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員工安全培訓講義
車間員工安全培訓
國外學者海因里希通過對大量的事故分析后得出結論,在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也就是說,如果能及時識別事故先兆、消除事故隱患、正確分析輕微事故并提出改進控制措施,那么,事故的發生是可以避免的。
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因素引起。要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必須先從人的因素著手,即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一般分為三級,其中車間教育和班組教育是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要環節。抓好基層車間的教育培訓工作,普及安全技術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增強危害識別和控制能力,有利于實現安全生產。
一、 安全教育培訓的基本內容
事故是發生往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必須從這些方面著手。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有效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
所謂人的不安全行為,它包括了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采取安全措施、誤操作、不按規定的方法操作等不安全行為。對絕大多數的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表明,“三違”(即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消除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安全教育培訓就必須從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培訓這三方面著手。
安全意識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勞動紀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對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奠定安全生產的思想基礎。勞動紀律教育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的條件、減少工傷事故、保障安全生產的必要前提。
安全知識教育是提高員工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其內容包括企業的基本生產概況、生產技術過程、作業方法和工藝流程;有關電器設備方面的安全知識;有關企業防火、防爆、防中毒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個人防護用品的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和知識等。
安全技能教育是鞏固員工安全知識的必要途徑。懂得設備的性能、作用、結構原理,并做到會使用、會維護、會保養;對工藝流程,能正確操作;對潛在的危害和事故隱患能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發生事故后能夠按照事故應急預案進行正確處置。
2、識別物的不安全狀態,進行危害識別評價和管理的教育
所謂物的不安全狀態,包括在生產作用過程中可能導致事故發生和危害擴大的設計缺陷、設備缺陷、保護措施和安全缺陷等。
要識別物的不安全狀態,首先要識別出在生產裝置和生產現場中存在哪些危害,即存在什么危害(危險源),誰(什么)會受到傷害;傷害是怎樣發生的。在進行危害識別時,應充分考慮發生的危害的根源和性質,辨別危害種類,如火災、爆炸、沖擊撞擊、中毒、窒息、觸電以及輻射、設備腐蝕等等,以及這些危害發生后造成的后果是什么。然后,運用相應的評價方法對識別出來的危害風險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裝置和生產現場中存在的危害制定相應的治理、控制措施,并實行動態管理,從而達到對危害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消除潛在的事故隱患。
3、企業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教育培訓
任何一個企業,其管理制度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崗位職責不清、分工模糊、監督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等,但這些缺陷極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根據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特點所建立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作業指導書》和《事故應急預案》等;以及國家頒布的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如《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都是安全教育培訓必不可少的內容。
二、 基層(車間)如何開展安全教育培訓
車間應制定當年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并按照計劃開展教育培訓工作。除了抓好對班組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外,還應著重抓好對班組長的安全教育培訓。
1、對班組長的安全教育培訓
班組長是生產一線的安全負責人,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實和生產任務的完成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抓好對班組長的安全教育培訓,基層的安全工作就可以落到實處。
對班組長的主要培訓內容應包括:班組安全管理、班組長崗位制、班組長安全責任制、危害識別評價與控制管理、應急預案培訓、安全監督等方面的內容,全面提高班組長在日常生產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能力,使其對班組敢抓、敢管、會抓、會管。
2、對班組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
班組員工是直接參與一線生產操作的員工,其操作技能直接關系到安全生產的實現。對班組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能有效提高其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行為,正確識別物的不安全狀態,從而對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對班組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采取不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生產工藝、裝置設備及其正確操作方面的知識;生產現場存在的危險源及其管理控制對策;事故應急處理程序;個人勞動保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及各種應急救援設備設施的使用方法;曲型事故案例分析學習;勞動紀律及安全生產制度等。
3、開展教育培訓的方法
安全教育培訓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期培訓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訓。
(1)定期安全教育培訓
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訓可以培訓班的形式開展。培訓班的內容應注重安全理論和生產實際相聯系,結合事故案例分析,全面提高班組員工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對班組長還應增加班組管理知識方面的培訓。
對班組長的定期培訓一般應每季度進行1次;對員工的定期培訓至少半年1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進行考試并對培訓效果作出評價,以實現改進。
(2)經常性的安全教育
根據安全生產的需要,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訓著重于生產實際,做到:
?、僭诎嘟M中開展“一講話、三做到”,即:認真開好班前會,進行班前安全講話,班前做到勞保著裝符合安全規定,班中做到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和隱患能夠及時發現和整改,班后做到好人好事認真總結和交接。
?、谝蟀嘟M員工在操作前做到“一想、三確認”,即:想一想操作對自己、對他人有什么危險;確認操作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確認工具和操作條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確認遇到險情時應急措施是否明確可行。
③在生產裝置施工和檢修作業前進行安全措施交底。
?、荛_展崗位“五清楚”活動:即清楚本崗位職責;清楚本崗位操作程序;清楚事故應急預案;清楚身邊的危險源;清楚身邊的隱患和控制對策。
⑤對于發生事故,按照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認真組織事故分析會,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責任、教訓,制定防范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
?、藿M織崗位員工開展生產現場的危害識別、評價并制定管理控制措施,設立警示標志,實施對危害的分級動態管理,將消除事故隱患于萌芽狀態;
?、哌M行崗位技術練兵、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熟悉崗位操作程序,消除不安全行為,提高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嚅_展每周一次的班組安全學習(活動),總結上周安全生產情況,安排部署本周工作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訓還可以采用板報、觀看圖片展覽、參加安全知識競賽、觀看安全教育錄像、組織事故案例學習、分析和討論等多種方式進行。
基層車間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需要長期不懈地堅持和努力。通過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普及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其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才能有效推進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從而建立起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觀念,實現安全生產。
篇2:船舶企業安全培訓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員隊伍的建設,提高船舶安全檢查員的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站應根據我局各單位船舶安全檢查員實際配備情況、需求量,以及工作發展情況,積極向各單位征求培訓意見;
第三條建立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員后備人員儲備庫,我局持有《海事行政執法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的行政執法人員均應納入儲備庫;
第四條進入局船舶安全檢查員儲備庫的人員,局將按人事教育培訓計劃選派參加交通部海事局、長江海事局組織的船舶安全檢查員培訓班學習,以取得《船舶安全檢查員證》;
第五條已取得《船舶安全檢查員證》的安檢員,應按照局有關安排參加上級機關組織的再培訓和實習鍛煉,以便取得高一級別的《船舶安全檢查員證》;
第六條船舶安全檢查站應根據各單位意見,配合局辦人教部門做好培訓計劃、方案的制訂準備工作,并于每年十二月份完成翌年培訓計劃;
第七條局船舶安全檢查站以及各單位應在局、處(站)范圍內開展多種形式的船舶安全檢查知識培訓學習,以便提高整體業務水平;
第八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安全組織培訓學習制度
一、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是貫徹安全生產方針,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提高管理者和廣大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防止產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人為失誤的重要途徑。能夠提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職工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幫助其正確學習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能夠普及和提高他們的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安全技術知識,增強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產,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與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
二、項目部安全組要和綜合辦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工作,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培訓和考試工作。
三、各單位負責人、項目經理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本部門、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安全技術、安全生產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有關事故案例及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四、各單位安全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主要包括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技術、安全生產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操作技能及本單位、本項目和一些危險崗位的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項內容。
五、特種作業人員在上崗作業前,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教育,實行理論教學與操作技能訓練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放在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預防事故的實際能力上。
六、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保證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職工,不得上崗作業。
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種各樣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不斷涌現,各單位在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時,需要對職工進行新的安全技術和新的操作方法的教育與培訓,以適應新崗位作業的安全要求。主要內容包括:
1、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的安全性能及安全技術;
2、新工藝的操作技能和新材料的特性;
3、安全防護裝置的使用和預防事故的措施。
八、由于工作需要調換崗位的和放長假(一年以上)后又重新上崗作業的職工,要對其從事的工種崗位的新特點,必須進行相應得安全技術培訓和教育。
九、必須堅持不懈、經常不斷地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要充分認識到安全思想、安全態度教育的重要性,通過班前班后會、安全活動日、安全生產會議、事故現場會、安全技術交流、安全生產展覽、安全生產宣傳畫、宣傳標語及安全標志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和安全活動,激發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熱情,促使職工真正重視和實現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