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集團公司)干部管理條例

(集團公司)干部管理條例

2024-07-10 閱讀 2892

企業(集團公司)干部管理條例

一、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執行江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基本政策,建立科學規范的干部管理制度,形成富有生機與活力、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根據地華集團實際情況和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管理江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各部門及內設機構(科室、外駐辦事機構等)的各級干部,各分(子)公司及內設機構(科室、外駐辦事機構)的各級干部。

第三條集團公司人力資源中心及其領導下的各分(子)公司人資科或各部門人事助理,負責本條例的具體組織實施。

二、干部責任制

第四條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

(一)干部要對本組織的發展負責。

(二)干部要對本組織的經營與管理績效負責。

(三)干部要對本組織員工的精神面貌及紀律行為負責。

(四)干部要對本組織的人、財、物等安全負責。

(五)干部要對本組織的一切法律行為負責。

(六)干部對本組織員工所受到的違紀處分負有連帶責任。處以違紀員工低一級的處罰。

第五條實行干部工作責任追究制

所有干部均要對自己的工作行為負責到底,不論調往何部門或分(子)公司,均要對在任期間的一切管理行為負責。對于干部管理失誤造成的損失,根據實際情況,追究相應的管理責任和經濟責任。

第六條實行干部責任制

干部對部門的一切言行負責:對于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只要涉及到跨部門或分(子)公司的,如果因相互推諉導致無法判定具體的責任部門與責任領導,對此種行為責任的判定即為所涉及到的部門領導各負100%的責任。

第七條實行干部集體連帶責任制

對于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如果是涉及到集體行為的或無法找到具體責任人的,那么對于這種集體行為的問題,責任的判定則是依據問題的性質和范圍,判定從上到下所有涉及到的直接關聯領導共同承擔責任,其主要領導干部要承擔50%以的責任。

第八條干部培訓責任

(一)干部要經常組織本部門員工學習培訓。

(二)干部要經常組織本部門員工學習公司的相關規定制度。

(三)干部要經常組織本部門員工學習專業知識。

(四)干部要經常經組織本部門員工坐談和交流,每周不得少于一次。

三、干部的儲備與選拔

第九條儲備與選拔干部,必須符合把管理隊伍建設成為堅持地華基本理念、基本政策和基本思想,忠誠于地華事業,具有領導與協調各組織共同建設地華的能力,以及結構合理、團結奮進的管理集體的要求。

第十條儲備與選拔的干部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堅決執行地華集團的基本理念和各項政策,在地華事業的建設中艱苦創業,做出實績。

(二)以公司目標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認同公司的價值觀,能夠發揚企業精神。

(三)具備扎扎實實、踏實穩健硬朗的工作作風,經受得起各種挫折、困難的磨練。

(四)堅持務實求真,開拓創新,能夠運用系統思維,結合本部門實際,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反對形式主義。

(五)有強烈的上進心、責任心和事業心,有實踐經驗,有勝任管理工作的組織能力、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

(六)在本職崗位上有良好的業績,在平時工作中能和其他部門進行有效溝通,能團結本部門的員工,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

(七)控制成本,節約物料,取得良好效益。

(八)能夠熱愛企業、愛惜公物、厲行節約。

第十一條實行干部儲備與訓用結合制。集團公司人力資源中心負責公司干部儲備與培育的總體規劃與管理。

(一)實行干部層次儲備制。采用"全方位推薦+專業化儲備+動態化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儲備人才。儲備與推薦工作中實行"責任連帶制和錯誤追究制"。

(二)實行干部成長規律儲備制。采用"成長期+鍛煉期+使用期"分層次培訓的方式儲備人才。

(三)實行干部能力積累儲備制。采用"基層崗位+關鍵崗位+崗位輪換"相結合的方式鍛煉并儲備人才。

(四)實行干部訓用結合制。實行領導干部任職期內培訓與使用相結合的方式培育人才。

(五)對儲備干部實行崗位模擬制,對儲備干部進行"崗位培訓+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

四、干部的任用

第十二條干部任免原則

(一)公正、公平、公開、合理。

(二)"忠誠"、"能力"、"團隊精神"。

(三)以德為先,任人為賢。

(四)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五)以內部選拔為主,外部聘用為輔。

(六)以競聘上崗為主,推薦上崗為輔。

(七)干部任用堅持"六個選擇法"原則。

(八)堅決免職、保留待遇、再給機會。

對于因工作安排需要及其他原因決定免職下來并直接進入再培養階段的分(子)公司、部門總經理,保留原待遇三個月,三個月后其待遇按照新任職務的標準執行。

第十三條干部任職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一)前任遺留下來的工作。

(二)本人在任期間的工作。

(三)下任鋪平發展的道路。

第十四條實行干部逐級晉升制度

提任各部門、分(子)公司總經理助理級(含)以上管理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兩個(含)以上下級職位任職經歷。

第十五條實行干部任職實習期制度

干部就任新職的實習期一般為六個月。試用期滿后,經考核勝任現職的,正式任職;不勝任的,免去試任職務,一般按試任前職級安排工作。

第十六條干部任用紀律

實行評委負責制和干部任用工作責任追究制。用人失察失誤或違反下列用人紀律造成嚴重后果,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一)不準在后備干部考察工作中隱瞞、歪曲事實真相,或者泄露醞釀、討論干部任免的情況。

(二)不準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親,封官許愿,營私舞弊,或打擊報復。

五、干部的輪崗與考評

第十七條實行干部輪崗制度

(一)各部門、分(子)公司科助級(含)以上干部實行輪崗鍛煉與培養,并對干部輪崗后的績效實施跟蹤考評。

(二)輪崗要求:

同一分(子)公司、部門的正副職

一般不同時易地輪崗。

干部輪崗可以在集團公司不同行業分(子)公司之間、集團總部各部門之間、分(子)公司與集團總部各部門之間進行。

第十八條實行干部分級考評制

(一)集團公司總部科級(含科長、副科長、科長助理)以上干部、各分(子)公司總經理助理級(含)以上干部及后備人才的考評工作由集團公司人力資源中心負責組織執行。

(二)集團公司總部科級以下干部、各分(子)公司總經理助理級以下干部的考評工作由部門、各分(子)公司人資科(人事助理)負責組織執行。

第十九條實行干部綜合考評制度。

采用3600評價方式綜合考評干部的工作態度、業績與潛力。

六、干部的異動

第二十條干部的異動管理

干部的異動管理中,新任、遷調、借調、晉升與解聘按《人事異動管理制度》執行;免職、辭職、降職與輪崗按本條例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實行經營管理干部離任審計制。

各分(子)公司、在建工程、供應、銷售等經營性部門總經理離任后,由集團公司財務部按國家相關規定對離任人員在職期間經營管理活動進行離任審計。

第二十二條實行干部交接備案制

(一)干部在離任現職時以及就任新職前,須與續任者進行詳實的工作交接。交接內容含在職時的人、財、物、信息等各類工作事項。

(二)干部交接內容須形成正式的書面交接文件,一式三份進行正式備案;交接雙方各執一份,第三份交由所在的分(子)公司、部門辦公室存檔備查。

各分(子)公司、部門總經理級干部及各級財務總監的書面交接材料還應復印一份交到集團公司辦公室存檔備查。

第二十三條實行干部異動審批、備案制

(一)集團科級(含科長、副科長、科長助理)以上干部、各分(子)公司總經理助理級(含)以上干部的任命、遷調、輪崗、升(降)職、免職與解聘,須經集團董事會合議核準,并經董事長審批同意后執行。

(二)各分(子)公司科級(含科長、副科長、科長助理)干部的任命、遷調、輪崗、升(降)職、免職與解聘,須經過集團人力資源中心核準,并經分管人事的總裁助理審批同意后執行。

(三)各分(子)公司、部門科級以下干部的任命、升(降)職、免職與解聘,須經各分(子)公司、部門總經理審批同意后執行,并在集團公司人力資源中心備案。

七、干部的掛職、降職、免職與辭職

第二十四條干部掛職制度

因工作能力較弱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經營與管理線性指標的,應予以掛職考察。掛職使用的干部,其待遇按原職務標準執行。

第二十五條干部降職制度

因工作能力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降職使用。降職使用的干部,其待遇按照新任職務的標準執行。

第二十六條干部免職制度

(一)管理者瀆職或不稱職。

(二)經營嚴重虧損。

(三)關鍵管理指標未達到集團公司要求的線性指標。

(四)品德敗壞,行為有損集團公司聲譽。

(五)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集團公司財產、親自或讓他人索取(收受)賄賂。

(六)挪用集團公司資金歸個人使用或借貸給他人;擅自將集團公司資金以個人或他人名義開立帳戶儲存;擅自以集團公司財產提供擔保。

(七)未經集團公司同意,親自或授意他人從事與集團公司相競爭的業務;擅自將集團公司商標或其它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使用。

(八)泄露集團公司的商業秘密。

(九)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條干部辭職制度

(一)自愿辭職,是指干部因個人或者其他原因,自行提出辭去現任領導職務。

(二)引咎辭職,是指管理干部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不宜再擔任現職,由本人主動提出辭去現任管理職務。

篇2:公司中層后備干部管理條例(9)

公司中層后備干部管理條例(九)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快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工作步伐,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業配套的科級后備干部隊伍,根據黨委《關于加強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意見》和《關于加強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的意見》,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后備干部的選拔應堅持以下原則:

1、德才兼備的原則;

2、注重實績的原則;

3、職工公認的原則;

4、優進劣出的原則;

5、結構優化的原則;

6、一職一備的原則。

第三條后備干部人選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理論政策水平,掌握建設有***主義理論,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2、堅決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忠實履行“三個代表”的要求,立志gg開放,獻身現代化事業,在我縣經濟建設中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做出實績;

3、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有實踐經驗,有勝任領導工作的組織能力、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

4、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密切聯系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反對官僚主義,反對任何濫用職權、謀求私利的不正之風;

5、堅持和維護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有民主作風,有全局觀念,善于團結同志,包括團結同自己有不同意見的同志一道工作;

6、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身體健康。

第四條后備干部人選應符合以下年齡要求:

1、公司科級后備干部以30歲至35歲的干部為主體,30歲以下的要有一定數量;

2、公司部門后備干部以35歲至40歲的干部為主體,30歲左右的要有一定數量。

第五條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應力求達到以下規定:

1、近期可進領導班子的后備干部不少于同級后備干部總數的三分之一;

2、女后備干部人數不少于同級后備干部總數的20%;

3、后備干部中應有一定數量的非*黨員和少數民族干部人選。

第六條后備干部人選推薦的范圍:

1、公司科級正職后備干部人選原則上從副職中推薦;

2、公司科級副職后備干部人選從縣鄉機關中的優秀年輕干部和下屬單位正副職中推薦。

同時要注重從婦女、非黨干部和少數民族中選拔后備干部。

第七條后備干部人選推薦的程序:

1、擬定推薦方案,組建推薦工作組;

2、公布推薦職位和推薦人選的具體條件;

3、召開民主推薦大會進行民主推薦;

4、匯總推薦結果,并報上一級黨組織審定。

第八條后備干部的審定:

堅持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群眾公認,注重實績,注重發展潛力的原則,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進行審定:

1,公司科級正職后備干部人選由公司組織部審查,報黨委審定;

2,公司科級副職后備干部人選由各部門黨組織進行審查,報公司組織部審定。

第九條對確定的后備干部,要按照培養目標,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逐人采取措施,落實培養責任,促其健康成長。

第十條對確定的后備干部,主要采取以下培養措施: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主要是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同時學習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現代科技和歷史、法律知識。要注重把學習*理論與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結合起來,與實踐“三個代表”的要求,做合格人民公仆結合起來,與改造主觀世界、增強黨性結合起來,同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指導具體工作結合起來。

二是進行實踐鍛煉。主要通過公司之間、部門之間、公司中層之間的相互交流,單位內部之間的崗位輪換,以及下派掛職鍛煉、參與中心工作、承擔專項重大任務、適當安排擔任部長助理等多種形式和途徑進行培養,促進后備干部在實際工作中鍛煉提高,增長才干。

第十一條對確定的后備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進行管理:

縣委組織部負責制定后備干部工作規劃,綜合協調,檢查指導,研究解決帶有傾向性的問題;

鄉鎮、公司部門黨委(黨組、支部)負責制定后備干部培養措施,落實培養責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對后備干部要堅持備用結合,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每年結合年度考核,進行一次推薦、考核和調整,使后備干部隊伍始終保持一個常數。

第十三條建立后備干部個人檔案。內容包括后備干部登記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情況和年度考核材料。后備干部工作調動時,檔案隨轉。

第十四條公司部門黨組織要把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部署,一把手對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工作負總責。

第十五條組織部門要認真履行牽頭抓總的職責,切實加強指導;組織,監察,人力資源等部門要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協助做好政法系統后備干部和非*黨員、婦女后備干部的選拔和管理工作。

第十六條本辦法由公司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