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作業現場管理制度
1、下述作業屬危險作業
(1)高空作業(高度在2m以上,并有可能發生墜落的作業)。
(2)在易燃易爆部位的作業。
(3)爆炸或有爆炸危險的作業。
(4)起吊安裝大重型設備的作業。
(5)帶電作業。
(6)有急性中毒或窒息危險的作業。
(7)處理化學毒品、易燃易爆物資、放射性物質的作業。
(8)在輕質屋面(石棉瓦、玻璃瓦、木屑板等)上的作業。
(9)其它危險作業。
2、危險作業審批
(1)報請審批的危險作業應屬于生產中不常見,急需解決的作業。進行危險作業前,應由下達任務部門和具體執行部門(包括承包部門、個人)共同填寫“危險作業申請單”,報安全管理機構批準,特別危險作業需報主管領導審批。
(2)如情況特別緊急來不及辦理審批手續時,實施單位必須經主管領導同意方可施工。主管領導應召集有關部門在現場共同審定安全防范措施和落實實施單位的現場指揮人。
(3)危險作業的單位應制定危險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報請經安全科室審批;特別危險作業須經安全技術論證報請主管領導批準。
(4)作業人員由危險作業單位領導指定,有作業禁忌癥人員、生理缺陷、勞動紀律差、喝酒及有不良心理狀態等人員,不準直接從事危險作業。
3、危險作業的實施
(1)危險作業申請批準后,必須由執行單位領導下達危險作業指令。操作者有權拒絕沒有正式作業指令的危險作業。
(2)作業前,單位領導或危險作業負責人應根據作業內容和可能發生的事故,有針對性地對全體危險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落實安全措施。
(3)危險作業使用的設備、設施必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和規定,危險作業所使用的工具、原材料和勞動保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和規定。做到配備齊全、使用合理、安全可靠。
(4)危險作業現場必須符合安全生產現場管理要求。作業現場內應整潔,道路暢通,應有明顯的警示標志。
(5)危險作業過程中實施單位負責人應指定一名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有安全意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人作為安全負責人,負責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
(6)危險作業單位領導和作業負責人應對現場進行監督檢查。
(7)對違章指揮,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作業人員違章作業時安全員或安全負責人有權停止作業。
(8)危險作業完工后,應對現場進行整理。
篇2:危險作業審批制度
第一條本制度適用于洗化廠內的下列作業:
1、在危險區域或不安全狀態下作業;
2、在易燃易爆區域的各類動火作業;
3、接觸危險物質的作業(如毒氣、毒物、高溫、輻射等);
4、高處作業;
5、缺氧或有毒的場所作業(如容器內、下水井等);
6、爆破作業等。
第二條凡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危險作業應事先提出申請,經有關部門同意后辦理審批手續。特殊情況(如搶險或緊急處理事故等)允許事后補辦手續,安全消防部門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條危險作業的審批視危險程度而定,特別危險作業由廠領導審批,危險較大的作業由廠安全部門審批,危險性較小的作業由車間審批。
第四條危險作業審批前,有關人員必須親臨現場通過必要的檢測數據,落實好相應的防護和救護措施后方可批準。
第五條危險作業人員必須有一定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身體狀態良好,禁止女工、老、弱、病、殘人員參加。
第六條危險作業現場必須有明顯標志,有專人監護,做到可干可不干的一律不干;能夠到安全地點或安全期間干的一定轉移到安全地點或延遲到安全期間干;能用比較安全的方法代替的一定采用較安全方式作業。
篇3:危險作業報告工作制度
一、危險作業的范圍
1、一類危險作業范圍
加氣區、充裝區、供氣區、儲罐區內貯運壓力容器和管道設備動火;在液化石油氣罐區、壓縮機間、烴泵房、加氣區的動火;槽車裝卸臺、槽車處及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處的動火;加氣、充裝、供氣設備管網接改線的動火。
2、二類危險作業范圍
生產作業區內除一類危險作業范圍外的動火均屬二類危險作業范圍。
二、危險作業審批手續
1、凡屬一類危險作業,由作業單位擬定作業方案。
(1)作業的內容;
(2)作業的具體部位,畫草圖說明;
(3)作業的安全措施,包括加盲板的位置,掃描置換的方式、放散措施、現場監護、濃度分析測定、消防人員和器材的配備等;
(4)作業的現場指揮員;
(5)作業的起止時間。
擬定方案以后,由技術負責人審查,本單位主管生產(或安全)的領導簽字后報安全部門。安全部門審查后簽發動火證,作業班組持動火證執行危險作業。
2、凡屬二類危險作業也需按一類方案的內容由作業部門擬定作業方案由單位主管生產(或安全)的領導批準,并由站安全員簽發動火證,作業班組持動火證執行作業。
3、一類危險作業方案須在作業前兩天報安全部門。
4、特殊緊急狀態下臨時搶修用火,可根據作業的部位和性質用非書面的形式向安全部門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執行。
5、危險作業要在動火證或作業方案所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如因故改期或動火部位和方案有改變,需另行辦理審批手續。
6、無論一類或二類危險作業,都必須有作業方案并經過批準。無作業方案或未經批準的作業,按違章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