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企業后備干部管理五措施

(公司)企業后備干部管理五措施

2024-07-10 閱讀 1489

企業(公司)后備干部管理五措施

黨委組織部在后備干部管理中,進一步規范和改進后備干部產生、教育、培養、管理方式,努力營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年輕優秀、有發展潛力的部級后備干部隊伍。

一是擴大范圍,拓寬后備干部產生方式。明確規定后備干部人選可以是機關干部也可以是公司干部,對于特別優秀的機關、我單位工勤人員,公開選拔入圍人員和優秀大學生,經考察符合條件的也可列為后備干部人選進行管理。后備干部推薦人選的產生可采取組織提名、考試公選、個人自薦、干部群眾聯合提名推薦等方式產生。黨委組織部根據推薦情況,到相關單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民主推薦和測評,根據民主推薦和測評情況決定是否確定為后備干部考察人選。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對確定為后備干部考察人選的干部進行綜合考核、考評,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和組織考察的基礎上,提出意見召開會議研究決定。

二是改善結構,推進后備干部隊伍年輕化。后備干部的數量一般按照領導班子職數正職1∶1和副職2∶1的比例確定,科級后備干部動態保持在100名左右。后備干部年齡一般以35歲以下為主,特別優秀的適當放寬年齡限制。后備干部隊伍中,條件比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人選,一般不少于后備干部總數的三分之一;婦女干部的比例,應當不少于15%,少數民族和非黨干部占一定比例;有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干部,形成合理的專業和知識結構。

三是動態管理,保持后備干部的生機與活力。首先,對后備干部進行科學合理分類。根據后備干部工作能力、工作經歷、專業知識、個性特點、工作需要等實際,將后備干部分為黨政類、經濟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政法類四個類別。其次,加強對后備干部的跟蹤考核。后備干部所在單位黨組織每半年負責組織對后備干部進行一次考核或談話,主要從后備干部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態度和貫徹落實情況、履行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目標情況、工作思路創新和廉潔自律情況等方面多視角、全方位地考察后備干部,并作出階段性的評價報黨委組織部。再次,加強對后備干部的培養教育。對后備干部多壓擔子,強化后備干部樹立全局觀念,群眾觀念,善于站在宏觀高度分析和處理復雜問題,使后備干部養成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處事態度,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形成開拓進取的創優意識和淡泊名利的良好風尚。最后,實行備用期限時制度。后備干部最長備用年限一般不超過5年。黨委組織部適時對后備干部進行了解、掌握,根據單位黨組織對后備干部的評價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對那些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廉潔自律方面出現問題,工作實績不突出,發展潛力不大,群眾意見較大或威信不高和有其它不良表現,不適宜再作為后備干部的,及時進行調整,并補充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人才,保持后備干部隊伍的穩定性和充足的數量,使后備干部隊伍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

四是拓展培養方式,提高后備干部綜合素質。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后備干部實行“交叉互補式”培訓。對黨政類、經營類后備干部,重點進行經濟、法律、科技、金融等內容的培訓;對經濟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后備干部,重點進行政治理論、領導方式方法等內容的培訓,避免擔任領導后“只講政治、不懂經濟”或“只懂業務,不講政治”的瘸腿現象發生。培訓采取黨委或市屬部門掛職鍛煉,適時對后備干部進行輪崗、交流,組織到經濟發達公司、革命老區考察和學習,組織對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或者理論研討等方式,保證后備干部每年參加理論學習、培訓時間不少于20天,切實提高后備干部的綜合素質。

五是備用結合,創新后備干部使用途徑。在后備干部備用結合上堅持“三個優先”:提拔任用干部,優先從后備干部中選拔;推薦干部,優先從后備干部中考慮;黨委擬定選拔任用干部,優先聽取相關后備干部管理部門的情況匯報,切實為干部成長搭建平臺,為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創造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環境。

篇2:某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工作規定

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工作規定

一、后備干部工作的指導思想與原則

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教育教學工作為中心,緊緊圍繞“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通過建立科學規范的后備干部工作制度,形成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不斷推進我院干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建設,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后備干部隊伍。

2、原則。選拔后備干部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1)黨管干部的原則;

(2)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的原則;

(3)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4)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

(5)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6)注意發展潛力、重視培養提高的原則;

(7)備用結合、動態管理的原則;

(8)統一調配使用的原則。

二、后備干部的基本條件

1、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和政策水平,擁護并堅決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

2、掌握高校教育工作規律,堅定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3、有勝任領導工作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專業知識。

4、有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和群眾觀念,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作風扎實。

5、清正廉潔,為人正派,團結同志,為人師表。

三、后備干部的選拔資格

后備干部應當具備以下資格:

1、正處級后備干部,一般應具有副處級崗位的工作經歷;副處級后備干部,一般應具有科級崗位的工作經歷。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的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推薦為處級后備干部的,可以不受行政職務經歷限制,具體為:推薦為正處級后備干部應具有教授專業技術職務;推薦為副處級后備干部應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博士學位;

2、正處級后備干部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副處級后備干部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科級后備干部年齡一般不超過30周歲;

3、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4、身心健康。

四、后備干部的數量和結構

1、后備干部一般按正職1:2、副職1:1的數量確定;

2、比較成熟、近期可提任的人選,一般不少于同級后備干部總數的三分之一;

3、女干部在后備干部中應不少于20%;

4、后備干部中,應有適當數量的非*黨員干部;

5、后備干部隊伍應形成合理的專業和知識結構,所學專業應基本覆蓋學院的主干專業。

五、后備干部的選拔

1、選拔后備干部應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廣開推薦渠道,擴大選人視野。選拔后備干部必須經過民主推薦、組織考察、院黨委集體討論審定等程序:

(1)經過民主推薦提出后備人選。推薦票數較少或所在單位、部門民主評議稱職票數較少的,原則上不能列入后備干部。

(2)對被推薦的后備干部人選,由組織部會同人事、紀監等部門組成考察組,對后備干部考察對象進行考察。考察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廉,重點考察政治素質、工作實績、廉政情況及發展潛力。

(3)黨委集體討論確定。

2、后備干部的選拔工作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結合換屆、干部調整工作一并進行。在采用競爭上崗方式選拔干部時,競爭上崗中暫時不能提拔使用的優秀年輕干部,如符合后備干部條件可以按照規定程序列入相應的后備干部名單。

3、注意從非*黨員和女性干部中選拔后備干部。

六、后備干部的培養與管理

1、加強對后備干部的培養,注意對后備干部的理論培訓。除選派后備干部參加學院黨校的理論學習外,還要有計劃地送到省、市委黨校等上級培訓基地,進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學習,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理論素養和管理能力。

2、加強實踐鍛煉。采取壓擔子的辦法,使后備干部承擔一定的領導職務,經受實際工作鍛煉。同時有計劃地安排他們在不同的崗位進行換崗鍛煉。注意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同志到困難較多、矛盾比較突出的崗位經受磨煉,增長領導才干。

3、對后備干部實行定期考察,建立后備干部考察檔案。

4、對后備干部實行動態管理,在考察的基礎上適時進行調整充實。對條件比較成熟的后備干部,在有合適崗位時,及時提拔任用;對在考核中新發現的優秀干部,及時補充到后備干部名單中,使后備干部隊伍始終保持充足的數量、較高的素質和合理的結構。

5、后備干部隊伍數量和結構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規定及時調整充實。后備干部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調整出后備干部名單:

(1)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廉潔自律等方面發現問題,不宜提拔使用的;

(2)工作失職,造成較大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

(3)工作實績不突出,發展潛力不大的;

(4)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5)作風不實,威信不高,群眾意見較大的;

(6)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擔負繁重工作任務的;

(7)年齡偏大的;

(8)因其它原因,不適宜繼續作為后備干部的。

6、按照上級規定的院級后備干部人選條件,積極協助上級黨組織做好院級后備干部的推薦、培養工作。

7、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一般要從后備干部中挑選。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和使用后備干部。鼓勵和支持后備干部參與由組織批準進行的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和競爭上崗活動。

七、后備干部工作的組織領導

1、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工作在院黨委的直接領導下進行。

2、成立后備干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管理等工作。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日常工作由院黨委組織部負責。

3、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是一項嚴肅認真的工作,應加強監督。各級領導干部都必須嚴格遵守后備干部工作紀律,嚴格按照規定的原則、標準和程序辦事;對違反規定的行為,應堅決制止和糾正。

4、本意見由院黨委組織部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z學院委員會

篇3:(公司)企業后備干部管理五措施

企業(公司)后備干部管理五措施

黨委組織部在后備干部管理中,進一步規范和改進后備干部產生、教育、培養、管理方式,努力營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年輕優秀、有發展潛力的部級后備干部隊伍。

一是擴大范圍,拓寬后備干部產生方式。明確規定后備干部人選可以是機關干部也可以是公司干部,對于特別優秀的機關、我單位工勤人員,公開選拔入圍人員和優秀大學生,經考察符合條件的也可列為后備干部人選進行管理。后備干部推薦人選的產生可采取組織提名、考試公選、個人自薦、干部群眾聯合提名推薦等方式產生。黨委組織部根據推薦情況,到相關單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民主推薦和測評,根據民主推薦和測評情況決定是否確定為后備干部考察人選。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對確定為后備干部考察人選的干部進行綜合考核、考評,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和組織考察的基礎上,提出意見召開會議研究決定。

二是改善結構,推進后備干部隊伍年輕化。后備干部的數量一般按照領導班子職數正職1∶1和副職2∶1的比例確定,科級后備干部動態保持在100名左右。后備干部年齡一般以35歲以下為主,特別優秀的適當放寬年齡限制。后備干部隊伍中,條件比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人選,一般不少于后備干部總數的三分之一;婦女干部的比例,應當不少于15%,少數民族和非黨干部占一定比例;有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干部,形成合理的專業和知識結構。

三是動態管理,保持后備干部的生機與活力。首先,對后備干部進行科學合理分類。根據后備干部工作能力、工作經歷、專業知識、個性特點、工作需要等實際,將后備干部分為黨政類、經濟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政法類四個類別。其次,加強對后備干部的跟蹤考核。后備干部所在單位黨組織每半年負責組織對后備干部進行一次考核或談話,主要從后備干部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態度和貫徹落實情況、履行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目標情況、工作思路創新和廉潔自律情況等方面多視角、全方位地考察后備干部,并作出階段性的評價報黨委組織部。再次,加強對后備干部的培養教育。對后備干部多壓擔子,強化后備干部樹立全局觀念,群眾觀念,善于站在宏觀高度分析和處理復雜問題,使后備干部養成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處事態度,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形成開拓進取的創優意識和淡泊名利的良好風尚。最后,實行備用期限時制度。后備干部最長備用年限一般不超過5年。黨委組織部適時對后備干部進行了解、掌握,根據單位黨組織對后備干部的評價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對那些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廉潔自律方面出現問題,工作實績不突出,發展潛力不大,群眾意見較大或威信不高和有其它不良表現,不適宜再作為后備干部的,及時進行調整,并補充各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人才,保持后備干部隊伍的穩定性和充足的數量,使后備干部隊伍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

四是拓展培養方式,提高后備干部綜合素質。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對后備干部實行“交叉互補式”培訓。對黨政類、經營類后備干部,重點進行經濟、法律、科技、金融等內容的培訓;對經濟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后備干部,重點進行政治理論、領導方式方法等內容的培訓,避免擔任領導后“只講政治、不懂經濟”或“只懂業務,不講政治”的瘸腿現象發生。培訓采取黨委或市屬部門掛職鍛煉,適時對后備干部進行輪崗、交流,組織到經濟發達公司、革命老區考察和學習,組織對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或者理論研討等方式,保證后備干部每年參加理論學習、培訓時間不少于20天,切實提高后備干部的綜合素質。

五是備用結合,創新后備干部使用途徑。在后備干部備用結合上堅持“三個優先”:提拔任用干部,優先從后備干部中選拔;推薦干部,優先從后備干部中考慮;黨委擬定選拔任用干部,優先聽取相關后備干部管理部門的情況匯報,切實為干部成長搭建平臺,為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創造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