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加強對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管理,避免災害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
本企業重點部位為倉庫、車間。
三、職責
本企業重點部位管理由企業安全委員會負責,總經理監督。
四、管理內容
1.加強管理,消除跑、冒、滴、漏,避免易燃、易爆物質滲漏或揮發形成易燃易爆的氣體。
2.作業場所內的所有設備、工具、照明,應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防爆設備,避免因接觸不良、絕緣不良、超過負荷或過熱而產生火花。正確鋪設避雷裝置,檢修照明應采用安全電壓,避免機械撞擊產生火花。
3.作業場所內工作人員應穿棉質工作服,不得穿易產生靜電的化纖衣服。以防止衣服產生靜電而造成危險,所有作業人員不得穿打有鐵釘的皮鞋,以預防產生火花。
4.嚴禁帶火種入公司區范圍,作業區嚴禁吸煙、打手機,嚴禁明火取暖和焚燒可燃物,嚴禁在作業區內裝設電熱設備。
5.易燃、易爆物質分類堆放,妥善保存。不得靠近火源,堆放區保持整潔、干凈、保持通風透氣。
6.完善配套消防設施,作業區內按規定配置消防砂箱、消防栓、消防水源,還應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所有消防器材要經常檢查,定期更換、保養,使器材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
7.開展全員參與性消防活動,建立全員參與性滅火義務消防隊伍,并通過學習和實地演習,提高滅火技能。
8.健全安全生產教育,定期進行“三級教育”和經常性的安全生產教育,從思想、法規和安全技術方面對員工進行教育,特別是剛進公司的新員工必須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工作技術操作規程的培訓學習,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
9.健全安全檢查制度,由企業安全委員會負責各項安全檢查工作,檢查的內容如下:
1查在布置生產任務時是否布置安全工作。
2查有無進行“三級教育”工作。
3查安全操作規程是否公開張掛,是否發放到從業人員,從業人員是否全部理解。
4查消防器材是否完備良好。
5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否齊備及正確使用。
6查事故隱患是否存在,能否及時排除。
7查安全計劃是否落實和實施。
10.部門主管對所負責的關鍵裝置、重點部位負有下列的安全監督及指導責任:
1指導安全承包點實現安全生產。
2監督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制度的執行和落實。
3定期檢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隱患。
4督促隱患整改。
5監督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落實。
6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
11.部門主管對所負責的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應至少每天進行一次安全活動。
12.企業安全委員會每季度對部門管理到位情況進行一次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進行公布,并將考核結果記入企業安全委員會年度經濟責任制考核中。
考核內容為:
1作業人員有無違章操作;
2作業人員能否正確使用消防、勞動保護器具;
3作業人員是否知道作業場所的危害;
4員工安全培訓工作是否落實到位;
5全年安全目標是否達成;
6每半年是否組織一次重點部位的應急預案演練。
五、附件
《關鍵裝置、重點部位安全活動記錄表》AQ-BZH51
《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檔案》AQ-BZH52
篇2:CNG汽車裝置安裝管理制度
1、安裝管理的內容
CNG安裝涉及到安全性、車輛動力性和環保、經濟性等問題,從技術的角度對CNG安裝提出規范和要求,使之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定,確保安裝的安全、經濟。
2、安裝前
2.1、進行車輛技術狀況的鑒定,確定是否符合安裝的相關規定和要求。
2.2、對符合改裝的車輛確定安裝方案,與客戶簽訂CNG安裝協議。
2.3、制定安裝確認書,辦理安裝手續,車輛進安裝車位。
2.4、提出安裝作業指導書。
2.5、根據作業指導書和安裝要求做好安裝前準備。
2.6、開具安裝工單,對各工序工種提出質量技術要求,依據工單領取CNG裝置及安裝需要的配件材料。
3、安裝作業
3.1、檢驗待安裝CNG裝置及其他相關裝置配件完好,符合安裝用條件。
3.2、依據作業指導書和相關技術要求進行安裝作業。
3.3、每個安裝工序完成后,安裝人員應在作業指導書中的本工序上簽名,交下道工序。過程檢驗工序、重要控制點要由質量檢驗員簽字。
3.4、安裝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應及時報告質量保證工程師,由質量保證工程師做出安裝處理方案。
4、完工檢驗
4.1、依據CNG安裝相關的國家標準、企業標準和規程進行驗收,包括安全性、動力性、環保性的指標符合規定。按規定進行試車運行。
4.2、檢驗工序由質量檢驗員執行。并在檢驗合格證上簽字。開具出廠合格證。憑出廠檢驗合格證,由售后服務部門人員建立安裝車輛檔案。
4.2、下列零部件因質量問題的包修時間為三個月,里程1萬公里內(任一條件超出,均不三包):高壓電磁閥、電動汽油泵、汽油電磁閥、轉換開關、壓力顯示器、壓力傳感器、橡膠制品、塑彎管、鋁紙管。
4.3、混合器、減壓器、手動閥、管接頭等殼體及未作說明的零部件,其三包期限按半年或2萬公里執行。
5、不予三包的規定
5.1、無三包維修手冊的車輛或車輛牌照號、氣瓶、燃氣裝置、與二包維修手冊內容不相符者,無改車單位及檢驗員簽章的車輛。
5.2、不按規定的時間和行駛里程到特約維修站進行檢查保養。
5.3、不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要求進行使用、操作、調整、保養、修理出現的問題。
5.4、在三包期間內用戶未經服務站同意,自行解體,修理燃氣裝置,更換燃氣裝置零件等出現的問題。
5.5、未經本廠同意用戶自行改裝、改型等造成的損失。
5.6、超出三包時間或里程的零部件。
5.7、因發動機、電瓶、電器系統或其它原因而引起的汽車故障,致使燃氣裝置不能正常工作的。
5.8、因燃氣含水量、含塵量超標而造成燃氣裝置損壞不能正常工作的。
5.9、未查明原因排除故障,而繼續使用,引起的燃氣裝置,繼發性故障和損壞。
5.10、由于維修燃氣裝置造成的間接損失,(如租車費,誤工費,營業損失費,拖車費等)不在三包范圍內。
5.11、因不可抗拒力(如火災、水淹、塌方等)造成的損壞。
5.12、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壞,及未經燃氣汽車駕駛培訓的駕駛員,造成的事故。
篇3: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管理制度
1、目的:為了加強對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適用于公司內所有生產裝置正常開停車的管理。
3、責任者:生產部、設備科、安環科。
4、程序:
4.1開車
4.1.1生產裝置開車前,檢查并確認水、電、汽(氣)必須符合開車要求,各種原料、材料、輔助材料的供應必須齊備、合格。投料前必須進行分析驗證。
4.1.2檢查閥門開閉狀態及盲板抽加情況,保證裝置流程暢通,各種機電設備及電氣儀表等均應處于完好狀態。
4.1.3保溫、保壓及洗凈的設備要符合開車要求,必要時應重新置換、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4.1.4安全、消防設施完好,通訊聯絡通暢,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裝置開車,應通知安全等相關部門的人員到場。
4.1.5必要時停止一切檢修作業,無關人員不準進入現場。
4.1.6各種條件具備后開車,開車過程中要加強有關崗位之間的聯絡,嚴格按開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嚴格遵守升降溫、升降壓和加減負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4.1.7開車過程中要嚴密注意工藝的變化和設備運行情況,加強與有關崗位和部門的聯系,發現異常現象應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應中止開車,嚴禁強行開車。
4.2停車
4.2.1必須編制停車方案,正常停車必須按停車方案中的步驟進行。用于緊急處理的自動停車聯鎖裝置,不應用于正常停車。
4.2.2系統降壓、降溫必須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壓后低壓的順序進行。凡需保壓、保溫的設備容器)等,停車后要按時記錄壓力、溫度的變化。
4.2.3大型傳動設備的停車,必須先停主機、后停輔機。
4.2.4設備(容器)卸壓時,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學危險物品的排放和散發,防止造成事故。
4.2.5冬季停車后,要采取防凍保溫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線、閥門、疏水器和保溫伴管的情況,防止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