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勞動保障局干部誡勉談話制度

勞動保障局干部誡勉談話制度

2024-07-25 閱讀 3682

勞動保障局干部誡勉談話制度

為了進一步完善干部監督管理機制,加強對干部的教育、監督和約束,提高我局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根據我局有關干部教育管理的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

實行干部誡勉談話制度,是新時期加強干部監督和管理的一種形式,也是一項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按照中央對干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的精神,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從關心愛護干部出發,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區別情況,及時主動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通過誡勉談話,對干部存在的問題進行批評教育,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不斷提高行政效能。

二、誡勉談話的范圍與對象

本局科(室)及各二級單位的干部職工,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勤政廉政、用人理財等方面存在問題,除執紀執法機關已經或準備立案查處的干部外,應采取當面談話的形式進行誡勉,并要求談話對象對其存在的問題如實作出書面回答。有列情形之一的,都必須進行誡勉談話。

(一)政治態度不端正,經常在干部群眾中發表錯誤言論,造成不良影響的;

(二)貫徹執行上級指示精神不堅決或消極抵觸的;

(三)謊報成績,隱瞞問題,弄虛作假的;

(四)生活作風不檢點,有違背社會公德行為的;

(五)缺乏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工作不努力,作風漂浮,敷衍塞責,業績較差,工作出現較大失誤的;

(六)以權謀私,有“吃、拿、卡、要、報”行為,群眾反映強烈的;

(七)個人主義嚴重,損公肥私的;

(八)全局觀念較差,組織紀律性不強,不服從組織對個人工作安排的;

(九)鬧不團結,爭權奪利,造成本單位工作被動的;

(十)違背民主集中制原則,群眾意見較大的;

(十一)違反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規定,服務承諾制被投訴,認定事實成立的;

(十二)民意測評得分明顯偏低,不稱職票占30%以上或年度考核被評為“基本稱職”、“不稱職”和“不合格”的;

(十三)違反干部作風建設“十不準”其他相應規定或有其他錯誤行為的。

三、誡勉談話的方法

(一)被確定為誡勉談話對象的局內科長、主任、二級局副職干部,由局長負責談話;其他干部由分管局領導負責談話或委托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談話。

(二)誡勉談話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定期談話主要是結合干部年度考核的結果反饋工作,安排在每年年度考核結束后進行;不定期談話主要是根據平時對干部存在問題的掌握情況,及時作出安排。

(三)誡勉談話過程中形成的材料,不裝入本人檔案,由局辦公室(政工)統一保管,以備查詢,作為干部考核考評的重要依據。

四、誡勉談話的程序和要求

(一)確定誡勉談話對象,要嚴格按照人事管理權限報經領導審批。

(二)需要誡勉談話的內容,根據年度考核、組織考察、群眾來信來訪等途徑所掌握的情況由局黨組確定,并填寫《干部誡勉談話登記卡》。

(三)根據談話情況,由談話領導填寫《干部誡勉談話登記卡》中的“誡勉意見”,對被誡勉者提出三個月至半年的誡勉期。《干部誡勉談話登記卡》交由局辦公室(政工)留存。

(四)跟蹤了解被誡勉者在誡勉期間的思想、作風、工作表現以及誡勉意見的落實情況,在誡勉期滿時填寫“誡勉結果”,對能按誡勉意見如期改正的,則解除其誡勉期;對在誡勉期限內思想認識沒有大的提高,實際行動沒有明顯改進或又出現其他問題的,則實行第二次誡勉談話;經第二次誡勉仍無悔改表現的,必須調整工作,或按人事管理權限給予行政處理。

篇2:X局誡勉談話試行辦法

*局誡勉談話試行辦法*局誡勉談話試行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把對黨員干部執行黨紀、政紀情況的監督與經常性的教育、管理結合起來,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根據《中國共產章程程》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建立誡勉談話制度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以人為本和注重實效的原則,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和保護干部。

第三條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本辦法適用于*局處級以下(含處級)干部。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的誡勉談話是指*局黨委、紀委針對黨員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職責、工作作風、道德品質、廉政勤政等方面出現苗頭性問題時,對其進行及時談話,提出誡勉要求。

第五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實行誡勉談話:

(一)由群眾舉報或信訪渠道反映的問題,經初步核實,雖構成違紀違規,但情節較輕,可不進行黨紀政紀處理的;

(二)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基本稱職或不稱職等次的;

(三)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的;

(四)組織發現存在可能釀成嚴重違紀的苗頭性問題的。

第六條*局誡勉談話一般由分管的黨委委員主談,如情況需要,也可建議黨委一把手主談;談話人不得少于兩人。

第七條誡勉談話一般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談話人向被談話人介紹反映的問題,提出談話的有關要求;

(二)責成被談話人就反映的問題作出解釋、說明或者檢討,并提供有關材料;

(三)談話人根據被談話人的陳述和掌握的情況,對被談話人提出要求;

(四)被談話人對接受誡勉談話以及對談話人所提要求表明態度。

第八條誡勉談話的要求:

(一)談話前將談話時間、地點、內容、要求通知被談話人,被談話人不得借故推諉、拖延;

(二)談話人應當認真聽取被談話人的陳述和意見,不得向被談話人泄漏舉報人的情況;應當書面記錄談話情況,并經本人核實簽名,由紀檢監察處存檔;

(三)被談話人要實事求是地回答和陳述問題,提供有關情況,不得造假或隱瞞事實,不得打聽、追查或打擊報復舉報人、談話人等;

(四)參與談話的人員要遵守保密紀律,不得向外泄漏談話情況。

第九條談話后談話人應對談話對象存在主要問題的改正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對沒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顯的進行再次談話,提出要求,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按有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

第十條本制度由*局紀委解釋。

第十一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某局誡勉談話試行辦法

*局誡勉談話試行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把對黨員干部執行黨紀、政紀情況的監督與經常性的教育、管理結合起來,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根據《中國*章程程》和《中國*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建立誡勉談話制度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以人為本和注重實效的原則,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和保護干部。

第三條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本辦法適用于*局處級以下(含處級)干部。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的誡勉談話是指*局黨委、紀委針對黨員干部在*思想、履行職責、工作作風、道德品質、廉政勤政等方面出現苗頭性問題時,對其進行及時談話,提出誡勉要求。

第五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實行誡勉談話:

(一)由群眾舉報或信訪渠道反映的問題,經初步核實,雖構成違紀違規,但情節較輕,可不進行黨紀政紀處理的;

(二)年度考核中被確定為基本稱職或不稱職等次的;

(三)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的;

(四)組織發現存在可能釀成嚴重違紀的苗頭性問題的。

第六條*局誡勉談話一般由分管的黨委委員主談,如情況需要,也可建議黨委一把手主談;談話人不得少于兩人。

第七條誡勉談話一般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談話人向被談話人介紹反映的問題,提出談話的有關要求;

(二)責成被談話人就反映的問題作出解釋、說明或者檢討,并提供有關材料;

(三)談話人根據被談話人的陳述和掌握的情況,對被談話人提出要求;

(四)被談話人對接受誡勉談話以及對談話人所提要求表明態度。

第八條誡勉談話的要求:

(一)談話前將談話時間、地點、內容、要求通知被談話人,被談話人不得借故推諉、拖延;

(二)談話人應當認真聽取被談話人的陳述和意見,不得向被談話人泄漏舉報人的情況;應當書面記錄談話情況,并經本人核實簽名,由紀檢監察處存檔;

(三)被談話人要實事求是地回答和陳述問題,提供有關情況,不得造假或隱瞞事實,不得打聽、追查或打擊報復舉報人、談話人等;

(四)參與談話的人員要遵守保密紀律,不得向外泄漏談話情況。

第九條談話后談話人應對談話對象存在主要問題的改正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對沒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顯的進行再次談話,提出要求,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按有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

第十條本制度由*局紀委解釋。

第十一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