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EMS程序文件:信息交流溝通程序
公司EMS程序文件范本:信息交流溝通程序
六.信息交流溝通程序
1.目的與適用范圍
為規范環境信息溝通渠道,支持環境體系有效運行,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生產活動中各類環境信息的傳遞和處理工作。
2.引用標準和文件
《ISO14000:1996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環境管理體系―原則、體系和支持技術通用指南》
3.職責
3.1推行辦負責公司內、外部環境信息的綜合管理。
3.2各單位負責本單位、外部環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饋工作。
4.程序
4.1信息交流的分類與形式
4.1.1信息交流分類
a.內部信息交流:在生產活動中,與生產活動相關的人員(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
b.外部信息交流:與外部的組織、個人或第三方間的信息交流。
4.1.2信息交流可以是書面形式的,也可以是口頭形式的(如電話錄音),或是其他一切可利用的通訊及宣傳工具。
4.1.3信息交流時,其內容應準確可靠。
4.2信息交流與溝通內容:
a.批評:有關環境方針、管理方面、環境行為、對環境不安全的產品的抱怨;
b.建議:各種有關改善環境的觀點;
c.提問:對環境方針、方案、要求、廢物利用及對環境安全的產品;
d.報告:向利益相關方報告公司的環境狀況。報告可來自公司內部和外部;
e.宣傳/培訓:對于環境方針、體系要求、環境方案、環境行為狀態的內、外部的培訓、研討會、展示會和出版物。
4.3交流與溝通
4.3.1各單位建立環境信息臺帳,詳細記錄在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內、外部環境信息。
4.3.2生產活動內部產生的信息,應由產生單位在當日進行傳遞。
4.3.3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可直接傳遞到推行辦(管理責任者)或外部相關方。
4.3.4對于外部信息,各單位在接到該信息后,應立即進行記錄,并在當日內傳遞到推行辦。
4.3.5對于外部你方提出的抱怨和申述,推行辦會同相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管理者代表后形成處理決定。
4.3.6需要回復的內、外部信息,相關部門應在合理期限內予以書面答復,并做好記錄。
5.支持性、作業文件
篇2:某酒店培訓信息溝通反饋制度
酒店培訓信息溝通反饋制度
培訓活動要真正產生培訓效果,對經營起到推動作用,其首要前提就是把握經營思路,找準經營中的薄弱環節,以及時提供最需要的培訓服務。而這一切必須建立在迅捷有效的信息溝通反饋渠道的基礎上,因此,行而有效的信息溝通反饋制度就成為培訓工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1.建立人力資源部與其他部室的碰頭會制度,定期與有關部室舉行座談,從中了解部門的經營情況和部門對培訓的真正需求,征求部門對培訓工作的意見。
2.定期與一線部室班組長及員工代表舉行座談,了解員工對培訓的真正需求及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培訓角度加以分析和解決。
3.不定期深入部門,到員工實際工作中去調查研究,主動獲取第一手資料。
4.對經營管理中的突發性事件做好個案分析,對于典型案例要深入剖析,并編入教案,立案歸檔。
5.一線部室要定期將賓客意見匯總和部門培訓活動記錄送達人力資源部,保證人力資源部掌握賓客需求和部門培訓動態,不斷調整工作重點以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
篇3:工程管理信息溝通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1條為了促進工程管理信息在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區域公司、項目部以及集團總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加強與外部相關方的溝通,制定本辦法。
第2條本程序適用于工程管理方面信息的溝通與交流。
第3條本辦法主要依據《信息、溝通、協商控制程序》(出自五洋《管理體系程序匯編》)。
第4條主要職責。
1.集團工程管理中心:負責收集國家有關的規定、標準等,負責與集團公司領導、主管部門、甲方、各職能部門、區域公司之間的有效溝通。
2.區域公司:負責收集地方有關的規定、標準等,負責與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地方主管部門、甲方、項目部之間的有效溝通。
3.項目部:負責收集與工程相關的信息,負責與區域公司、甲方、監理之間的有效溝通。
第二章?外部溝通
第5條外部主管部門。溝通的內容包括:
1.國家頒布的關于工程質量、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各類標準等。
2.安全標化工地、創優工程等創優指標的申報。
3.施工許可證、質監、安監等手續辦理。
4.協助做好上級的專項檢查、臨時檢查等迎檢工作。
第6條行業協會。溝通的內容包括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關于工程質量、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行業標準、有關文件及各種活動信息和通知等。
第7條客戶。溝通的內容包括客戶回訪、顧客投訴等。經營管理中心負責客戶回訪,顧客投訴可參看《客戶投訴管理辦法》。
第8條監理。溝通的內容包括工程進度、質量、安全等。
第三章?內部溝通
第9條與上級溝通。溝通的內容包括上級下達的指令、通知、文件等。
第10條與下級單位溝通。溝通的內容包括下達的計劃、任務、安排等。
第11條與平級溝通。溝通的內容包括協作的方案、事項、雜務等。
第12條單位內部溝通。溝通的內容包括工作的安排、組織、協調等。
第四章?溝通方式
第13條會議。包括定期會議和不定期會議,會議要做好會議記錄。
1.定期會議。包括年度質安會議、季度檢查總結會議、區域公司月度檢查會議、定期培訓會、項目部周例會等。
2.不定期會議。包括專項檢查會議、臨時協調會等。
第14條文字形式。包括制度文件、通知、報表、報告等。填寫《文件發放登記表》。
第15條通訊工具。包括信息平臺、網絡、電話、傳真、快遞等。
第16條走訪。包括定期走訪和不定期走訪。
1.定期走訪。包括客戶回訪、例行檢查等。
2.不定期走訪。包括客戶投訴調解、關系協調等。
第五章?工作方法
第17條信息溝通專員。集團公司與區域公司應落實信息溝通專員,促進建立信息溝通網絡。
第18條信息收集。由專人負責收集信息,填寫《文件收集列表》。集團工程管理中心負責收集國家、行業的法規、制度、標準等,區域公司負責收集地方的相關規定,項目部負責收集與工程相關的信息。區域公司與項目部將收集的內容定期上報到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匯總存檔。
第19條信息分類。收集到的信息按照質量、安全、設備等進行分類,分發到各職能模塊,以便信息能得到及時的處理與執行,填寫《文件發放列表》,發放文件的同時填寫《文件發放登記表》。
第20條信息溝通。部門領導負責信息的溝通順暢,包括外部、內部的信息,建立信息發布、共享平臺,由專人負責信息的發布,確保發布的及時、準確性。
第21條信息反饋。信息接收方由專人負責確認信息的收到和反饋,反饋的信息由專人負責傳遞到相關職能人員,以便能得到及時的處理。
第22條信息存檔。由專人負責信息的整理和存檔,編訂成冊,制成統一目錄,以便查閱。
第六章?附則
第23條本辦法由集團工程管理中心負責起草、修訂、監督執行及解釋。
第24條本辦法經集團高層經營班子會議審議通過,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第25條附件:(1)文件收集列表;(2)文件發放列表;(3)文件發放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