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子公司危險點安全管理制度

電子公司危險點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0 閱讀 2822

電子有限公司危險點安全管理制度

1、主題內容與使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我公司危險點的確定,等級劃分和控制管理要求。

本制度適用于我公司各生產過程中,危險程度較大,意造成人員傷亡的設備,設施和作業場所的控制管理。

2、引用標準與參考文件:

QJ2867-97《危險點控制管理規定》

3、內容與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危險點的確定,等級劃分和送審應依照集團公司規定執行。

3.1.2、危險點應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措施。

3.1.3、危險點的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衛生的標準及規定。

3.2、管理制度

3.2.1、危險點應有安全負責人,明確人員分工和崗位職責。

3.2.2、危險點應有明顯位置懸掛標志牌。內容應包括危險點名稱,等級,定員定量和安全負責人。

3.2.3、危險點發生事故應立即上報。

3.2.4、危險點改建擴張時,必須做到“三同時”

3.3、作業人員

3.3.1、危險點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的技術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3.3.2、危險點作業人員的變動,應征求安全主管人員的意見。

3.3.3、危險點的作業人員應身體健康,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應按規定定期體檢。

3.4、檢查

3.4.1、各級安全員應對各級危險點進行經常性,全面性的專業檢查。

3.4.2、公司領導對危險點每半年檢查一次,所在分公司領導每月檢查一次,組長每周檢查一次,作業人員每天檢查一次。

3.4.3、檢查人員應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應采取防范措施并限期整改。

3.5、日常管理

3.5.1、危險點應實行分級管理。本公司無一級危險點,二級危險點由總公司,分公司重點控制,三級危險點由所在分公司重點控制。

3.5.2、危險點應建立事故檔案,對重大未遂事故和事故進行記錄,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3.5.3、危險點的防護設備,設備等應完好齊全。

3.5.4、危險點應配有效的消防器材。

3.6、信息反饋

3.6.1、危險點發生重大未遂事故或重大隱患,應及時報上級主管安全領導。

3.6.2、各級安全主管領導應及時分析反饋的隱患問題,做好整改措施或解決辦法。

特種作業管理制度

為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增強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實際安全操作技能,減少傷亡人數,保證安全生產,結合公司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1、特種作業的概念

特種作業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人員本人,尤其對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又重大危害的作業,稱為特種作業,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

2、特種作業的范圍

2.1、電工(運行、維修)作業。

2.2、金屬焊接作業

2.3、起重作業

2.4、廠內機動車輛駕駛作業

2.5、化學危險品

2.6、壓鑄作業

2.7、壓力容器作業

2.8、沖壓機械作業

2.9、鍋爐作業

2.10、建筑登高架設、修理作業

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3.1、工作認真負責,遵章守紀

3.2、年滿十八周歲

3.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3.4、按上崗要求的技術業務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合格。

3.5、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本工種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4、復審與培訓

4.1、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和《電工進網許可證》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復審,運行電工每年復審一次,未按期復審和復審不合格者,其操作證和進網許可證自行失效。

4.2、凡到期復審的特種作業人員,由部門申報將復審人員的操作證、許可證,交到公司安技部門統一辦理。

5、復審內容

5.1、檢查作業期間安全行為,違章記錄和事故責任。

5.2、安全技術知識培訓和事故案例教育。

5.3、進行理論和實際考核。

5.4、健康體檢

6、日常管理

6.1、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6.2、各部門、車間應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做好申報、培訓、考核、復審的組織工作和日常工作。

6.3、建立健全特種作業人員的檔案,復審考核卷和體檢表保留四年,審驗表保留八年。

6.4、離開特種作業崗位一年以上的人員,須重新進行安全技術考核,合格后方可以從事原作業。

6.5、特種作業人員違章作業,應視情節給予批評、吊扣,吊銷其操作證,造成嚴重后果者,應按有關規定和制度進行處罰。

篇2:建筑施工現場危險點管理制度

1、總則1.1為了加強建筑施工現場危險點的識別和控制,降低施工的安全風險,保障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特制定《建筑施工現場危險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1.2本辦法適用于所有工地施工生產過程中,危險程度大、易造成人員傷亡的設備、設施和作業場所的控制管理。2、定義危險點: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事故(包括急性中毒)并能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傷的生產設備、設施、作業現場和易燃易爆危險場所。3、要求3.1對本單位危險性較大的生產設備、設施、作業場所和易燃易爆場所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確定危險點。3.2根據可能造成傷害的嚴重程度和不同性質危險點定量分析計算的結果,危險點劃分為Ⅰ、Ⅱ、Ⅲ三個等級。3.3危險點應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措施。3.4危險點的作業人員應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行業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3.5危險點的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應符合國家有關職業安全衛生的標準和規定。3.6各級安全管理主管部門應對危險點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落實整改。3.7危險點實行分級管理。各級安全第一負責人和安全主管領導對危險點的控制管理負有領導責任,應保證其無重大隱患,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4危險點的確定和等級劃分:4.1依據《危險點控制管理規定》,按照《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控制程序》,公司進行了識別,施工現場危險點如表1。對表1中未列出的符合危險點要求的施工生產設備、設施、作業現場和易燃易爆場所,亦可作為待定危險點進行選擇。4.2根據不同的危險性質,對待定危險點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確定危險點及其等級。施工現場危險點清單表1序號危險點名稱等級備注1塔吊安裝拆除作業Ⅱ2塔吊運行作業Ⅲ3施工電梯安裝拆除作業Ⅱ4施工電梯運行作業Ⅲ5物料提升機安裝拆除作業Ⅱ6物料提升機運行作業Ⅲ7高度超過24m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Ⅲ8附著式腳手架Ⅲ9懸挑式腳手架Ⅲ10門型腳手架Ⅲ11掛腳手架Ⅲ12吊籃腳手架Ⅲ13卸料平臺Ⅲ14配電室Ⅲ15氧氣、乙炔庫房Ⅲ16木工棚Ⅲ17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Ⅱ18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支護Ⅱ19起重吊裝工程Ⅱ20高大模板Ⅱ21拆除工程Ⅱ5危險點的控制管理5.1危險點的審定:5.1.1基層各單位應根據施工現場危險點清單進行識別確認,填寫《危險點控制管理卡片》,格式見附錄A。直屬項目部(含裝飾公司)將該卡片報公司安全生產處歸檔備查,二級單位(二級公司、區域公司、模擬股份公司、安裝分公司)下屬單位將該卡片報二級單位歸檔備查。5.1.2Ⅲ級危險點由安生生產處審定。5.1.3Ⅱ級危險點的由總工程師審定。5.1.4Ⅰ級危險點的報建設集團,由集團公司審定。5.1.5危險點每三年復審一次。新增、撤銷和等級變更的危險點,應嚴格執行等級劃分標準和審定制度。6管理制度:6.1危險點應有安全負責人,明確人員分工和崗位安全職責。6.2危險點應在明顯位置懸掛標志牌。標志牌的內容應包括危險點的名稱、等級和安全負責人。6.3危險點發生傷亡事故后,應立即報告上一級安全主管部門,并按GB6442的有關規定進行傷亡事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6.4危險點改建、擴建時,必須做到勞動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7作業人員:7.1危險點作業人員必須通過專業技術安全培訓,經過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7.2危險點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執行QJ123的有關規定。7.3危險點作業人員應正確穿戴和使用個人防護用品。7.4危險點的作業人員的變動,應征求安全主管部門的同意。7.5危險點作業人員應身體健康,禁止有職業緊急病的人員上崗。7.6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應按規定定期體檢。8檢查:8.1各級安全管理專、兼職人員應對各級危險點進行經常性全面檢查、專業性檢查個和重點抽查。安全檢查應執行QJ1421的有關規定。8.2Ⅰ級危險點,公司安全主管領導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所屬單位主管領導每月度檢查一次,項目現場主管每周檢查一次,班組長每天檢查一次,作業人員每工作日檢查。8.3Ⅱ、Ⅲ級危險點,公司安全主管領導每年至少檢查一次,所屬單位安全主管領導每季度檢查一次,項目現場主管每月檢查一次,班組長每周檢查一次,作業人員每工作日檢查。8.4檢查人員應認真填寫安全檢查表并做好記錄。安全檢查表的制定應以QJ1807為依據,力求精煉、準確、重點突出,便于檢查和記錄。8.5對于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對一時難以整改的隱患和問題,應逐級上報并采取臨時性防范措施。9日常管理:9.1危險點實行分級管理。Ⅰ級危險點的日常管理由公司安全主管領導重點監控;直屬項目部的Ⅱ級危險點的日常管理由安全生產處負責監控,二級單位(二級公司、區域公司、模擬股份公司、安裝分公司)下屬單位的Ⅱ級危險點的日常管理由二級單位負責監控;Ⅲ級危險點的監控由項目部負責監控9.2危險點應建立安全值班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每班明確負責人,并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記錄。9.3危險點應建立事故檔案,對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進行記錄、分析,提出防范措施。9.4危險點設備、設施的接地電阻和避雷裝置等防范措施應定期檢測,保證齊全、有效。9.5危險點的測試儀器、儀表、工具等應齊全、靈敏、可靠、有效。9.6危險點應配備有效使用的消防器材。10信息反饋:10.1危險點應建立信息反饋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以及具體整改措施,危險點負責人應及時反饋到安全生產處。10.2危險點發生重大未遂事故或存在重大隱患,應及時上報公司安全主管領導。10.3各級安全主管領導應及時研究分析危險點反饋的隱患和問題,積極采取措施,限期解決。11危險點的撤銷:基層單位危險點撤銷前,直屬項目部應立即將《危險點撤銷報告》(附錄B)報公司安全生產處予以審批,二級單位(二級公司、區域公司、模擬股份公司、安裝分公司)下屬單位將《危險點撤銷報告》報二級單位予以審批。

篇3:工業企業危險點安全管理制度

工業公司危險點安全管理制度

l、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我公司危險點的確定、等級劃分和控制管理要求。

本制度適用于我公司各生產過程中,危險程度較大、易造成人員傷亡的設備、設施和作業場所的控制管理。

2、引用標準與參考文件:

QJ2867―97《危險點控制管理規定》

3、內容與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危險點的確定、等級劃分和送審應依照集團公司、六院規定執行。

3.1.2危險點應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事故應急措施。

3.1.3危險點的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衛生的標準及規定。

3.2管理制度

3.2.1危險點應有安全負責人,明確人員分工和崗位安全職責。

3.2.2危險點應在明顯位置懸掛標志牌。內容應包括危險點名稱、等級、定員定量和安全負責人。

3.2.3危險點發生事故應立即上報。

3.2.4危險點改建擴建時,必須做到“三同時”。

3.3作業人員

3.3.l危險點的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的技術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3.3.2危險點作業人員的變動,應征求安全主管部門的意見。

3.3.3危險點的作業人員應身體健康,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應按規定定期體檢。

3.4檢查

3.4.1各級安全員應對各級危險點進行經常性、全面性的專業檢查。

3.4.2公司領導對危險點每半年檢查一次,所在分公司領導每月檢查一次,組長每周檢查一次,作業人員每天檢查一次。

3.4.3檢查人員應認真填寫檢查記錄,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應采取防范措施并限期整改。

3.5日常管理

3.5.1危險點應實行分級管理。本公司無I級危險點,II級危險點由總公司、分公司重點控制,Ⅲ級危險點由所在分公司重點控制。

3.5.2危險點應建立事故檔案,對重大未遂事故和事故進行記錄、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3.5.3危險點的防護設施、設備等應完好齊備。

3.5.4危險點應配有效適用的消防器材。

3.6信息反饋

3.6.1危險點發現重大未遂事故或有重大隱患,應及時報上級主管安全領導。

3.6.2各級安全主管領導應及時分析反饋的隱患和問題,做出整改措施或解決辦法。

注:我公司有兩個Ⅱ級危險點:功能助劑合成車間、鋁粉篩分組批工房;一個Ⅲ級危險點:熔鋁工房。

附錄A:危險點控制管理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