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團隊管理崗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團隊管理崗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6 閱讀 1089

團隊管理崗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規劃、構建壽險科技平臺推廣體系,策劃、組織實施科技新功能在壽險隊伍中的推動方案;

2、負責分公司科技平臺功能的宣導、培訓,推動科技平臺的應用人數和頻率的提升;

3、科技應用及客戶經營平臺的各項系統指標達成推動;

4、領導交辦的其他事宜。

任職要求:

1、我們是一個開放、年輕有活力的團隊,需要一個有相同氣質的你;

2、關注國內外最新科技熱點,有編程技能優先;

3、全日制大學本科(含)以上學歷;

4、較強的追蹤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思維開放,有敏銳的洞察力,溝通能力較強。熟悉Excel、PPT等辦公軟件。

團隊管理崗崗位

篇2:公司團隊管理原則

公司團隊管理原則

一、管理認知

1、經常自我反省,檢視一下,在管轄范圍內的人、時、地、物、有沒有浪費資源,或無效運用的狀況。

2、不要在下屬面前抱怨工作,數落上司及公司的不對。

3、接受上司交待任務時,在沒有嘗試執行之前,絕不說“不可能”、“辦不到”。

4、每天找出一件需要突破,創新的事物,并動腦筋想一想,有無改善創新的方法。

5、當工作未能順利完成時,對上司要能一肩承擔所有責任,不在上司面前數落部屬的不是。

6、做任何事物以前,先花些時間思考一下目標與方向是否正確。

7、找出在個人管理范疇內,有哪些原理與原則是不可違背的。

二、組織管理的原則

8、除非特殊狀況,交待事項只對下一級的直屬部屬,而不跨級指揮。

9、除非事先已協調有共識或遇緊急狀況,否則不指揮其它平行單位的員工。

10、接受上級跨級指揮時,必定要及時回報直屬上司,讓其了解狀況。

11、交辦員工工作或任務分配時,能多花點時間溝通,了解他對工作的想法同時讓他了解工作的重要性與意義,想辦法喚起他內心執行的愿意。

12、交待部屬工作時,盡量思考如何給予他更多的空間發揮。

13、下達指示時,著重要求目標的完成,對過程不需要太多的限制。

三、計劃與執行

14、做事以前,一定要先想一想,做好應有的計劃,絕不冒然行事。

15、在計劃階段,要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借用別人的經驗與智慧,做好必要的協調工作,絕不可以閉門造車。

16、工作之前,一定要先明確的訂定或確認目標,把握正確的方向。

17、做計劃時,要從人、事、時、物、地各方面來收集相關事實、信息、詳細分析研判,作為計劃的參考。

18、不單憑直覺判斷事情,凡事要以科學的精神實事求是。

19、要盡力讓部屬了解狀況,與大家信息共享,不要存在“反正叫你去做就對了”的觀念。

四、控制與問題掌握

20、在工作計劃階段,就要先想好可能的狀況,事先擬訂對應措施。

21、當提出問題時,一定要能明確指出它的“目標”、“現狀”以及差距所帶來的影響。

22、解決問題時,一定要客觀的找出原因,不可憑主觀的直覺來判斷。

23、每天發現一項需要改善的事項,并思考應該如何做會更好。

24、在部屬進行工作的時候,從旁予以觀察,當有偏差時給予必要的指導糾正。

25、鼓勵員工培養觀察力,提出問題,并引導出具體的建設性意見。

五、部屬培育與教導

26、所屬員工接受Off.J.T(offjobtime)訓練時,要能夠全力支持,協助他排除時間與工作的障礙,使他專心接受訓練。

27、要充分了解部門內各項職位應具備的知識,技巧與態度條件,并設置《崗位說明書》。

28、新員工報到前一定要做好他的《新員工訓練計劃表》。

29、一般性的工作,當部屬做得沒有我好時,先不要急著自己去做,仍能讓他有一定的學習機會。

30、當員工提出問題時,不要急著回答他,可先聽聽他的看法,讓他先思考。

31、掌握時機,隨時隨地對部屬進行工作教

篇3:社區衛生中心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團隊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團隊制度

1.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預防保健人員組成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團隊,按照所轄區域、常住人口、服務功能與任務等情況,分片包干,落實管理責任制。

2.積極開展社區衛生診斷,確定社區主要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采取干預措施,并對干預效果進行評價。社區衛生診斷至少每三年進行一次。

3.與社區居民簽訂《社區家庭健康服務合同》、建立家庭及個人健康檔案,履行合同條款,開展分類、分層的連續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動上門服務、追蹤隨訪。

4.健康管理團隊應實行五個統一:文明用語、著裝胸卡、服務流程、服務要求、出診裝備(出診箱和出診車)統一。

5.在所轄社區居委會向社區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團隊人員的姓名、服務項目、服務時間、聯系方式等,接受監督,并應保證團隊進入家庭實行健康管理的服務時間。

6.對健康管理團隊工作進行定期考核,結合管理戶數、管理質量以及管理對象的滿意度進行綜合測評,考核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