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化工原料銷售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化工原料銷售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6 閱讀 3088

化工原料銷售經理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化工產品市場銷售及推廣,對行業市場的目標客戶進行攻關;

2、負責維護老客戶及開拓新市場,增加產品銷售范圍,完成銷售計劃;

3、負責銷售區域內銷售活動的策劃和執行,完成銷售任務。

任職要求:

1、具有高分子、精細化工或相關化工類專業及實際銷售工作經驗優先;

2、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客戶服務意識,喜歡賦予挑戰性的工作;

3、形象氣質佳,親和力強,有強烈的成就欲和領悟力。

化工原料銷售經理崗位

篇2:常用化工原料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苯乙烯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密封陰涼保存。不建議久存和大量存儲庫存溫度≤30℃。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通風良好,操作人員應保護好直接和間接接觸苯乙烯的部位: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搬運過程中注意輕拿輕放。

3.消防方式: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丙酮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密封陰涼保存庫存溫度≤29℃。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通風良好,減少皮膚與丙酮的接觸和吸入量。操作人員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丁基橡膠手套。

3、消防方式:滅火劑,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工業甲乙酮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甲乙酮不得于日光下曝曬,隔絕火種,桶上應有易燃、有毒危險等標志。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通風良好工作現場嚴禁吸煙。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避免長期反復接觸。如工作須要,應佩戴安全防護眼鏡,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穿防靜電工作服,戴乳膠手套。

3、消防方式: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乙酰丙酮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低溫密封存儲,遠離明火或氧化劑。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通風良好,工作現場不能有明火存在,工作時,應佩戴安全防護眼鏡,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穿防靜電工作服,戴乳膠手套。

3、消防方式: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

二甲基苯胺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儲:陰涼通風處密封存儲,遠離火種,熱源。

2、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避免與酸類、鹵素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3、消防方式:采用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滅火。

過氧化丁酮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存貯:通常稀釋后儲裝。陰涼、通風處存放。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還原劑、酸類、堿類、易(可)燃物、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禁止震動、撞擊和摩擦。

2、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充分通風。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清除殘留液體充分通風前不能進行焊接、切割等作業。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煙霧。避免與還原劑、酸類、堿類接觸。

3、消防措施:滅火劑,霧狀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

辛酸鈷的使用注意事項

1、儲存:陰涼、通風處密封存放。遠離火種、熱源。

2、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局部充分通風。

3、消防措施: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篇3:石油化工原料產品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一、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運輸方式

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運輸環節是連接原料基地、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終端用戶的紐帶和橋梁。按輸送方式可以分為管道輸送及移動裝備輸送。移動裝備輸送又可以大體分為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船舶運輸等。附屬裝備還包括裝卸臺(鐵路和公路裝卸臺)、碼頭、泵房等。因為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運輸環節的面廣線長,稍有疏忽就可能釀成事故,所以必須特別注意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術問題。

二、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的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

正如分類中所述的那樣,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大都屬于危險化學品。在生產、使用及運輸這些危險化學品過程中,其對職工及環境的潛在危害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當今科技和產品不斷更新的時代,有關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的安全儲存、運輸和使用的問題也日趨尖銳。隨著我國加入WTO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迫切需要我們保障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的安全儲存、運輸和使用中的安全。

以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的形式進行傳播,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國際勞工大會1990年通過的第170號《化學品公約》和177號建議書為建立安全使用化學品國家系統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在儲存運輸過程中,正確區分和識別所有的石油化工品(包括無毒害化學品)是至關重要的。中國政府于1995年1月批準了《化學品公約》,并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批準這一公約的國家,這是中國政府促進化學品安全生產和使用的一個承諾。并為達到公約各條款的要求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近,中國政府又先后實施了《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等法令、法規,制定了《編寫危險化學品技術說明書標準》(類似信息卡)和《編寫危險化學品標簽導則》等相應的國家標準,全面實施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和監督。

為了使人們能在儲存運輸過程中,正確區分和識別、安全使用所有的石油化工品,要求生產廠家為生產出廠的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設置明顯的標簽和安全技術說明書,并隨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運輸全過程轉移。

標簽的內容應包括:

①商業名稱;

②物質特性;

③供應商的姓名、地址和電話;

④危險標志;

⑤使用此種物質的特殊風險;

⑥安全須知和預防措施;

⑦批號;

⑧應雇主要求對該物質的安全信息做更詳細的說明。

標簽要求一定要清晰、耐用、大小適當,易于理解。

安全技術說明書的內容應包括:

①該物質的商業名稱和化學名稱的統一性說明;

②供應企業的地址,以便使用者欲知詳情時及時聯系;

③按國家統一的化學品分類方法標志明顯的特性,如毒性、刺激性和爆炸性等;

④對該物質的有關危害的詳細說明,包括毒性特點、接觸界限、儲存條件、禁忌介質等;

⑤安全須知和預防措施,如應具備基本的通風條件,用橡膠手套保護皮膚避開熱源和火源等。

告知工人的權利和義務:

要為在工作中需要接觸和使用石油化工原料和產品的工人做出如下承諾:

①工人有權從即將發生危險的現場撤離,但必須立即報告上級主管;

②工人有權了解所接觸的化學品的特性危害及安全措施;

③工人有權閱讀標簽和信息卡,以保征工人自身安全。

為了確保安全,接觸化學品工人也要遵循幾項義務;

①工人應當同雇主緊密合作,執行安全操作計劃和現場安全管理;

②工人應遵循工作場所的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操作;

③工人應努力消除或減少對自身或他人造成的危險。例如,一種物質泄漏時可能對鄰近崗位造成危害,并在條件允許時事先通知他人,以減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