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低溫液體泵使用維護規程

低溫液體泵使用維護規程

2024-07-24 閱讀 6577

1范圍

本規程適于充裝液氧、液氮、液氬類單缸雙吸往復泵。

2使用

2.1啟用前的準備

2.1.1將泵與傳動箱聯接脫開

2.1.2拆開冷端法蘭盤、過濾器、缸體、活塞部分,仔細用四氯化碳洗凈吹干,復位裝好。

2.1.3打開傳動箱蓋檢查內部有無異物,連桿梢軸檔圈是否完好(齒輪傳動泵齒輪松緊是否合適)。

2.1.4傳動箱內加N68號機械油(冬季加防凍機油),油位至連桿梢軸中心位置為準。

2.1.5檢查皮帶傳動部分,調節皮帶松緊程度至需要,盤車看是否靈活(對齒輪傳動泵,應轉動聯軸節盤車,看是否靈活)。

2.1.6按電磁調速電機控制器使用說明書檢查并調試控制器(固定轉速的齒輪傳動泵無此步驟)。

2.1.7將傳動箱與泵中間體全部聯接好,仔細調節聯接螺栓,使活塞行程極限位置符合要求,同時用手盤車看有無止滯現象,直至運動靈活為止。

2.1.8檢查各管路接頭處連接是否可靠,氣密性是否良好。

2.1.9泵體預冷,低溫液體泵開車前必須預冷,不允許泵在熱的狀態下開車。使貯槽壓力在0.3~0.5Mpa內,打開貯槽上的管道進液閥使液體進入缸內,打開預冷閥使氣化液體排出,泵體溫度逐漸下降到操作溫度(此時預冷閥連續出液)再盤車看有無卡滯現象。

2.2啟動與運轉

2.2.1全開排液管線上的排液閥,啟動電機,打開泵的余氣回氣閥,將泵轉速調至150rpm(電機轉速400rpm),觀察泵的運轉是否正常。

2.2.2一切正常后,逐步提高轉速至600rpm(電機)。

2.2.3檢查活塞桿密封圈有無滲漏,桿上是否結冰,有滲漏時可將壓緊螺母適當擰緊增加預應力。

2.2.4檢查各接頭密封墊有無泄漏。

2.2.5一切正常后,將泵轉速逐漸提高,達到所需流量。以不超過950rpm(電機)為宜。

2.2.6停車時先停電機,然后才能關閉管道的進液、排液、回氣閥,打開預冷閥,排出泵內液體,然后關閉該閥。

固定轉速的液體泵無2.2.1、2.2.2和2.2.5步驟,對應為開排液閥,啟動電機,打開回氣閥,觀察泵的轉動是否正常。充裝氬-碳混合氣時,預冷時,停車時,及槽內壓力高時應同時啟動膜壓機充裝,參照膜壓機使用維護規程。

3維護

3.1每次啟動前,均應檢查活塞桿聯接螺母,盤車檢查有無卡滯,是否頂缸

3.2隨時注意泵在運轉時的響聲,若有異常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3.3保持傳動箱內油位高度,油溫過高時停機停車。檢查油質及潔凈情況。

3.4操作人員應隨時注意觀察密封處(包括油封處)是否滲漏,工作介質為液氧時更應注意,否則影響泵的安全使用。

3.5泵的真空度降低時,應考慮重新抽真空。

3.6在接頭拆卸后應立即更換泵密封墊新件,保證密封可靠。

3.7拆卸泵時應在泵體達到室溫后進行,否則會損壞零件。

3.8泵長期不用,封存時應拆開清洗,氮封保存,傳動部分應涂油保護。

篇2:4.2MW以下低溫熱水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條嚴格執行《一般安全守則》。

(一)烘爐

第一條新建或大修爐墻后的鍋爐,必須進行烘爐。

第二條烘爐前:

1、水壓試驗合格。

2、備好烘爐燃料、工具、安全護具及照明設施。

3、做好爐膛出口溫度測點及取樣點的準備工作,并檢驗準確。

4、安裝好烘爐用的臨時設施。

5、具備點火條件。

6、各排水閥、取樣器閥門全部關閉。

7、如須繼續煮爐,要準備好連續煮爐的工作。

第三條烘爐時:

1、開始烘爐,嚴禁用烈火烘烤。

2、烘爐初期要自然通風,必要時,可起動風機進行強力通風。

3、烘爐時間要根據鍋爐型號、爐墻結構、爐膛溫度、砌筑質量好壞等因素決定,新安裝鍋爐按出廠技術要求決定。

4、烘爐,溫度緩慢升高,火焰分布要均勻,禁止急劇變化、滅火、斷火,。

5、監視爐墻變化,發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報告并做好記錄。

6、對鍋筒及各聯箱的膨脹應隨時監視和記錄,發現異常情況,要采取措施消除。

7、烘爐溫度到第一次恒溫時,每天定期排污一次,加強水循環,使各部受熱均勻。

8、冬季烘爐,要采取防凍措施,保持鍋爐房室溫在5℃以上。

(二)煮爐

第一條煮爐前:

1、鍋爐附機、燃料系統、軟化水系統、給水系統均要試運行。

2、各系統配置的熱工儀表、聲響光色、信號、永久照明、通訊聯絡等均安裝完畢,并試運合格。

3、檢查鍋筒、聯箱的銹垢情況以確定煮爐時的加藥量。

4、準備好煮爐的藥品。

5、烘爐后,鍋爐要在工作壓力下進行一次水壓試驗,當烘爐與煮爐連續進行時,則水壓試驗可改在煮爐后檢查完畢進行。

第二條煮爐時:

1、鍋爐水要加至鍋筒水位的四分之三處,并保持常壓。

2、根據對鍋爐銹垢程度確定加藥量。

3、加藥前將藥調配成20%的濃度,嚴禁將固體藥直接入爐。

4、加藥時,所用藥品一次加完。

5、煮爐期間按規定要求進行排污。

6、檢查鍋筒、水冷壁、下聯箱,進行內部清洗,并檢查排污閥有無堵塞、卡死現象。(三)鍋爐點火前的準備

第一條檢查確認鍋爐各部件、輔助設備、安全附件、電器儀表安全可靠,進行冷態試車。

第二條按規定對鍋爐及采暖系統加水,要及時排風,并保持安全運行安全壓力,檢查人孔、手孔等各部位有無滲漏情況。

第三條壓力表、安全閥要定期校驗。

第四條爐膛和煙道要徹底通風。

第五條停止運行一年以上的鍋爐,必須經過技術檢驗和水壓試驗后方可點火。

第六條點火前要啟動循環水泵,待系統中的水循環起來以后,才能點火。

第七條生火后升溫必須緩慢。

第八條并爐時必須緩慢操作,兩爐水的溫差不大于15℃時才可進行并爐。

(四)運行

第一條要隨時檢查壓力表和溫度表,發現異常現象及時處理。

第二條根據鍋爐負荷及燃煤燃燒情況,調整爐排速度及煤層厚度,合理配風。

第三條安全閥每周做手動開啟實驗一次。

第四條每班排污一次,放小灰2-3次。

第五條根據水質分析報告,按循環水量及時對水質進行軟化。

第六條所有運轉設備要按時加油,并巡回檢查,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處理。

(五)緊急停爐及暫時停爐

第一條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要緊急停爐:

1、因循環不良造成爐水汽化或鍋爐出水溫度上升到與出口壓力下相應飽和溫度差小于20℃。

2、爐水溫度急劇上升失去控制。

3、循環泵或補給水泵全部失效。

4、壓力表、安全閥或排污閥全部失效。

5、鍋爐元件損壞,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

6、補給水泵不斷補水,鍋爐壓力仍然繼續下降。

7、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

8、其它異常運行情況,且超過安全運行允許范圍。

第二條緊急停爐,可按以下方法進行:

1、停止供給燃料和通風,將爐膛里的燃煤扒出或用砂土或濕爐灰壓在燃煤上,使爐火熄滅,禁止用水澆入爐膛內滅火。

2、爐火熄滅后,打開灰擋板和灰門進行通風,使爐膛冷卻。

3、關閉鍋爐出水閥,緩慢打開緊急排放閥排汽,同時注意觀察溫度、壓力的變化。

4、在緊急停爐前,如非水循環系統故障,仍可向爐內進水;否則可打開自來水進水閥,利用自來水壓力向爐內進水。

5、如因鍋爐嚴重失水緊急停爐時,嚴禁向爐內直接進水。

6、鍋爐房發生火災時,司爐工要迅速報警,并采取一切滅火措施,但不得放棄對鍋爐的管理,如火災危及鍋爐安全而又無法迅速撲滅時,要緊急停爐。

第三條暫時停爐時,要嚴密監視鍋爐溫度、壓力,隨時準備用自來水對水循環系統補水,降低爐水溫度(但應避免大量充水使爐水溫度過低)。停電后要立即啟動備用電源,保證循環泵的正常運行。

第四條非電氣故障停爐時,要先關鼓風機,再關引風機。

第五條暫時或緊急停爐時,要保持循環水泵運轉。

篇3:低溫液體泵安全操作規程

工作前要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才能進入工作崗位。

1.開泵前的準備

(1)確認集流排放空閥已打開,充瓶工已在場做好充裝準備。

(2)檢查液面高度及壓力。

(3)打開排口閥、軸封閥,關閉排放閥,打開泵入口閥和回氣閥(在操作前應先檢查備用泵排出閥是否關閉),對泵進行預冷。預冷時要盤車,并檢查泵體,排出管,氣化器的掛霜情況,預冷時間約15分鐘。

2.啟動

(1)確認泵已充分冷卻與充裝人員聯系可以啟動后,按啟動鈕。

(2)啟動后檢查入口壓力和排出壓力及聲音、振動是否正常。

3.停泵

(1)正常停泵;充瓶完畢待壓力下降后,按停止鈕停泵,關閉排出閥,落葉閥,待泵體復溫后,關閉回氣閥。

(2)發生下列情況時應緊急停車:排出壓力超壓,聲音及振動異常,有撞擊聲,起火燃燒,嚴重泄漏。

(3)緊急停車時,可按停止按鈕或緊急停止按鈕,然后按正常停車程序關閉閥門。

4.運行參數

(1)排出壓力:﹤15mpa。

(2)入口壓力:﹥1.2mpa。。

5.維護要求

(1)每運行1000小時需更換活塞環。

(2)每運行500小時變換電機轉向。

(3)維修時與介質接觸部位應嚴格脫脂。

(4)任何時候都不要停軸封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