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丙烷站操作規程

丙烷站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9785

1、氣站管理人員及操作員工必須經過技術學習訓練,具備應有的安全操作知識,并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操作;

2、操作時必須穿棉長衣長褲、戴護目眼睛、臉罩、絕緣手套,以防止可能引起冷灼傷;禁止穿釘鞋,禁止在站內接打手機,禁止攜帶照相機、錄像機等進入氣站。

3、氣瓶在搬輸時,可用配套的小車或其他工具通過氣瓶的吊耳來輔助搬運;

4、氣瓶在任何條件下都必須保證垂直放置,任何壓迫、跌落、和翻倒等都可能會對氣瓶造成致命的損傷;

5、充裝或使用過程中應保持現場良好的通風,應防止低溫液體飛濺或溢出,操作時應有防凍措施;

6、當瓶內氣體壓力不夠時,可使用增壓閥增壓,但用后必須關掉;

7、氣瓶在搬運過程中,禁止將排放閥正對人員;

8、爆破片只能一次性使用,該爆破片作用之后必須更換;

9、使用氣瓶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9.1、禁止敲擊、碰撞;

9.2、瓶閥凍結時,不得用火烘烤解凍;

9.3、嚴禁帶壓檢修氣瓶;

9.4、定期校驗壓力表,合格后方準繼續使用。安全閥必須按規定的形式、型號和規格配備且靈敏、可靠。安裝安全閥前、后必須進行校對,校對后應加鉛封。并應定期校驗,不合格者禁止繼續使用。校對調整安全閥時、應有專人保壓,還應設有緊急放散口。

10、應急處理方案:

10.1、應急處理人員的著裝要求;戴上防護鏡或面套,建議戴上易于脫下的防護手套和長套袖,保護胳膊;要穿上無箍口長褲,褲管要蓋住鞋子,以擋住溢出的液體。應急處理人員的衣服為棉制,最好是沒有口袋也沒有卷起部分。嚴禁穿戴可能引起靜電的化纖衣物,腳部應穿沒有鐵釘的皮鞋。

10.2、處于火災環境時;及時關閉所有與氣、液相通的閥門。當閥門無法關閉或泄漏處無法堵塞時,切不可用水直接噴淋液體泄漏處,推薦使用干粉(最好是碳酸鉀)滅火器。

10.3、處于超壓泄放時;及時開啟放空閥,將瓶內超壓氣體盡快泄放到安全正常回座時止,在向空氣排放氧氣時,應在事先確定附近無明火、易燃物以及無行人通過后進行,如果排放壓力降壓效果較差,可將氣瓶移動至空曠處,連接輸送軟管,由進出液閥放空。

注意:放空的液體不允許往地下排水溝內排放。

10.4、內膽意外泄漏時;因內部液體泄漏而使內膽處于過剩壓力狀態下,將會導致并造成事故,應盡快小心地將瓶內的液體排放出來或卸到其他完好的同類瓶內。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快將損壞的瓶轉移至無明火、易燃物以及無行人通過的場所進行應急處理。

11、為確保氣瓶正常運行必須定期的進行系統檢漏,如果發現漏點應立即進行維修。可以借助肥皂水準確判斷檢查漏點。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漏氣時,只準用肥皂水檢驗。檢驗時周圍嚴禁煙火,嚴禁用火檢驗漏氣。

12、日常點檢應按照點檢表每2個小時檢查一次并記錄在案,以備抽查。定期打開排污閥排污。(每天兩次,最好在上班前或下班后人少時排放)

13、維修工具必須用專用防爆工具,嚴禁使用普通工具。

篇2: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一、七氟丙烷滅火原理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滅火原理為抑制作用,滅火藥劑遇高溫自行分解,并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化學反應,使空氣中游離氧的數量減少,阻止燃燒鏈,使燃燒不能繼續。

二、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操作規程

1、系統的啟動方式為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手動控制三種。一般情況下使用手動控制,在保護區無人的情況下可以轉換為自動控制,當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不能執行時,應采用機械應急手動控制(建議不采用)。

2、自動控制:按下滅火控制器上的“自動”鍵,滅火系統處于自動控制狀態。當保護區域發生火情時,溫感和煙感給報警控制器發出報警信號,滅火控制器接收到信號后,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發出聯動指令,經過30秒,發出滅火指令,打開與保護區域內相應的電磁閥釋放啟動氣體,啟動氣體通過啟動管路打開容器閥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3、手動控制:按下滅火控制器上“手動”鍵,滅火系統處于手動控制狀態。當保護區域內發生火情時,可按下控制器上啟動按鈕即可按規定的程序啟動滅火系統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在自動狀態時,若發生誤報等現象時也可手動按下控制器上的停止及復位鍵將報警關閉)。

4、機械應急手動控制:當保護區發生火情時,滅火控制器不能發出滅火指令時,應立即通知所有人員撤離現場,拔出與保護區域相應的電磁閥上的安全卡套,壓下圓頭把手打開電磁閥,釋放啟動氣體,即可實施滅火。(因儲氣罐壓力較高,手動操作危險性很大,一般不建議手動操作)。

5、當控制器發生誤報、或在延時時間內發現異常情況下不需要啟動滅火系統進行滅火時,可按下手動控制器上停止按鈕或緊急控制盒內的緊急停止按鈕,即可停止滅火指令的發出。

6、本系統滅火使用后,應及時通知維保人員對下列部件進行復位,方可繼續使用:

1)控制盤復位(詳見說明書)

2)電磁閥更換新膜片,恢復原工作狀態。

3)啟動鋼瓶重新充裝啟動氣體。

4)將被釋放過的選擇閥復位。

5)檢查單向閥是否復位。

6)容器閥恢復原工作狀態。

7)重新充裝滅火劑。

8)所有拆卸過的管路,必須安裝正確,保證密封。

三、滅火系統檢查和維護

一)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滅火裝置,自動化程度高、密封要求嚴。為了確保工作的可靠性,應由經過專門培訓合格的專人負責定期的檢查、維護和保養。

二)應按規定建立完善的維護保養制度,制定操作規程。對系統的定期檢查應做好記錄,記錄由檢查人員和審核人員簽字并歸檔保存,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三)每月一次對本系統進行檢查,具體檢查內容如下:

1、對儲存容器、選擇閥、滅火劑流動管路單向閥、壓力軟管、集流管、啟動裝置、管網與噴嘴等全部系統部件進行外觀檢查,系統部件應無碰撞變形及其它機械性損傷,表面應無銹蝕,保護涂層應完好,銘牌應清晰,手動操作裝置的鉛封和安全標志應完整。

2、每個儲瓶內滅火劑的壓力指示值應在綠色區域內。

3、啟動瓶氮氣的壓力指示值應在5mpa以上。

四)每年二次對本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具體檢查內容和要求除按月檢查規定外,還包括:

1、防護區的開口情況、防護區的用途及可燃物的種類、數量、分布情況,應符合原設計規定。

2、滅火劑儲瓶間設備、滅火劑輸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應無松動。

3、壓力軟管,應無變形、裂紋及老化現象。

4、各噴嘴孔口應無堵塞。

5、滅火劑的輸送管道有無損傷與堵塞現象。

6、對每個防護區進行一次模擬自動啟動試驗,如有不合格項目,則應對相關防護區進行一次模擬噴氣試驗。

7、用標準壓力顯示器檢驗儲瓶內壓力和檢漏用壓力顯示器的準確性。

五)每五年一次對本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和要求除按月及年檢查規定外,還應包括:

1、對管網系統進行強度和氣密性實驗。

2、對管網閥件及啟動瓶組件進行拆洗重裝、重新實驗。

3、對全系統重新進行調試。

四、注意事項

1、本品適用環境溫度為:-10℃~50℃,相對濕度≤95%(40℃±2℃)。

2、保護區域的空氣中不得含有易爆、導電塵埃及腐蝕部件的有害物質,否則必須予以保護,系統不得受到震動和撞擊。

3、瓶組架必須安裝牢固。

4、操作人員須經過培訓合格后方可操作,嚴禁其他人員觸摸。

5、滅火系統噴射滅火劑前,所有人員必須在延時期內撤離火情現場,滅火完畢后,必須首先啟動風機,將廢氣排出后,工作人員方可進入現場。

6、啟動瓶、儲瓶在運輸過程中,應輕裝輕卸,防止碰撞、臥置、倒置,啟動瓶、儲瓶應避免接近熱源。

7、更換新的膜片時必須使用由我公司提供指定的供應商的產品,不得隨意用未經試驗的膜片代用。

8、在日常維護、保養或進行周期檢查時應嚴格按照操作程序,確保防止滅火劑的誤噴。

9、拆裝過程中應避免碰傷表面而影響外觀。

10、無關人員切勿亂摸亂動本系統的零部件,以免發生意外。

11、杜絕對沒有經過消防培訓的人員對本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如遇有特殊情況,請撥打消防安裝公司電話咨詢。

篇3:七氟丙烷(zy4b)自動滅火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1、系統的啟動方式為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手動控制三種。一般情況下使用手動控制,在保護區無人的情況下可以轉換為自動控制,當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不能執行時,應采用機械應急手動控制。(建議不采用)

2、自動控制:按下滅火控制器上的“自動”鍵,滅火系統處于自動控制狀態。當保護區域發生火情時,系統根據感應器發出的信號自動運作,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3、手動控制:按下滅火控制器上“手動”鍵,滅火系統處于手動控制狀態。當保護區域內發生火情時,可按下控制器上啟動按鈕即可按規定的程序啟動滅火系統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4、機械應急手動控制:當保護區發生火情時,滅火控制器不能發出滅火指令時,應立即通知所有人員撤離現場,拔出與保護區域相應的電磁閥上的安全卡套,壓下圓頭把手打開電磁閥,釋放啟動氣體,即可實施滅火。(因儲氣罐壓力較高,手動操作危險性很大,一般不建議手動操作)

5、當控制器發生誤報、或在延時時間內發現異常情況下不需要啟動滅火系統進行滅火時,可按下手動控制器上停止按鈕或緊急控制盒內的緊急停止按鈕,即可停止滅火指令的發出。

6、本系統滅火使用后,應及時通知維保人員對下列部件進行復位,方可繼續使用。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