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管理規定

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7620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管理,保證民用核安全設備質量,根據《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考核和管理工作。

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方法包括超聲、射線、磁粉、滲透、渦流、目視、泄漏檢驗等。

第三條?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的人員,依據本規定參加考核并取得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方法和級別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

第四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的規定統一組織考核,經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核準,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頒發資格證書。

第二章?機構及職責

第五條?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負責核準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資格,核準在國內從事無損檢驗活動的境外人員的資格,并組織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及相關考核活動的監督檢查。

第六條?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設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核準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二)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成員實施備案;

(三)審查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資格。

第七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核準委員會由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技術后援單位的代表以及特聘專家組成。

核準委員會委員應當具有5年以上相關管理工作經驗或者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能準確理解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第八條?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負責設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制定考試大綱;

(二)編制有關無損檢驗方法的考試題庫;

(三)審查報考人員的資格和考核結果;

(四)管理有關檔案;

(五)具體負責發放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證書。

第九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相關單位、技術后援單位的代表以及特聘專家組成。

資格鑒定委員會二分之一以上成員應當為已取得Ⅲ級證書的無損檢驗方面的專家。資格鑒定委員會的成員名單送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承擔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考核工作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主要條件:

(一)具有與擬從事的考核活動相適應的考核場所、檔案室、檢驗設備和儀器;

(二)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三)具有健全的考核管理制度。

第十一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考核單位的職責主要包括:

(一)制定考核工作程序;

(二)具體組織資格考核;

(三)管理檢驗設備、儀器、試塊或者試件;

(四)管理報考人員的檔案資料。

第三章?等級劃分和資格考核

第十二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資格等級分為Ⅰ級(初級)、Ⅱ級(中級)和Ⅲ級(高級)。資格考核按照不同的等級、方法分別進行。

第十三條?Ⅰ級無損檢驗人員可以承擔下列工作:

(一)調整和使用儀器設備;

(二)在Ⅱ級或者Ⅲ級人員監督指導下,根據操作規程進行無損檢驗活動,并記錄檢驗結果;

(三)依據標準對檢驗結果進行初步評定,但不得出具無損檢驗結果報告。

第十四條?Ⅱ級無損檢驗人員可以承擔下列工作:

(一)根據確定的工藝,編制技術操作規程;

(二)安裝和校準儀器設備,具體實施無損檢驗活動;

(三)依據法規、標準和規范評價檢驗結果;

(四)編寫和簽署無損檢驗結果報告;

(五)培訓和指導相應無損檢驗方法的Ⅰ級無損檢驗人員。

第十五條?Ⅲ級無損檢驗人員可以承擔下列工作:

(一)確定無損檢驗技術和工藝,監督和管理無損檢驗活動;

(二)依據法規、標準和規范評定檢驗結果;

(三)編制特殊的無損檢驗工藝;

(四)沒有驗收準則可供引用時,協助有關部門制定驗收準則;

(五)培訓相應無損檢驗方法的Ⅰ級和Ⅱ級人員。

第十六條?報考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學力和實踐經歷要求:

考核的檢驗方法?技術?無損檢驗專業?理工科?高中、中專?初中?

等級?大專以上?大專以上?或者相當學力

射線檢驗(RT)?Ⅰ?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三年?

超聲檢驗(UT)

渦流檢驗(ET)?Ⅱ?六個月?一年?二年?八年?

泄漏檢驗(LT)?Ⅲ?四年?五年?八年?/?

滲透檢驗(PT)?Ⅰ?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三年?

磁粉檢驗(MT)?Ⅱ?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八年?

目視檢驗(VT)?Ⅲ?四年?五年?八年?/?

其中,申請報考Ⅱ級的人員應當具備相應檢驗方法的Ⅰ級人員有效技術資格證書;不具備相應檢驗方法的Ⅰ級人員有效技術資格證書的,其實踐經歷時間應當加倍。

報考Ⅲ級人員的實踐經歷時間為獲得相應方法Ⅱ級資格證書后的時間。上述經歷應當至少有一半時間是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的。報考Ⅲ級的人員應當持有2個以上有效Ⅱ級資格證書,且應當含有所申請報考方法的核Ⅱ級資格證書;申請UT、RT和ET的Ⅲ級人員還應當具有PT或者MT的Ⅱ級資格證書,申請PT、MT、LT和VT的Ⅲ級人員還應當具有UT、RT或者ET的Ⅱ級資格證書。

已經取得其他機構相應方法資格證書的人員,在滿足了相應級別的學力和實踐經歷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報考同等級別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考核。

(二)報考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視力條件:

1、裸視或者經過矯正的視力要求達到5.0以上;

2、報考人員的辨色視力應當達到能區分與無損檢驗方法有關的顏色對比度。

(三)近3年未被吊銷資格證書。

第十七條?申請報考的人員應當向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提交下列主要證明文件:

(一)學力證明;

(二)聘用單位出具的培訓經歷和實踐經歷證明;

(三)醫院出具的視力證明;

(四)已持有的資格證書。

第十八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應當對報考人員進行資格審核,并自收到相關證明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告知報考人員是否可以參加資格考核。

第十九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Ⅰ、Ⅱ級資格考核包括筆試和操作考試,Ⅲ級考核包括筆試、操作考試和綜合答辯。筆試采用閉卷模式,筆試成績有效期為1年。

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考試試題內容與范圍按照相應方法的各級考試大綱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筆試內容包括“通用考試”和“核安全設備專業考試”兩部分。

通用考試主要考查報考人員的無損檢驗基礎知識,檢查報考人員對考試大綱中規定的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民用核安全設備專業考試是考查報考人員將有關無損檢驗技術應用于民用核安全設備的能力,包括民用核安全設備的有關知識和相關法規、標準和規范。專業考試至少包括下列內容:

(一)Ⅰ級和Ⅱ級人員考試內容應當包括:核安全方面以及民用核安全設備系統的有關知識;民用核安全設備質量保證方面的有關知識;民用核安全設備用特殊的無損檢驗技術以及在核輻射環境中工作時的輻射防護知識;無損檢驗操作技能;相應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用無損檢驗的標準知識,尤其是國際公認的核設備用無損檢驗標準知識。

(二)Ⅲ級人員的考試內容,除前述對Ⅰ級和Ⅱ級人員所進行的考試內容以外,還應當包括:主要民用核安全設備的選材原則、材料型號、性能,以及這些材料在制造過程中和運行環境下可能產生缺陷的機理和性質;各主要系統所執行的核安全功能,以及這些系統中各主要設備的核安全級別;民用核安全設備相關的無損檢驗新技術和新工藝。

第二十一條?操作考試主要是考查報考人員正確應用無損檢驗儀器進行操作,出具檢驗結果并對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

第二十二條?綜合答辯主要是考查報考人員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理論、方法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

第二十三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應當在考試結束后的10個工作日內,將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報考人員的資格考核申請、相關資料以及考試結果報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資格鑒定委員會對考試結果進行審查,并將審查結果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

第二十四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報考人員有舞弊行為的,由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取消其考試資格,并???年。

第四章?資格核準、證書頒發與管理

第二十五條?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將審查通過的報考人員的下列主要材料送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核準:

(一)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報考人員的資格考核申請;

(二)學力證明;

(三)由符合第十條規定的考核單位出具的考核成績;

(四)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審查意見;

(五)已持有的資格證書復印件。

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前款規定的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準工作,并將核準結果送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核準通過的,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自收到核準結果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頒發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二十六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證書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人員姓名及聘用單位;

(二)考試合格項目及資格等級;

(三)有效期限;

(四)證書編號。

第二十七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試合格項目的有效期限為5年。無損檢驗人員連續脫離無損檢驗專業工作1年以上,該項目自動廢止。

第二十八條?資格證書有效期屆滿后擬繼續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的人員,應當在證書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向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提出更新申請,并提交下列主要材料:

(一)聘用單位推薦信;

(二)醫院出具的視力證明;

(三)連續脫離無損檢驗專業工作未超過1年的證明;

(四)聘用單位出具的未發生過責任事故、重大技術失誤的證明。

資格鑒定委員會對前款規定的材料進行審查核實后,申請人方可參加更新證書考核。

Ⅰ、Ⅱ級更新證書考核為操作考試,Ⅲ級更新證書考核包括操作考試和綜合答辯。

第二十九條?考核合格并經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后,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將更新證書考核結果連同更新證明材料送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核準。

經核準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證書有效期可以延長一次,延長有效期為5年。

第三十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聘用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無損檢驗人員的管理,保證其在資格證書限定的范圍內進行有效的無損檢驗活動。

第三十一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單位中執業。

無損檢驗人員變更聘用單位的,應當向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提出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證書變更申請,由發證機關更換新的資格證書,并告知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更新后的證書有效期適用原證書的有效期。

第三十二條?已取得國外相關無損檢驗資格證書的境外單位的無損檢驗人員,需經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核準后,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

第五章?監督檢查

第三十三條?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考核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四條?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的考核工作進行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考核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運行情況、組織機構、場地和設施、人員師資力量、考試大綱及實施細則、考試管理制度、考試計劃及實施、文件和記錄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第三十五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有義務配合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和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工作,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不得拒絕和阻礙。

第三十六條?無損檢驗結果報告的編制和審核應當由具備相應資格的無損檢驗人員擔任,并經其聘用單位批準后方為有效。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責令其停止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并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吊銷其資格證書:

(一)違反操作規程導致無損檢驗結果報告嚴重錯誤的;

(二)偽造檢驗數據,出具虛假檢驗結果或者結論的;

(三)同時在兩個以上單位執業的;

(四)有其他違反國家核安全法規行為的。

第三十八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超出資格證書限定范圍從事無損檢驗活動的,由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責令其停止無損檢驗活動,依據《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對聘用單位予以處罰。

第三十九條?偽造、變造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證書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停止其資格考核工作:

(一)考核單位條件變化,不滿足規定的要求;

(二)不按照本規定的要求進行考試;

(三)資格考核工作質量低劣;

(四)嚴重違規,弄虛作假。

第四十一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考核單位有關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考核單位停止其資格考核工作,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一)泄露考試內容的;

(二)考試過程中有徇私舞弊行為的;

(三)玩忽職守,導致考場紀律混亂,考試結果失實的;

(四)其他嚴重影響資格考核公正性的。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本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6月6日國家核安全局批準發布的《民用核承壓設備無損檢驗人員培訓、考核和取證管理辦法(HAF602)》同時廢止。

篇2: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管理,保證民用核安全設備質量,根據《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考核和管理工作。

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方法包括超聲、射線、磁粉、滲透、渦流、目視、泄漏檢驗等。

第三條?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的人員,依據本規定參加考核并取得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方法和級別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

第四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的規定統一組織考核,經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核準,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頒發資格證書。

第二章?機構及職責

第五條?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負責核準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資格,核準在國內從事無損檢驗活動的境外人員的資格,并組織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及相關考核活動的監督檢查。

第六條?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設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核準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

(一)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二)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成員實施備案;

(三)審查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資格。

第七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核準委員會由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技術后援單位的代表以及特聘專家組成。

核準委員會委員應當具有5年以上相關管理工作經驗或者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能準確理解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第八條?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負責設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制定考試大綱;

(二)編制有關無損檢驗方法的考試題庫;

(三)審查報考人員的資格和考核結果;

(四)管理有關檔案;

(五)具體負責發放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證書。

第九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各相關行業協會、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相關單位、技術后援單位的代表以及特聘專家組成。

資格鑒定委員會二分之一以上成員應當為已取得Ⅲ級證書的無損檢驗方面的專家。資格鑒定委員會的成員名單送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承擔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考核工作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主要條件:

(一)具有與擬從事的考核活動相適應的考核場所、檔案室、檢驗設備和儀器;

(二)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三)具有健全的考核管理制度。

第十一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考核單位的職責主要包括:

(一)制定考核工作程序;

(二)具體組織資格考核;

(三)管理檢驗設備、儀器、試塊或者試件;

(四)管理報考人員的檔案資料。

第三章?等級劃分和資格考核

第十二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資格等級分為Ⅰ級(初級)、Ⅱ級(中級)和Ⅲ級(高級)。資格考核按照不同的等級、方法分別進行。

第十三條?Ⅰ級無損檢驗人員可以承擔下列工作:

(一)調整和使用儀器設備;

(二)在Ⅱ級或者Ⅲ級人員監督指導下,根據操作規程進行無損檢驗活動,并記錄檢驗結果;

(三)依據標準對檢驗結果進行初步評定,但不得出具無損檢驗結果報告。

第十四條?Ⅱ級無損檢驗人員可以承擔下列工作:

(一)根據確定的工藝,編制技術操作規程;

(二)安裝和校準儀器設備,具體實施無損檢驗活動;

(三)依據法規、標準和規范評價檢驗結果;

(四)編寫和簽署無損檢驗結果報告;

(五)培訓和指導相應無損檢驗方法的Ⅰ級無損檢驗人員。

第十五條?Ⅲ級無損檢驗人員可以承擔下列工作:

(一)確定無損檢驗技術和工藝,監督和管理無損檢驗活動;

(二)依據法規、標準和規范評定檢驗結果;

(三)編制特殊的無損檢驗工藝;

(四)沒有驗收準則可供引用時,協助有關部門制定驗收準則;

(五)培訓相應無損檢驗方法的Ⅰ級和Ⅱ級人員。

第十六條?報考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學力和實踐經歷要求:

考核的檢驗方法?技術?無損檢驗專業?理工科?高中、中專?初中?

等級?大專以上?大專以上?或者相當學力

射線檢驗(RT)?Ⅰ?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三年?

超聲檢驗(UT)

渦流檢驗(ET)?Ⅱ?六個月?一年?二年?八年?

泄漏檢驗(LT)?Ⅲ?四年?五年?八年?/?

滲透檢驗(PT)?Ⅰ?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三年?

磁粉檢驗(MT)?Ⅱ?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八年?

目視檢驗(VT)?Ⅲ?四年?五年?八年?/?

其中,申請報考Ⅱ級的人員應當具備相應檢驗方法的Ⅰ級人員有效技術資格證書;不具備相應檢驗方法的Ⅰ級人員有效技術資格證書的,其實踐經歷時間應當加倍。

報考Ⅲ級人員的實踐經歷時間為獲得相應方法Ⅱ級資格證書后的時間。上述經歷應當至少有一半時間是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的。報考Ⅲ級的人員應當持有2個以上有效Ⅱ級資格證書,且應當含有所申請報考方法的核Ⅱ級資格證書;申請UT、RT和ET的Ⅲ級人員還應當具有PT或者MT的Ⅱ級資格證書,申請PT、MT、LT和VT的Ⅲ級人員還應當具有UT、RT或者ET的Ⅱ級資格證書。

已經取得其他機構相應方法資格證書的人員,在滿足了相應級別的學力和實踐經歷要求的情況下,可以報考同等級別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考核。

(二)報考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視力條件:

1、裸視或者經過矯正的視力要求達到5.0以上;

2、報考人員的辨色視力應當達到能區分與無損檢驗方法有關的顏色對比度。

(三)近3年未被吊銷資格證書。

第十七條?申請報考的人員應當向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提交下列主要證明文件:

(一)學力證明;

(二)聘用單位出具的培訓經歷和實踐經歷證明;

(三)醫院出具的視力證明;

(四)已持有的資格證書。

第十八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應當對報考人員進行資格審核,并自收到相關證明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告知報考人員是否可以參加資格考核。

第十九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Ⅰ、Ⅱ級資格考核包括筆試和操作考試,Ⅲ級考核包括筆試、操作考試和綜合答辯。筆試采用閉卷模式,筆試成績有效期為1年。

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考試試題內容與范圍按照相應方法的各級考試大綱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筆試內容包括“通用考試”和“核安全設備專業考試”兩部分。

通用考試主要考查報考人員的無損檢驗基礎知識,檢查報考人員對考試大綱中規定的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民用核安全設備專業考試是考查報考人員將有關無損檢驗技術應用于民用核安全設備的能力,包括民用核安全設備的有關知識和相關法規、標準和規范。專業考試至少包括下列內容:

(一)Ⅰ級和Ⅱ級人員考試內容應當包括:核安全方面以及民用核安全設備系統的有關知識;民用核安全設備質量保證方面的有關知識;民用核安全設備用特殊的無損檢驗技術以及在核輻射環境中工作時的輻射防護知識;無損檢驗操作技能;相應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用無損檢驗的標準知識,尤其是國際公認的核設備用無損檢驗標準知識。

(二)Ⅲ級人員的考試內容,除前述對Ⅰ級和Ⅱ級人員所進行的考試內容以外,還應當包括:主要民用核安全設備的選材原則、材料型號、性能,以及這些材料在制造過程中和運行環境下可能產生缺陷的機理和性質;各主要系統所執行的核安全功能,以及這些系統中各主要設備的核安全級別;民用核安全設備相關的無損檢驗新技術和新工藝。

第二十一條?操作考試主要是考查報考人員正確應用無損檢驗儀器進行操作,出具檢驗結果并對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

第二十二條?綜合答辯主要是考查報考人員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理論、方法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綜合應用能力。

第二十三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應當在考試結束后的10個工作日內,將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報考人員的資格考核申請、相關資料以及考試結果報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資格鑒定委員會對考試結果進行審查,并將審查結果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

第二十四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報考人員有舞弊行為的,由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取消其考試資格,并???年。

第四章?資格核準、證書頒發與管理

第二十五條?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將審查通過的報考人員的下列主要材料送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核準:

(一)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報考人員的資格考核申請;

(二)學力證明;

(三)由符合第十條規定的考核單位出具的考核成績;

(四)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審查意見;

(五)已持有的資格證書復印件。

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前款規定的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準工作,并將核準結果送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核準通過的,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自收到核準結果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頒發相應的資格證書。

第二十六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證書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人員姓名及聘用單位;

(二)考試合格項目及資格等級;

(三)有效期限;

(四)證書編號。

第二十七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試合格項目的有效期限為5年。無損檢驗人員連續脫離無損檢驗專業工作1年以上,該項目自動廢止。

第二十八條?資格證書有效期屆滿后擬繼續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的人員,應當在證書有效期屆滿6個月前向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提出更新申請,并提交下列主要材料:

(一)聘用單位推薦信;

(二)醫院出具的視力證明;

(三)連續脫離無損檢驗專業工作未超過1年的證明;

(四)聘用單位出具的未發生過責任事故、重大技術失誤的證明。

資格鑒定委員會對前款規定的材料進行審查核實后,申請人方可參加更新證書考核。

Ⅰ、Ⅱ級更新證書考核為操作考試,Ⅲ級更新證書考核包括操作考試和綜合答辯。

第二十九條?考核合格并經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后,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將更新證書考核結果連同更新證明材料送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核準。

經核準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證書有效期可以延長一次,延長有效期為5年。

第三十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聘用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無損檢驗人員的管理,保證其在資格證書限定的范圍內進行有效的無損檢驗活動。

第三十一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單位中執業。

無損檢驗人員變更聘用單位的,應當向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鑒定委員會提出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證書變更申請,由發證機關更換新的資格證書,并告知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更新后的證書有效期適用原證書的有效期。

第三十二條?已取得國外相關無損檢驗資格證書的境外單位的無損檢驗人員,需經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核準后,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

第五章?監督檢查

第三十三條?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的考核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四條?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對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的考核工作進行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考核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運行情況、組織機構、場地和設施、人員師資力量、考試大綱及實施細則、考試管理制度、考試計劃及實施、文件和記錄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第三十五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有義務配合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和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工作,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不得拒絕和阻礙。

第三十六條?無損檢驗結果報告的編制和審核應當由具備相應資格的無損檢驗人員擔任,并經其聘用單位批準后方為有效。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責令其停止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并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吊銷其資格證書:

(一)違反操作規程導致無損檢驗結果報告嚴重錯誤的;

(二)偽造檢驗數據,出具虛假檢驗結果或者結論的;

(三)同時在兩個以上單位執業的;

(四)有其他違反國家核安全法規行為的。

第三十八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超出資格證書限定范圍從事無損檢驗活動的,由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責令其停止無損檢驗活動,依據《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對聘用單位予以處罰。

第三十九條?偽造、變造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證書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考核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核行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核安全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停止其資格考核工作:

(一)考核單位條件變化,不滿足規定的要求;

(二)不按照本規定的要求進行考試;

(三)資格考核工作質量低劣;

(四)嚴重違規,弄虛作假。

第四十一條?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考核單位有關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考核單位停止其資格考核工作,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一)泄露考試內容的;

(二)考試過程中有徇私舞弊行為的;

(三)玩忽職守,導致考場紀律混亂,考試結果失實的;

(四)其他嚴重影響資格考核公正性的。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本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6月6日國家核安全局批準發布的《民用核承壓設備無損檢驗人員培訓、考核和取證管理辦法(HAF602)》同時廢止。

篇3:甘肅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

甘肅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規范會計工作人員行為,加強我省會計管理工作,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3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甘肅省行政區域內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和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中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的人員,以及具體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應當取得會計從業資格:

  (一)出納;

  (二)稽核;

  (三)資本、基金核算;

  (四)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核算;

  (五)職工薪酬、成本費用、財務成果核算;

  (六)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核算;

  (七)總賬;

  (八)財務會計報告編制;

  (九)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十)其他會計工作。

  第四條單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

  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會計工作,不得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或評審、會計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不得申請取得會計人員榮譽證書。

  第五條縣級以上財政部門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以下簡稱會計管理機構)負責本區域內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

  甘肅礦區會計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甘肅礦區)負責所屬各單位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其中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由嘉峪關市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第二章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

  第六條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實行考試制度。

  第七條申請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遵守會計和其他財經法律、法規;

  (二)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具備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

  因有《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所列違法情形,被依法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之日起5年以內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八條縣級(市、區)以上會計管理機構應對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人員的報名條件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允許其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第九條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實行網上報名和涂卡報名兩種方式,以網上報名為主,特殊情況實行涂卡報名。

  第十條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珠算科目的考試待考試系統開發完成后,再進行安排。

  省級會計管理機構應根據財政部的考試要求和考試安排,向應考人員公布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考試合格標準、報考辦法和考試安排等相關信息。

  第十一條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實行無紙化考試,各科目應一次性通過。

  省、市(州)會計管理機構應在考試結束后30個工作日內在“甘肅會計網”和其他指定的網站上公布考試結果。應考人員參加網上報名考試的,可到報名網站查詢考試成績,并打印考試合格單;應考人員參加涂卡方式報名考試的,到縣(市、區)會計管理機構領取考試合格單。

  應考人員取得考試合格單后,須在考試結果公布之日起6個月內,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和復印件、1寸近期免冠彩色證件照片2張、考試成績合格單和填寫的《甘肅省會計人員基本信息表》(表1)到所屬地會計管理機構辦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考試合格人員可以委托代理人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代理人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時,應當持本人和委托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方可辦理。

  第十二條各級會計管理機構應按照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工作的要求,組織開展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工作。

  一、省級會計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下列事項:

  (一)制定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考務規則;

  (二)組織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軟件系統的建設及管理;

  (三)接收并管理財政部下發的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題庫;

  (四)組織開展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五)監督檢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考風、考紀,并依法對違規違紀行為進行處理處罰。

  二、市(州)會計管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工作,并對考試工作安排、考試實施情況和考場紀律進行檢查,接受省級考試管理機構對考務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三、縣(市、區)會計管理機構負責組織應考人員進行報名和代收考務費用。

  第十三條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收費標準按照省物價管理部門核定的標準執行。

  第十四條省級會計管理機構按照財政部統一規定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樣式和編號規則,印制全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檔案號統一采用第二代身份證號碼。

  第十五條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證明文件,在全國范圍內有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以下簡稱持證人員)不得涂改、出借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三章會計從業資格管理

  第十六條省、市(州)、縣(市、區)、甘肅礦區會計管理機構應按照職責為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合格人員辦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一、省級會計管理機構主要負責蘭州市內(不含三縣)的省本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省管企業(管理機構)、其他組織及駐甘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的證書辦理。

  二、除省級會計管理機構負責的各單位外,市(州)、縣(市、區)會計管理機構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各單位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的證書辦理。

  以下考試合格人員可在市(州)會計管理機構辦理:

  (一)考試合格人員為學生的,由學生學校所在地的市(州)會計管理機構負責辦理(需有學生證或學校證明)。

  (二)考試合格人員為軍人的,由其部隊所在地的市(州)會計管理機構負責辦理。

  三、甘肅礦區會計管理機構負責對所屬單位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合格人員的證書辦理。

  第十七條按照財政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財會[20*]18號),持證人員應接受繼續教育,以提高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持證人員參加繼續教育采取學分制管理。

  第十八條會計管理機構應加強對持證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監督和指導。省級會計管理機構負責制定每年的繼續教育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市(州)、縣(市、區)、甘肅礦區會計管理機構根據省級會計管理機構每年的繼續教育培訓安排,積極開展培訓工作。

  單位應鼓勵和支持持證人員參加繼續教育,保證學習時間,并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

  持證人員從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第二年起,開始參加繼續教育,并在規定時間內取得規定學分。

  第十九條各級會計管理機構應加強對開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對其日常教學情況和培訓內容進行監督和指導,規范培訓行為,保證培訓質量。

  第二十條持證人員的會計從業資格實行信息化管理。省、市(州)會計管理機構應通過《甘肅省會計人員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為持證人員及時記載、更新下列信息:

  (一)持證人員的相關基礎信息;

  (二)持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情況;

  (三)持證人員的變更、調轉登記情況;

  (四)持證人員換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情況;

  (五)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

  (六)持證人員受到表彰獎勵情況;

  (七)持證人員因違反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和會計職業道德被處罰情況。

  第二十一條持證人員的姓名、有效身份證件及號碼、學歷或學位、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等信息發生變化的,持證人員須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從業資格變更登記表》(表2)。填好表格(一式兩份)后,將相關有效證明原件、復印件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交會計管理機構(或證書簽發機關)辦理從業相關信息變更。會計管理機構應在核對完提交的相關信息后,為持證人員辦理從業信息變更。

  第二十二條持證人員因工作單位或戶籍關系發生變動,其所屬管轄地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辦理調轉登記手續。

  (一)持證人員因工作單位或戶籍關系發生變動的,須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從業資格調轉登記表》(簡稱調轉登記表)一式三份(表3),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身份證原件、工作證明(或戶籍證明、居住證明),到原會計管理機構辦理調出手續。

  (二)持證人員須在辦理調出手續之日起3個月內,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調轉登記表、身份證原件、工作證明(或戶籍證明、居住證明),到調入地會計管理機構辦理調入手續和相關信息變更手續。

  第二十三條持證人員應當妥善保管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如證書遺失,持證人員應在履行公告(報刊掛失)程序后,填寫《甘肅省會計從業資格補(換)證申請表》(簡稱補(換)證申請表)一式兩份(表4),提供本人近期免冠1寸彩色證件照1張,持身份證原件、相關證明材料(刊登掛失報刊),向所屬地會計管理機構申請補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管理機構核實無誤后,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補發。

  如證書毀損,持證人員應填寫補(換)證申請表(表4)一式兩份,持毀損證書、身份證原件、提供本人近期免冠1寸彩色證件照1張,向所屬地會計管理機構申請換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管理機構核實無誤后,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補發。

  第二十四條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實行6年定期換證制度。

  持證人員應當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到期前6個月內,填寫補(換)證申請表(表4)一式兩份,持身份證原件、原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本人近期免冠1寸彩色證件照1張,到證書簽發地的會計管理機構辦理換證手續。

  第二十五條因會計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超越法定職權或者違反法定程序,對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人員作出給予會計從業資格決定情形的,會計管理機構可以撤銷持證人員的會計從業資格。

  持證人員以欺騙、賄賂、舞弊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會計管理機構應撤銷其會計從業資格。

  第二十六條持證人員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被依法吊銷會計從業資格的,會計管理機構應當注銷其會計從業資格。

  第二十七條會計管理機構應將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辦理證書換發、調轉、變更登記的條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相關申請登記表格、范本在辦公場所和“甘肅會計網”及指定的網站進行公布。相關登記表格由申請人從“甘肅會計網”和指定的網站下載。

  第二十八條各級會計管理機構應加強對持證人員從業信息的管理,并對下列情況實施監督和檢查:

  (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情況;

  (二)持證人員換發、調轉、變更登記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情況;

  (三)持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和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情況;

  (四)持證人員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情況;

  (五)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

  會計管理機構在實施監督檢查時,持證人員應當提供本人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有關情況和材料,有關單位應予以積極配合。

  第二十九條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有權進行檢舉,會計管理機構應當及時核實、處理,并為檢舉人保密。

  第三十條持證人員對會計管理機構的處理、處罰決定,享有陳述權、申辯權;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應考人員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違反《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3號)有舞弊行為的,2年內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由考試管理機構取消其考試成績;對已取得會計從業資格,以后一經發現并經核查考試過程中確有舞弊行為的,由會計管理機構撤銷其會計從業資格。

  第三十二條持證人員不按管理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會計管理機構責令其限期改正:

  (一)不參加繼續教育或參加繼續教育未取得規定學分的;

  (二)未按照本辦法規定辦理調轉登記的;

  (三)未按照本辦法規定進行信息更新的。

  第三十三條會計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會計從業資格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循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會計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或個人,或者將應當保密的檢舉信息對外泄露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居民和外國居民取得甘肅省會計從業資格及相關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十六條《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73號)施行之日前,已被聘任為高級會計師或者從事會計工作滿20*年,且年滿50周歲、目前尚在從事會計工作的,經本人申請并提供單位證明等相關材料,會計管理機構審核無誤后,發給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目前尚在從事會計工作的,經本人申請并提供單位證明等相關材料,會計管理機構審核無誤后,發給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三十七條符合申請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按照本辦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提交本人申請和相關材料,并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提交個人申請。符合免試條件的須填寫《甘肅省會計從業資格免試申請表》(表5),一式三份,提供本人近期免冠1寸彩色證件照1張,經本人單位加蓋公章后,持申請表、身份證原件及有關證件和文件(或復印件)到會計管理機構辦理。申請表一式三份,本人留存一份,申請人單位留存一份,會計管理機構留存一份。

  (二)提供個人有關證件和文件(或資料)。

  1、已被聘任為高級會計師的。本人須提供經省級人事部門,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人事部)備案、具有高級會計師職稱任職資格評審權的部門制發的高級會計師證書或獲得高級會計師資格的文件,以及現工作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聘任高級會計師職稱的文件原件(或加蓋單位人事部門公章的文件復印件)。

  2、從事會計工作滿20*年,且年滿50周歲,目前尚在從事會計工作的。提供累計20*年由本人蓋章(簽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等會計檔案的復印件,或由本人單位提供的從事會計工作的證明材料。

  3、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目前尚從事會計工作的。本人須提供注冊會計師證書原件或證書復印件。

  第三十八條留存的各種會計從業資格表格的保管期限為2年。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由甘肅省財政廳負責解釋。

  第四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為5年。20*年10月27日發布的《甘肅省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辦法》(甘財會[20*]42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