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柵維護檢修規程
1總則
1.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安全柵的維護.檢修.投運及其安全注意事項面的具體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
本規程適用于化工裝置中在線使用的DDZ―Ⅲ型電動單元組合儀表DAB型輸入式,輸出式安全柵(以下簡稱儀表),DFA型安全柵亦應參照使用。
1.2基本工作原理
該儀表基于電磁隔離,限能原理工作。
1.3構成與功能
該儀表構成如圖1,圖2所示。圖1為輸入式儀表,圖2為輸出式儀表。
I/I隔離變換電路將來自變送器或調節器的4~20mA電流信號進行隔離變換成4-20mA或1-5V電壓信號輸出,其轉換系數K=1。
能量限制電路將進入危險場所的電流,電壓限制在額定值內。
DC/AC轉換電路將24VDC電源轉換成供能量限制的電路和I/I變換電路工作的電源。
1.4主要技術性能及規格
1.4.1性能指標
基本誤差:輸入式±0.2%
輸出式±0.5%
回程誤差:輸入式0.2%
輸出式0.5%
能限回路定值:電流額定值
<35mA
電壓額定值
<35VDC
配電電壓范圍:18.5―28.5VDC
絕緣電阻:>100MΩ
1.4.2規格
輸入信號:4―20mA
輸出信號:輸入式4―20mA或1―5VDC
輸出式4―20mA
供電電源:24VDC±5%
環境溫度:0--40℃
相對濕度:≤85%
1.5對維修人員的基本要求
維修人員應具備如下條件:
a.熟悉本規程及相應的產品說明書等到有關技術資料;
b.了解工藝流程及該項儀表在其中的作用;
c.掌握數學基礎、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
d.掌握儀表維修、檢修、投運及常見故障處理的基本技能;
e.掌握常用的測試儀器和有關的標準儀器的使用方法。
2完好條件
2.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術要求,即:
a.銘牌應清晰無誤;
b.零部件應完好、齊全并規格化;
c.緊固件不得松動;
d.可動件應靈活;
e.端子接線應牢靠;
f.可調件應處于可調節器位置。
2.2運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
a.運行時,儀表應達到規定的性能指標;
b.正常情況下,能量轉換元件無過高的溫升。
2.3設備及環境整齊、清潔,符合工作要求,即:
a.整機應清潔,無銹蝕,漆層應平整、光亮、無脫落;
b.儀表線路敷設整齊;
c.線路標號齊全、清晰、準確;
d.儀表周圍不應有腐蝕性氣體。
2.4技術資料齊全、準確,符合管理要求,即:
a.說明書、合格證、入廠檢定證書應齊全;
b.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3維護
3.1日常維護
3.1.1巡回檢查
每班至少進行兩次巡回檢查,內容包括;
a.向當班工藝人員了解儀表運行情況
b.查看儀表供電是否正常;
c.查看表體是否有泄漏、損壞、腐蝕;
d.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做好
3.1.2定期維護
定期維護內容包括:
a.每班進行一次儀表外部清潔工作;
b.每6個月進行一次基本誤差的檢查.
3.2定期校準
3.2.1校準周期
校準周期為12個月.
3.2.2校準儀器
數字電壓表:0.05級
標準電阻箱:0.02級
精密電阻:0.01級,250Ω,0.01級,10Ω
電流信號發生器:0~20mA
兆歐表:500v
直流穩壓源:0~40v±1%
3.2.3標準接線
標準接線如圖3,圖4所示..圖3為輸入式儀表校準接線圖,圖4為輸出式儀表校準接線圖.
3.2.4基本誤差校準
校準不少于5個等分點.
接通電源預熱15分鐘.
緩慢增加輸入信號,依次輸入各校準點的信號值,讀取輸出數字電壓表的示值;然后減小輸入信號值,用同樣方法對儀表進行反向標準,若誤差超過允許值,則調整零位電位器和量程電位器直到合格。
3.2.5回程誤差校準
回程誤差校準與基本誤差校準同步進行,其最大回程誤差不應超過允許值。
3.2.6能限性能校準
校準接線如圖5所示。
調整直流穩壓源由24V逐漸升高到40V時,數字電壓表的示值即為最高開路電壓值。
將現場儀表相連的安全火花型端子接1Ω的電阻,調整直流穩壓源由24V逐漸升高到40V進,數字電壓表測得1Ω電阻兩端的電壓值即可轉換成最大短路電流值。
3.2.7電壓范圍校準
標準接線如圖6所示。
將電壓調整到25.2V,調節電阻箱,使輸入電流信號為4mA,數字電壓表測輸入端電壓值;再將供電電壓調至22.8V,調節電阻箱,使輸入電流信號為20mA,數字電壓表測輸入端電壓值,兩次測得的電壓值即為配電電壓范圍。
3.2.8絕緣電阻檢查
用額定直流電壓為500V的兆歐表測量輸入端、輸出端、電源端對地的絕緣電阻值。
3.2.9校準質量標準
校準后的儀表應達到第1.4.1條規定的性能指標。
3.3故障及處理
輸入式及輸出式儀表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見表1。
現象原因處理方法
無信號輸出輸出連線斷開接通連線
CH1開路或D9.D10.D11.D12
損壞,造成電壓不正常接通CH1或更換D9.D10.D11.D12
T3.T4.T5.T6損壞更換T3.T4.T5.T6
無輸入電流保險絲斷更換保險絲
DC/AC變換器工作不檢查DC/AC變換器
正常輸入回路連線斷接通輸入回路連線
限能電路不正常檢查限能電路
基本誤差不合格T3.T4.T5.T6性能變壞更換T3.T4.T5.T6
量程電位器和零位電位改變W1位置,用W2.W3
器位置不合適(W1.W2.W3)調整零點和范圍
D3.D4反向電阻變小更換D3.D4
電充互感器原邊、副邊線
圈電感量降低更換電流互感器
DC/AC變換器工作不正常檢查DC/AC變換器
無輸入電流時
輸出很大T3.T4.T5.T6損壞更換T3.T4.T5.T6
無輸出信號輸出端開路連接輸出端
輸入信號端極性接反正確接好輸入信號
D5.D6.D7.D8損壞造成C5電壓不正常更換D5.D6.D7.D8
T5.T6損壞更換T5.T6
限能電路不正常檢查限能電路
無輸入信號輸入回路連線斷開
接通輸入回路線
T3.T4損壞更換T3.T4
DC/AC變換器工作不正常檢查DC/AC變換器
基本誤差不合格T5.T6性能變壞更換T5.T6
電流互感器工作不正常更換電流互感器
4檢修
4.1檢修周期
該項儀表每12個月進行一次檢修,通常與工廠年度大修同步進行。
4.2檢修內容
4.2.1清除儀表內、外灰塵
4.2.2檢查所有接線,電氣元件有無虛焊和脫落,各焊點不應有氧化現象。
4.2.3按本規程第3.2條對儀表進行校準。
4.2.4檢查并擰緊各緊固件。
4.2.5檢修后的儀表按國家(部門)計量檢定規程進行檢定。
4.3檢修質量標準
檢修后的儀表應達到第2章規定的完好條件。
5投運
投運前的準備工作
5.1.1檢查儀表供電是否正常。
5.1.2檢查接線是否正確、牢固。
5.2投運步驟
5.2.1接通儀表電源,投入運行狀態。
5.3驗收
5.3.1逐條檢查檢修項目的完成情況。
5.3.2檢查儀表是否達到檢修質量標準。
5.3.3儀表表正常運行72小時后,由有關技術主管簽收。
6安全注意事項
6.1維護安全注意事項
6.1.1維護必須由兩人以上作業。
6.1.2對可能導致工藝參數波動的作業,維護前必須事先取得工藝人員的認可。
6.1.3若需要全部抽出表芯,必須先切斷電源。
6.2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6.2.1對運行儀表的檢修必須填檢修工作票。
篇2:安全柵維護檢修規程
1總則
1.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安全柵的維護.檢修.投運及其安全注意事項面的具體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
本規程適用于化工裝置中在線使用的DDZ―Ⅲ型電動單元組合儀表DAB型輸入式,輸出式安全柵(以下簡稱儀表),DFA型安全柵亦應參照使用。
1.2基本工作原理
該儀表基于電磁隔離,限能原理工作。
1.3構成與功能
該儀表構成如圖1,圖2所示。圖1為輸入式儀表,圖2為輸出式儀表。
I/I隔離變換電路將來自變送器或調節器的4~20mA電流信號進行隔離變換成4-20mA或1-5V電壓信號輸出,其轉換系數K=1。
能量限制電路將進入危險場所的電流,電壓限制在額定值內。
DC/AC轉換電路將24VDC電源轉換成供能量限制的電路和I/I變換電路工作的電源。
1.4主要技術性能及規格
1.4.1性能指標
基本誤差:輸入式±0.2%
輸出式±0.5%
回程誤差:輸入式0.2%
輸出式0.5%
能限回路定值:電流額定值
<35mA
電壓額定值
<35VDC
配電電壓范圍:18.5―28.5VDC
絕緣電阻:>100MΩ
1.4.2規格
輸入信號:4―20mA
輸出信號:輸入式4―20mA或1―5VDC
輸出式4―20mA
供電電源:24VDC±5%
環境溫度:0--40℃
相對濕度:≤85%
1.5對維修人員的基本要求
維修人員應具備如下條件:
a.熟悉本規程及相應的產品說明書等到有關技術資料;
b.了解工藝流程及該項儀表在其中的作用;
c.掌握數學基礎、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
d.掌握儀表維修、檢修、投運及常見故障處理的基本技能;
e.掌握常用的測試儀器和有關的標準儀器的使用方法。
2完好條件
2.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術要求,即:
a.銘牌應清晰無誤;
b.零部件應完好、齊全并規格化;
c.緊固件不得松動;
d.可動件應靈活;
e.端子接線應牢靠;
f.可調件應處于可調節器位置。
2.2運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
a.運行時,儀表應達到規定的性能指標;
b.正常情況下,能量轉換元件無過高的溫升。
2.3設備及環境整齊、清潔,符合工作要求,即:
a.整機應清潔,無銹蝕,漆層應平整、光亮、無脫落;
b.儀表線路敷設整齊;
c.線路標號齊全、清晰、準確;
d.儀表周圍不應有腐蝕性氣體。
2.4技術資料齊全、準確,符合管理要求,即:
a.說明書、合格證、入廠檢定證書應齊全;
b.運行記錄、故障處理記錄、檢修記錄、零部件更換記錄應準確無誤;
3維護
3.1日常維護
3.1.1巡回檢查
每班至少進行兩次巡回檢查,內容包括;
a.向當班工藝人員了解儀表運行情況
b.查看儀表供電是否正常;
c.查看表體是否有泄漏、損壞、腐蝕;
d.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做好
3.1.2定期維護
定期維護內容包括:
a.每班進行一次儀表外部清潔工作;
b.每6個月進行一次基本誤差的檢查.
3.2定期校準
3.2.1校準周期
校準周期為12個月.
3.2.2校準儀器
數字電壓表:0.05級
標準電阻箱:0.02級
精密電阻:0.01級,250Ω,0.01級,10Ω
電流信號發生器:0~20mA
兆歐表:500v
直流穩壓源:0~40v±1%
3.2.3標準接線
標準接線如圖3,圖4所示..圖3為輸入式儀表校準接線圖,圖4為輸出式儀表校準接線圖.
3.2.4基本誤差校準
校準不少于5個等分點.
接通電源預熱15分鐘.
緩慢增加輸入信號,依次輸入各校準點的信號值,讀取輸出數字電壓表的示值;然后減小輸入信號值,用同樣方法對儀表進行反向標準,若誤差超過允許值,則調整零位電位器和量程電位器直到合格。
3.2.5回程誤差校準
回程誤差校準與基本誤差校準同步進行,其最大回程誤差不應超過允許值。
3.2.6能限性能校準
校準接線如圖5所示。
調整直流穩壓源由24V逐漸升高到40V時,數字電壓表的示值即為最高開路電壓值。
將現場儀表相連的安全火花型端子接1Ω的電阻,調整直流穩壓源由24V逐漸升高到40V進,數字電壓表測得1Ω電阻兩端的電壓值即可轉換成最大短路電流值。
3.2.7電壓范圍校準
標準接線如圖6所示。
將電壓調整到25.2V,調節電阻箱,使輸入電流信號為4mA,數字電壓表測輸入端電壓值;再將供電電壓調至22.8V,調節電阻箱,使輸入電流信號為20mA,數字電壓表測輸入端電壓值,兩次測得的電壓值即為配電電壓范圍。
3.2.8絕緣電阻檢查
用額定直流電壓為500V的兆歐表測量輸入端、輸出端、電源端對地的絕緣電阻值。
3.2.9校準質量標準
校準后的儀表應達到第1.4.1條規定的性能指標。
3.3故障及處理
輸入式及輸出式儀表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見表1。
現象原因處理方法
無信號輸出輸出連線斷開接通連線
CH1開路或D9.D10.D11.D12
損壞,造成電壓不正常接通CH1或更換D9.D10.D11.D12
T3.T4.T5.T6損壞更換T3.T4.T5.T6
無輸入電流保險絲斷更換保險絲
DC/AC變換器工作不檢查DC/AC變換器
正常輸入回路連線斷接通輸入回路連線
限能電路不正常檢查限能電路
基本誤差不合格T3.T4.T5.T6性能變壞更換T3.T4.T5.T6
量程電位器和零位電位改變W1位置,用W2.W3
器位置不合適(W1.W2.W3)調整零點和范圍
D3.D4反向電阻變小更換D3.D4
電充互感器原邊、副邊線
圈電感量降低更換電流互感器
DC/AC變換器工作不正常檢查DC/AC變換器
無輸入電流時
輸出很大T3.T4.T5.T6損壞更換T3.T4.T5.T6
無輸出信號輸出端開路連接輸出端
輸入信號端極性接反正確接好輸入信號
D5.D6.D7.D8損壞造成C5電壓不正常更換D5.D6.D7.D8
T5.T6損壞更換T5.T6
限能電路不正常檢查限能電路
無輸入信號輸入回路連線斷開
接通輸入回路線
T3.T4損壞更換T3.T4
DC/AC變換器工作不正常檢查DC/AC變換器
基本誤差不合格T5.T6性能變壞更換T5.T6
電流互感器工作不正常更換電流互感器
4檢修
4.1檢修周期
該項儀表每12個月進行一次檢修,通常與工廠年度大修同步進行。
4.2檢修內容
4.2.1清除儀表內、外灰塵
4.2.2檢查所有接線,電氣元件有無虛焊和脫落,各焊點不應有氧化現象。
4.2.3按本規程第3.2條對儀表進行校準。
4.2.4檢查并擰緊各緊固件。
4.2.5檢修后的儀表按國家(部門)計量檢定規程進行檢定。
4.3檢修質量標準
檢修后的儀表應達到第2章規定的完好條件。
5投運
投運前的準備工作
5.1.1檢查儀表供電是否正常。
5.1.2檢查接線是否正確、牢固。
5.2投運步驟
5.2.1接通儀表電源,投入運行狀態。
5.3驗收
5.3.1逐條檢查檢修項目的完成情況。
5.3.2檢查儀表是否達到檢修質量標準。
5.3.3儀表表正常運行72小時后,由有關技術主管簽收。
6安全注意事項
6.1維護安全注意事項
6.1.1維護必須由兩人以上作業。
6.1.2對可能導致工藝參數波動的作業,維護前必須事先取得工藝人員的認可。
6.1.3若需要全部抽出表芯,必須先切斷電源。
6.2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6.2.1對運行儀表的檢修必須填檢修工作票。
篇3:機組現場檢修箱改造方案
機組現場檢修箱改造方案
1、機組現場檢修箱配置現狀
(1)、機組由兩臺單元機組8#爐5#機、9#爐6#機構成。于20**年投入運行。當時江蘇電力設計院按照常規的檢修方式考慮,在每個單元機組分別設置現場檢修箱17只,具體檢修箱網絡圖如下:
(2)、其每只檢修箱的標準配置如圖:
2、機組檢修箱改造的必要性
(1)、根據我公司近年來鍋爐、汽機檢修的實際情況,檢修工作量相對原來設計院的設計大大地超過了,因此現場的檢修箱無論是數量還是布置的位置,都滿足不了現在的檢修工作的需要。因此,造成臨時電源的電線電纜亂拉亂放,嚴重地違反了6S的管理規定。同時也增加了用電不安全的因素。
(2)、考慮到以前的檢修箱設計標準都是三相四線制的配置,此次檢修箱的配置嚴格按照建設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的規定,新增加的檢修箱全部采用三相五線制的配置,提高了了用電的安全性。
(3)、按照一般檢修箱的三相五線制標準配置如圖:
(4)、本次檢修箱改造考慮到實際檢修工作的需求與改造費用的綜合考量,采取減少一部分配置降低費用來滿足需求,具體配置如圖所示:
3、135MW機組新增檢修箱具體改造實施方案
(1)、根據實際需求,在8#爐5#機的現場,新增加7只檢修箱。
(2)、根據實際需求,在9#爐6#機的現場,新增加6只檢修箱。
(3)、新增加的檢修箱電源進線電纜采用3×25mm2+1×16mm2。
(4)、具體新增加的檢修箱布置網絡圖如下:(紅色虛線部分為新增加的檢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