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露天煤礦采剝安全管理制度

露天煤礦采剝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7872

工作面各項參數管理制度

一、挖掘機采裝、剝離的臺階高度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我礦巖土剝離及煤炭采裝臺階均無需爆破,故要求臺階高度不得大于挖掘機的最大挖掘高度。

2、我礦多采用下挖下裝車的采裝方式,當有必要采用上裝車作業時,臺階高度不得大于挖掘機最大卸載高度與運輸容器高度及卸載安全高度之和的差。

3、安監部每月巡查現場,發現臺階高度超過規定高度,每隔100m為一處,每處罰款()元。

二、露天采場邊幫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最終邊坡(包括工作幫、非工作幫和端幫)的臺階坡面角和邊坡角,必須符合最終邊坡設計(我礦設計臺階坡面角為70°,最終邊坡角為23°)要求,誤差不得超過0.5%,否則每隔100m為一處,每發現一處罰款()元。

2、坡面必須保持平整,在30m長度內,誤差不得超多2m,發現一處超限罰款()元。

3、最終邊坡坡頂不得出現0.5m及以上的傘檐,每隔30m為一處,發現一處超限罰款()元。

三、最小工作平盤寬度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必須保證采掘、運輸設備的安全運行和供電線路、電信線路、供水管路、排水溝等的正常布置。

2、必須滿足設計(當前我礦處于采剝外包階段,最小平盤寬度為35m,通路平盤寬度25m;實現采剝自營后,最小平盤寬度為65m,通路平盤寬度45m)要求。

3、安監部每月巡查現場,以100m為一個監察區,工作平盤寬度小于設計最小平盤寬度的,每處罰款()元。

四、采剝工作面必須保持平整,在30m長度內,誤差不得超過0.5m,一處超限罰款()元;工作面上的浮煤、浮貨必須及時清理,每發現一處不符合要求罰款()元。

采裝設備操作管理

五、我礦現采用單斗--汽車工藝,單斗挖掘機向汽車裝載應遵守下列規定:

1、汽車在進入裝車地點之前,必須在挖掘機最大回轉半徑之外的停車場等進。

2、勺斗容積和物料塊度應與汽車載重相適應,對于大塊矸石與煤塊必須使用破碎錘先行破碎方可裝車。

3、單面裝車(挖掘機只朝一個方向裝載汽車)作業時,只有在挖掘機鳴笛發出進車信號,汽車開到裝車位置停穩并鳴笛發出裝車信號后,方可裝車;雙面裝車作業時,正面裝車(汽車從挖掘機司機室一側進入裝車地點)汽車可提前進入裝車位置;反面裝車(汽車從挖掘機非司機室一側進入裝車地點)應由勺斗引導汽車進入裝車位置。

4、裝載第一勺斗時,不得裝大塊,要用細碎物料作為第一勺裝入車廂內墊底,以保護車廂底板;卸載時應盡量放低勺斗,其斗尺距車廂底板不得超過0.5m,嚴禁高吊勺斗裝車。但亦不可為了降低勺斗而使勺斗的重量及物料的重量一起壓在車廂底板上。

5、裝車時嚴禁挖掘機勺斗從汽車駕駛室上方越過。

6、裝入車內的物料要均勻,嚴禁單側偏載、超載。

7、發現違反上述規定的裝車行為,每次處于罰款()元。

六、單斗挖掘機在挖掘過程中遇到的五種不正常情況及必須采取的三點措施:

五種不正常情況:

1、發現臺階崩落或有滑動跡象,危及挖掘機安全。

2、工作面有傘檐或大塊物料,可能砸壞挖掘機、

3、有冒落危險的火區。

4、遇有松軟巖層,可能造成挖掘機下沉或掘溝遇水有可能被淹。

5、發現不明地下管線或其他不明障礙物。

必須采取的三點措施

1、停止作業。

2、撤到安全地點。

3、報告有關部門檢查處理。

當遇到上述的“五種不正常情況”時,作業人員必須立即全面的執行“三點措施”,違者處于罰款()元,并要一定程度上承擔由此造成的事故損失。

七、操作單斗挖掘機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運轉中嚴禁維護和注油。

2、勺斗回轉時,必須離開采掘工作面。

3、在回轉或挖掘工程中,嚴禁勺斗突然變換方向。

4、遇堅硬巖體時,嚴禁強行挖掘。

5、嚴禁用勺斗直接救援任何設備,嚴禁將挖掘機作為其中設備使用。

6、無關人員嚴禁進入到作業半徑之內。

7、有違上述六條者,處于罰款()元。

八、兩臺及以上單斗挖掘機在同一臺階或相鄰上下臺階作業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我礦屬于汽車運輸,兩臺挖掘機的間距不得小于其最大挖掘半徑(以半徑較大者為準)的2.5倍,并制定安全措施(所謂安全措施即特定生產作業環境中出現的有礙安全生產而現有安全規程及制度中又沒有明確規定的問題時,生產技術部門針對現場安全實際,制定并由生產技術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監察部門審批的臨時性安全規定)。

2、兩臺挖掘機在相鄰的上、下臺階作業時,兩者的相對位置影響上、下臺階設備、設施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

3、對于不遵守上述兩條規定的操作人員以及沒有及時制定安全措施的相關責任人分別處于罰款()元與()元。

九、臺階坡面、運輸設備與單斗挖掘機尾部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m;單斗挖掘機停止作業時,司機室應位于工作面相反一側。

十、單斗挖掘機行走和升降段應遵守下列規定:

1、行走前應檢查行走機構及制動系統。

2、應根據不同的臺階高度、坡面角,使挖掘機的行走路線與坡底線和坡頂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挖掘機應在平整、堅實的臺階上行走,當道路松軟或含水層有沉陷危險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4、挖掘機升降段或行走距離超過300m時,必須設專人指揮;行走時,主動軸應在后,懸臂對正行走中心,及時調整方向,嚴禁原地大角度扭車。

5、挖掘機升降段之前應預先采取防止下滑的措施。爬坡時,不得超過挖掘機規定的最大允許坡度。

6、對于違規操作人員處于罰款()元,并一定程度上承擔因此造成的事故損失。

十一、單斗挖掘機雨天作業時,遇有水淹和片幫時,應及時將單斗挖掘機開到安全地帶,并向礦調度室報告。

篇2:鐵礦項目部采剝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1.1條:為保障太鋼袁家村鐵礦采剝工程安全生產和職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根據《安全生產法》、《勞動法》、《道路交通法》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等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規定。

第1.2條:各級必須認真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管生產同時管安全”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

第1.3條: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落實“三不生產”,即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消除不生產,措施不落實不生產。

第1.4條:經常進行安全檢查,查出的隱患必須按照“三定”即定責任人、定時間、定措施的原則整改,整改完畢后通知安全員驗收。

第1.5條:定期、不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技術素質。

第1.6條:對各類事故均應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處理,即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沒有制定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放過,責任者和職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第二章施工作業人員安全規定

第2.1條:施工作業人員認真貫徹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安全規章制度。全面抵制“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第2.2條:施工人員必須熟知和嚴格遵守、執行安全規章制度、安全防護措施。除按規定進行崗前培訓外,必須堅持工前交待、工中檢查、工后總結安全的“三工制度”。

第2.3條:凡參加施工的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耳聾、色盲,必須經安全教育培訓,并經安全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

第2.4條:工作中切實保證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做到“三不傷害”即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

第2.5條:機械、車輛駕駛員和電、氣焊及電工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和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2.6條:施工人員禁止在懸崖、陡坎、溝、槽、坑等危險部位坡頂、坡底處走行、乘涼、停留、坐臥、休息。

第2.7條:禁止酒后上崗作業和進入施工現場。

第2.8條:機械、車輛運行過程中,禁止吸煙、戴耳機聽音樂和接、打電話。

第三章進場機械車輛安全規定

第3.1條: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車輛必須保證制動系統、照明系統、轉向系統、防火系統齊全有效,否則禁止使用。

第3.2條:施工現場臨時停放在工作面上的機械車輛,距臺階或邊坡坡底線15米以外,距臺階或邊坡坡頂線4米以外的平整地面上,既不能影響其他設備作業,又要確保安全。

第3.3條:所有機械車輛加油時,嚴格遵守加油站安全管理規定,必須聽從加油員的指揮,必須熄火加油,禁止吸煙、明火、打手機,加完油后立即離開。用流動式加油車加油時,不準設備接近加油車,應由加油車靠近設備加油,加油車離開后設備方可起步。

第3.4條:采掘、運輸、排土等設備作業時,嚴禁人員上下設備。

第3.5條:運行前檢查機械、車輛周圍和下部是否有人員、設備或障礙物。

第3.6條:在啟機后,應傾聽機器運轉聲音是否正常,有無異常噪音、異常振動;有無異常氣味;觀察儀表和指示是否正常,在確認沒有問題后,試運行,無異常后,進行正常施工作業。

第3.7條:強化機械車輛的維修保養工作,禁止帶病運行。

第3.8條:自卸運輸車輛前輪胎必須使用新輪胎,禁止使用舊輪胎或翻新胎。

第四章鏟裝作業安全規定

第4.1條:鏟裝現場必須做到工作面整潔,挖掘機不準三支點作業,即必須保證履帶處于平整地面,保證驅動輪、引導輪和各個支重輪受力均?,否則應先平整工作面。

第4.2條:挖掘機鏟裝未爆破的臺階高度不得大于挖掘機的最大挖掘高度;爆破的臺階高度不得大于挖掘機的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

第4.3條:兩臺以上挖掘機在同一臺階同時作業,間距應不小于其最大挖掘半徑的3倍,且應不小于50米。

第4.4條:挖掘機引導汽車就位裝車地點必須是汽車尾部正對臨空面,汽車駕駛室距臨空面坡底線的距離至少5米。

第4.5條:鏟裝作業必須采用自上而下順層開挖的方法,禁止掏底開挖,工作面不準留有傘檐。

第4.6條:鏟裝操作中時刻注意工作面的變化,發現懸浮巖塊或崩塌征兆、盲炮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將設備開到安全地帶。

第4.7條:在采掘設備回轉半徑范圍內,嚴禁人員、車輛停留或通過。鏟裝時鏟斗禁止從運輸車駕駛室上方越過,車就位停穩后方可裝車。

第4.8條:鏟裝第一斗不準裝大塊,不準高吊鏟斗裝車,卸料時鏟斗底離廂斗底板不得超過50厘米,鏟斗不準磕碰車幫和廂斗底板,不準將物料裝在運輸車護板上,禁止偏裝和超裝。

第4.9條:裝入車廂斗內的大塊影響安全時,必須妥善處理后,方準發出運輸車駛離信號。不能裝車的大塊應單獨存放,即不能影響挖掘機回轉又不影響汽車運行。

第4.10條:不準用鏟斗強行挖掘爆破后未解體的巖石。不準用鏟斗砸大塊、橫掃大塊。遇到硬巖時,不準強行用斗齒挖掘,不準強行用一側斗齒挖掘。

第4.11條:上、下臺階同時作業的挖掘機,應沿臺階走向錯開一定的距離;在上部臺階邊緣安全帶進行輔助作業的挖掘機,應超前下部臺階正常作業的挖掘機最大挖掘半徑3倍的距離,且不小于50米。

第4.12條:挖掘機應在作業平臺的穩定范圍內行走。挖掘機上下坡時,驅動輪應始終處于下坡方向;鏟斗應空??,并下放與地面保持適當距離;懸臂軸線應與行進方向一致。

第4.13條:挖掘臺階爆堆的最后一個采掘帶時,相對于挖掘機作業范圍內的爆堆臺階面上、相當于第一排孔位地帶,不應有鉆機作業或停留。

第4.14條:挖掘機工作時,其平衡裝置外型的垂直投影到臺階坡底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1m。操作室所處的位置,應使操作人員危險性最小。

第4.15條:挖掘機挖掘盲炮必須是白班且在爆破技術員現場監督指導下進行。

第五章車輛運輸安全規定

第5.1條:所有自卸運輸車輛駕駛員必須持有A、B類駕駛證,方可在施工現場從事自卸運輸車輛的駕駛工作,持有B類(不含B類)以下駕駛證人員禁止在施工現場從事自卸運輸車輛的駕駛工作。

第5.2條: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自卸運輸車輛必須保證制動系統、照明系統、轉向系統、防火系統齊全有效,否則禁止使用。

第5.3條: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自卸運輸車輛必須靠右側行駛,車輛運行嚴格執行路標規定速度(無坡路段30KM/H;上、下坡路段16KM/H;彎道路段8KM/H)行駛,禁止超速、爭道、搶行。

第5.4條:施工現場同向行駛的自卸運輸車輛前后車間距不準小于30米。坡道、彎道路段禁止超車。

第5.5條:交叉路口、主干道、坡道、彎道路段無特殊情況禁止停車。特殊情況坡道停車,駕駛員禁止離開駕駛室。急需下車檢修車輛,必須拉緊手制動,確認無溜車現象,然后下車快速打好前、后輪堰石。

第5.6條:在運輸道路上,因故障停車時,車體前后10米位置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采取防溜車措施,夜間開啟示寬燈。

第5.7條:裝車時禁止運輸車輛駕駛員將頭和手臂伸出車窗外,禁止下車檢修車輛。特殊情況必須與挖裝機械司機取得聯系后方可進行。

第5.8條:禁止舉斗運行或邊落斗邊運行

第5.9條:自卸運輸車輛行駛過程中禁止乘坐無關人員。

第5.10條:自卸運輸車輛在采場內距臨空面15米范圍內調頭作業,必須是車輛尾部正對臨空面,禁止車輛頭部正對臨空面進行調頭作業。

第5.11條:在倒車時,必須事先了望,確認無人員和障礙后方可倒車,同時要連續鳴笛。

第5.12條:上、下坡運行,禁止中途換擋或空擋滑行。下坡運行:礦山專用寬體車必須采用三檔以下檔位運行;其它車型車輛必須采用一檔位運行。

第5.13條:霧天或煙塵影響視線時,應打開霧燈或大燈,并靠邊減速行駛,能見度不足30米或雨、雪天氣危及行車安全時,應停止作業。

第5.14條:夜間車輛運行必須關閉倒車燈,禁止打開倒車燈運行。會車時大燈遠光變為近光。到達采場和排棄場地大燈遠光變為近光。

第5.15條:讓車規定:1、空車讓重車;2、支線車讓干線車;3、下坡車讓上坡車,但下坡車正下半坡,上坡車未上坡時,上坡車讓下坡車;4、轉彎車讓直行車;5、一切車輛應避讓執行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防火防爆車輛(油車、炸藥車)、正在養護道路的有關車輛設備以及一切外來車輛。

第六章排土場安全規定

第6.1條:汽車排棄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經過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上崗工作。指揮汽車倒車時必須在汽車左側,并與汽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非作業人員不應進入排棄作業區,凡進入作業區的工作人員、車輛、工程機械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

第6.2條:排棄場地平臺應平整,排棄邊線應整體均衡推進,坡頂線應呈直線形或弧形,排棄工作面向坡頂線方向應有2%-5%的反坡。

第6.3條:排棄卸載平臺邊緣要設置安全車擋,其高度不小于0.65m,車擋頂寬和底寬應不小于0.35m和1.70m。

第6.4條:汽車進入排棄場地應右側駛入左側駛出,并應按順序排棄。在同一地段進行卸車和推排作業時,設備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第6.5條:排棄時,汽車應垂直于坡頂線,后輪胎緊靠安全車檔;汽車倒車速度應小于5km/h,嚴禁高速倒車,沖撞安全車擋。

第6.6條:推排作業時,在排棄場邊緣嚴禁推排機械沿平行坡頂線方向排棄。

第6.7條:安全車擋或反坡不符合規定、坡頂線內側30m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縫寬0.1m-0.25m)或不正常下沉(0.1m-0.2m)時,禁止汽車進入該危險區作業,安全管理人員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后,方可恢復排棄作業。

第6.8條:排棄場地作業區內煙霧、粉塵、照明等因素使駕駛員視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排棄作業。

第6.9條:汽車進入排棄場地內應限速行駛。距排棄工作面50m-200m時限速16km/h,50m范圍內限速8km/h。

第6.10條:排棄作業區照明系統應完好,照明角度應符合要求,夜間無照明禁止排棄。燈塔與排棄車擋距離d應按以下公式計算:

?d車輛視覺盲區距離+10m

第6.11條:排棄作業區應配備質量合格、適應相應車載量汽車突發事故救援使用的鋼絲繩(>4根)、大卸扣(>4個)等應急工具。

第七章?附則

第7.1條:本規定由安全環保部負責制定并解釋。

第7.2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二0一二年一月一日

篇3:礦采剝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1.1條:為保障太鋼袁家村鐵礦采剝工程安全生產和職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根據《安全生產法》、《勞動法》、《道路交通法》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等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規定。

第1.2條:各級必須認真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管生產同時管安全”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

第1.3條: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落實“三不生產”,即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消除不生產,措施不落實不生產。

第1.4條:經常進行安全檢查,查出的隱患必須按照“三定”即定責任人、定時間、定措施的原則整改,整改完畢后通知安全員驗收。

第1.5條:定期、不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技術素質。

第1.6條:對各類事故均應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處理,即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沒有制定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放過,責任者和職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第二章施工作業人員安全規定

第2.1條:施工作業人員認真貫徹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安全規章制度。全面抵制“三違”即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第2.2條:施工人員必須熟知和嚴格遵守、執行安全規章制度、安全防護措施。除按規定進行崗前培訓外,必須堅持工前交待、工中檢查、工后總結安全的“三工制度”。

第2.3條:凡參加施工的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耳聾、色盲,必須經安全教育培訓,并經安全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

第2.4條:工作中切實保證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做到“三不傷害”即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

第2.5條:機械、車輛駕駛員和電、氣焊及電工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和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2.6條:施工人員禁止在懸崖、陡坎、溝、槽、坑等危險部位坡頂、坡底處走行、乘涼、停留、坐臥、休息。

第2.7條:禁止酒后上崗作業和進入施工現場。

第2.8條:機械、車輛運行過程中,禁止吸煙、戴耳機聽音樂和接、打電話。

第三章進場機械車輛安全規定

第3.1條: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機械車輛必須保證制動系統、照明系統、轉向系統、防火系統齊全有效,否則禁止使用。

第3.2條:施工現場臨時停放在工作面上的機械車輛,距臺階或邊坡坡底線15米以外,距臺階或邊坡坡頂線4米以外的平整地面上,既不能影響其他設備作業,又要確保安全。

第3.3條:所有機械車輛加油時,嚴格遵守加油站安全管理規定,必須聽從加油員的指揮,必須熄火加油,禁止吸煙、明火、打手機,加完油后立即離開。用流動式加油車加油時,不準設備接近加油車,應由加油車靠近設備加油,加油車離開后設備方可起步。

第3.4條:采掘、運輸、排土等設備作業時,嚴禁人員上下設備。

第3.5條:運行前檢查機械、車輛周圍和下部是否有人員、設備或障礙物。

第3.6條:在啟機后,應傾聽機器運轉聲音是否正常,有無異常噪音、異常振動;有無異常氣味;觀察儀表和指示是否正常,在確認沒有問題后,試運行,無異常后,進行正常施工作業。

第3.7條:強化機械車輛的維修保養工作,禁止帶病運行。

第3.8條:自卸運輸車輛前輪胎必須使用新輪胎,禁止使用舊輪胎或翻新胎。

第四章鏟裝作業安全規定

第4.1條:鏟裝現場必須做到工作面整潔,挖掘機不準三支點作業,即必須保證履帶處于平整地面,保證驅動輪、引導輪和各個支重輪受力均?,否則應先平整工作面。

第4.2條:挖掘機鏟裝未爆破的臺階高度不得大于挖掘機的最大挖掘高度;爆破的臺階高度不得大于挖掘機的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

第4.3條:兩臺以上挖掘機在同一臺階同時作業,間距應不小于其最大挖掘半徑的3倍,且應不小于50米。

第4.4條:挖掘機引導汽車就位裝車地點必須是汽車尾部正對臨空面,汽車駕駛室距臨空面坡底線的距離至少5米。

第4.5條:鏟裝作業必須采用自上而下順層開挖的方法,禁止掏底開挖,工作面不準留有傘檐。

第4.6條:鏟裝操作中時刻注意工作面的變化,發現懸浮巖塊或崩塌征兆、盲炮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將設備開到安全地帶。

第4.7條:在采掘設備回轉半徑范圍內,嚴禁人員、車輛停留或通過。鏟裝時鏟斗禁止從運輸車駕駛室上方越過,車就位停穩后方可裝車。

第4.8條:鏟裝第一斗不準裝大塊,不準高吊鏟斗裝車,卸料時鏟斗底離廂斗底板不得超過50厘米,鏟斗不準磕碰車幫和廂斗底板,不準將物料裝在運輸車護板上,禁止偏裝和超裝。

第4.9條:裝入車廂斗內的大塊影響安全時,必須妥善處理后,方準發出運輸車駛離信號。不能裝車的大塊應單獨存放,即不能影響挖掘機回轉又不影響汽車運行。

第4.10條:不準用鏟斗強行挖掘爆破后未解體的巖石。不準用鏟斗砸大塊、橫掃大塊。遇到硬巖時,不準強行用斗齒挖掘,不準強行用一側斗齒挖掘。

第4.11條:上、下臺階同時作業的挖掘機,應沿臺階走向錯開一定的距離;在上部臺階邊緣安全帶進行輔助作業的挖掘機,應超前下部臺階正常作業的挖掘機最大挖掘半徑3倍的距離,且不小于50米。

第4.12條:挖掘機應在作業平臺的穩定范圍內行走。挖掘機上下坡時,驅動輪應始終處于下坡方向;鏟斗應空載,并下放與地面保持適當距離;懸臂軸線應與行進方向一致。

第4.13條:挖掘臺階爆堆的最后一個采掘帶時,相對于挖掘機作業范圍內的爆堆臺階面上、相當于第一排孔位地帶,不應有鉆機作業或停留。

第4.14條:挖掘機工作時,其平衡裝置外型的垂直投影到臺階坡底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1m。操作室所處的位置,應使操作人員危險性最小。

第4.15條:挖掘機挖掘盲炮必須是白班且在爆破技術員現場監督指導下進行。

第五章車輛運輸安全規定

第5.1條:所有自卸運輸車輛駕駛員必須持有A、B類駕駛證,方可在施工現場從事自卸運輸車輛的駕駛工作,持有B類(不含B類)以下駕駛證人員禁止在施工現場從事自卸運輸車輛的駕駛工作。

第5.2條: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自卸運輸車輛必須保證制動系統、照明系統、轉向系統、防火系統齊全有效,否則禁止使用。

第5.3條: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自卸運輸車輛必須靠右側行駛,車輛運行嚴格執行路標規定速度(無坡路段30KM/H;上、下坡路段16KM/H;彎道路段8KM/H)行駛,禁止超速、爭道、搶行。

第5.4條:施工現場同向行駛的自卸運輸車輛前后車間距不準小于30米。坡道、彎道路段禁止超車。

第5.5條:交叉路口、主干道、坡道、彎道路段無特殊情況禁止停車。特殊情況坡道停車,駕駛員禁止離開駕駛室。急需下車檢修車輛,必須拉緊手制動,確認無溜車現象,然后下車快速打好前、后輪堰石。

第5.6條:在運輸道路上,因故障停車時,車體前后10米位置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采取防溜車措施,夜間開啟示寬燈。

第5.7條:裝車時禁止運輸車輛駕駛員將頭和手臂伸出車窗外,禁止下車檢修車輛。特殊情況必須與挖裝機械司機取得聯系后方可進行。

第5.8條:禁止舉斗運行或邊落斗邊運行

第5.9條:自卸運輸車輛行駛過程中禁止乘坐無關人員。

第5.10條:自卸運輸車輛在采場內距臨空面15米范圍內調頭作業,必須是車輛尾部正對臨空面,禁止車輛頭部正對臨空面進行調頭作業。

第5.11條:在倒車時,必須事先了望,確認無人員和障礙后方可倒車,同時要連續鳴笛。

第5.12條:上、下坡運行,禁止中途換擋或空擋滑行。下坡運行:礦山專用寬體車必須采用三檔以下檔位運行;其它車型車輛必須采用一檔位運行。

第5.13條:霧天或煙塵影響視線時,應打開霧燈或大燈,并靠邊減速行駛,能見度不足30米或雨、雪天氣危及行車安全時,應停止作業。

第5.14條:夜間車輛運行必須關閉倒車燈,禁止打開倒車燈運行。會車時大燈遠光變為近光。到達采場和排棄場地大燈遠光變為近光。

第5.15條:讓車規定:1、空車讓重車;2、支線車讓干線車;3、下坡車讓上坡車,但下坡車正下半坡,上坡車未上坡時,上坡車讓下坡車;4、轉彎車讓直行車;5、一切車輛應避讓執行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防火防爆車輛(油車、炸藥車)、正在養護道路的有關車輛設備以及一切外來車輛。

第六章排土場安全規定

第6.1條:汽車排棄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經過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上崗工作。指揮汽車倒車時必須在汽車左側,并與汽車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非作業人員不應進入排棄作業區,凡進入作業區的工作人員、車輛、工程機械應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

第6.2條:排棄場地平臺應平整,排棄邊線應整體均衡推進,坡頂線應呈直線形或弧形,排棄工作面向坡頂線方向應有2%-5%的反坡。

第6.3條:排棄卸載平臺邊緣要設置安全車擋,其高度不小于0.65m,車擋頂寬和底寬應不小于0.35m和1.70m。

第6.4條:汽車進入排棄場地應右側駛入左側駛出,并應按順序排棄。在同一地段進行卸車和推排作業時,設備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第6.5條:排棄時,汽車應垂直于坡頂線,后輪胎緊靠安全車檔;汽車倒車速度應小于5km/h,嚴禁高速倒車,沖撞安全車擋。

第6.6條:推排作業時,在排棄場邊緣嚴禁推排機械沿平行坡頂線方向排棄。

第6.7條:安全車擋或反坡不符合規定、坡頂線內側30m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縫寬0.1m-0.25m)或不正常下沉(0.1m-0.2m)時,禁止汽車進入該危險區作業,安全管理人員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后,方可恢復排棄作業。

第6.8條:排棄場地作業區內煙霧、粉塵、照明等因素使駕駛員視距小于30m或遇暴雨、大雪、大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排棄作業。

第6.9條:汽車進入排棄場地內應限速行駛。距排棄工作面50m-200m時限速16km/h,50m范圍內限速8km/h。

第6.10條:排棄作業區照明系統應完好,照明角度應符合要求,夜間無照明禁止排棄。燈塔與排棄車擋距離d應按以下公式計算:

?d車輛視覺盲區距離+10m

第6.11條:排棄作業區應配備質量合格、適應相應車載量汽車突發事故救援使用的鋼絲繩(>4根)、大卸扣(>4個)等應急工具。

第七章?附則

第7.1條:本規定由安全環保部負責制定并解釋。

第7.2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二0一二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