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防護與職業健康管理制度(煙草業)
1.總則
1.1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勞動法》有關規定,保障企業員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健康,避免有毒有害物質的侵害,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包括女職工保健管理制度,勞保用品管理發放制度,職工保健、營養津貼審批發放制度,職工健康、特殊工種和有害作業人員定期體檢制度。
1.3本制度適用于我廠及多種經營各公司。
2.女職工保健管理制度
2.1女工是我廠生產勞動的主要群體。為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減少女工在工作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其健康,制定本制度。
2.2針對我廠女工大多在生產第一線的勞動狀況,每兩年必須對女工進行婦科普查,并建立衛生檔案。發現患病的應及時給予治療。具體由廠女工委和醫務室負責實施落實。
2.3女工在月經、懷孕、哺乳期間,所在部門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2.4不得在女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內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解除勞動合同。
2.5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的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2.6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工,原則上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嬰兒不滿一周歲的女工,其所在部門應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兩次哺乳時間,每次30分鐘;生產車間應每班在勞動時間內給予一次性哺乳時間1小時。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個,每班哺乳時間增加1小時。
2.7女工產假為90天,其中產前假15天;難產的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嬰,產假增加15天;晚育并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產假為180天,其中產前假15天。
2.8女職工懷孕3個月以內自然流產的,產假為30天;懷孕3個月以上自然流產的,產假為42天。
2.9女職工第一次施行人工流產手術的,可休息十四天,工資、資金照發(只享受一次),第二次及以后人流假按病假處理;已領取準生證懷孕的女職工施行中期引產手術時,可休息一個月,沒有享受過人流假的,工資照發,獎金按60%計發。
2.10女工在其勞動保護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省公司或市勞動局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部門應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30日內作出決定;女職工對處理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3.勞保用品管理發放制度
3.1為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管理,減少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止傷亡事故,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結合我廠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3.2勞動保護用品和勞動保護檢測儀器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特殊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檢測儀器,必須是經過勞動保護監察機構及其指定的檢驗單位鑒定合格的產品。
3.3勞工科負責全廠勞保用品的采購和發放管理工作,并對勞動保護用品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能負全部責任。
3.4發放職工個人勞動保護用品是保護職工勞動安全健康的一種預防性的輔助措施,不是生活福利待遇;勞工科應根據企業各工種的工作性質和勞動條件,為操作工配備齊全符合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對特殊防護用品,勞工科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定期檢驗,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不準繼續使用。
3.5防護服裝的式樣,應當以符合安全要求為主,做到適用、美觀、大方,不得強求全廠服裝的統一。
3.6禁止將勞動防護用品折合成現金發給個人,發放的勞動防護用品不準轉賣。
3.7對于在易燃、易爆、燒灼、變電室、配電室及有靜電危險發生的場所,嚴禁穿戴化纖防護用品入內。
3.8特殊防護用品的使用部門應努力維護特殊防護用品的完好、安全、可靠,嚴禁將特殊防護用品(如變、配電室的高壓絕緣鞋等)挪作他用。
3.9職工應按規定要求正確穿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3.10安保科和工會負責對勞動保護用品的管理發放和正確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4.職工保健、營養津貼審批發放制度
4.1為認真貫徹執行《勞動法》有關規定,合理發放職工保健、營養津貼,保障職工在勞動中的安全健康,制定本制度。
4.2崗位劃分:
4.2.1特殊工種崗位按國家勞動部規定劃分;
4.2.2艱苦崗位、一般崗位由勞工科劃分。
4.3勞工科、設備科共同測定各崗位粉塵濃度、噪聲等級以及高溫情況,根據國家局煙人〔1994〕第2號文件規定各工種保健、營養津貼發放標準,經廠部審批后執行。
4.4發放周期由勞工科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作出決定。
4.5各車間、部門應按發放標準把津貼發放至各崗位,任何人不得克扣或截留。
4.6安保科對崗位津貼的發放情況進行監督,發現不按規定執行者將報由廠部處理。
5.職工健康、特殊工種和有害作業人員定期體檢制度
5.1為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職工身體健康,促進生產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廠實際,制定本制度。
5.2勞工科每兩年組
篇2:安全職業健康防護設施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加強對職業病防護設施與職業病防護用品的監督管理,使職業病防護設施和職業病衛生防護用品在使用時符合國家標準和衛生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威寧西南公司及各施工單位所有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的管理工作。
(三)術語
本制度所稱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以下稱“防護設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目的,采用通風凈化系統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設施以阻止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影響的裝置和設備。本制度所稱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以下稱“防護用品”),是指為保障勞動者在職業勞動中免受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其健康的影響,對機體暴露在有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環境的部位,采用相應的防護用品進行保護。
(四)職責
1.凡在公司對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場所使用防護設施和防護用品的部門或者個人均應遵守本辦法。
2.公司自行或委托有關單位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場所設計和安裝非定型的防護設施項目的,防護設施在投入使用前應當經具備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評價和鑒定。未經檢測或者檢測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防護設施,不得使用。
3.生產技術處負責下列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員工健康監護檔案;
3.2定期對職業危害場所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公布,存入檔案;
3.3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當設置報警裝置,制定應急預案,配置現場急救用品和必要的泄險區;
3.4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定期校驗和維護各種防護用具,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
3.5指定負責人職業健康的日常監測及維護,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行狀態;該人員需經專業培訓或有相關資格證書。
4.設備保全處下列管理措施:
4.1設置防護設施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兼)職防護設施管理員;
4.2制定并實施防護設施管理規章制度;
4.3制定定期對防護設施的運行和防護效果檢查制度;
4.4防護設施的技術文件(設計方案、技術圖紙、各種技術參數等);
4.5防護設施檢測、評價和鑒定資料;
4.6防護設施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4.7使用、檢查和日常維修保養記錄;
4.8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評價報告。
(五)日常保養維護規定
1.設備保全處負責對防護設施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維修、保養,保證防護設施正常運轉,每年應當對防護設施的效果進行綜合性檢測,評定防護設施對職業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2.生產技術處負責對勞動者進行使用防護設施操作規程、防護設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
3.使用部門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報請生產技術處現場勘查同意后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并向勞動者配發防護用品后方可實施拆除,檢修后及時恢復原狀。
4.經工藝改革已消除了職業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護設施的,應當經所在地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確認,并在職業病防治檔案中做好記錄。
(六)附則
1.本制度解釋權屬生產技術處、設備保全處。
2.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實施執行。
篇3:職業健康防護設施維護檢修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加強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設備的管理工作,避免和減少職業衛生事故的發生,從而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興文縣利群招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內部所有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設備。
三、職責
1、職衛辦負責公司防護設施維護管理工作監督管理指導和實施。
2、各單位負責各自單位現用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維護管理。
四、規程
1、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以下稱“防護設施”)定義: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目的,采用通風、灑水凈化系統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設施以阻止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影響的裝置和設備。
2、各單位應對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設置、安裝有效的防護設施,保障勞動者工作環境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含量符合國家的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
3、公司采購部門必須購置使用具有防護設施生產資質單位生產的防護設施。在購置防護設施產品時,應當注意索取:合格證、使用說明書、防護性能、適應對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得購置使用沒有生產企業、沒有產品名稱、沒有檢測報告的防護設施產品。
4、職衛辦應定期對在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
⑴安全員在班中巡查時注意對防護設施完好有效性進行查驗,發現異常應立即檢修。
⑵安監科應每月進行一次以上針對防護設施的專題檢查,對防護設施的運行和防護效果進行驗證。
⑶應明確防護設施的各級管理責任人。
⑷建立防護設施管理臺帳,做好使用、檢查和日常維修保養記錄。
⑸建立防護設施檔案,收集整理防護設施的技術文件(設計方案、技術圖紙、各種技術參數等)。
5、組織對勞動者進行使用防護設施操作規程、防護設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
6、未經申報批準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并向作業人員配發防護用品,檢修后及時恢復原狀。并在職業病防治檔案中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