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混凝土站攪拌樓操作規程

混凝土站攪拌樓操作規程

2024-07-10 閱讀 3378

混凝土站攪拌樓操作規程

1.目的:

1.1加強攪拌樓設備的保養維護,減少設備故障率以保證生產過程順利進行,滿足生產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職責:

2.1生產部助理對攪拌樓的直接管理職能。

2.1.1負責攪拌樓設備維護保養、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

2.1.2編制攪拌樓配件年度、月采購計劃及配件使用反饋。

2.1.3負責與客服部協調攪拌樓維修時間。

2.1.4負責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含特殊材料)的使用跟蹤。

2.1.5負責攪拌樓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并制定糾正措施。

2.2操作班組長協助生產部助理參與生產管理工作。

2.2.1負責當班的設備維護保養、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

2.2.2負責當班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含特殊材料)的使用跟蹤。

2.2.3負責本班組員工(含輔助工)考勤、考核。

2.2.4負責檢查當班易損件更換記錄、人工加料記錄、例保記錄、砼開盤記錄、計量抽查等相關記錄。

2.3攪拌樓操作員負責生產設備操作、設備巡視檢查、維修保養、信息反饋及各相關記錄工作。

2.4輔助工負責協助生產設備的維護、生產場所的清潔、特殊材料的領用及添加。

2.5裝載機駕駛員負責原材料上料、砂石料的回收利用、協助生產場所的清潔等工作。

3.生產前準備工作:

3.1生產前設備檢查工作

3.1.1攪拌主機檢查:

3.1.1.1主機卸料斗是否漏料及卸料斗汽缸和油缸是否靈活。

3.1.1.2主機減速機油、潤滑油泵油位檢查是否正常。

3.1.1.3主機電機及液壓泵是否正常。

3.1.1.4主機軸頭是否漏漿。

3.1.1.5主機卸料門限位開關是否到位。

3.1.1.6檢查攪拌主機各緊固螺栓應緊固牢靠,特別要注意攪拌葉片螺栓不得松動;攪拌葉

片與襯板的間隙是否在允許范圍(3-8mm);各個電磁閥、氣(油)缸、氣(油)管是否漏氣(漏油);皮帶是否太緊或太松。

3.1.2秤量系統檢查:

3.1.2.1各秤量機構的軟連接處有無松動。

3.1.2.2秤量卸料門蝶閥是否靈活

3.1.2.3計量斗卸料門磨損是否需修補。

3.1.2.4砂計量斗是否積料。

3.1.2.5各氣缸是否漏氣。

3.1.2.6稱量平臺粉塵是否清理干凈。

3.1.2.7儲料倉卸料門磨損是否需修補。

3.1.3螺旋機檢查:

3.1.3.1齒輪油是否到位,有無漏油現象。

3.1.3.2螺旋機是否有異響。

3.1.3.3減速機、電機是否正常。

3.1.3.4管道泵是否正常。

3.1.3.5進出口帆布接管是否鎖緊貼合、無漏料。

3.1.4空壓機檢查:

3.1.4.1空壓機油位是否到位。

3.1.4.2空壓機氣壓是否在0.6-0.8Mpa。

3.1.4.3皮帶是否有磨損和張緊度是否合格。

3.1.4.4儲氣罐、管路是否已排水。

3.1.4.5粉塵是否已清理。

3.1.5四樓料倉分料器、儲料倉檢查:

3.1.5.1減速機油位是否到位或漏油。

3.1.5.2皮帶是否松動或磨損。

3.1.5.3導料槽是否漏料、積料。

3.1.5.4減速機螺栓是否緊固。

3.1.5.5電動滾筒電機是否異常。

3.1.5.6筒倉頂是否有積料粉塵。

3.1.5.7筒倉頂收塵器是否需要清理。

3.1.5.8儲料倉高、低位裝置是否正常。

3.1.6皮帶系統檢查:

3.1.6.1皮帶是否跑偏。

3.1.6.2改向滾動軸承是否異常。

3.1.6.3托輥輪是否磨損。

3.1.6.4改向滾筒是否積料。

3.1.6.5接料斗橡膠板是否磨損和漏料。

3.1.6.6刮砂板磨損是否需更換。

3.1.7二樓料倉液壓系統檢查:

3.1.7.1卸料門是否磨損。

3.1.7.2液壓缸是否漏油。

3.1.7.3液壓門電機是否有異常。

3.1.7.4液壓缸油位是否到位。

3.1.7.5液壓門限位開關是否靈活到位。

3.1.8污水回收系統檢查:

3.1.8.1攪拌器軸承是否需加油。

3.1.8.2分離機和攪拌機、電機是否有異常。

3.1.8.3分離機和攪拌機油位是否到位或漏油。

3.1.8.4攪拌車紅外線感應器是否靈活。

3.1.8.5自動補水是否準確。

3.1.8.6砂石料清洗是否干凈(主機濾網是否堵塞)。

3.2根據客服部的生產供應計劃,與地磅員確認原材料(含特殊材料)庫存情況。

3.3客服部的生產聯系單和試驗室的校正配合比單需根據單號一一對應整理好,做好開盤前的技術準備工作,若要添加特殊材料需先安排人員領用到位。

4.生產過程工作:

4.1砼開盤規定:

4.1.1當操作員讀任務單時有新部位需開盤時,需找出生產聯系單和配合比校正單,打電話給試驗室站內試驗員核對任務單(含工地位置、澆注部位、標號、坍落度等)、核對、確認配合比(各原材料名稱、摻量)。

4.1.2根據配合比要求的原材料核對相應倉號的材料是否正確。

4.1.3若要添加特殊材料需對添加人員交底摻加量后方可啟動生產。

4.2攪拌樓一般采用自動控制,操作員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要集中思想,密切注意整個系統的工作狀況,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如玩手機、看書等,不得擅自離崗。

4.3生產過程中注意不同混凝土的和

易性,注意觀察電流表數值,當電流數值不在試驗室制定的合理范圍內時及時反饋試驗室站內帶班人員作相應的調整。

4.4在生產過程中當坍落度太小需加水時操作員需根據試驗室《混凝土配合比調整作業指導書》規定的權限加水,當加水量超過時只有試驗室站內試驗員有權調整配合比,操作員不得私自調整,以上調整操作員需做好記錄并由試驗室站內試驗員簽字確認。

4.5生產部助理根據實際倉位的變化及時更新倉位圖,以書面的方式將最新倉位圖傳遞至操作組、地磅組、試驗室、客服部,并回收舊版倉位圖。

4.6配合試驗室對生產出來的異常的混凝土作調整。

4.7如果ERP系統出現故障中斷需要手動生產,按照自動生產的順序來完成生產過程,應確保稱量精度、控制攪拌時間在保證質量安全的要求下進行。

4.8連續生產4小時以上或攪拌間隙時間超過30分鐘,必須于10分鐘內清洗好攪拌機內腔,以免水泥殘渣在機內凝固。

4.9各部件應運轉正常、無異響和不應有的摩擦聲,否則應查明原因,并加以排除。如需停機維修時,應立即通知調度班值班人員,以便調整生產供應計劃。

4.11巡視時發現皮帶機跑偏,在原材料輸送完后,應停機調整;運轉中傳動滾筒與輸送帶之間出現明顯滑動時,需增加張緊配重箱重量;經常觀察頭部及尾部清掃器工作是否正常,特別是皮帶機架體下部灑料嚴重時,應檢查清掃器。

4.12添加特殊材料時,應認真核對其材料品名和規格型號及應用工程名稱,監督輔助工按配合比要求準確計量后投料并記錄。

4.13若使用未預濕處理的輕粗骨料時投料順序為先投干粗骨料、細骨料和摻和料并加總用水量的1/2后拌和1分鐘,再投水泥、外加劑和剩余水后繼續拌合2分鐘,方可卸料。

4.14當班人員按規定對秤量設備巡查,發現異常應按自校規程進行校對。

4.14.1每班次抽查3單下料清單,確保每車誤差在允許范圍內(骨料±2%,粉料及液劑±1%)。若有超差應立即調整落差并找出原因進行修正,使其回歸在允許范圍內。

4.14.2每班次根據司機上交的重車過磅單(每班次4車)與相應下料清單對比,發現超出范圍(±2%)時應及時檢修秤量系統,找出原因進行修正,使其回歸在允許范圍內。

4.15在生產過程中巡查設備是否有“跑、冒、滴、漏”現象,并立即處理。重點為攪拌主機、皮帶系統、螺旋機、秤量系統。

4.16根據本套設備生產工藝特點,普通混凝土C50以下(含C50)攪拌時間為30S;C50混凝土以上攪拌時間為35S;摻鋼釬維混凝土攪拌時間為120S;聚丙烯纖維混凝土30S;摻膨脹劑防水劑混凝土35S;如遇需添加其他特殊摻和料時,攪拌時間由試驗室技術負責人根據勻質混凝土對攪拌時間的要求另行通知。

4.17攪拌樓因故混凝土攪拌時間超時10分鐘以上,應通知試驗室站內帶班到現場檢查混凝土性能并提出處理意見。

5.交接班工作(當班生產完畢)

5.1當班操作員需將本車砼生產完畢并退出本人用戶后方可移交下班操作員。

5.2說明各原材料倉位名稱是否變動。

5.3說明當班設備維修、異常情況及下一班注意事項。

5.4清洗攪拌主機外觀及平臺、各秤量系統粉塵及結塊(若有充足時間),清理操作室。

5.5做好當班易損件更換記錄、人工加料記錄、例保記錄、砼開盤記錄、砼配合比調整記錄、計量抽查、維修記錄等相關記錄。

5.6生產完畢的生產聯系單和配合比校正單應整理歸檔。

5.7接班人員需了解本班供應計劃,以便安排生產及設備維修工作。

6.安全注意事項

6.1上班開機前首先檢查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況,如不正常則嚴禁開機;若有懸掛“嚴禁合閘”牌時嚴禁開機。

6.2進入主機內部敲結塊時,應切斷主機電源并在操作臺及控制柜掛上警示牌,按下主機急停開關,急停開關鑰匙由進入主機內部人員隨身攜帶,主機外部有專人看護。

6.3生產過程中有關人員要經常巡視設備,檢查是否存在隱患,有隱患及時處理。在維修設備時,留守操作室人員應聽從維修人員指揮進行機臺操作,確保維修時的人身安全,或關閉操作電源帶走操作臺鑰匙方可進行維修。

6.4維修工、電工在修理設備時,一定要通知當班操作人員,并在要害處(如電源、操作臺)掛“嚴禁合閘”標牌,維修完畢后由負責維修人員拿掉掛牌,其他人不得拿掉掛牌,在掛牌拿掉前,嚴禁操作機臺。

6.5皮帶機作業時,嚴禁從皮帶下面鉆過或上面跨越,膠帶打滑時不得用手去拉。

6.6為確保對運行狀況有全面了解,操作工交接班時要在控制室交接,并填寫交接班記錄。

6.7嚴格遵守定人定崗制度,當班人員要集中思想,嚴密監視系統的工作狀況,不得擅自離崗。

6.8操作工若需高空作業時(>2米),必須正確佩帶好安全防護用品后方可升至高空作業。

6.9電焊、氣割安全注意事項:

6.9.1電焊、氣割作業時需持有特種行業許可證方能操作。

6.9.2離焊接、氣割作業點5米以內及下方不得有易燃品,10米內不得有氧氣瓶。

6.9.3氧氣瓶、乙炔瓶需相距5米以上距離存放。

6.9.4電焊、氣割作業時應穿戴勞動防護用品。

6.10在巡查設備時若發現皮帶機異常,應立即就近按下急停開關,并通知操作室人員置皮帶機于停止狀態后方能進行故障處理。

6.11操作員員要了解掌握系統各個緊急開關的功用,以便在緊急時及時作出正確反應。

7.相關文件和記錄:

《生產設備檢修月計劃表》

《HZS270例保作業單》

《混凝土開盤確認記錄表》

《攪拌機供水精度及供水能力試驗記錄》

《攪拌機混凝土勻質性試驗記錄》

《計量檢查記錄表》

《攪拌樓電子秤校準記錄表》

篇2:攪拌樓維修安全操作規程

攪拌樓維修安全操作規程

一、適用崗位

攪拌樓維修、輔助工、地磅員等崗位。

二、攪拌樓維修安全操作規程

1上班開機前專人檢查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況,如不正常嚴禁開機,如有"嚴禁合閘"牌不得開機。

2設備不正常工作時立即通知有關人員處理,處理完須經修理人員確認后方能開機。

3生產過程中有關人員要經常巡視設備,檢查是否存在隱患,有隱患及時處理。

4任何維修作業時必須通知當班操作人員,并在要害處(如電源、操作臺)掛"嚴禁合閘"標牌,維修完畢后由負責維修人負拿掉掛牌,其他人不得拿掉掛牌,在掛牌拿掉前嚴禁操作機臺。

5皮帶機作業時,嚴禁從皮帶下面或上面跨越,膠帶打滑時不得用手去拉。

6進入攪拌主機內部作業時,須拉下電源開關并在電源開關及控制臺上放置警示標志,壓下攪拌主機急停開關后鑰匙由進入主機內部作業人員隨身攜帶。在主機內部作業期間須有專人于主機外部看護。作業完成后經看護人員確認主機內部無滯留人員、工具等物品后方能開機。

7維修人員及輔助工上至筒倉頂部或皮帶走臺上維修、清理等無護欄高空作業時,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帶,遵守《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的規定。

8所有水池必須設置護欄并在明顯處設置警示標語。夜間須保證水池區域照明正常。

9抽取外加劑時必須正確佩戴防護手套、口罩、眼鏡,以防外加劑接觸皮膚或濺入體內。

10需要二人以上抬工作物時,要有專人指揮,要檢查綁扣、綁繩是否牢固,防止物件脫落傷人。

11進行設備裝配時,一定要擦干凈并仔細檢查,嚴防螺絲掉入機器內部。如有電機要安全接地。裝配完畢試機前,要檢查是否加好各種所需機油;試機時應空載點動二到三次,確定無事后才能正常開機。

12室外維修作業一律正確佩戴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

13每周檢查一次敲罐所用的尼龍繩,發現有腐蝕必須馬上更換。敲罐結束需將鉛球放回原位。

14維修作業時須遵守《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電焊安全操作規程》、《氣割安全操作規程》、《手持電動、氣動工具安全操作規程》、《砂輪機安全操作規程》。

15為確保對運行狀況有全面了解,操作工交接班時要在操作室交接,并填寫交接班記錄。

16嚴格遵守定人定崗制度,當班人員要集中思想,嚴密監視系統的工作狀況,不得擅自離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