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廠設備潤滑管理制度
工廠設備潤滑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設備潤滑管理是設備維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務是運用摩擦學傳統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設備摩擦與磨損的機理,合理選用潤滑材料,改進潤滑方式,以達到降低摩擦、節約能源,降低生產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目的。為了加強和規范潤滑管理工作,特建立此制度。
第二章各級管理機構與職責權限
第一條、總工辦負責全公司設備潤滑及液壓設備的技術管理工作,具體職責為:
1.審查、批準全公司設備潤滑油脂、絕緣介質和液壓介質(統稱油品)的有關標準。
2.審查、批準新材料、新技術的試驗、試點及推廣應用工作。
3.審查、批準公司設備潤滑管理和液壓管理制度。
4.檢查、督導公司設備潤滑、液壓管理的全面工作。
5.參加因潤滑不良造成的重大設備事故分析會,審批防范措施。
第二條、機動部負責公司潤滑專業技術管理具體工作,具體職責為:
1.對公司所屬各單位潤滑、液壓技術管理工作進行指導、檢查與考核。
2.負責制定全公司設備油品選用標準、加注油量標準、加注油周期標準及換油標準,油品進廠檢驗管理辦法、油品抽檢、清洗循環管理辦法。
3.對油品、潤滑方式、液壓設備(油箱、油泵、控制閥、儲能器、熱交換器、過濾器、監測系統、變壓器、油開關)的使用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及考核。
4.組織分析因潤滑不良造成的重大設備事故,組織制定防范措施。
5.負責油品定期化驗、分析、質量確認工作。
6.新油品、新技術的導入、試用、評定、推廣等工作。
7.對各廠、礦的潤滑消耗定額進行定期考核、調整。
8.組織公司潤滑專業隊伍的技術培訓及考核工作。
9.參與新建工程(包括技改工程)油品選擇工作。
10.負責油品進廠后的取樣、復檢,向物資供應部出據檢驗單。
第三條、各廠、礦負責本單位的潤滑技術的管理工作,具體職責為:
1.各廠、礦應設專職(或兼職)設備潤滑管理員,負責貫徹執行公司下發的有關規章制度,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潤滑管理的規章制度。
2.搞好設備潤滑的“五定”工作。即定點、定油品、定量、定時、定人、貫徹油品的三級過濾和定期過濾凈化制。
3.按機動部有關規定定期將油品樣送機動部檢驗。堅持油品的定期化驗和以質換油工作,加強油品定額管理,降低油品消耗,油品消耗要按期上報(其指標的考核包括年、定、日修工程用油)。
4.組織潤滑設備及系統的維護檢修與潤滑油站的運行工作,保證潤滑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5.負責變壓器、油開關等電器設備的安全運行工作。
6.參加新油品、新技術的試驗研究,改善潤滑方式,不斷提高潤滑技術水平。
7.分析因潤滑不良造成的設備事故,杜絕違反潤滑管理制度的行為。
8.組織本單位潤滑技術培訓,提高業務技術水平。
9.定期向機動部報告本單位設備潤滑工作,按時填報本單位的油品消耗報表。
第四條、物資供應部負責油品采購、保管工作,具體職責為:
1.按機動部確定的油品品種、牌號,負責油品的計劃審批、招標、采購。
2.對投標方的要求:
1)提供各種資質證明,包括生產營業執照、質量證明、生產許可證、專利產品要提供專利證明。
2)提供業績證明。
3)提供的產品包裝要求整潔,密封良好、油桶上有明顯的生產廠家及牌號標志,否則按不合格產品對待。
4)提供產品合格證、主要指標參數(理、化指標及使用性能指標),供應的油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或滿足凌鋼提出的技術要求。
3.對供應商的管理:
1)建立供應商檔案庫,詳細記錄供應商的資質、信譽、供貨情況。
2)對有摻臟使假等舞弊行為的供應商永遠取消其在凌鋼的供貨資格。
3)雖經機動部復檢合格,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油品存在質量問題,機動部組織使用單位、油品供應部門進行審核、確認。
4.油品保管:
1)堅持先進先出,不應存儲時間過長。
2)油品必須有合格證,并向機動部申報復檢,復檢合格方可入庫。
3)油品要按生產廠家、品種、牌號,分類、分區域整齊擺放,不得亂擺亂放,各種油品必須有明確標識。
5.對油品使用單位的油品存儲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使用單位油品存放、保管不利,應提出批評和改進意見,情節嚴重者應給與處罰。
6.廢油回收、保管或根據實際需要對回收廢油進行再生處理,經再生處理過的油品再使用時,必須經機動部檢定審查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五條、財務部核查有機動部出具的復驗合格單方可辦理結算手續。
第三章油品的管理
第一條、油品使用制度
1.各廠應根據公司統一制定的油品選用標準合理選用油品,設備所使用的油品應按設備使用說明書選擇。如資料不全,可參照同類設備具體技術狀況或經技術咨詢選擇適當油品。
2.所有油品經機動部審定后不準擅自改代。
3.如確需改代(包括更換品種、規格、牌號、生產廠家),必須事先提出申請,提出技術依據和可行性技術分析,報機動部審定、總工辦批準,確認可行后方可試用,試用單位必須在使用前將試用設備、部位、時間,上報機動部備案,在試用過程中及時進行數據紀錄、統計,試用期結束后,將試用情況上報機動部,機動部召集總工、供應部門、使用單位,召開鑒定會,討論是否可以改代。
4.認真做好油品凈化工作,人工注油的部位,必須使用專用的注油工具,實行“三級過濾”。集中潤滑油站(液壓站),特別是制氧機、發電機、鼓風機、高精度機床的潤滑系統,必須增設過濾凈化裝置,定期進行油品凈化。
5.各廠應按照公司制定的油品化驗周期和換油標準,堅持對油品進行定期取樣化驗,并根據化驗結果確定換油時間。
6.庫存超過半年的油品上機前要化驗,化驗合格后方可上機使用,否則不得使用。
7.各廠、班、段的油桶、油盒、油壺等工具
,務必保持干凈,需做到油具專用。
8.各廠的油品存放,不同油品必須做好標志,分別放置,防止混淆,并建立完善的發放制度,嚴禁露天存放油品。
9.各廠要做好廢油回收,經機動部鑒定不能再生的廢油交物資供應部統一處理。
第二條、潤滑(液壓)裝置的管理
1.潤滑(液壓)設備及潤滑(液壓)站必須制定點檢四大標準及使用規程、崗位責任制、區域分工負責制、交接班制、衛生清掃維護管理體系、防火要害保衛制度、工作牌制度、油品化驗更換制度等,并認真貫徹執行。
2.要加強潤滑(液壓)設備及潤滑(液壓)站的維護保養,保證零部件的完整,儀表和報警裝置靈敏可靠。工作環境清潔,設備地表及地溝都做到光潔無油污、無灰塵、無異物、無損壞,確保潤滑(液壓)設備的正常使用。
3.設備的潤滑(液壓)管路及裝置必須保持完好,未經批準不得拆除。
4.經常檢查設備的潤滑情況和潤滑效果,研究改進潤滑方式和油品,杜絕設備在潤滑不良的情況下運轉。
5.采用新型潤滑設備,改進儀表和控制系統,采用新型監測裝置,不斷提高潤滑系統的現代化水平。
第三條、其它
1.加強潤滑(液壓)管理的基礎工作,建立潤滑事故臺賬,油脂消耗臺賬,人員培訓檔案等。
2.主要設備要建立潤滑技術檔案,內容包括設備性能、潤滑方式、選用油品、油品化驗和換油記錄、磨損、事故情況等。
3.因潤滑不良造成的設備事故,要及時進行分析、針對事故的原因,制定改進措施。
4.潤滑油站(液壓站)的運轉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掌握潤滑(液壓)專業知識,熟悉使用維護規程,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
5.加強設備的保養,減少泄漏,積極采用新型密封材料和先進密封裝置。
6.油品供應部門每月給機動部提供油品入庫及出庫明細,以此作為對各油品使用單位及油品供應單位的考核依據。
篇2:潤滑油庫管理制度
為規范潤滑油存放與使用,搞好油庫房的管理與衛生,特制定油庫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易燃易爆場所安全防護規定,庫房內嚴禁吸煙和明火作業,禁帶火種入庫。
二、保證庫房內消防器材完好,到期后及時更換。
三、禁止在庫房內閑聊、嬉戲、干與工作不相關的事。
四、潤滑油庫內除有人工作外,其他時間均須鎖門。
五、各油品需按標識牌有序排放,不許亂放。
六、干脂存放時應將蓋子蓋好,裝油槍時弄臟桶蓋子要及時擦干凈,油槍一個品種配一把,不許混用。
七、庫房內的油桶與地面要清潔無污,門窗要保持干凈。
八、接下的殘余油要及時清理,并作廢油使用。
九、加油工具使用后要擦拭干凈,擺放整齊,放油槍的架子要隨時保持干凈。
十、油庫房原則上不允許其他單位人員入內,確因工作需要的進入的,必須在本班組人員的帶領下進入。
十一、交班時交庫房安全情況,交環境衛生,交工器具,交本班潤滑油補加情況,交本班設備運行情況。
十二、遇有對庫房安全構成威脅的事和物,要馬上予于制止,一時無法解決的要立即向上級匯報。
篇3:潤滑油管理制度范本
1、潤滑油的申請選購盡量選購同一品牌,潤滑油申請采購的型號、品牌、數量每月做一次,為了保證潤滑油的質量,潤滑油庫存不得超過兩個月,計劃必須主管領導審核簽字方可送報。
2、潤滑油必須設專人保管、發放,管理人員要掌握潤滑油的管理、使用知識。發放潤滑油一定要按材料庫存發放制度執行。
3、油庫現場管理要做到標準化管理,品牌、型號、名稱標志鮮明,器具清潔,計量準確,地面無油污,油品包裝無灰塵。
4、任何車輛必須加注本單位的潤滑油,不得隨意更換其它品牌的潤滑油,防止出現潤滑油質量問題,避免設備發生機械事故。
5、要充分做好季節性更換油品工作,油品更換時間由機動資產負責;車輛運轉到一定公里需要保養時,由各中隊負責。
6、潤滑油的發放實行審批制度,單車核算,每公升潤滑油要落實車輛人員。嚴格控制小型車輛高級潤滑油用油量,必須由處主管領導審批。
7、物資管理部采購的潤滑油進我油庫,廠家必須提供產品的合格證、品牌型號或使用說明書。
8、更換下來的廢潤滑油,要注意安全環保,集中存放,由各中隊機修隊長負責,作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