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測量工安全操作規程

測量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5042

1、作業時應注意環境情況,采取針對措施,戴好防護用品。在樓板上作業應注意未覆蓋的洞,防止墜落;在地下室、遂洞作業應有足夠照明;在基坑、基槽內作業應檢查有無塌方危險,若有須采取措施。

2、搬運儀器必須裝箱上鎖,并檢查提環、背帶背架及運輸工具是否牢固,確實牢固方能搬運。搬運安在三角架上的儀器時,嚴禁平杠橫抱,行走要謹慎,嚴防儀器碰撞腳手架、鋼絲繩以及建、構筑物等。

3、儀器架設地點必須安全。高空作業時嚴禁在有危險的區域架設儀器,在冰凍地面上架設要防滑倒。踩腳手架入土時,用力不能過猛。

4、嚴禁用經緯儀直接觀測太陽,以免傷人。

5、量距時應防止鋼卷尺折斷。穿跨障礙物或酸堿污染地段時,中間必須由人托尺,防止鋼卷尺落地。量距時應注意環境,嚴防鋼卷尺接觸電線、電焊把線,

篇2:工程部測量設備管理規程

為確保測量設備的能力滿足使用要求,特制訂本規程。

1.0程序要點:

1.1測量設備的范圍:

維護和檢修設備用的。

1.2測量設備配置的要求。

1.3數量滿足使用需要。

1.4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和精度等級滿足被測對象精密度、準確度的要求。

2.0測量設備的采購

2.1工程部主管應根據測量設備的現狀和需要,提出采購計劃或申請,經管理處經理審核,500元以上總經理批準后按規定進行采購。

2.2采購計劃或申請應詳列所需采購測量設備的下列資料:

a)名稱、型式或型號、規格、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精度等級;

b)數量、該產品的標準代號(盡可能做到)、用途、參考生產廠家或供應商名稱。

2.3行政人事部應嚴格按采購資料進行采購,如有變動,應事先征詢管理處經理的意見。

2.4測量設備采購進公司后,應按公司相關規定辦理交接手續。工程部主管應核對實物是否與所申報采購資料相符,并核查驗證包裝、外觀及所帶證明、證件。

3.0測量設備的管理

3.1工程部主管負責管理測量設備,其職責為:

a)建立測量設備臺帳,其內容包括;出廠編號、公司編號、名稱、型式或型號、量程參數、精度等級、生產廠家、數量、使用部門或使用人、開始使用日期等唯一性標識和可追溯性資料,并隨測量設備的變化而保持臺帳的可用性和可追溯性;

b)對測量設備逐一進行編號標識,其要求為:

--采用符號和順序進行編號,示例如下:

C?H-01

該類測試設備的順序號,用阿拉伯整數

移動使用測量設備(裝置符號)

測量尺寸用(類型符號)

--符號規則如表一:

裝置符號H移動使用測量設備

G固定裝置上的測量設備

類型符號C測量尺寸的測量設備

D測量電參數(如電壓、電流、電阻、電功率)

Z測量重量用測量設備

P測量壓力、真空度用測量設備

本表未作規定的,由專職管理人員依據上述原則予以規定;

--標識方法應按方便、適用、可行、易于觀察的原則進行,一般采用色彩(如紅、黃色)的不干膠編號后粘貼于測量設備適宜部位的方法實施。

c)規定測量設備的校準周期。測量設備的校準周期根據其使用頻率及測量設備精度等級確定,如表二:

測量尺寸的校準周期為二年

測量電參數的校準周期為二年

測量重量的校準周期為二年

測量壓力的校準周期為一年

裝于設備上,但不能拆卸的測量設備隨設備大修時進行校準

法規或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測量設備

按法規或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規定校準周期進行校準

d)按確定或規定的校準周期將測量設備委托國家授權的計量監督檢測單位進行校準,并辦理相關委托手續;

e)對測量設備的使用、停用、報廢及校準標識的保持進行檢查、監督或辦理相關手續。

4.0測量設備的使用

4.1工程部主管應確保測量設備(原安裝于機械、電氣設備上的除外)在使用前(含采購進入公司的)均經過了校準,且校準結論滿足使用要求。

4.2使用人員應熟悉測量設備的使用,正確、合理、按規定選擇和使用測量設備,并確保在校準的有效期內使用。

4.3使用人員在調整測量設備時,應防止由于調整不當,而使校準狀態失準。

4.4當發現測量設備失準時,應對已測量或計量的結果進行復查,消除由于失準可能造成的影響。

4.5測量設備的保管防靜電環境應適當,不應與工具、刀具、原材料和零配件混放,防止丟失、碰磕、損失、失準、銹蝕。

5.0測量設備的限制使用和報廢

測量設備經校準后判定為不合格的區段或范圍,工程部主管應限制不得在不合格區段或不合格范圍內使用,這種限制應以適當的形式通知到所有使用該測量設備的人員,并在設備的適當部位或存放處或包裝物上明確予以標識。無法限定區段和范圍的,可送有關單位檢修,檢修后經校準合格方允許使用,無檢修價值的予以報廢。報廢應辦理相關手續,500元以下由工程部主管批準,500元以上報總經理批準。

6.0校準的委托

6.1如公司無校準設備、標準物及專業人員,即無能力進行校準,凡需校準的測量設備一律委托國家授權校準單位進行校準。

6.2工程部主管在委托校準時,應將送交校準設備的使用量值范圍列入委托中,并請校準單位在校準報告/記錄中列出所使用校準設備型號、環境溫度、校準判定依據的國家標準代號。

7.0工程部主管應長期保存測量設備臺帳、校準記錄、限制使用或報廢測量設備的審批單。

篇3:鞋廠監視測量裝置管理規程

鞋廠監視和測量裝置管理規程

1、目的

對用于確保產品符合要求的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校準、維護和管理,確保測量準確度滿足規定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產品過程進行監視和測量用的計量器具、設備的控制。

3、職責

A、品管科負責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歸口管理,負責對偏離校準狀態的計量設備追蹤處理及其他管理工作。

B、使用部門負責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正確使用和維護。

4、工作流程

4.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配置及驗收;

品管科負責根據過程和產品所需的監視和測量要求,選擇(申購)、確認適用的監視和測量裝置(包括具有所需的準確度和精密度的測量設備)。

4.2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校準或驗證;

4.2.1品管科編制《測量設備檢定計劃表》(校準/檢定的周期應根據使用頻繁程度和可能有的強制檢定要求)設備定的校準或驗證周期或使用前,送經國家法定的計量器具檢測部門或經評定合格的計量部門進行校準或驗證。校準或驗證的結果應由品管科計量管理人員記錄在《測量設備履歷表》上,外送校檢或驗證結果須附相關的記錄(如檢測報告)。

4.2.2經校準或驗證合格的測量設備,由品管科計量管理人員貼“合格證”。經校準或驗證不合格的測量設備,由計量管理人員送專業單位檢修后再進行校準或驗證,合格后貼“合格證”。經校準或驗證后證明不合格但仍有使用價值的,由品管科發“限用證”,要注明使用場合,確定無法修復且已無使用價值的測量設備品管科計量管理人員作隔離,并用“禁用證”作標識,經總經理批準后報廢處理,以上校準、維修、報廢的情況應記錄在《測量設備履歷表》中。

4.3測量設備和編號、登記、建卡:

4.3.1、對所有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品管科計量管理人員均應給予統一的廠內編號。

4.3.2建立《測量設備一覽表》,分別登記經校準或驗證合格的測量設備;

A、專用測量設備:游標卡尺、直尺、溫度表、測原儀等;

B、壓力類:壓力表等;

C、?器類:磅秤、天平等;

4.3.3建立《測量設備履歷表》,記錄測量設備的編號、名稱、規格型號、精度登記、生產廠家、校準或驗證周期、校準或驗證的日期和結果、使用部門、失準批價及維修、報廢等情況。

4.4測量設備的發放、使用與保管;

4.4.1測量設備由品管科計量管理人員統一發放,發放情況記錄在《計量器具發放登記表》中,測量設備的使用人在調職或離職時,所使用的測量設備應交回到品管科。

4.4.2測量設備應有專人保管,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或操作要求使用,不得隨意丟放,嚴禁隨意拆卸,要保持測量設備清潔、零位正確、儀器指針不失靈,運轉正常,若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品管部計量管理人員處理。

4.4.3監視和測量器具的使用環境,應符合技術文件的規定,由品管科負責監督檢查。

4.4.4使用者在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搬動、維護和貯存過程中,要遵守使用說明書和操作規定要求,防止其損壞或失效。

4.4.5必要時進行調整或再調整,但要防止可能使測量結果失效的調整。

4.4.6為了防止測量設備的失準,使用部門應經常進行互校對。

4.5檢測設備的失準處理:

4.5.1當發現檢測設備偏離校準狀態時,應立即停止檢測工作,及時上報品管科,呂管科應追查使用該設備檢測產品的流向,再評價以往測量結果的有效性,確定需重新檢測的范圍,并重新檢測。同時品管科計量管理人員對設備故障進行分析、維修、并重新校準。評價和對失準設備所采取的措施記錄在《測量設備履歷表》上。

5相關記錄:

5.1《測量設備檢??計劃表》

5.2《測量設備一覽表》

5.3《測量設備履歷表》

5.4《計算器具發放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