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肥料銷售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肥料銷售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6 閱讀 7031

肥料銷售經理崗位職責

肥料區域銷售經理1、所負責區域的銷售任務達成、回款和市場推廣計劃執行。

2、所負責區域的銷售網絡建設,客戶開發及維護。

3、所負責區域的政府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對接,區域競品調研。

根據競品動向有計劃有步驟實施政策激勵或活動方式推廣,并及時公司領導反饋。

4、市場推廣活動執行,區域訂貨會、農民會組織,區域銷售政策、客戶培養提升計劃制定。

1、所負責區域的銷售任務達成、回款和市場推廣計劃執行。

2、所負責區域的銷售網絡建設,客戶開發及維護。

3、所負責區域的政府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對接,區域競品調研。

根據競品動向有計劃有步驟實施政策激勵或活動方式推廣,并及時公司領導反饋。

4、市場推廣活動執行,區域訂貨會、農民會組織,區域銷售政策、客戶培養提升計劃制定。

篇2:肥料安全使用及倉庫管理制度范本

一、肥料的采購管理

1、采購負責人根據基地場長制定的采購清單,采購符合規定要求的肥料,所有基地使用的商品肥料需在合作社備案可查,且要通過相關客戶審核備案;

2、備案肥料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要求,具有有效的“三證"一產品(臨時)登記證號(國家規定的免于登記的產品除外)、產品執行標準號和生產批準號(國家規定的免于生產批準的產品除外);

3、產品包裝標識至少應包含以下內容:產品名稱、產品執行標準號、有效成分名稱和含量、凈含量、生產者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必要的警示和儲存要求。

二、肥料的出入庫管理

1、肥料入庫前,須進行檢驗,要確保肥料質量和數量,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

2、倉庫保管員做好肥料出入庫登記手續,對每種肥料設立購、領、存貨統計工作,及時反映肥料增減變化的情況,做到帳、物、卡三相符;

三、肥料的儲存管理

1、基地建立肥料產品存放庫,庫房應達到有防雨防曬、干燥潔凈、相對獨立、存取方便的

基本條件,確保肥料的品質不會受到影響;

2、肥料庫有專門的人員管理并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定和制度;

3、肥料在庫內應按說明要求,分品種安全存放,不會存在對農產品或農用水等帶來污染的風險。品種相同的要按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做到存取方便,填寫好的貨物卡放在顯眼的位置;

4、肥料存放時期符合規定,每月至少清理肥料庫存一次,并做好棄置肥料的有關記錄;

5、商品有機肥和其他散裝有機肥等需要露天存放的,須在指定地點存放,采取必要的保護隔離措施,避免污染蔬菜。

四、施肥操作的管理

1、基地內所有肥料的施用均按照NY/T394標準執行;

2、生產技術員依據田塊土壤養分檢測結果和蔬菜生長情況,決定用肥的品種、數量及方法,并按照確定的標準領用肥料;

3、肥料應正確地使用于目的作物,基地技術人員對用量和方法有相應的明確的責任;

4、施肥前對施肥工具、機械需做必要的檢查,確保施肥的數量和質量;

5、施肥操作人員須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避免造成人身傷害;

6、技術人員須監督指導肥料的施用過程,密切注意關注環境狀況,適時施肥;

7、肥料的施用要均勻、細致,做到“相對平均"的原則,控制操作誤差在合理范圍之內;

8、施肥完畢,須清理回收肥料包裝物,核對剩余肥料;

9、在肥料施用后要進行檢查施肥效果,是否產生肥害,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

10、做好肥料施用記錄,包括施肥日期、種類、數量、地點、施肥方法、操作負責人等。

篇3:肥料銷售公司新業務員培訓內容

肥料公司業新務員培訓內容

一、基本常識

二、***牌肥料產品介紹

三、銷售與服務的基本技巧

(一)科學施肥和農化服務(常識)

一、科學施肥的主要依據

二、常見化肥的特點與選用

科學施肥的主要依據(肥料的概念為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品和改善土壤肥力的物質叫肥料,可分為直接肥料和間接肥料,直接肥料一般指大量子大量元素如N、P、K)

大量元素:

碳(C)、氫(H)、氧(O)、氮(N)、磷(P)、鉀(K)

中量元素:

鈣(Ca)、鎂(Mg)、硫(S)

微量元素:

鐵(Fe)、錳(Mn)、銅(Cu)、鋅(Zn)鉬(Mo)、硼(B)、氯(Cl)

科學施肥的主要依據

施肥依據:

科學施肥受土壤作物、氣候、輪作、栽培管理等因素影響。可以要因地制宜選擇施肥量、施肥期、施肥方法。

1、植株缺素癥狀

2、土壤的缺素含量

3、作物易缺的元素(中微量元素)

概念:要相信,不要迷信,可依據,不可依賴

植株缺素癥狀(大量和中量元素)

缺氧:老葉黃化,新葉淡綠。

缺磷:莖葉暗綠,少分蘗,易落果。

缺鉀:葉尖及邊緣先枯黃,出現斑點,病害多。

缺鎂:老葉出現斑點,穗少穗小,果實變色。

缺鈣:頂芽易枯死葉尖彎鉤狀,菜心常腐爛。

缺硫:新葉黃化,失綠,開花遲。

植株缺素癥狀(微量元素)

缺鋅:葉小簇生,斑點常在主脈西側,植株矮小早熟。

缺錳:新葉脈間失綠,有細小棕色斑點

缺硼:頂芽易枯死,開花少結果,葉柄和莖變粗易開裂。

缺鐵:新葉脈間失綠,而后整葉淡黃,常落果,枯梢。

缺銅:幼葉萎蔫,出現花白斑,果實小,穗小。

土壤的缺素含量(大量和中量元素)

有效磷:小于10mg/kg

有效鉀:小于80mg/kg

有效鈣:小于200mg/kg

有效鎂:小于20mg/kg

有效硫:小于15mg/kg

有效氮:高產地塊多施

土壤缺素含量(微量元素)

有效鋅:小于1.5mg/kg

有效錳:小于7mg/kg

有效硼:小于0.5mg/kg

有效鉬:小于0.15mg/kg

有效鐵:小于5mg/kg

有效銅:小于20mg/kg

作物易缺的元素(中微量元素)

水稻玉米:易缺鋅,硅

棉花、馬鈴薯:易缺硼,鋅

小麥:易缺錳,

油菜籽:易缺硼,硫和鋅

甜菜:易缺硼

作物易缺元素(中微量元素)

大豆:易缺鉬(接種方法:每千克種子用鉬高分銨2克,兌水配成2-3的溶液)

花生:易缺鈣、鎂、硫

甘蔗:易缺鈣、鎂、硅

果樹:易缺鐵,銅

二、常見化肥的特點與選用

化肥類型

單質肥料(含一種養分)

氮肥(N),磷肥(P),鉀肥(K)中,微量元素肥料(S、Zn、B等)

復混肥(N、P、K中至少含有兩種養分)

化學合成(如二銨)機械造粒如(5-15-15),臨時摻混如BB肥

氮肥特點:

氮肥易溶于水,移動性強,作物吸收快,后效短,當季利用率30%-40%,常見品種:

1、銨態氮肥(NH4)硫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等,銨易被土壤吸吸咐,淋失少,肥

效穩。

2、尿素,屬于有機態氮肥,經土壤中尿酢分解成銨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

3、硝態氮肥(NO3)硝酸磷肥,硝酸銨,磷銨等,約50%是硝態氮,不被土壤吸附,

肥效快,但易淋失,應多用在旱田。

磷肥的特點:

磷肥在土壤中易被固定,移動小,淋失小,不揮發,當季利用率10-20%,后效長,累計利用率多。常見的品種,為普鈣,鈣鎂磷肥,重鈣,磷酸銨中的磷等。

常見的品種:

1、水溶性低于氮肥和鉀肥

2、累計利用率多達80-90%

3、作基肥為主

鉀肥的特點

鉀肥在土壤中易溶于水,不揮發,施肥量少,流失量也不多,當季利用率50-60%,對農產品的質量改善更為顯著。

常見的品種:

1、硫酸鉀,主要用在對氯敏感的煙茶,葡萄,草莓等,以及鹽堿地和排水不暢的干

旱地區。

2、氯化鉀,多雨和有灌溉條件的均適用,除對氯敏感的作物。

3、硫酸鉀和氯化鉀一樣好。

復混肥的特點:

復合肥主要是化學方法制成,養分為二元,含量較固定。常用的磷酸二銨,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硝酸磷肥等。復合肥和摻合肥施用期相似;

1、糧食作物,作基肥為主。

2、經濟作物,作基肥和早期追肥。

3、多年生果樹,可全年施用。

摻合肥的特點:

摻合能主要是物理方法干混制成,養分多為三元(N、P、K),含量不固定。

常用的品種有三種類型:

1、通用型,如45%15-15-15、48%16-16-16、60%20-20-20等,NPK養分相同,濃度

高。

2、區域型,如25%11-9-5各小麥,11-5-9雙季稻肥,30%(4-9-9)棉花肥等。

有機無機復混肥的特點:

農家肥也稱有機肥,含有多種養分和豐富的有機質,養分釋放慢,肥效緩而長,有利沃土;化肥也稱無機,NPK含量多,釋放快,肥效快而短,有利多產。兩種肥料,配合施用,各自的優點可彌補對方不足。

有機肥就近施用為主。生物有機肥價格遍高,市場空間有限。有機―無機復混肥的發展空間較大。

微肥及其特點:

常見微肥主要有硫酸鋅,胡砂,硫酸亞鐵,鉬酸鐵等。

用量小,定理嚴格,要像農藥一樣按說明書去做。

合理施用,葉面噴施,拌種,沾秧根多種形式,其中以葉面噴施較為經濟,安全,有效。什么是偽劣假冒化肥

假化肥:基本不含氮磷鉀養分,常見有復合肥和氯化鉀

偷養化肥:養分比標準含量的多,興味盎然有中低濃度復合肥

冒牌化肥:養分可能達標,但包裝專違標,誤導群眾。

不達標化肥:產品不合格質量不穩定,常見復合肥。

偽劣化肥簡易鑒別:

1、氯肥:能燃燒,熔化或發煙,易溶解

2、磷肥:不燃燒,溶解緩慢(鈣鎂磷肥不溶解)

3、鉀肥:不燃燒,會跳動或有爆裂聲,易溶解。

4、復合肥:主要依靠燃燒,溶解度。

簡易鑒別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化肥的選購策略

1、選擇品牌:品牌是生產商注冊的產品標志農民朋友要包著名品牌作為首選,品牌

能保證質量。

2、選擇銷售商:農民朋友要把守信譽,重質量,有誠信的銷售商作為自己選購己定

品牌的肥料的供應者。定點購買,避免上造假窩點的當。

3、團體購買:農民朋友應積極組織起來,以行業或協會的名義,用團體身份統一購

買肥料。

4、索要購貨憑證:保留肥料樣品,有問題及時舉報。

總結:

1、施肥依據:要相信不要迷信,可依據,不可依賴。

2、化肥特點:N:肥效猛,后效短,易溶解,易流失,易揮發。

P: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