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震動器操作標準

震動器操作標準

2024-07-25 閱讀 1061

一、使用前必須檢查電機旋轉方向與標記方向是否一致,各部件連接是否緊固,確認良好,方能使用。

二、電源軟線應盡量架空,并經常檢查,不得在水泥砂漿內亂拖,以免損破絕緣軟線,以致操作周圍導電。

三、操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四、震動棒正常運轉后,應將棒頭順力沉入混凝土中,切不可用力硬插,拉管時不得用力太猛,以防損壞機件和發生事故。

五、操作時,軟管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cm,震動棒不得插得太深,棒的尾部須露出1/3~1/4為宜;軟軸部分不得插入混凝土中,否則會被震搗后的混凝土將震動棒擠住,而不易撥出。插入式震動器在鋼筋網上面震搗時,應注意不使鋼筋夾住震動棒或棒體觸及硬物而受到損壞,此外還要隨時注意電線的絕緣;如發現漏電或電動機零線脫落時,應及時切斷電源進行修理。

六、雨天工作時,應設法將震動器的電動機加以遮蓋,避免雨水浸入,濕手不準接觸電器開關。

七、用繩拉平板震動器時,拉線必須保證絕緣和干燥,兩人應密切配合,移動和轉向時,應蹬平板的兩端,不得蹬在電動機上。

八、操作中,平板震動器移動時,須使電動機的導線保持有足夠的長度和松度,不使其拉緊,以免線頭被拉斷。

九、震動器的外表面應保持清潔,不得使水泥漿粘結在電動機外殼上,以免妨礙電動機散熱。

十、操作震動器時,電動機溫度不得超過75℃,否則應停機降溫;運轉中發現故障,應停機排除。

篇2:震動器操作標準

一、使用前必須檢查電機旋轉方向與標記方向是否一致,各部件連接是否緊固,確認良好,方能使用。

二、電源軟線應盡量架空,并經常檢查,不得在水泥砂漿內亂拖,以免損破絕緣軟線,以致操作周圍導電。

三、操作人員應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四、震動棒正常運轉后,應將棒頭順力沉入混凝土中,切不可用力硬插,拉管時不得用力太猛,以防損壞機件和發生事故。

五、操作時,軟管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cm,震動棒不得插得太深,棒的尾部須露出1/3~1/4為宜;軟軸部分不得插入混凝土中,否則會被震搗后的混凝土將震動棒擠住,而不易撥出。插入式震動器在鋼筋網上面震搗時,應注意不使鋼筋夾住震動棒或棒體觸及硬物而受到損壞,此外還要隨時注意電線的絕緣;如發現漏電或電動機零線脫落時,應及時切斷電源進行修理。

六、雨天工作時,應設法將震動器的電動機加以遮蓋,避免雨水浸入,濕手不準接觸電器開關。

七、用繩拉平板震動器時,拉線必須保證絕緣和干燥,兩人應密切配合,移動和轉向時,應蹬平板的兩端,不得蹬在電動機上。

八、操作中,平板震動器移動時,須使電動機的導線保持有足夠的長度和松度,不使其拉緊,以免線頭被拉斷。

九、震動器的外表面應保持清潔,不得使水泥漿粘結在電動機外殼上,以免妨礙電動機散熱。

十、操作震動器時,電動機溫度不得超過75℃,否則應停機降溫;運轉中發現故障,應停機排除。

篇3:操作標準作業規定

目的

第一條依據加工指示書所做成的標準。

第二條為了使操作者更加了解,如何操作機器才最安全,也最節省時間,把工作流程的現狀,予以調查記錄,并利用分析技術,運用改造原則,以可行的途徑,求得一種最合理的工作方法。

運用范圍

第三條本廠管理員以下的作業員,作為操作機器、儀器、模具及各類工具的依據。

作業細則

第四條作業分析通常包括操作分析、工作簡化、方法工程三種,其研究目的在于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驟,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適的方法完成。動作分析可分為五大原則,27條項目,介紹如下:

(一)關于人體運動的原則

1.使用雙手從事生產性工作。

2.雙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各種對稱工作。

3.使手和手臂的移動作連續曲線的動作。

4.工作應有節奏,使工作自動而圓滑。

5.操作范圍內,盡量使移動距離最短,并用最低類別的動作。

6.應盡量利用物體重量。

(二)關于工作場所的原則

1.手和手臂的運動途徑應在正常工作區域內。

2.必須用眼睛注意的工作,應保證有正常視野。

3.工具和材料應置于固定位置。

4.工作場所的高度應設計能供站立或坐著使用。

5.工作區域應以少移動為原則。

6.好的工作環境可以導致好的工作表現。

(三)關于工具和設備的原則

1.工具和設備應預置于隨手即可拿到或抓取之處。

2.以足踏板和固定工具代替手的動作,使手能執行更有用的工作。

3.使用將完成產品移去的自動彈出設施。

4.在方便操作的情況下,將機器控制排列妥善。

5.利用特別的工具和復合的工具(多種用途的工具)。

6.考慮如何使用機器以便利操作。

(四)關于材料搬運的原則

1.為方便取拿,應有良好的設計。

2.安排重力輸送的漏斗、分離器、堆放和輸送帶,將材料送使用地點。

3.預置和分類標明下一操作所需的材料和零件。

4.用落地輸送法將產品挪開。

5.將所有較重物品舉起時應使用搬運機械。

(五)關于節省時間的原則

1.改善人工和機械動作的遲疑或暫時停止的問題。

2.通常動作形式需要較少步驟或元素者,所用的時間最短。

3.當機器工作時,工作應是進行中;而工作進行時,機器應是工作中。

4.應同時加工兩個或兩個以上零件。

(六)填寫方式

1.操作步驟需按照工作流程,詳細記錄。

2.操作方法應于操作步驟手冊中給予詳細記錄。操作方法盡量以淺顯文字敘述,使員工易于了解。

3.操作方法若敘述不完整,需用圖示輔助說明,能繪圖者盡量用圖示,使操作員易于了解。

4.其余應注意事項,需填寫于表格中。

5.表格如附表所示:(附表10.3.1)

(七)資料使用方式

1.需存檔

2.現場需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