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機運輸作業管理規定
一、目的:為加強對手扶拖拉機運輸作業的管理,以形成良好的運輸秩序,保障車輛經過沿線居民的安全,盡最大努力盡最大可能的做到車輛不擾民,共創和諧的社區環境,特制定本規定。
二、范圍:本規定適用于在本公司范圍內進出的手扶拖拉機運輸作業。
三、管理要求:
1.所有進出本公司的手扶拖拉機必須做到:
1.1.車輛和駕駛員必須持有合法、有效的證件車輛證照,并有明顯的車輛編號;
1.2.車況良好,并配有完好的消聲器,任何車輛不可帶“病”從事運輸作業
1.3.進出居民區的手扶拖拉機,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5公里/時、在公司內道路行駛時速度不得超過5公里/時,并在物流交通線內行駛;
1.4.凡經過居民區手扶拖拉機的裝載量不得超過2噸;
1.5.每日的車輛派工不得在居民區附近進行;
1.6.凡經過居民區車輛的正常運營時間為:
夏季:上午7:00~11:30,下午14:30~19:00;
其它季節:7:00~11:30,14:00~19:00;
正常狀況下法定節、假日不運營,特殊情況下除外(如需運營事先通知道路管理辦公室)。
1.7.車輛駕駛員等不得與社區居民爭吵,有要解決的問題與公司人事行政部聯系。
2.生產部及倉管辦的管理要求:
2.1.生產部適時編排生產計劃,合理調度生產,做到手扶拖拉機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不經過劉溝(閘北)地段的;
2.2.倉管辦適時編排車輛運輸計劃,統籌安排,確保手扶拖拉機經過居民區地段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并且做到在國家法定節、假日手扶拖拉機不經過居民區地段;
2.3.特殊情況下,需延長或增加拖拉機運營時間,必須提前二天報告人事行政部,得到批準后方可進行。
2.4.倉管辦在加強對外包限公司車輛及人員的監管,做到運營車輛不憂民、駕駛人員等不與居民發生爭吵、保證地段老人、小孩等行人的安全;
2.5.倉管辦每天應對外包公司車輛及人員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抽查,并對違背者進行嚴肅處理;
3.人事行政部的管理要求:
3.1.與倉管辦一道做好經過居民區地段的車輛管理工作;
3.2.加強對外包公司遵守本規定的情況進行抽查,發現違規行為立即予以糾正和進行處罰;
3.3.督促公司安保人員對進、出車間手扶拖拉機的時間進行監控;
3.4.保持與社區及道路管理辦公室的溝通,及時通報經過拖拉機運營時間變化信息,盡可能化解矛盾。
篇2:運輸作業安全制度
第1章總則
第1條為了規范運輸作業,保證公司物資運輸安全,降低公司運輸成本,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運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2條公司運輸部的所有工作人員、公司涉及運輸作業的相關部門和人員、安全管理相關人員均需遵守本制度。
第3條本制度所稱運輸均由運輸部統一負責,運輸內容包括以下5個方面。
1.從公司下屬工廠的倉庫到各地配送中心或大客戶的長途產成品直運運輸。
2.各地配送中心之間的產品調撥運輸。
3.從供應商處提取原材料、設備、備件、包裝材料、工具、耗材、辦公用品等物資到工廠倉庫的運輸。
4.從港口、碼頭接收物資到倉庫的運輸。
5.工廠生產車間到倉庫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運輸。
6.從各配送中心到工廠的不合格品回收運輸。
第4條本制度所稱危險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在運輸、裝卸和儲存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毀損和環境污染而需要特別防護的物資。危險物資以列入國家標準《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的為準,未列入《危險貨物品名表》的,以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結果為準。
第5條本制度所稱接運人員是指汽車司機、裝卸員、押運員、入庫管理員;運輸人員是指汽車司機和押運員;收貨單位包括公司的區域配送中心、倉庫直接送達的客戶、聯運中的中轉方。
第2章運輸準備和調度
第6條采購部、倉儲部、生產部、銷售部、配送中心要進行物資運輸,需提前2個工作日聯系運輸部調度員,并協助運輸部進行作業計劃。
第7條運輸部接到貨運通知和登記后,調度員要嚴明各種運輸單據,及時安排車輛進行運輸。
第8條調度員應當對下圖所列的4類情況非常熟悉。
第9條運輸主管和調度員根據貨運任務以及物資規格、數量、運輸要求等合理規劃線路,安排車輛、司機、押運人員。
第10條調度員不得派人情車和關系車,不得推諉延誤派車,不得甩派。否則,所造成的物資供應短缺等情況,概由調度員負責。
第11條如遇車輛緊張或任務增多時,調度員應當保證倉庫和配送中心的緊需物資、重點物資、大宗物資以及大客戶物資的運輸,其次按照運輸業務的輕重緩急安排運輸,確保公司生產和銷售正常運營。
第12條公司車輛不能滿足任務需求時,可安排社會車輛或者尋找第三方物流進行運輸,但必須注意滿足安全、準時等要求。
第13條如有長、大、重、超高物資,調度員需要提前按照規定向始發地公路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申請由國務院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制式的《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
第14條調度員在分配車輛和運輸人員時,應當注意長途運輸應派兩名司機輪換開車,以免因疲勞駕駛造成安全事故。
第15條安排好運輸的車輛和司機等之后,調度員需要填寫《運輸派車通知單》,通知單的具體形式和內容可以參考下表中的示例。
運輸派車通知單
第16條司機和押運人員接到運輸任務后,應當及時作好出車準備。
1.司機需及時檢查車輛情況,及時排除車輛故障。
2.長途司機和押運人員需提前調整、安排好私人事務,方便出車。
第3章接運管理
第17條在供應商不安排送貨時,相關部門應當通知運輸部接運物資。確定接運后,運輸部應當與倉儲部、銷售部一起,與供應商協商確定合適、經濟的接運方式:到車站、碼頭提貨,到供應商處提貨,專用線到貨接運。
第18條公司內部產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等物資的長距離運轉工作或者大件物資的搬運工作,也需要運輸部進行接運。物資的收貨和發貨部門均應提前作好計劃,提前通知運輸部進行接貨或送貨。
第19條接運時,接運人員應進行卸車檢查。檢查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按運輸單據查對箱號和貨號。
2.對施封袋、苫墊、鉛封等進行檢查。
第20條單據和外包裝確認無誤后,接運人員應當拆箱對物資進行檢驗。特別注意以下兩種情況。
1.對特殊貴重物資應當逐個檢驗。
2.易燃、易爆等危險品是否有拆包或者破損痕跡。
第21條接運人員確認物資無誤后,方可進行裝貨工作,不得先裝貨,后查驗。
第22條接運人員和承運商或供應商辦理物資交接手續時,具體操作方式如下表所示。
手續交接辦理方式示意表
第23條接運時,接運人員應做好現場交接工作,同時保留經雙方簽字的驗收記錄。
第24條接運工作完成后,押運員應當將做好的物資接運記錄交調度員存檔。
第4章發運管理
第25條發運運輸包括以下4種情況的運輸。
1.從工廠倉庫到各地配送中心的運輸。
2.從工廠倉庫直接運送批量物資到客戶手中的運輸。
3.從倉庫到空海運港口辦理托運的運輸。
4.從倉庫運到第三方物流等中轉方處的運輸。
第26條當配送中心需要從工廠倉庫調撥物資時,應提前作好調撥計劃送達倉儲部,由倉儲部安排出庫物資,并通知運輸部運貨。
第27條客戶訂單下達,且為由倉儲部直接送達客戶或運往空海運港口進行轉運的,應由倉儲部備貨,并提前通知運輸部運貨。
第28條對于長途運輸物資和貴重物資,應當予以辦理保險。辦理保險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險種,交代清楚賠付的范圍,并按要求清晰地填寫保單。
第29條運輸部裝卸員、押運員應協助倉儲部出庫管理員進行備貨、理貨和清點活動。
第30條押運員、裝卸員要對備好的物資進行復核,根據提貨單仔細地檢驗貨別、品名、規格、數量、印鑒等,發現問題立刻和有關部門聯系。
第31條查驗無誤后方可由出庫管理員、押運員協助裝卸員進行裝貨作業。
第32條物資發運后,應立刻向客戶、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等收貨單位通報到站時間、車號、件數、重量,以便做好接收物資的準備或者銜接工作。
第5章裝卸作業管理
第33條裝卸員工作前須合理穿戴防護用品,并認真檢查所用工具是否完好可靠,不準超負荷使用。
第34條裝卸時應做到輕裝輕放、重不壓輕、大不壓小、堆放平穩、捆扎牢固。
第35條人工搬運、裝卸物件應視物件輕重配備人員。當多人搬運同一物件時,要有專人指揮,并保持一定間隔、一律順肩、步調一致。
第36條堆放物件不可歪斜,高度要適當,對易滑動件要用木塊墊塞。不準將物件堆放在安全道內。
第37條裝卸散裝物資時,車廂要嚴密整潔、裝足卸凈,防止混雜污染。
第38條用機動車輛裝運物資時,不得超載、超高、超長、超寬。如遇必須超高、超寬、超長裝運時,應按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要有可靠措施和明顯標志。
第39條裝車時,裝卸員要注意站立的位置。車輛行駛過程中,禁止押運人員站在物件和前攔板之間。車未停穩,任何人不得上下車。
第40條起吊裝箱件時,應先檢查箱體底腳是否牢固完好,按吊線標志掛在規定吊點,并經試吊確認穩妥后方能起吊,嚴禁工作人員站在吊物下面。
第41條使用卷揚機、鋼管滾動滑移物資時,要有專人指揮,路面要堅實平整,繩索套結要找準重心,保持直線行進,棱角快口部位應設墊襯,卸車或下坡時應加保險繩,物資前后和牽引鋼絲繩邊不準站人。
第42條嚴禁將易燃易爆類化學危險物品與其他物資混裝,同時,要輕搬輕放。搬運場地不準吸煙,車箱內不準坐人。
第43條對國家或部委已頒布包裝標準的物資,必須按照標準進行包裝;沒有包裝標準的物資按照交通部頒布的《水路、公路運輸包裝基本要求》執行。凡包裝不符合標準或要求以及包裝破損、異樣或者包裝內有明顯異響有礙運輸質量的物資均不得裝運。
第6章在途行車管理
第44條運輸人員在運輸過程中要認真負責,定時、定點檢查運輸的物資,發現異常應及時采取措施,并及時匯報調度員。
第45條在運輸過程中,運輸人員不得擅自改變行車路線或者違章運行。調度員應用GPS定位導航系統隨時追蹤、了解車輛行駛信息。
第46條運輸中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時,運輸人員應當第一時間和運輸部聯系,如果通信中斷,需要服從當地政府的安排,不得擅自作出決定。對于因不聽從指揮、擅自采取不適當措施而造成的損失,運輸人員要負擔部分損失并接受處罰。
第47條夜間行車應注意安全,不得長時間疲勞駕駛,長途運輸應定時進行輪換駕駛。
第48條運輸貴重物資、危險物資時,運輸人員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執行。
1.運輸貴重物資途中不準停車,如遇特殊情況必須停車時,需要采取保護、監護措施。
2.運輸危險物資中途需要停車時,嚴禁吸煙或者靠近高溫明火場所。
第49條押運員應當作好運輸記錄,運輸任務完成后將運輸記錄上交調度員。運輸記錄應當包括4項內容。
1.運輸途中的停車時間、次數、事由。
2.運輸途中出現的機車故障、修理。
3.運輸途中出現的物資損壞、修補。
4.司機輪換等。
第7章交付作業管理
第50條汽車運輸到達后,根據收貨情況,除將普通到貨按流向卸入貨位外,對需要中轉的聯運物資,應當辦理倉儲和中轉作業。辦理方式涉及以下兩大類。
1.對于需要中轉的公路聯運物資,應當辦理駁倉手續,填制“貨物駁運、拼裝、交移憑證”,分別移送到有關貨組。
2.對于公路轉鐵路、公路轉水運、公路轉航空的物資,分別移送有關倉庫,辦理倉儲以及中轉作業。
第51條運輸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地點卸貨,如收貨單位有其他要求,應及時向調度員講明,以便重新調整安排。
第52條收貨單位應當憑《提貨單》進行提貨,押運員和司機應仔細檢查《提貨單》是否有誤,物資的名稱、數量、規格是否與運輸單據信息一致。憑證驗收通過后,方可允許收貨人員進行卸貨檢查。
第53條卸貨檢查完畢后,由對方的裝卸人員進行卸貨,卸貨過程中運輸人員應當嚴格看管物資,一同進行清點。
第54條卸貨完畢后辦理交接,運輸人員應當積極配合收貨單位進行查點,如有污染、變質、短缺、盈余等問題應當填寫交貨記錄,并立即上報調度員和倉儲部等候調查處理。
第55條貨物移交后,運輸人員應要求收貨人員在交接單上簽字、蓋章,交接憑證由運輸人員帶回并上交調度員。
第8章附則
第56條本制度由運輸部制定,由總經辦審核批準。運輸部對本制度有解釋、修訂、廢除的權利。
第57條本制度自**年**月**日起生效并開始執行
篇3:手扶拖拉機運輸作業管理規定
一、目的:為加強對手扶拖拉機運輸作業的管理,以形成良好的運輸秩序,保障車輛經過沿線居民的安全,盡最大努力盡最大可能的做到車輛不擾民,共創和諧的社區環境,特制定本規定。
二、范圍:本規定適用于在本公司范圍內進出的手扶拖拉機運輸作業。
三、管理要求:
1.所有進出本公司的手扶拖拉機必須做到:
1.1.車輛和駕駛員必須持有合法、有效的證件車輛證照,并有明顯的車輛編號;
1.2.車況良好,并配有完好的消聲器,任何車輛不可帶“病”從事運輸作業
1.3.進出居民區的手扶拖拉機,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5公里/時、在公司內道路行駛時速度不得超過5公里/時,并在物流交通線內行駛;
1.4.凡經過居民區手扶拖拉機的裝載量不得超過2噸;
1.5.每日的車輛派工不得在居民區附近進行;
1.6.凡經過居民區車輛的正常運營時間為:
夏季:上午7:00~11:30,下午14:30~19:00;
其它季節:7:00~11:30,14:00~19:00;
正常狀況下法定節、假日不運營,特殊情況下除外(如需運營事先通知道路管理辦公室)。
1.7.車輛駕駛員等不得與社區居民爭吵,有要解決的問題與公司人事行政部聯系。
2.生產部及倉管辦的管理要求:
2.1.生產部適時編排生產計劃,合理調度生產,做到手扶拖拉機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不經過劉溝(閘北)地段的;
2.2.倉管辦適時編排車輛運輸計劃,統籌安排,確保手扶拖拉機經過居民區地段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并且做到在國家法定節、假日手扶拖拉機不經過居民區地段;
2.3.特殊情況下,需延長或增加拖拉機運營時間,必須提前二天報告人事行政部,得到批準后方可進行。
2.4.倉管辦在加強對外包限公司車輛及人員的監管,做到運營車輛不憂民、駕駛人員等不與居民發生爭吵、保證地段老人、小孩等行人的安全;
2.5.倉管辦每天應對外包公司車輛及人員執行本規定的情況進行抽查,并對違背者進行嚴肅處理;
3.人事行政部的管理要求:
3.1.與倉管辦一道做好經過居民區地段的車輛管理工作;
3.2.加強對外包公司遵守本規定的情況進行抽查,發現違規行為立即予以糾正和進行處罰;
3.3.督促公司安保人員對進、出車間手扶拖拉機的時間進行監控;
3.4.保持與社區及道路管理辦公室的溝通,及時通報經過拖拉機運營時間變化信息,盡可能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