀的,異物混入藥品的,超量服藥或服法錯誤的,不合理使用藥品的,藥品過期失效、發霉、變質、錯購假冒偽劣藥品而已經發出的,發出差錯,分裝藥品差錯,制劑、配制及包裝差錯等,其性質嚴重,以致可能或已經威脅藥品使用者的安全或造成醫療事故的事件。
2.2涉及在藥品、制劑、試劑的驗收、養護、銷售、銷后退回等藥品供應流程中發現的不合格藥品,在抽檢中發現不合格的藥品,或藥品行政主管部門在藥品質量、生產質量、經營質量監督檢查中發現不合格或明令禁止銷售的藥品的事件。
2.3涉及毒性、麻醉、精神、放射類藥品的事件。
2.4導致訴訟的事件。
2.5由于發生藥事質量事故,一次造成3000元(含,不計工時)以上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的事件。
3.重大藥事質量事件必須按規定報告。
4.發生或發現重大藥事質量事件的部門領導在必要時有義務保護現場、保全證據,以利于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5.質量管理員在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參與事件的處理,負責事件的調查,按規定報告,歸集資料留檔備查。
6.發生或發現重大藥事質量事件的部門領導必須立即采取最為妥善的方法著手處理。
7.發現或可疑藥品、制劑、試劑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藥品管理制度》的規定處理和報告。
8.涉及藥品質量的,應立即將造成藥事質量事件或高度可疑的藥品報送有關藥品檢驗單位,進行質量檢驗。
9.藥事管理小組應召開有當事人或責任人、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的質量會議,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確定事件原因及責任者,責成責任部門認真總結教訓,制定和落實糾正措施。依據調查結果做出最終處理決定,并簽署意見。
10.藥房負責人向醫院藥品質量監督小組組長和有關部門報告,或按規定向國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11.藥事質量事件處理實行“三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直接責任者應按照醫院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12.事后必須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措施,防止事故再發生的改進措施,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13.發生重大藥事質量事件而不按照本制度規定報告的,按照嚴重違反規章制度處理,可以與其他處罰一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