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學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
學院(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
為優化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加強學科梯隊建設,規范人才引進工作,根據學校人才引進相關文件規定,特制定本補充辦法。
一、人才引進的原則和條件
(一)人才引進的原則
根據學科、專業建設和發展需要,擇優引進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帶頭人與教學科研骨干人才。
(二)人才引進的條件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強。
2.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學科帶頭人年齡一般在50周歲(含)及以下,學科方向帶頭人年齡一般在45周歲(含)及以下,教學科研骨干人才年齡一般在40周歲(含)及以下。
3.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需有2名同行專家推薦,教學科研骨干人才原則上需要博士階段的指導教師推薦。
二、引進的程序
1.根據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學科專業建設需要,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報學校審批。
2.應聘人員根據學校核定的崗位類別填寫應聘表格,并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至人事處人才引進專用信箱。(各類別人才引進應聘表直接從學校人事處人才引進網站***下載。)
3.學院分管人事工作領導根據應聘人員類別,將應聘材料轉給系(中心)主任及學科負責人,再由系(中心)主任及學科負責人組織教師確定試講人選。
4.應聘教學科研骨干人員,由各系(中心)組織安排試講,原則上要求學院領導及各系(中心)或學科1/2以上教師參與聽講,由系(中心)或學科提出試講考核意見。
5.教學科研骨干人員試講結束后,由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主任組織業務面談,黨總支書記組織政審考察,有關專家提出推薦意見。
6.對符合引進條件的教學科研骨干人員,由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負責與應聘人員商議五年目標任務及引進待遇并提出初步意見,最后由辦公室匯集有關材料交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研究決定。
7.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由二級學科負責人召集學科成員討論引進意向,然后由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與應聘人員直接接洽,通過講座、考察答辯等方式后再審議論證。
8.經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討論通過的引進人員,由學院辦公室負責上報校人事處人才引進辦公室。
三、引進人才考核期的目標任務
引進人才5年內必須完成與購房補貼約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同時,要求聘用后3年內原則上完成以下2項標志性教學科研成果(可與購房補貼約定的教學科研任務重復計算)。
(一)教學科研骨干人員:
1.一級B論文2篇,其中1篇可用專著替代。
2.省部級課題1項。
(二)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帶頭人:
1.一級A論文1篇。
2.國家級課題1項。
四、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二○一三年六月三日
附件一應聘人員需提供的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
2.副高以上人員,職稱證書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3.崗位培訓證書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4.教師資格證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5.普通話證書復印件(有教師資格證人員)
6.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從最高學歷學位至本科)
7.有海外經歷人員(到國外做訪問學者、課程進修等),則需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如回國人員證明書
8.有海外經歷人員(到國外讀學位),則需提供由教育部頒發的相關證明材料
9.科研項目立項文件復印件
10.代表性學術著作或論文復印件
11.主要獲獎證書復印件
12.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或610辦公室)或畢業院校保衛部門(應屆生)出具的未參加“法*”非法組織的證明
13.政審函(有學校發函)
14.體檢報告
附件二學院引進人才上報材料
1.相應層次應聘表
2.學院人才引進論證表
3.**財經大學引進人才專家推薦意見表
4.聘調師資試講考核意見表
5.聽課記錄表
6.體檢表
7.應聘人員簡歷
篇2:學院學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
學院(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
為優化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加強學科梯隊建設,規范人才引進工作,根據學校人才引進相關文件規定,特制定本補充辦法。
一、人才引進的原則和條件
(一)人才引進的原則
根據學科、專業建設和發展需要,擇優引進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帶頭人與教學科研骨干人才。
(二)人才引進的條件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強。
2.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學科帶頭人年齡一般在50周歲(含)及以下,學科方向帶頭人年齡一般在45周歲(含)及以下,教學科研骨干人才年齡一般在40周歲(含)及以下。
3.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需有2名同行專家推薦,教學科研骨干人才原則上需要博士階段的指導教師推薦。
二、引進的程序
1.根據學院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學科專業建設需要,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報學校審批。
2.應聘人員根據學校核定的崗位類別填寫應聘表格,并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至人事處人才引進專用信箱。(各類別人才引進應聘表直接從學校人事處人才引進網站***下載。)
3.學院分管人事工作領導根據應聘人員類別,將應聘材料轉給系(中心)主任及學科負責人,再由系(中心)主任及學科負責人組織教師確定試講人選。
4.應聘教學科研骨干人員,由各系(中心)組織安排試講,原則上要求學院領導及各系(中心)或學科1/2以上教師參與聽講,由系(中心)或學科提出試講考核意見。
5.教學科研骨干人員試講結束后,由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主任組織業務面談,黨總支書記組織政審考察,有關專家提出推薦意見。
6.對符合引進條件的教學科研骨干人員,由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負責與應聘人員商議五年目標任務及引進待遇并提出初步意見,最后由辦公室匯集有關材料交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研究決定。
7.學科帶頭人和學科方向帶頭人,由二級學科負責人召集學科成員討論引進意向,然后由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與應聘人員直接接洽,通過講座、考察答辯等方式后再審議論證。
8.經學院人才引進論證委員會討論通過的引進人員,由學院辦公室負責上報校人事處人才引進辦公室。
三、引進人才考核期的目標任務
引進人才5年內必須完成與購房補貼約定的教學科研任務。同時,要求聘用后3年內原則上完成以下2項標志性教學科研成果(可與購房補貼約定的教學科研任務重復計算)。
(一)教學科研骨干人員:
1.一級B論文2篇,其中1篇可用專著替代。
2.省部級課題1項。
(二)學科帶頭人/學科方向帶頭人:
1.一級A論文1篇。
2.國家級課題1項。
四、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二○一三年六月三日
附件一應聘人員需提供的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
2.副高以上人員,職稱證書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3.崗位培訓證書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4.教師資格證復印件(原有職稱人員)
5.普通話證書復印件(有教師資格證人員)
6.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從最高學歷學位至本科)
7.有海外經歷人員(到國外做訪問學者、課程進修等),則需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如回國人員證明書
8.有海外經歷人員(到國外讀學位),則需提供由教育部頒發的相關證明材料
9.科研項目立項文件復印件
10.代表性學術著作或論文復印件
11.主要獲獎證書復印件
12.戶籍所在地派出所(或610辦公室)或畢業院校保衛部門(應屆生)出具的未參加“法*”非法組織的證明
13.政審函(有學校發函)
14.體檢報告
附件二學院引進人才上報材料
1.相應層次應聘表
2.學院人才引進論證表
3.**財經大學引進人才專家推薦意見表
4.聘調師資試講考核意見表
5.聽課記錄表
6.體檢表
7.應聘人員簡歷
篇3:村級工作目標考核計分辦法
村級工作目標考核計分辦法
1、招引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或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項目或固定資產投資200萬元以上文化產業項目的。年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75%或以上的得10分,未達75%的按完成比例得分。
2、完成村莊規劃建設與管理任務,確保農地增減掛鉤工作順利推進得5分,未完成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3、完成村集體新增經營性收入5萬元的得滿分5分,未完成任務的,按完成比例得分。
4、未完成農田水利建設和綠化造林工作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5、未完成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6、未完成計劃生育各項工作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7、未完成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8、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環保等工作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9、村級財務管理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10、五保對象入院集中供養、居民養老保險覆蓋、廣電村村通、征兵、合作醫療等民生實事工作按完成比例得分。
11、組織黨員正常開展活動,新發展黨員、文明村創建等工作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12、新農村服務中心七室兩超市一廣場建設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13、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