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財政績效評估項目經理職位描述與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財政績效評估項目經理職位描述與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6 閱讀 9434

職位描述

職位:財政績效評估項目經理

職責描述:負責財政績效的項目實施工作、財政和政府部門運作流程等

任職要求

1、熟悉財政和政府部門運作流程

2、熟悉財政績效管理的業務

3、精通第三方評估的實施流程

4、五年以上工作經驗,有三年及以上財政績效評價的實際工作經驗

5、會計學、財政學、公共管理等相關專業優先

工作地點:廣州天河

上班時間:8:30-17:30

薪資:稅前8-12k(具體面談)(參考:年薪11-18w)

福利:五險一金,帶薪年假,通信補貼,年度旅游,獎金(每年1次),節日福利,考試激勵機制等

篇2: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績效評估辦法

為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落實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主體責任,推動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上報工作,科學評估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開展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安全監管部門利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對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開展績效評估。

二、依據及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國發〔2011〕40號)、《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通知》(安委辦〔2012〕1號)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等。

三、評估原則

(一)客觀公正、公開公平原則。以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際情況為依據,評估流程向企業公開,評估內容公平,評估結果客觀公正。

(二)簡單實用、便于操作原則。在保證評估結果客觀公正的前提下,精煉評估指標和內容,簡化評估計算方法,力求簡單實用、便于操作。

(三)統籌兼顧、注重實效原則。評估指標和內容設計兼顧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企業,注重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過程和實效的評估,引導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方向和重點。

四、評估實施單位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

五、評估周期

績效評估周期分為季度評估和年度評估。

(一)季度評估。每季度按照評估表中設置的指標對評估對象進行評估。

(二)年度評估。將四個季度評估值進行平均,直接計算分數。

評估工作在評估期后的10個工作日內完成,評估結果在評估工作完成后10個工作日內通過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向企業公布,并定期向社會發布。

六、評估指標及內容

(一)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報告情況。

1.指標界定與解釋:企業應按照有關要求制定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并通過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的企業端報告備查。

2.指標依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

3.指標計算方法:該指標包括“制度報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計劃”、“安全隱患排查頻次”等三個項目,在信息系統中按要求報告則取得相應分數。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通過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判斷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文件”和“安全隱患排查工作計劃”的報告情況,并對“企業(公司)、車間(分廠)、班組安全檢查或安全隱患排查周期、頻次”進行檢索,根據檢索結果判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文件”或“安全隱患排查工作計劃”中是否對“安全隱患排查頻次”進行了規定。

(二)隱患按時報告率。

1.指標界定與解釋:指企業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報告本單位排查出的隱患。

2.指標依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實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月通報的通知》(安委辦〔2012〕23號)。

3.指標計算方法:企業在規定報告周期內報告隱患的次數與評估周期的月份數的比值。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計算企業隱患報告的按時率。只考察企業是否在規定的報告周期內報告隱患,如當月在規定報告時間內報告一次或多次的,記為1;如未進行報告的,或者是在規定報告時間外報告的,記為0。評估周期為季度的,月份數為3,評估周期為年度的,月份數為12。

(三)隱患按時整改率。

1.指標界定與解釋:指企業在規定的整改期限內完成隱患整改工作情況。

2.指標依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

3.指標計算方法:企業在整改期限內完成整改的隱患數量與隱患總數量的比值。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計算企業隱患整改工作的按時率。企業在整改期限內完成整改的隱患數量包括立即完成整改的隱患數量和未當場完成整改但在整改周期內完成整改的隱患數量之和;隱患總數量指通過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報告的隱患數量。

(四)班組全員自查隱患率。

1.指標界定與解釋:考查企業參與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班組人員數量。

2.指標依據:“一崗雙責”。

3.指標計算方法:參與安全隱患排查的班組人員數量與企業班組總人數的比值。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計算參與排查人數與企業班組人數的比值。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通過統計安全隱患排查人員的信息,計算參與安全隱患排查的班組人員數量;企業班組總人數作為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的基礎數據,由企業自行報告。

(五)隱患頻發情況。

1.指標界定與解釋:考察企業某類隱患多發、頻發的情況。

2.指標依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

3.指標計算方法:某類隱患的數量與排查發現的隱患總量之間的比值。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計算兩者之間的比值。工貿行業安全隱患的分類依據為《工貿行業安全隱患排查上報通用標準(試行)》(安監總廳管四〔2013〕149號),其他行業參照執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統計隱患分類的第二級類別。

(六)重大隱患報告情況。

1.指標界定與解釋:考察企業是否按規定評估、處置、報告重大隱患。

2.指標依據:根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

3.指標計算方法:該指標有兩項,一是重大隱患報告率,為企業已發現報告的重大隱患個數與實際存在的重大隱患個數之間的比值;二是重大隱患整改完項率,重大隱患整改模塊中,“責任、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五個選項的完成數量與重大隱患數量的5倍之間的比值。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由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計算獲得。實際存在的重大隱患個數,指企業發現并報告的重大隱患、企業發現未報告的重大隱患和企業未發現但實際存在(安全監管部門安全檢查發現或社會舉報)的重大隱患數量之和。

(七)隱患檢查舉報率。

1.指標界定與解釋:考察企業被政府安全監管部門檢查或社會、個人舉報的隱患情況。

2.指標依據:根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16號)。

3.指標計算方法:政府機構檢查或社會、社會舉報發現的隱患數量與企業自身排查報告的隱患數量的比值。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計算兩者之間的比值。政府機構檢查或社會、個人舉報發現的隱患數量,指由政府安全監管部門安全檢查發現的隱患和社會、個人舉報的隱患數量之和。如果政府安全監管部門沒有對該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或者安全檢查未發現存有隱患,或者沒有社會、個人對該企業進行隱患舉報,則政府機構檢查或社會、個人舉報發現的隱患數量為零。

(八)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情況。

1.指標界定與解釋:考察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情況。

2.指標依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國務院安委會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安委〔2011〕4號)。

3.指標計算方法:該指標分為兩項,一是標準化等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未評定四類;二是扣分項整改率,為企業已整改完成的扣分項數與所有的扣分項數之間的比值。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通過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判斷企業的安全標準化等級,并根據扣分項的整改情況,計算扣分項整改率。

(九)事故發生情況。

1.指標界定與解釋:考察企業在每個評估周期內發生的事故情況。

2.指標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3.指標計算方法:計算企業報告的事故等級和數量。

4.數據資料收集方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統計分析企業事故發生情況。

以上評估指標具體的評估內容、分值、權重以及評估說明見附表。

七、評估實施

(一)安全監管部門向企業宣貫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培訓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時,應對本《辦法》進行介紹和說明。

(二)根據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報告情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按照評估內容的要求對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績效評估。

(三)安全監管部門應對評估結果進行審核、記錄,并向企業公布。

八、評估結果

根據“附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績效評估表”,對各企業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打分。

實得分=應得分×權重。

總分=各項評估內容的實得分之和。

評估工作的滿分為10分,最低得分為0分。根據企業的評估分數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各等級的基本標準是:

A級:考評得分≥9分,超過預期要求。模范遵守工作要求,工作積極,業績突出。

B級:8分≤考評得分<9分,達到要求或部分超過預期要求。自覺遵守工作要求,工作負責,能夠完成工作任務。

C級:6分≤考評得分<8分,基本達到預期要求。工作較為負責,基本能夠完成工作任務。

D級:考評得分<6分,未達到預期要求,明顯存在不足。業務素質較差,工作責任心不強,不能完成工作任務。

九、評估結果的使用

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績效評估結果可作為衡量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標,用于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復評工作,并可作為監管部門執法檢查和企業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的參考依據。

篇3:360度績效評估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

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藍草精心準備當前崗位知識與技能;晉升崗位所需知識與技能;藍草課程注意突出實戰性、技能型領域的應用型課程;特別關注新技術、新渠道、新知識創新型知識課程。

藍草咨詢堅定認為,卓越的訓練培訓是獲得知識的絕佳路徑,但也應是學員快樂的旅程,藍草企業的口號是:為快樂而培訓為培訓更快樂!

藍草咨詢為實現上述目標,為培訓機構、培訓學員提供了多種形式的優惠和增值快樂的政策和手段,可以提供開具培訓費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企業的存在,主要就是為了追求利潤、追求成長,進而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但在經營過程中的原料、資金與設備都是需要通過“人”方能運作。因此,如何讓有限的原料、設備、與資金創造出無窮的利潤,人力資源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企業的諸多人力資源中,“經理人”的良莠更是攸關企業的成敗。由于經理人在管理中必須時常做出許多決策,雖然正確的決策可以將企業推向另一高峰,但錯誤的決策卻可能將公司多年積累的基礎毀于一旦。因此,如何以適當的方式了解經理人的管理才能,并確認其發展要求,就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何謂全方位評估

全方位評估,又稱“360度績效評估制度”,最早由被譽為“美國力量象征”的典范企業英代爾首先提出并加以實施的。它是指由員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屬、同仁同事甚至顧客等全方位的各個角度來了解個人的績效:溝通技巧、人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

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際關系、領導能力、行政能力……通過這種理想的績效評估,被評估者不僅可以從自己、上司、部屬、同事甚至顧客處獲得多種角度的反饋,也可從這些不同的反饋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長處與發展需求,使以后的職業發展更為順暢。我個人認為:評估經理人管理才能的方式很多,但“360度全方位管理才能評鑒”可能是最好的。

何謂自我評價

所謂的自我評價是指:讓經理人針對自己在工作期間的績效表現,或根據績效表現評估其能力和并據此設定未來的目標。當員工對自己做評估時,通常會降低自我防衛意識,從而了解自己的不足,進而愿意加強、補充自己尚待開發或不足之處。

一般來說,員工自我評估的結果通常會與上級主管的評價有出入。與上級主管或同事的評價相比較,員工常會給予自己較高的分數。因此,使用自我評估時應該特別小心。而上級在要求部屬自我評估時,應知道其評估和員工的自我評價可能會有差異,而且可能形成雙方立場的僵化,這也是使用自評時應特別注意的事項。

同事的評價

同事的評價,是指由同事互評績效的方式,來達到績效評估的目的。對一些

攜手藍草咨詢-為事業騰飛蓄能

上海藍草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工作而言,有時上級與下屬相處的時間與溝通機會,反而沒有下屬彼此之間多。在這種上級與下屬接觸的時間不多,彼此之間的溝通也非常少的情況下,上級要對部屬做績效評估也就非常困難。但相反地,下屬彼此間工作在一起的時間很長,所以他們相互間的了解反而會比上級與部屬更多。此時,他們之間的互評,反而能比較客觀。而且,部屬之間的互評,可以讓彼此知道自己在人際溝通這方面的能力。

例如北京某外企的績效評估方式中,就列有同級評價一項。據該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表示,這種考評方式在評估準確度上,并不會比上級主管的考評效果差。而且同級評價的方式還可以補足上司對下屬評估的缺陷。而評估的結果,亦可讓下屬了解在同事眼中,自己在團隊合作、人際關系上的表現如何。另外該公司亦表示,如果要將績效評估的結果用于提拔人才時,同級評價這種方式往往能達到使眾人信服的效果。

下屬的評價

由部屬來評價上司,這個觀念對傳統的人力資源工作者而言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讓員工評估其上級主管的績效,此過程稱為upwardfeedback(向上反饋)。而這種績效評估的方式對上級主管發展潛能上的開發,特別有價值。管理者可以通過下屬的反饋,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管理能力有什么地方需要加強?若自己對自己的了解與部屬的評價之間有太大的落差,則主管亦可針對這個落差,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