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炮采工作面支護回采工藝管理規定

炮采工作面支護回采工藝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1791

頂板管理健康有序發展,便于采面安全生產管理和質量達標工作,特制定炮采工作面支護與回采工藝管理規定如下:

一、工作面支護

1、工作面切巷支護

使用2.4m或2.2mπ型鋼梁配合DW22-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兩梁五柱對棚支護,支架排距1.0m或0.9m,棚距為0.6m,采用椽子、荊笆護頂蔽幫。

淘汰使用2.0m以下的π型鋼梁。使用2.0m以下π型鋼梁的礦井,在工作面復產后必須制定替換措施替換成2.4mπ型鋼梁后方可生產。

新投產工作面必須使用2.4mπ型鋼梁配合DW22型單體液壓支柱支護。

單體液壓支柱的使用按《鄭新煤業公司單體液壓支柱、三用閥使用管理規定(試行)》執行。

2、工作面安全出口支護

工作面切巷鋪設40T以上運輸機的,機頭、機尾安全出口采用不少于四對八根3.5m至4.0mπ型鋼梁配合DW22型單體液壓支柱一梁三柱成對使用,交替邁步前移,每對棚距不超過0.6m,工作面機頭、機尾與順槽搭接處應架設一對抬口棚。

工作面切巷鋪設30T以下運輸機的,機頭、機尾安全出口采用不少于四對八根3.0m至3.5mπ型鋼梁配合DW22型單體液壓支柱一梁三柱成對使用,交替邁步前移,每對棚距不超過0.6m,工作面機頭、機尾與順槽搭接處應架設一對抬口棚。

有條件的礦井,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抬口棚可采用自移式端頭步移支架支護。

3、工作面兩巷超前支護

工作面上、下出口兩巷20m范圍內必須進行超前支護,使用金屬鉸接頂梁或長鋼梁配DW25-25(30)/100型合單體液壓支柱支護。

①、U型鋼支護巷道斷面滿足通風、運輸要求,行人道寬度達到0.7m以上時,超前替棚長度為5~10m,兩巷替棚段必須打雙抬棚支護,替棚段外打單抬棚或點柱支護,超前支護長度不少于20m;巷道斷面達不到要求的,替棚長度不少于20m,兩巷距煤壁10m范圍以內打雙抬棚支護,10~20m范圍內靠煤壁側打單抬棚支護。

②、采用礦工字鋼支護時,超前替棚長度不得少于20m,兩巷距煤壁10m范圍以內打雙抬棚支護,10~20m范圍內靠煤壁側打單抬棚支護。

③、兩巷超前支護必須連續架設,使用長鋼梁的長度不小于2.4m,必須一梁三柱對接支護,使用金屬鉸接頂梁支護的必須一梁一柱一平銷鉸接支護,超前支架與原巷道頂梁接實,不實處用木楔背實。超前支護范圍內巷道高度不低于1.6m,行人道寬度不小于0.7m。

④、超前支護單體液壓支柱必須采取防倒措施且支柱初撐力不低于50KN,底板松軟初撐力難以保證時,必須柱下站鞋,替棚頂空時,必須采取措施將頂背實,確保支柱初撐力達到規定要求。

⑤、安全出口和與之相連接的巷道替棚、維護必須制定專項措施,設專人維護,發生斷梁折柱、巷道底鼓變形時,必須及時更換、清挖,巷道斷面、寬、高、行人間距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采煤工作面必須經常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使用單體液壓支柱的工作面,必須備有坑木,其數量、規格、存放地點和管理方法必須在作業規程中規定。

采煤工作面嚴禁使用折損的坑木、損壞的金屬頂梁、失效的單體液壓支柱。

同一采煤工作面不得使用不同類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在地質條件復雜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須使用不不同類型的支柱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必須及時回柱放頂或充填,控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禁止采煤。用垮落法控制頂板回柱后頂板垮落不及時的,要采取增打切頂柱、抬棚或支設木垛等措施加強支護,懸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必須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強制放頂或其他措施進行處理。

二、回采工藝

1、工藝過程

工藝:破煤、裝煤、運煤、支護、采空區處理、放頂煤。

流程:注水→打眼、裝藥、放炮(風鎬或手鎬落煤)→移主梁→攉煤認柱→移副梁→放頂煤→清煤移溜。

2、注水、落煤、裝煤、運煤、移梁、放頂煤、移溜

⑴、注水

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須進行煤層注水,做到逢采必注,不注不采。

①、注水流程為:泵站、高壓管、截止閥、壓力表、水表、卸載閥、封孔器、注水孔。

②、工作面煤厚在6m以上時,注水孔呈三花眼布置,沿煤壁距頂梁0.2m處打間距為6m,上仰角為15~35度、深5m的一排注水孔,另沿煤壁距頂梁0.5m處打間距為6m、深5m的一排水平注水孔;工作面煤厚3m

③、打眼時要保證鉆孔的質量,防止擴孔造成封孔不嚴。

④、注水壓力應控制在3~5Mpa之間。

⑤、注水時封孔器應全部插入孔內,防止脹壞封孔器。

⑥、采面煤層潮濕(手握后煤層成團狀)煤墻穩定時,不再進行煤墻淺孔注水工作,但回采期間必須加強頂板管理。

⑵、落煤

采用風鎬落煤或手鎬落煤,或人工打眼、爆破落煤。

⑶、裝煤

采用爆破落煤的除爆破自裝一部分外,主要是人工裝煤;采用風鎬、手鎬落煤的主要是人工裝煤。

⑷、運煤

工作面切巷采用刮板運輸機運煤。工作面運輸巷采用能滿足生產需要的刮板運輸機、膠帶運輸機運煤。

⑸、移梁(2.4mπ型鋼梁)

準備好作業工具和足夠的支護材料,對作業地點進行檢查,及時處理不安全因素,對作業地點支柱進行二次注液,加固支架,回主梁老塘柱并站于副梁中間,此時主梁變為一梁兩柱倒懸棚,副梁變為一梁三柱。回柱前要清理好退路,擋好舍幫門,站在安全地點操作。工作面(放炮)落煤后,要及時移主梁護頂,移主梁前,提前準備好注液槍,采煤工落主梁煤墻支柱至適當位置(200mm左右),攉煤工落主梁中排巷支柱至適當位置(200mm左右),落支柱時,兩人要相互配合,扶穩支柱和主梁,然后采煤工、攉煤工一起托起頂梁迅速將主梁墊步移設1.0m,主梁移到位后,及時用荊笆、椽子護頂,頂護好后迅速升緊煤墻及中排巷支柱,然后摘副梁舍幫柱站在主梁煤墻下,此時采面最大控頂距3.4m;如果頂板冒落要及時用坑木背頂,嚴禁空頂架棚,端頭采煤工移主梁時,要從抬口棚向里逐棚進行,至少兩人操作,必要時及時停機,保證作業安全。要根據棚距大小、支架歪旋等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保證棚距0.6m,誤差±100mm,主梁垂直煤壁。遇到長時間停電,停水,泵壞等不能升柱支護時,要及時用坑木進行支護,嚴禁長時間空頂。工程驗收員及班組長要巡回到現場協調指揮,保證主梁移平。工作面分段采通或全部采通后,要及時移設副梁,移副梁前,用荊笆椽子把舍幫擋嚴,準備好注液槍。移副梁時,兩人相互配合將副梁兩根支柱下縮200mm左右,使副梁脫離頂板并扶穩支柱和頂梁,以兩根支柱為支撐點向前移副梁,副梁到位后,將副梁中間柱和舍幫柱升緊,摘下主梁中排柱站到副梁煤壁側梁下,升緊支柱。此時主梁一梁二柱,副梁一梁三柱,工作面保持最小控頂距2.4m。移副梁時,要按照由下向上的順序逐棚進行。主副梁移齊成對架設,梁頭抓幫,主副梁間隙不得超過50㎜。采面支架移好后要保證對棚五柱,柱距、排距、頂底板移近量、支柱迎山及直線性符合作業規程規定,棚與棚之間坡度要一致,不出現臺階。

⑹、放頂煤

工作面副梁移設后,進行放頂煤。放煤前瓦檢工必須檢查放煤地點附近的瓦斯濃度,瓦斯超限時嚴禁放煤作業。放煤前放煤工要清理好退路,準備作業。放煤工作要在班組長或帶班隊長的指導下進行,放煤時至少兩人操作,保證一人放煤,一人觀山。放煤時采用分段間隔多輪次進行,放煤步距1.0m,放煤口的位置在溜子沿以上0.3m處,規格為0.3×0.3m。放煤口間距1.2m,每班同時可開2~4個放煤口,且在不同作業段內,每輪放出煤量的三分之一,三輪將頂煤放完,直至頂板均?垮落。放煤時,嚴禁摘老塘側支柱放煤,嚴禁在支架頂部或高位放煤。

⑹、清煤移溜

采面頂煤放完后,將浮煤清凈,采高保持在1.8~2.0m之間,然后進行移溜,移溜前必須拉線,移溜后溜子要平直,運轉正常,與煤壁保持一定間距。

①、推溜工作必須在支架牢固安全的情況進行,移溜前要清凈浮煤,煤壁側不準站人。

②、推溜工作必須在班長或驗收員指揮下統一進行。

③、推移時只準從機頭往機尾或從機尾往機頭進行,不準從兩頭往中間推,溜子要推直,偏差不大于±150mm。

④、移溜時要按順序進行,采取邊去柱邊移溜,移溜摘中排巷柱長度不超過20m,壓力大或支架不穩固的地段要打上戧棚,移溜后要及時站柱,防止因空頂時間過長而發生冒頂。

⑤、留有順接頭時,溜子彎道長度不大于15m,并且每棚打上臨時支柱,工作面嚴禁出現兩個順接頭。

⑥、對壓力大,支架歪旋地點必須先加固支架,必要時打上臨時支護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進行可移溜工作。

⑦、溜子每推20~30m時要對溜子進行試運轉,防止推死溜子,溜子運轉前要發出信號并且保證機頭機尾壓戧柱牢固。

⑧、推移過程中要及時把高壓管路回出并鋪設好,推溜結束后,將注液槍帶入人行道內懸掛好。

⑨、推移溜子機頭、機尾必須在支架齊全牢固、頂板完好的情況下進行。

⑩、溜子推移后要及時在機頭機尾打上壓戧柱(150型除外)并對運輸機進行試運轉。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篇2:炮采工作面支護回采工藝管理規定

頂板管理健康有序發展,便于采面安全生產管理和質量達標工作,特制定炮采工作面支護與回采工藝管理規定如下:

一、工作面支護

1、工作面切巷支護

使用2.4m或2.2mπ型鋼梁配合DW22-30/100型單體液壓支柱兩梁五柱對棚支護,支架排距1.0m或0.9m,棚距為0.6m,采用椽子、荊笆護頂蔽幫。

淘汰使用2.0m以下的π型鋼梁。使用2.0m以下π型鋼梁的礦井,在工作面復產后必須制定替換措施替換成2.4mπ型鋼梁后方可生產。

新投產工作面必須使用2.4mπ型鋼梁配合DW22型單體液壓支柱支護。

單體液壓支柱的使用按《鄭新煤業公司單體液壓支柱、三用閥使用管理規定(試行)》執行。

2、工作面安全出口支護

工作面切巷鋪設40T以上運輸機的,機頭、機尾安全出口采用不少于四對八根3.5m至4.0mπ型鋼梁配合DW22型單體液壓支柱一梁三柱成對使用,交替邁步前移,每對棚距不超過0.6m,工作面機頭、機尾與順槽搭接處應架設一對抬口棚。

工作面切巷鋪設30T以下運輸機的,機頭、機尾安全出口采用不少于四對八根3.0m至3.5mπ型鋼梁配合DW22型單體液壓支柱一梁三柱成對使用,交替邁步前移,每對棚距不超過0.6m,工作面機頭、機尾與順槽搭接處應架設一對抬口棚。

有條件的礦井,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抬口棚可采用自移式端頭步移支架支護。

3、工作面兩巷超前支護

工作面上、下出口兩巷20m范圍內必須進行超前支護,使用金屬鉸接頂梁或長鋼梁配DW25-25(30)/100型合單體液壓支柱支護。

①、U型鋼支護巷道斷面滿足通風、運輸要求,行人道寬度達到0.7m以上時,超前替棚長度為5~10m,兩巷替棚段必須打雙抬棚支護,替棚段外打單抬棚或點柱支護,超前支護長度不少于20m;巷道斷面達不到要求的,替棚長度不少于20m,兩巷距煤壁10m范圍以內打雙抬棚支護,10~20m范圍內靠煤壁側打單抬棚支護。

②、采用礦工字鋼支護時,超前替棚長度不得少于20m,兩巷距煤壁10m范圍以內打雙抬棚支護,10~20m范圍內靠煤壁側打單抬棚支護。

③、兩巷超前支護必須連續架設,使用長鋼梁的長度不小于2.4m,必須一梁三柱對接支護,使用金屬鉸接頂梁支護的必須一梁一柱一平銷鉸接支護,超前支架與原巷道頂梁接實,不實處用木楔背實。超前支護范圍內巷道高度不低于1.6m,行人道寬度不小于0.7m。

④、超前支護單體液壓支柱必須采取防倒措施且支柱初撐力不低于50KN,底板松軟初撐力難以保證時,必須柱下站鞋,替棚頂空時,必須采取措施將頂背實,確保支柱初撐力達到規定要求。

⑤、安全出口和與之相連接的巷道替棚、維護必須制定專項措施,設專人維護,發生斷梁折柱、巷道底鼓變形時,必須及時更換、清挖,巷道斷面、寬、高、行人間距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采煤工作面必須經常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使用單體液壓支柱的工作面,必須備有坑木,其數量、規格、存放地點和管理方法必須在作業規程中規定。

采煤工作面嚴禁使用折損的坑木、損壞的金屬頂梁、失效的單體液壓支柱。

同一采煤工作面不得使用不同類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在地質條件復雜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須使用不不同類型的支柱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必須及時回柱放頂或充填,控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禁止采煤。用垮落法控制頂板回柱后頂板垮落不及時的,要采取增打切頂柱、抬棚或支設木垛等措施加強支護,懸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必須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強制放頂或其他措施進行處理。

二、回采工藝

1、工藝過程

工藝:破煤、裝煤、運煤、支護、采空區處理、放頂煤。

流程:注水→打眼、裝藥、放炮(風鎬或手鎬落煤)→移主梁→攉煤認柱→移副梁→放頂煤→清煤移溜。

2、注水、落煤、裝煤、運煤、移梁、放頂煤、移溜

⑴、注水

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須進行煤層注水,做到逢采必注,不注不采。

①、注水流程為:泵站、高壓管、截止閥、壓力表、水表、卸載閥、封孔器、注水孔。

②、工作面煤厚在6m以上時,注水孔呈三花眼布置,沿煤壁距頂梁0.2m處打間距為6m,上仰角為15~35度、深5m的一排注水孔,另沿煤壁距頂梁0.5m處打間距為6m、深5m的一排水平注水孔;工作面煤厚3m

③、打眼時要保證鉆孔的質量,防止擴孔造成封孔不嚴。

④、注水壓力應控制在3~5Mpa之間。

⑤、注水時封孔器應全部插入孔內,防止脹壞封孔器。

⑥、采面煤層潮濕(手握后煤層成團狀)煤墻穩定時,不再進行煤墻淺孔注水工作,但回采期間必須加強頂板管理。

⑵、落煤

采用風鎬落煤或手鎬落煤,或人工打眼、爆破落煤。

⑶、裝煤

采用爆破落煤的除爆破自裝一部分外,主要是人工裝煤;采用風鎬、手鎬落煤的主要是人工裝煤。

⑷、運煤

工作面切巷采用刮板運輸機運煤。工作面運輸巷采用能滿足生產需要的刮板運輸機、膠帶運輸機運煤。

⑸、移梁(2.4mπ型鋼梁)

準備好作業工具和足夠的支護材料,對作業地點進行檢查,及時處理不安全因素,對作業地點支柱進行二次注液,加固支架,回主梁老塘柱并站于副梁中間,此時主梁變為一梁兩柱倒懸棚,副梁變為一梁三柱。回柱前要清理好退路,擋好舍幫門,站在安全地點操作。工作面(放炮)落煤后,要及時移主梁護頂,移主梁前,提前準備好注液槍,采煤工落主梁煤墻支柱至適當位置(200mm左右),攉煤工落主梁中排巷支柱至適當位置(200mm左右),落支柱時,兩人要相互配合,扶穩支柱和主梁,然后采煤工、攉煤工一起托起頂梁迅速將主梁墊步移設1.0m,主梁移到位后,及時用荊笆、椽子護頂,頂護好后迅速升緊煤墻及中排巷支柱,然后摘副梁舍幫柱站在主梁煤墻下,此時采面最大控頂距3.4m;如果頂板冒落要及時用坑木背頂,嚴禁空頂架棚,端頭采煤工移主梁時,要從抬口棚向里逐棚進行,至少兩人操作,必要時及時停機,保證作業安全。要根據棚距大小、支架歪旋等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保證棚距0.6m,誤差±100mm,主梁垂直煤壁。遇到長時間停電,停水,泵壞等不能升柱支護時,要及時用坑木進行支護,嚴禁長時間空頂。工程驗收員及班組長要巡回到現場協調指揮,保證主梁移平。工作面分段采通或全部采通后,要及時移設副梁,移副梁前,用荊笆椽子把舍幫擋嚴,準備好注液槍。移副梁時,兩人相互配合將副梁兩根支柱下縮200mm左右,使副梁脫離頂板并扶穩支柱和頂梁,以兩根支柱為支撐點向前移副梁,副梁到位后,將副梁中間柱和舍幫柱升緊,摘下主梁中排柱站到副梁煤壁側梁下,升緊支柱。此時主梁一梁二柱,副梁一梁三柱,工作面保持最小控頂距2.4m。移副梁時,要按照由下向上的順序逐棚進行。主副梁移齊成對架設,梁頭抓幫,主副梁間隙不得超過50㎜。采面支架移好后要保證對棚五柱,柱距、排距、頂底板移近量、支柱迎山及直線性符合作業規程規定,棚與棚之間坡度要一致,不出現臺階。

⑹、放頂煤

工作面副梁移設后,進行放頂煤。放煤前瓦檢工必須檢查放煤地點附近的瓦斯濃度,瓦斯超限時嚴禁放煤作業。放煤前放煤工要清理好退路,準備作業。放煤工作要在班組長或帶班隊長的指導下進行,放煤時至少兩人操作,保證一人放煤,一人觀山。放煤時采用分段間隔多輪次進行,放煤步距1.0m,放煤口的位置在溜子沿以上0.3m處,規格為0.3×0.3m。放煤口間距1.2m,每班同時可開2~4個放煤口,且在不同作業段內,每輪放出煤量的三分之一,三輪將頂煤放完,直至頂板均?垮落。放煤時,嚴禁摘老塘側支柱放煤,嚴禁在支架頂部或高位放煤。

⑹、清煤移溜

采面頂煤放完后,將浮煤清凈,采高保持在1.8~2.0m之間,然后進行移溜,移溜前必須拉線,移溜后溜子要平直,運轉正常,與煤壁保持一定間距。

①、推溜工作必須在支架牢固安全的情況進行,移溜前要清凈浮煤,煤壁側不準站人。

②、推溜工作必須在班長或驗收員指揮下統一進行。

③、推移時只準從機頭往機尾或從機尾往機頭進行,不準從兩頭往中間推,溜子要推直,偏差不大于±150mm。

④、移溜時要按順序進行,采取邊去柱邊移溜,移溜摘中排巷柱長度不超過20m,壓力大或支架不穩固的地段要打上戧棚,移溜后要及時站柱,防止因空頂時間過長而發生冒頂。

⑤、留有順接頭時,溜子彎道長度不大于15m,并且每棚打上臨時支柱,工作面嚴禁出現兩個順接頭。

⑥、對壓力大,支架歪旋地點必須先加固支架,必要時打上臨時支護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進行可移溜工作。

⑦、溜子每推20~30m時要對溜子進行試運轉,防止推死溜子,溜子運轉前要發出信號并且保證機頭機尾壓戧柱牢固。

⑧、推移過程中要及時把高壓管路回出并鋪設好,推溜結束后,將注液槍帶入人行道內懸掛好。

⑨、推移溜子機頭、機尾必須在支架齊全牢固、頂板完好的情況下進行。

⑩、溜子推移后要及時在機頭機尾打上壓戧柱(150型除外)并對運輸機進行試運轉。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篇3:學校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學校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學校對食堂、商店、浴池送貨車輛及工作人員平時進出校門管理,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維護學生安全和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現做出如下規定:

一、關于送貨車輛進出學校的規定

  1、送貨車輛進校必須向輔警出示學校統一制作的送貨卡,在校門警衛室登記后方可進校。

  2、超過2噸以上車輛禁止進校。

  3、司機酒后禁止入校。

  4、送貨車輛在學校規定時段即每天上午:8:55――9:40、下午:2:35――3:20允許進校。

  5、課間學生在校園活動時間禁止出校。

  6、送貨車輛在校園內必須緩速行駛,禁止鳴笛。

  7、食堂泔水車進校時間為學生就餐半小時后,等待學生就餐結束方可收集殘食。

  8、送貨車卸貨完畢須經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人員準許方可出校,下課時間不準出校。

二、關于工作人員進出學校的規定

  1、食堂、商店、浴池工作人員進出校門必須向輔警出示工作牌。

  2、工作人員晚上外出時必須于當晚學生就寢熄燈前(21:40)返校。

  3、食堂制作早餐工作人員早晨入校時間為:4:00――4:30。

  4、食堂、商店、浴池工作人員騎自行車到校門必須下車推行,騎摩托車和電動車的在校園要緩速行駛,停放在摩托車棚。

三、違章處理辦法

  1、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員對送貨車負有安全管理全部(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責任。凡是送貨車在校園肇事的未經學校準許一律不準出校,根據肇事情節追究車主和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員責任。

  2、凡是頂撞輔警,無理取鬧的車主和工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違章強行進入者,輔警有權代表學校扣車、報警。

  3、工作人員未經當日值班領導批準,不準帶其他人員入校。工作人員在校園內要檢點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發現言語過激、行為失當者隨時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