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裝置安全使用管理標準
一、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維護工作中注意事項
1.發現運行中的異常現象,應加強監視,并立即報告主管部門。
2.繼電保護裝置動作和斷路器跳閘后,應檢查保護裝置的動作情況并查明原因。在恢復送電前,應將所有掉牌信號復歸。
3.在檢修工作中,如果涉及供電部門定期檢驗的進線保護裝置,應與供電部門聯系。
4.值班人員對保護裝置的操作,一般只限于接通或斷開壓板,切換開關和卸裝熔體等。
5.在二次回路上進行的一切操作,應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
6.二次回路的操作,應以現場設備圖紙為依據,不得單憑記憶進行操作。
二、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的措施
1.采用質量高、動作可靠的繼電器和其他元器件。
2.保證繼電保護裝置的安裝和調試質量,按規程進行驗收。
3.加強日常維護與管理,使保護裝置始終處于完好狀態,以保證保護裝置正常運行。
4.確定正確合理地保護方案,根據系統的要求進行合理設計和擬定接線圖。
三、繼電保護裝置校驗周期和校驗內容的規定
1.為了保證繼電保護裝置在電力系統出現故障時能可靠動作,對運行中的繼電保護裝置和二次回路應定期進行校驗。通常,10千伏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裝置,每兩年應校驗一次;對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用戶和35千伏及以上的用戶,繼電保護裝置應每年校驗一次。
2.繼電保護裝置進行改造、更換、檢修和發生事故后,都應進行補充校驗。
3.變壓器的瓦斯保護裝置,應在變壓器大修時進行校驗。
4.瓦斯繼電器一般每三年進行一次內部檢查,每年進行一次充氣試驗。
5.繼電保護裝置的校驗內容包括:
(1)檢查機械部分和進行電氣特性試驗。
(2)測量二次回路的絕緣電阻。
(3)二次回路通電試驗。
(4)進行整組動作試驗。
(5)根據保護裝置改造、更換及事故情況確定的其他試驗。
四、繼電保護裝置在以下嚴重缺陷時必須停用
1.整定值不符合要求。
2.動作不靈活或拒絕動作。
3.重要零件(如軸承、接點、線圈等)破損,短路試驗部件沒有退出運行。
4.年度檢查試驗不合格。
5.接點有熔接現象,線圈有斷股、短路等現象。
6.保護回路接線有錯誤,如繼電器與表計并聯、二次回路中有表計切換器等。
7.二次系統出現接地情況,操作電壓低于額定值的85%或熔斷器接觸不良等
8.大型變壓器的瓦斯保護裝置未投入運行。
篇2:繼電保護裝置巡視檢查制度
一繼電保護裝置由配電室值班人員每月巡視一次。
二繼電保護裝置巡視內容:
1、各類繼電器外殼有無破損裂紋,整定值的位置是否變動。
2、查看繼電器有無接點卡位,變位傾斜、燒傷以及脫軸、脫焊等情況。
3、感應型繼電器的鋁盤轉動是否正常,經常帶電的繼電器接點有無大的抖動及磨損,線圈及附加電阻有無過熱現象。
4、各種信號指示是否正常。
5、母線電壓是否正常。
6、有無異常聲響及發熱、冒煙和燒焦等氣味。
7、保護裝置的電源指示及閉鎖指示燈是否正常。
篇3: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現場工作規定
1、工作負責人應查對運行人員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在工作屏的正、背面由運行人員設置“在此工作”的標志。如進行工作的屏仍有運行設備,則必須有明確標志,以與檢修設備分開。相鄰的運行屏前后應有“運行中”的明顯標志(如紅布幔、遮欄等)。工作人員在工作前應看清設備名稱與位置,嚴防走錯位置。
2、運行中的設備,如斷路器、隔離開關的操作,發電機、調相機、電動機的開停,其電流、電壓的調整及音響、光字牌的復歸,均應由運行值班員進行。“跳閘連片”(即投退保護裝置)只能由運行值班員負責操作。在保護工作結束,恢復運行前要用高內阻的電壓表檢驗連片的任一端對地都不帶使斷路器跳閘的電源等。
3、在一次設備運行而停部分保護進行工作時,應特別注意斷開不經壓板的跳、合閘線及與運行設備安全有關的連線。
4、在檢驗繼電保護及二次回路時,凡與其他運行設備二次回路相聯的壓板和接線應有明顯標記,并按安全措施票仔細地將有關回路斷開或短路,做好記錄。
5、在運行中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時,必須由一人操作,另一人作監護。監護人由技術經驗水平較高者擔任。
6、不允許在運行的保護屏上鉆孔。盡量避免在運行的保護屏附近進行鉆孔或進行任何有震動的工作,如要進行,則必須采取妥善措施,以防止運行的保護誤動作。
7、在繼電保護屏間的過道上搬運或安放試驗設備時,要注意與運行設備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誤碰造成誤動。
8、在現場要帶電工作時,必須站在絕緣墊上,帶線手套,使用帶絕緣把手的工具(其外露導電部分不得過長,否則應包扎絕緣帶),以保護人身安全。同時將鄰近的帶電部分和導體
用絕緣器材隔離,防止造成短路或接地。
9、在清掃運行中的設備和二次回路時,應認真仔細,并使用絕緣工具(毛刷、吹風設備等),特別注意防止振動,防止誤碰。
10、在進行試驗接線前,應了解試驗電源的容量和接線方式。配備適當的熔絲,特別要防止總電源熔絲越級熔斷。試驗用刀閘必須帶罩,禁止從運行設備上直接取得試驗電源。在進行試驗接線工作完畢后,必須經第二人檢查,方可通電。
11、對交流二次電壓回路通電時,必須可靠斷開至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的回路,防止反充電。
12、在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進行短路接線時,應用短路片或導線壓接短路。
運行中的電流互感器短路后,仍應有可靠的接地點,對短路后失去接地點的接線應有臨時接地線,但在一個回路中禁止有兩個接地點。
13、現場工作應按圖紙進行,嚴禁憑記憶作為工作的依據。
如發現圖紙與實際接線不符時,應查線核對,如有問題,應查明原因,并按正確接線修改更正,然后記錄修改理由和日期。
14、修改二次回路接線時,事先必須經過審核,拆動接線前先要與原圖核對,接線修改后要與新圖核對,并及時修改底圖,修改運行人員及有關各級繼電保護人員用的圖紙。修改后的圖紙應及時報送所直接管轄調度的繼電保護機構。
保護裝置二次線變動或改進時,嚴防寄生回路存在,沒用的線應拆除。
在變動直流二次回路后,應進行相應的傳動試驗。必要時還應模擬各種故障進行整組試驗。
15、保護裝置進行整組試驗時,不宜用將繼電器接點短接的辦法進行。傳動或整組試驗后不得再在二次回路上進行任何工作,否則應作相應的試驗。
16、帶方向性的保護和差動保護新投入運行時,或變動一次設備、改動交流二次回路后,均應用負荷電流和工作電壓來檢驗其電流、電壓回路接線的正確性,并用拉合直流電源來檢查接線中有無異常。
17、保護裝置調試的定值,必須根據最新整定值通知單規定,先核對通知單與實際設備是否相符(包括互感器的接線、變比)及有無審核人簽字。根據電話通知整定時,應在正式的運行記錄簿上作電話記錄,并在收到整定通知單后,將試驗報告與通知單逐條核對。
18、所有交流繼電器的最后定值試驗必須在保護屏的端子排上通電進行。開始試驗時,應先做原定值試驗,如發現與上次試驗結果相差較大或與預期結果不符等任何細小疑問時,應慎重對待,查找原因,在未得出正確結論前,不得草率處理。
19、在導引電纜及與其直接相連的設備上進行工作時,應按在帶電設備上工作的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后,方能進行工作。
20、在運行中的高頻通道上進行工作時,應確認耦合電容器低壓側接地絕對可靠后,才能進行工作。
21、對電子儀表的接地方式應特別注意,以免燒壞儀表和保護裝置中的插件。
22、在新型的集成電路保護裝置上進行工作時,要有防止靜電感應的措施,以免損壞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