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車間水處理設備維保與食品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以適當的方式進行水處理設備維修、保養,達到預防水質污染的可能性。
2.適用范圍:任何產品、材料、原材料直接接觸處理水的設備維修活動。
3.職責
3.1維修人員
負責水處理區域內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在維修過程中,維修人員嚴格按照設備維修食品安全程序執行,對所涉及到的水質安全活動負責。
3.2維修班長及化驗班長
負責設備維修食品安全程序的執行、監督工作;監督維修人員嚴格照設備維修食品安全程序進行維修活動,并負責對發生水質污染的活動進行跟蹤解決。
4.設備維修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及要求
4.1維修前的洗消
4.1.1使用工具,應在維修前在20--25ppm的氯水中浸泡30分鐘,或采用75%酒精溶液均勻噴涂并沖洗。
4.1.2需要更換的備件,應列入工具/零件清單,備件在使用前進行消毒、沖洗。
4.1.3生產過程中,更換或維修設備管道密封墊及設備上的與產品接觸的相關零件前進行消毒、沖洗。
4.1.4其余與產品表面接觸的設備檢修,維修完成后進行消毒、沖洗。
4.1.5消毒過程由化驗人員完成。
4.1.6設備維修完成后及時與化驗人員進行交接。
4.2維護過程中的清潔及食品安全防護:
4.2.1維修前,清點使用工具,并填寫《設備維修維修記錄》。
4.2.2在生產區域維修過程中,如果出現零件替換,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執行,并詳細填寫《設備維修維修記錄》。
4.2.3為防止交叉污染,保證食品安全,維修、安裝部件等操作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內后外的順序進行。
4.2.4維修完設備后維修人員要進行工具及零件清點,并與維修前所列出的工具及零件清單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并且作業區域沒有發現零散、不能說明明確用途的零件及工具后,方可離開現場。替換下來的零件帶出維修現場,集中處理。
4.2.5維修完設備后,維修人員應進行復核。同時,查找可能隱患,并處理后才可以生產,確保水質及設備安全。
4.2.6維修保養過程中所產生的碎屑應及時清除。對于螺母、螺栓、墊圈、金屬絲、膠帶、焊條等類似小物品,由于可能對產品造成污染,應首先被加以控制。
4.2.7在產品區或生產區內進行重大維修活動時,應預先制定方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該等防護裝置應能夠有效防止水質受污染。
4.2.8生產過程中,嚴禁在水處理設備周邊10米范圍內進行切割、焊接和可能造成揚塵等一切維修活動。
4.2.9只有潔凈的工具和擦拭物方可在設備內部使用。當在接觸水體位置作業時,維修人員應遵守良好的衛生規范。
5.臨時性維修的管理
5.1設備,設施的維修應避免使用臨時性材料如:繩子、膠帶、鋼絲等。
5.2在特殊情況下為了不影響當班生產需要臨時性修理時,應確保不會對水質安全造成危害,且應掛上標識牌,注明日期和時間.
6.潤滑保養
6.1設備潤滑按照《潤滑油使用管理制度》執行。根據設備銘牌或說明書制定潤滑點檢表,按照點檢表進行設備潤滑保養。
6.2在產品、包裝材料接觸面只能使用食品級潤滑油。
6.3維護保養應預防并減少潤滑油泄漏及過量等問題。若產品區上方裝有驅動電動機或傳送帶在不同層面上交叉或平行運行,則應在適當部位安裝接盛潤滑油的回收盤。
6.4將常用潤滑劑存放于單獨的指定區域內。對設備進行維護后,多余的潤滑劑應及時清除。
6.5食品級潤滑油要標識明確單獨存放在零件庫,隨時發生隨時領用。并與非食品級潤滑油分開存放,避免使用時發生混淆。
6.6加油槍加以標簽標識,明確適用油品規格。
6.7廢棄機油等油類集中存放,統一回收或銷毀,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篇2:貨柜裝柜安全控制程序
目的設立本程序以規范運輸過程,防止貨物丟失或非準許進入,滿足GSV防恐要求。2.范圍本程序適用于所有從事運輸的貨倉人員和司機以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3.職責由貨倉主管策劃和安排貨場倉工作貨物運輸,具體運輸工作由海關人員和司機人員負責。4.程序4.1貨物運輸4.1.1有成品外運時,貨倉人員必檢驗司機的運輸通知并與船務部發出的指示精神核實后,方能裝載貨物。4.1.2一般物料,半成品對外運輸時需憑采購部或船務部出具的通知進行裝載。4.1.3所有貨車集裝箱在裝載貨物前后必須接受例行貨柜車七點檢查并清潔干凈。如發現車門不嚴或車箱破爛,應向貨倉負責人提出拒絕給該類車箱裝載貨物。4.1.4在裝載區域裝載貨物時,需由安全經理或制定安全人員進行監控,未經許可的人員或車輛不得進入該區域內。4.1.5貨物在裝載完畢就即時上鎖或使用一次性封條,于運輸單上填寫封條號碼,收貨方對運輸車輛進行檢驗是否在運輸的過程中被篡改過,如有異常應即時向廠部和客戶報告,商討有效的處理方案。4.1.6所有車輛由貨倉統一管理。客、貨車必須分區停泊,對貨車停車區域實施監控,禁止準許人員進入。貨倉內所有的物料的儲存環境必須由同一門口進出的唯一途徑,窗口需要有玻璃關閉緊密,不能讓外界進入任何物件4.1.7設立獨立的成品儲存倉,成品儲存倉有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未經許不得隨時便進入,如有客人或品質檢查員進行檢查的必須要有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4.1.8成品、貨物的裝載有獨立的區域,裝載區域內不準未經允許可人員及車輛進入,裝載人員接受貨倉主管的管理,并需要接受安全知識培訓。裝載車輛司機在將車輛停泊好后應即進入司機休息的地方等待。4.1.9貨物裝載過程需要有貨倉負責人監督,防止未經許可人員,車輛的進入及異常事情的發生,當發現有不尋常事情或不允許人員進入裝載區域時,貨倉負責人應即時加以阻止,
并對此進行相應的記錄保存。4.1.10貨物被裝好后應即時由貨倉管理人員將車門封好/上鎖,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被開鎖,一般不可以讓司機接觸車門鎖匙。外運出口貨物應由貨倉負責人貼上廠封條紙,待海關檢查后再插上海關發給的封匙
篇3:貨柜封條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加強對貨柜封條的安全控制,避免運輸途中貨物的丟失,調包,或被不法分子,恐怖組織利用制造恐怖事件,確保貨物及時運到,安全結關。
2.適用范圍適用于貨柜封條的安全控制。
3.工作職責海關人員或相關指定代表負責貨柜封條安全管理。
4.工作程序
4.1所有貨車須在指定貨,在未得到安全經理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在非裝卸區域裝卸貨物.
4.2裝貨前由落貨員檢查貨柜內壁的編號是否一致.記錄下號碼于《落貨單》.檢查貨柜外表的號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應作退柜處理.如果號碼有更改過或重新噴上去的痕跡,應記錄在報告上.
4.3落貨員應檢查貨柜是否有損壞,如柜壁有穿孔,則作退柜處理.并檢查貨柜內是否有異物或異味.如果有,應作清潔處理。
4.4落貨員要檢查柜門是否可以關嚴,手把及門扣是否完好。
4.5落貨員作清單核準,核對箱嘜并開箱檢查(至少5箱)箱內貨物是否與清單一致。
4.6確認無誤后,由指定的裝卸員負責裝卸.未經許可,不可由他人代替或幫手。
4.7所有貨物需在指定保安員人員監控下裝車及卸貨。在此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不得有任何非準許人員或物料的接近或進入。
4.8裝卸員應小心輕放貨物,如有“此方向上”標致的,應按要求方向擺放。
4.9落貨員統計所有裝箱數.并記錄于《落貨單》。
4.10裝卸完畢,經安全經理或安全代表進一步檢查確認后,對貨物進行拍照,照片中需明顯地看到箱嘜跟紙箱日期印,即對運貨車進行鉛封或貼上封條,對貨柜車之集裝箱上鎖。
4.11集裝箱封條由報關員統一保存和控制,所有封條采取流水號方式編號,在裝貨完成后,由安全經理檢查確認后,通知報關員,報關員發出封條,對貨柜進行貼封。封條號碼需記錄于《落貨單》上,以便在有需要時追溯。
4.12貼好封條好,拍照,存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