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街道安全生產工作制度
為建立健全凈月街道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抓薄弱環節,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加大監督檢查及隱患整改力度,確保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特定如下制度:
(一)領導責任制度
1、安全生產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貫徹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各種規章制度。
2、街道安全生產辦公室成員要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從講政治的高度、從講經濟的角度,正確處理好安全綜合管理和執法監督與發展經濟的關系。
3、各社區主要領導為本部門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監督考核工作、事故隱患的整改工作和向上級安全生產主管部門請示、匯報工作。
4、基層各級安全生產部門要積極配合上級安全生產主管部門,開展各種安全生產活動和檢查評估活動。
(二)檢查制度
1、辦事處采取集中檢查與隨時抽查相結合的辦法,每季度對企業進行一次抽查,每半年進行一次集中大檢查。并由專職安監員負責對企業進行督察整改。
2、企業每天搞好安全自查,做好檢查記錄,按照已簽訂目標責任書的要求,逐項逐條落實,責任到人,自查過程中,應實事求是,認真查找安全隱患并對自身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
3、檢查時,應認真負責,積極查找隱患,并制訂相應整改措施,提出可行意見,從嚴要求,從嚴落實。確有重大安全隱患的,應及時上報,堅決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安全檢查實行“銷號”制度,做到“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
5、檢查結果上報辦事處,由辦事處統一歸檔。對不按檢查組意見做出整改或達不到整改要求的企業,堅決勒令停產,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產。
(三)教育制度
1、以建設“平安凈月街道”為目標,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強化安全生產教育,注重安全生產隊伍建設。
2、辦事處及各單位要以“安全生產月”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安全知識進社區、學校、企業、事業、機關的“五進”教育活動,普及安全知識。該項活動要有方案、有計劃、有總結。
3、辦事處及有關部門應督促轄區內的特種作業人員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安全技術教育,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轄區內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100%。
4、辦事處應督促轄區內企業開展“三級安全教育”企業職工應按規定通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職工廠籍調動后,必須重新進行入廠三級安全教育,廠內工作調動,干部頂崗勞動以及脫離崗位六個月以上者,應進行車間和班組兩級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轄區內企業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率達100%。
5、轄區內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惡性未遂安全事故時,街道安全部門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事故現場教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四)責任追究制度
1、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和主管負責人對本轄區火災、爆炸物品、危險化學品、設備等安全生產事故的防范、發生,有失職、瀆職情形或者負有領導責任的,依照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街道辦事處及有關負責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行政措施,對本轄區實施安全監督管理,保障本轄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3、街道辦事處對本轄區存在的安全生產突出問題,要及時召開會議研究解決,有決議、有檢查、有落實;對存在的安全事故隱患,要及時落實整改和防范措施,超出管轄或者職責范圍的,應當立即向有管轄權或者負有職責的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報告。
4、街道辦事處對重點企事業單位要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應有完整的安全生產檢查記錄。
5、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社會影響特別惡劣或性質特別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要領導和有關負責人以及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6、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單位和個人的行政處罰,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執行。
(五)例會制度
1、辦事處每季度召開一次由各單位、企業第一責任人參加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基層單位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2、辦事處、基層單位在重大節日,如:“五一”、“十一”元旦、春節,即“兩節”、“兩會”期間,要召開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參加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篇2:消除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工作制度
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遏制交通事故發生,須做到:
1、對交通主管部門檢查發現的安全生產隱患整改事項,按時逐項予以整改、落實。
2、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立即通知整改,并立即抓好落實,及時消除。
3、駕駛員要定期做健康體檢及心理的職業適應性檢查。
4、每趟次出車前,要對車輛的安全性能進行全方位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排除,不消除隱患不得出車。
5、裝載貨物時,須檢查超載及危險品等情況,確認無誤后方可出車。
6、要不定時檢查駕駛員及車輛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規定。
7、車輛經檢測、二級維護,查出的隱患要及時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得出車。
8、定期對車輛和辦公場所的消防器材、電路、車輛機件等進行自查自糾。
9、對安全隱患不及時整改的責任者給予從嚴追究。
10、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檔案,吸取經驗教訓,舉一反三,組織研究和探討新技術應用。
篇3:高速公路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是發現隱患,實現“預防為主”的重要手段,必須有效地進行。養護項目總監辦結合本路段情況制定安全生產檢查制度,按安全生產檢查制度要求組織安全檢查,包括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發現隱患應采取下“整改通知書”辦法限期改正。
第一條監理對施工單位每月組織1次安全生產檢查,各標段應開展月、旬、日安全生產自檢自糾活動。同時對檢查過程要有文字記錄。
第二條建立專職巡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專職安全員每天要巡查施工工地。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對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和勞動保護器具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
第三條建立施工現場值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每個施工現場,必須要有專職安全員或者現場施工員帶班并負責安全工作,發現違章、冒險作業行為要立即予以糾正,遇有緊急情況,有權決定停止作業并向工區領導報告。
第四條各監理組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檢查同時,做好各種安全記錄,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制定安全處理措施,形成安全報告由總監辦上報業主。確定需整改項目,簽發整改通知單,并經受檢部門有關人員簽字確認。
第五條事故處理檢查,發生事故是否及時報告,是否按“四不放過”要求找出事故原因,嚴肅查處,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第六條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安全技術知識、設備性能、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嚴禁事項。安全教育要有教材。要讓每一個管理人員、每一個民工對安全管理、對所從事的工種的安全規程做到應知應會。
第七條安全檢查情況要認真記錄,做好臺帳,并綜合評定被檢查單位的安全狀況,作為安全懲罰的依據之一。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先進事跡,好人好事以及有效的安全管理新經驗、新辦法等要及時總結、宣傳、推廣。
第八條各標段應按照《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H30-2004)的要求進行作業區的擺放,并應設有專職安全員、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