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防水工安全操作規定
1、一般規定
①材料存放于專人負責的庫房,嚴禁煙火并掛有醒目的警告標志和防火措施。
②施工現場和配料場地應通風良好,操作人員應穿軟底鞋、工作服、扎緊袖口,并應配戴手套及鞋蓋。涂刷處理劑和膠粘劑時,必須戴防毒口罩和防護眼鏡。外露的皮膚應涂擦防護膏。操作時嚴禁用手直接揉擦皮膚。
③患有皮膚病、眼病、刺激過敏者,不得參加防水作業。施工過程中發生惡心、頭暈、過敏等,應停止作業。
④用熱瑪蹄脂粘鋪卷材時,澆油和鋪氈人員,應保持一定距離,澆油時,檐口下方不得有人行走或停留。
⑤使用液化氣噴槍及汽油噴燈,點火時,火嘴不準對人。汽油噴燈加油不得過滿,打氣不能過足。
⑥裝卸溶劑(如苯、汽油等)的容器,必須配軟墊,不準猛推猛撞。使用容器后,其容器蓋必須及時蓋嚴。
⑦高處作業屋面周圍邊沿和預留孔洞,必須按"洞口、臨邊"防護規定進行安全防護。
⑧防水卷材采用熱熔粘結,使用明火(如噴燈)操作時,應申請辦理用火證,并設專人看火。配有滅火器材,周圍30m以內不準有易燃物。
⑨雨、雪、霜天應待屋面干燥后施工。六級以上大風應停止室外作業。
⑩下班清洗工具。未用完的溶劑,必須裝入容器,并將蓋蓋嚴。
2、熬油
①熬油爐灶必須距建筑物lorn以上,上方不得有電線,地下5m內不得有電纜,爐灶應設在建筑物的下風方向。
②爐灶附近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應配備鍋蓋或鐵板、滅火器、砂袋等消防器材。
③加入鍋內的瀝青不得超過鍋容量的3/4.
④熬油的作業人員應嚴守崗位,注意瀝青溫度變化,隨著瀝青溫度變化,應慢火升溫。瀝青熬制到由白煙轉黃煙到紅煙時,應立即停火。著火,應用鍋蓋或鐵板覆蓋。地面著火,應用滅火器、干砂等撲滅,嚴禁澆水。
⑤配制、貯存、涂刷冷底子油的地點嚴禁煙火,并不得在30m以內進行電焊、氣焊等明火作業。
3、熱瀝青運送
①裝運油的桶壺,應用鐵皮咬口制成,嚴禁用錫焊桶壺,并應設桶壺蓋。
②運輸設備及工具,必須牢固可靠,豎直提升,平臺的周邊應有防護欄桿,提升時應拉牽引繩,防止油桶搖晃,吊運時油桶下方lOm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
③不允許兩人抬送瀝青,桶內裝油不得超過桶高的2/3.
④在坡度較大的屋面運油,應穿防滑鞋,設置防滑梯,清掃屋面上的砂粒等。油桶下設桶墊,必須放置平穩。
篇2:建筑工地防水工安全操作規定
1、一般規定
①材料存放于專人負責的庫房,嚴禁煙火并掛有醒目的警告標志和防火措施。
②施工現場和配料場地應通風良好,操作人員應穿軟底鞋、工作服、扎緊袖口,并應配戴手套及鞋蓋。涂刷處理劑和膠粘劑時,必須戴防毒口罩和防護眼鏡。外露的皮膚應涂擦防護膏。操作時嚴禁用手直接揉擦皮膚。
③患有皮膚病、眼病、刺激過敏者,不得參加防水作業。施工過程中發生惡心、頭暈、過敏等,應停止作業。
④用熱瑪蹄脂粘鋪卷材時,澆油和鋪氈人員,應保持一定距離,澆油時,檐口下方不得有人行走或停留。
⑤使用液化氣噴槍及汽油噴燈,點火時,火嘴不準對人。汽油噴燈加油不得過滿,打氣不能過足。
⑥裝卸溶劑(如苯、汽油等)的容器,必須配軟墊,不準猛推猛撞。使用容器后,其容器蓋必須及時蓋嚴。
⑦高處作業屋面周圍邊沿和預留孔洞,必須按"洞口、臨邊"防護規定進行安全防護。
⑧防水卷材采用熱熔粘結,使用明火(如噴燈)操作時,應申請辦理用火證,并設專人看火。配有滅火器材,周圍30m以內不準有易燃物。
⑨雨、雪、霜天應待屋面干燥后施工。六級以上大風應停止室外作業。
⑩下班清洗工具。未用完的溶劑,必須裝入容器,并將蓋蓋嚴。
2、熬油
①熬油爐灶必須距建筑物lorn以上,上方不得有電線,地下5m內不得有電纜,爐灶應設在建筑物的下風方向。
②爐灶附近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應配備鍋蓋或鐵板、滅火器、砂袋等消防器材。
③加入鍋內的瀝青不得超過鍋容量的3/4.
④熬油的作業人員應嚴守崗位,注意瀝青溫度變化,隨著瀝青溫度變化,應慢火升溫。瀝青熬制到由白煙轉黃煙到紅煙時,應立即停火。著火,應用鍋蓋或鐵板覆蓋。地面著火,應用滅火器、干砂等撲滅,嚴禁澆水。
⑤配制、貯存、涂刷冷底子油的地點嚴禁煙火,并不得在30m以內進行電焊、氣焊等明火作業。
3、熱瀝青運送
①裝運油的桶壺,應用鐵皮咬口制成,嚴禁用錫焊桶壺,并應設桶壺蓋。
②運輸設備及工具,必須牢固可靠,豎直提升,平臺的周邊應有防護欄桿,提升時應拉牽引繩,防止油桶搖晃,吊運時油桶下方lOm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
③不允許兩人抬送瀝青,桶內裝油不得超過桶高的2/3.
④在坡度較大的屋面運油,應穿防滑鞋,設置防滑梯,清掃屋面上的砂粒等。油桶下設桶墊,必須放置平穩。
篇3:機械手安全操作規定
機械手安全操作規定
1. 目的: 為了避免技術員在調整和使用機械手過程中,因操作不當而發生安全事故.
2. 范圍: 公司的所有機械手的操作過程.
3. 職責:
3.1 成型主管:定期安排專業人員保養機械手.
3.2 技術員:按操作規程調整和使用機械手.
4. 定義: 無
5. 程序:
5.1 崗前培訓.
5.1.1成型技術員必須接受崗前培訓,合格后方可操作機械手.
5.1.2 未經培訓人員嚴禁操作機械手.
5.2 換模調整時注意事項.
5.2.1 氣壓壓力調整為4kg/cm2~5kg/cm2之間.
5.2.2 速度要調整適當,以手臂在運轉中不震動為準.
5.2.3 時間調整要適當,以即能保證取出正常又能保證周期時間最短.
5.2.4 調整取出位置時要拔掉高壓氣管,以免碰壞模具和機器,碰傷人.所有固定螺絲要打緊.
5.3 運轉中注意事項.
5.3.1每班技術員要4h點檢一次機械手運轉狀況.檢查是否漏氣、螺絲松動、有無震動,取出位置有無移位,氣壓是否在4kg/cm2 ~5kg/cm2 之間.
5.3.2 機械手運轉中,人不可站在機械手落下或作動的范圍內,也不可把手或其它的物體伸入機械手作動的安全范圍內. 5.3.3 在生產中要注意機械手運轉是否異常,如有異常響聲或滑動不順,應立即停止進行檢查!另外平時應對機械手固定螺絲進行點檢看是否松動和滑絲!
5.4 停機注意事項.
5.4.1 在不使用機械手時,必須把機械手臂置于安全位置,以防機器震動時手臂落下而損壞.
5.4.2 操作盤不可隨意亂放,要掛在指定的地方.
5.4.3 不使用時一定要切斷機械手電源.
5.4.4 要清掃干凈機械手.
6. 相關文件: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