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式折梯直梯安全技術標準
1目的為保證登高作業人員人身安全、防止墜落、摔傷事故發生,特對移動式折梯、直梯設置和構造予以規定。2適用范圍適用于廠區、車間等高空作業;購買或使用移動式折梯和直梯作業時,均要符合本標準要求。3定義無4標準內容4.1移動式折梯技術標準4.1.1梯梁和踏實板的材料不得低于1Y12硬鋁合金的強度。4.1.2梯梁的截面尺寸不得小于50*30*3MM。4.1.3踏板必須用截面尺寸不得小于44*20*2MM矩形管制作。4.1.4梯長不得超過5M,梯寬不得小于300MM。4.1.5踏板間距為270-300MM,工作角度75±5°。4.1.6踏板表面必須有條紋或花紋防滑紋。4.1.7踏板與梯梁之間的連接必須采用鉚接或焊接。4.1.8鉸鏈銷直徑不小于8MM。4.1.9踏板承重量不小于100公斤。4.2移動式折梯其他要求4.2.1折疊梯全部構件采用鉚接或焊接連接,外觀無明顯虛焊、脫鉚脫焊現象。4.2.2折疊梯四梯腳長度、張緊度、角度保持一致,四梯腳應用合成橡膠作為防滑墊。4.2.3木質折疊梯梯梁與踏板下面須用直徑50MM的圓鋼筋加固,螺母與梯梁的接觸部分加墊圈.榫口加倒榫防止踏棍脫落.4.2.4木質折疊梯的截面尺寸不小于30*80MM、踏板的截面尺寸不小于40*50MM。跳板間距與合金折疊梯相同。4.2.5木質折疊梯表面不應涂導電類的油漆.必要時四腳采取防滑處理.4.3移動式直梯技術標準(木質梯)4.3.1木梯梁的截面尺寸不小于30*80MM。4.3.2踏板的截面尺寸不小于40*45MM。4.3.3踏板間距為270--300MM,最下面的踏板與兩梯梁底端距離為270MM。4.3.4踏板與梯梁之間采用榫接,踏板穿過梯梁時榫頭與梯梁齊平,所有榫眼處在梯梁中心線上,榫頭與榫眼緊密連接,榫頭用木楔釘牢.4.3.5根根實際情況,竹、木梯梯梁可做成平行或等腰形。4.3.6踏棍承重量不小于100公斤。4.4移動式直梯技術標準(竹質梯)4.4.1竹梯梁底部直徑不小于100MM,上部直徑不小于40--50MM。4.4.2梯梁兩側長度一致,根據需要可做成等腰形梯。4.4.3踏棍直徑不小于35-45MM,踏棍間距275--300MM。4.4.4踏棍穿過梯梁時只能穿透梯梁內側,榫頭與梯梁內圓齊平,所有榫眼處在梯梁中心線上,榫頭與榫眼緊密連接,每根踏棍與梯梁連接部分用竹釘固定。踏棍中間必須有一至二個竹節增加承重量。踏棍承重量不小于100公斤。4.4.5梯腳必須采取防滑處理。4.4.6梯梁、踏棍應無翹曲、腐朽、開裂、缺棍及其它缺陷。4.5使用要求4.5.1只允許一個人在梯子上工作。4.5.2木折梯上部第二個踏板面為最高安全站立高度。梯子上部第一個踏板不得站立或越過。并于最高安全站立高度處涂紅色標志。4.5.3梯子上有人時不得移位。4.5.4梯子表面應涂不導電的、透明涂料或防腐劑。5記錄無6參考標準6.1移動式木質梯安全標準GB7059.1-866.2移動式木折梯安全標準GB7059.2-866.3移動式輕金屬直梯安全標準GB7059.3-86
篇2:移動式折梯直梯安全技術標準
1目的為保證登高作業人員人身安全、防止墜落、摔傷事故發生,特對移動式折梯、直梯設置和構造予以規定。2適用范圍適用于廠區、車間等高空作業;購買或使用移動式折梯和直梯作業時,均要符合本標準要求。3定義無4標準內容4.1移動式折梯技術標準4.1.1梯梁和踏實板的材料不得低于1Y12硬鋁合金的強度。4.1.2梯梁的截面尺寸不得小于50*30*3MM。4.1.3踏板必須用截面尺寸不得小于44*20*2MM矩形管制作。4.1.4梯長不得超過5M,梯寬不得小于300MM。4.1.5踏板間距為270-300MM,工作角度75±5°。4.1.6踏板表面必須有條紋或花紋防滑紋。4.1.7踏板與梯梁之間的連接必須采用鉚接或焊接。4.1.8鉸鏈銷直徑不小于8MM。4.1.9踏板承重量不小于100公斤。4.2移動式折梯其他要求4.2.1折疊梯全部構件采用鉚接或焊接連接,外觀無明顯虛焊、脫鉚脫焊現象。4.2.2折疊梯四梯腳長度、張緊度、角度保持一致,四梯腳應用合成橡膠作為防滑墊。4.2.3木質折疊梯梯梁與踏板下面須用直徑50MM的圓鋼筋加固,螺母與梯梁的接觸部分加墊圈.榫口加倒榫防止踏棍脫落.4.2.4木質折疊梯的截面尺寸不小于30*80MM、踏板的截面尺寸不小于40*50MM。跳板間距與合金折疊梯相同。4.2.5木質折疊梯表面不應涂導電類的油漆.必要時四腳采取防滑處理.4.3移動式直梯技術標準(木質梯)4.3.1木梯梁的截面尺寸不小于30*80MM。4.3.2踏板的截面尺寸不小于40*45MM。4.3.3踏板間距為270--300MM,最下面的踏板與兩梯梁底端距離為270MM。4.3.4踏板與梯梁之間采用榫接,踏板穿過梯梁時榫頭與梯梁齊平,所有榫眼處在梯梁中心線上,榫頭與榫眼緊密連接,榫頭用木楔釘牢.4.3.5根根實際情況,竹、木梯梯梁可做成平行或等腰形。4.3.6踏棍承重量不小于100公斤。4.4移動式直梯技術標準(竹質梯)4.4.1竹梯梁底部直徑不小于100MM,上部直徑不小于40--50MM。4.4.2梯梁兩側長度一致,根據需要可做成等腰形梯。4.4.3踏棍直徑不小于35-45MM,踏棍間距275--300MM。4.4.4踏棍穿過梯梁時只能穿透梯梁內側,榫頭與梯梁內圓齊平,所有榫眼處在梯梁中心線上,榫頭與榫眼緊密連接,每根踏棍與梯梁連接部分用竹釘固定。踏棍中間必須有一至二個竹節增加承重量。踏棍承重量不小于100公斤。4.4.5梯腳必須采取防滑處理。4.4.6梯梁、踏棍應無翹曲、腐朽、開裂、缺棍及其它缺陷。4.5使用要求4.5.1只允許一個人在梯子上工作。4.5.2木折梯上部第二個踏板面為最高安全站立高度。梯子上部第一個踏板不得站立或越過。并于最高安全站立高度處涂紅色標志。4.5.3梯子上有人時不得移位。4.5.4梯子表面應涂不導電的、透明涂料或防腐劑。5記錄無6參考標準6.1移動式木質梯安全標準GB7059.1-866.2移動式木折梯安全標準GB7059.2-866.3移動式輕金屬直梯安全標準GB7059.3-86
篇3:精品資源消防控制室基本技術標準
消防控制室基本技術標準
一、本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內的消防控制室,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規定的集中火災報警系統、控制中心報警系統中的消防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
二、消防控制室的設置位置、防火分隔措施和安全疏散條件,以及設備組成、一般要求、控制和顯示要求、信息記錄要求、信息傳輸要求和其他要求應符合國家有關消防技術標準和規范的規定;
三、消防控制室應能監控保護區域內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包括火災探測報警系統及聯動控制系統)、消火栓系統、自動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防火門及卷簾系統、電梯、消防電源、消防應急照明系統、消防通訊等各類消防系統及系統中的各類消防設備(設施),并能顯示各類消防設備(設施)的動態信息和消防管理信息;
四、消防控制室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或其組合設備組成;
五、消防控制室應有一部用于火災報警的外線電話;
1/3
六、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由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顯示盤、火災聲/光警報器等設備組成,完成火災探測報警功能;并能接收和顯示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工作狀態信息;
七、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由消防聯動控制器、模塊、消防電氣控制裝置、消防電動裝置等消防設備組成,完成消防聯動控制功能;并能接收和顯示消防電話、電梯、傳輸設備、消防應急廣播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泡沫和干粉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防火門及卷簾系統、消防應急照明系統、消防通訊系統等消防設備或系統的動態信息;
八、消防控制室應有相應的系統竣工圖紙、各分系統控制邏輯關系說明、設備使用說明書、系統操作規程、應急預案、值班制度、維護保養制度及記錄等;
九、消防控制室應有建筑總平面布局圖、保護區域的建筑平面圖、系統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有CRT圖形顯示器,具備智能顯示功能的,應保證各種顯示界面完整。不具備智能顯示功能的,建筑的總平面布局圖應能完整顯示建筑周邊環境狀況;保護區域的建筑平面圖應能顯示各個保護區域及主要部位的名稱和疏散路線,并能顯示火災自動報警和聯動控制系統及其控制的各類消防設備(設施)的名稱、物理位置和各消防設備(設施)的準確信息;系統圖應包括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泡沫和干粉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消防應急照明系統等內容;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