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防治水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
附件:
孟津煤礦地質防治水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
為了規范地質防治水工程驗收程序,加強對地質防治水工程關鍵環節的管控力度,提高工程質量和工作效率,確保工程符合國家規定和技術規范要求,保證工程按照設計要求保質保量施工,特制定孟津煤礦地質防治水工程(以下簡稱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
一、職責劃分
1、地測科
貫徹、落實、執行國家、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和標準,負責工程的計劃與管理、工程設計及報批、作業規程和措施的審核、工程施工通知單的編制、報批及下發工作;負責制定和修訂工程驗收制度,并組織對工程開工前、施工過程中的驗收、檢查監督工作;負責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及制定相應的措施并督促實施;負責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指導,技術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負責對驗收組人員的技術業務培訓工作和日常管理監督考核;負責對驗收人員的月度考核。
2、安檢科
負責作業規程、安全措施的落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安排安檢員對工程下一級套管的長度、下二級套管的長度、終孔
1
深度和層位鉆孔終孔長度的現場驗收情況進行監督。發現不符合要求的,要責令施工單位立即改正。
3、調度室
負責組織相關單位進行工程開工前的安全評價驗收;負責工程施工期間的生產協調工作;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
4、通風科
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負責現場施工地點的通風、消防設施的管理和瓦斯檢查工作;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5、防突科
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負責對有瓦斯涌出鉆孔的瓦斯抽采以及防超限管理,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6、生產技術科
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負責對鉆探施工地點的鉆場、水溝的設計;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7、機電科
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負責對施工地點的機電設備、供電和運輸管理工作;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8、人力資源部
負責驗收人員月度的考核結果運用。
9、探放水隊
(1)負責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報批、備案,并
2
嚴格按作業規程、措施組織施工,負責工程的施工安全,負責工程質量、設備管理、文明生產達到標準化要求。
(2)負責按要求做好工程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配合做好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工作。
(3)負責組織現場施工負責人(鉆機操作人員或跟班隊長,以下簡稱現場施工負責人)配合進行工程各個關鍵環節的驗收工作。
(4)負責現場原始記錄及驗收單的收集及匯總,負責整理編制鉆探工程單孔評價和鉆場總結及報批,并對所收集鉆孔信息的真實性負責。
(5)提交鉆孔小班記錄本、單孔評價及鉆場總結和鉆探成果臺賬以備檢查,內容要齊全真實可靠。
二、層位鉆工程驗收流程、驗收標準及驗收單位
(一)驗收流程
1、鉆場開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2、鉆孔方位角、傾角的驗收
3、終孔驗收
(二)驗收內容、標準及參加驗收單位
1、鉆場開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1.1驗收內容及標準:電氣設備完好無失爆;鉆探設備能正常運轉;消防設施齊全;排水路線暢通、排水設施及設備完好;鉆場通風正常;鉆場以及鉆場附近巷道支護完好,確保鉆探施工
3
人員安全作業;便攜儀吊掛在鉆孔下風側2-3m,距巷道頂部不超過300mm;主抽放管滯后鉆場不得超過一個鉆場的間距或60m,支抽放管路和防噴裝置安裝到位;電話暢通。
1.2參加驗收單位:每個鉆場開工前,由調度室組織以上單位進行工程開工前的安全評價驗收,各專業科室參照以上標準對本專業的內容進行安全評價,經各專業綜合安全評價合格后方可開工,參加驗收的單位在《鉆場安全評價單》上簽字確認,并送交安全科信息站備案。
2、鉆孔方位角、傾角的驗收
2.1驗收內容及標準:開孔前鉆孔方位角誤差不超過±1°,傾角誤差不超過±0.5°。
2.2驗收單位及人員:驗收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在現場測量驗收,確保鉆孔施工質量,并共同在小班記錄上簽字確認。
3、終孔驗收
3.1終孔標準:實際終孔深度達到設計深度竣工的鉆孔;實際終孔深度雖達不到設計深度但已探明目的層賦存情況的鉆孔;因出現斷桿、掉鉆等情況經處理后仍不能解決而無法再進行鉆進的鉆孔;實際終孔深度超出設計深度的鉆孔。
3.2驗收內容:鉆孔的實際深度。
3.3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地測科驗收員共同進行驗收,安檢員對工程驗收情況實施監督,驗收工作完成后,現場施工負責人、驗收員、安檢員共同在小班記錄和終孔驗收單
4
上簽字確認。
三、防治水工程驗收流程、驗收標準及驗收單位
(一)驗收流程
1、鉆場開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2、開孔前的驗收
3、下套管驗收
4、固套管、套管試壓、出水位置及水文參數驗收
5、終孔驗收
6、封孔驗收
(二)驗收內容、標準及參加驗收單位
1、鉆場開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1.1驗收內容及標準:電氣設備完好無失爆;鉆探設備能正常運轉;消防設施齊全;排水路線暢通、排水設施及設備完好;鉆場通風狀況良好;鉆場以及鉆場附近巷道支護完好;鉆場內的抽放管路是否影響打鉆施工;注漿管路鋪設到位。
1.2參加驗收單位:每個鉆場開工前,由調度室組織以上單位進行工程開工前的安全評價驗收,各專業科室參照以上標準對本專業的內容進行安全評價,經各專業綜合安全評價合格后方可開工,參加驗收的單位在《鉆場安全評價單》上簽字確認,并送交安全科信息站備案。
2、開孔前的驗收
2.1驗收內容及標準:開孔位置適當,不能影響臨近鉆孔施
5
工;鉆孔方位角誤差不超過±1°;鉆孔傾角誤差不超過±0.5°
2.2驗收單位及人員:地測科驗收員、現場施工負責人現場測量驗收,并在小班記錄上簽字確認。
3、下套管驗收
3.1驗收內容及標準:下設的各級套管的管徑符合設計要求;各級套管的實際下設長度不得少于設計要求。
3.2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地測科驗收員共同進行驗收,安檢員對工程驗收情況實施監督,驗收工作完成后,現場施工負責人、驗收員、安檢員共同在小班記錄和下套管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4、固套管、套管試壓、出水位置及水文參數驗收
4.1驗收內容及標準:各級套管的固管壓力以及穩壓時間符合設計要求。鉆孔出水或終孔后測量出水位置及水文參數,水溫的測量誤差不得超過±1°;根據出水水量的大小可采用容積法、堰測法或浮標法測量水量,均測量三次,每次所測水量的誤差不超過±5m3/h,取三次測量的平均值做為此次出水水量的最終值;若鉆孔出水水量不大且不影響正常鉆進時可不測量水壓,否則需進行水壓測量,測量水壓時采用的壓力表的最大量程不超過25MPa。
4.2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地測科驗收員在驗收完成后并共同在驗收單和小班記錄上簽字確認。
5、終孔驗收
6
5.1終孔標準:實際終孔深度達到設計深度竣工的鉆孔;因出現斷桿、掉鉆等情況經處理后仍不能解決而無法再進行鉆進的鉆孔;實際終孔深度超出設計深度的鉆孔。
5.2驗收內容:鉆孔的實際深度。
5.3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地測科驗收員共同進行驗收,安檢員對工程驗收情況實施監督,驗收工作完成后,現場施工負責人、驗收員、安檢員共同在小班記錄和終孔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6、封孔驗收
6.1驗收內容及標準:封孔壓力符合設計要求,封孔后,孔口無滲水、滴水、漏水現象。
6.2驗收單位:地測科驗收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共同進行驗收,驗收完成后,參與驗收人員小班記錄和封孔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四、獎罰
1、驗收人員未在現場而進行下套管、終孔撤鉆、封孔工序施工的,追究現場施工員、當班班長、跟班隊長的責任,給予現場施工人員、班長、跟班隊長處罰100元;
2、原始記錄弄虛作假的,追究探放水隊的現場施工人員、當班班長、跟班隊長及隊長、書記的責任,給予參與弄虛作假的現場施工人員、當班班長、跟班隊長各處罰200元,給予探放隊隊長、書記各處罰100元。
7
3、安檢員、驗收員在現場巡查過程中發現施工人員存在胡干、蠻干、違章操作等可能造成工程事故或安全事故、鉆孔報廢而隱瞞不報的等情況有權及時向安檢科、地測科匯報,經調查落實后情況屬實的,追究違章人員、隱瞞不報人員的責任,并參照礦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對匯報人員每次獎勵100元。
4、為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提高驗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驗收員的績效工資實行浮動管理,與工程質量和進度掛鉤。其中績效工資的60%與工程質量掛鉤,績效工資的40%與工程進度掛鉤。若全月所有驗收的鉆孔工程質量合格,則績效工資上浮60%;若全月工程進度完成礦下達的月度作業計劃,則績效工資上浮40%;若因驗收員工作不認真、不仔細而造成鉆孔工程質量事故的,每次對責任人績效工資中與工程質量掛鉤部分下浮10%;若全月工程進度完不成礦計劃的,則驗收員績效工資中與工程進度掛鉤部分同比下浮,最大下浮比例不超過40%。
7、地測科安排一名副科長專門負責工程驗收和相關考核工作,每月末出具對相關驗收人員的考核結果,經分管領導核準后,送交人力資源部進行結算。
五、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原孟礦發〔2017〕8號《孟津煤礦地質防治水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自即日起廢止。
本辦法解釋權歸孟津煤礦地測科。
8
篇2:地質防治水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
附件:
孟津煤礦地質防治水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
為了規范地質防治水工程驗收程序,加強對地質防治水工程關鍵環節的管控力度,提高工程質量和工作效率,確保工程符合國家規定和技術規范要求,保證工程按照設計要求保質保量施工,特制定孟津煤礦地質防治水工程(以下簡稱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
一、職責劃分
1、地測科
貫徹、落實、執行國家、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和標準,負責工程的計劃與管理、工程設計及報批、作業規程和措施的審核、工程施工通知單的編制、報批及下發工作;負責制定和修訂工程驗收制度,并組織對工程開工前、施工過程中的驗收、檢查監督工作;負責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及制定相應的措施并督促實施;負責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指導,技術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負責對驗收組人員的技術業務培訓工作和日常管理監督考核;負責對驗收人員的月度考核。
2、安檢科
負責作業規程、安全措施的落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安排安檢員對工程下一級套管的長度、下二級套管的長度、終孔
1
深度和層位鉆孔終孔長度的現場驗收情況進行監督。發現不符合要求的,要責令施工單位立即改正。
3、調度室
負責組織相關單位進行工程開工前的安全評價驗收;負責工程施工期間的生產協調工作;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
4、通風科
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負責現場施工地點的通風、消防設施的管理和瓦斯檢查工作;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5、防突科
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負責對有瓦斯涌出鉆孔的瓦斯抽采以及防超限管理,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6、生產技術科
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負責對鉆探施工地點的鉆場、水溝的設計;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7、機電科
負責工程的作業規程、措施的審核;負責對施工地點的機電設備、供電和運輸管理工作;參加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8、人力資源部
負責驗收人員月度的考核結果運用。
9、探放水隊
(1)負責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報批、備案,并
2
嚴格按作業規程、措施組織施工,負責工程的施工安全,負責工程質量、設備管理、文明生產達到標準化要求。
(2)負責按要求做好工程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配合做好工程施工前安全評價驗收工作。
(3)負責組織現場施工負責人(鉆機操作人員或跟班隊長,以下簡稱現場施工負責人)配合進行工程各個關鍵環節的驗收工作。
(4)負責現場原始記錄及驗收單的收集及匯總,負責整理編制鉆探工程單孔評價和鉆場總結及報批,并對所收集鉆孔信息的真實性負責。
(5)提交鉆孔小班記錄本、單孔評價及鉆場總結和鉆探成果臺賬以備檢查,內容要齊全真實可靠。
二、層位鉆工程驗收流程、驗收標準及驗收單位
(一)驗收流程
1、鉆場開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2、鉆孔方位角、傾角的驗收
3、終孔驗收
(二)驗收內容、標準及參加驗收單位
1、鉆場開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1.1驗收內容及標準:電氣設備完好無失爆;鉆探設備能正常運轉;消防設施齊全;排水路線暢通、排水設施及設備完好;鉆場通風正常;鉆場以及鉆場附近巷道支護完好,確保鉆探施工
3
人員安全作業;便攜儀吊掛在鉆孔下風側2-3m,距巷道頂部不超過300mm;主抽放管滯后鉆場不得超過一個鉆場的間距或60m,支抽放管路和防噴裝置安裝到位;電話暢通。
1.2參加驗收單位:每個鉆場開工前,由調度室組織以上單位進行工程開工前的安全評價驗收,各專業科室參照以上標準對本專業的內容進行安全評價,經各專業綜合安全評價合格后方可開工,參加驗收的單位在《鉆場安全評價單》上簽字確認,并送交安全科信息站備案。
2、鉆孔方位角、傾角的驗收
2.1驗收內容及標準:開孔前鉆孔方位角誤差不超過±1°,傾角誤差不超過±0.5°。
2.2驗收單位及人員:驗收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在現場測量驗收,確保鉆孔施工質量,并共同在小班記錄上簽字確認。
3、終孔驗收
3.1終孔標準:實際終孔深度達到設計深度竣工的鉆孔;實際終孔深度雖達不到設計深度但已探明目的層賦存情況的鉆孔;因出現斷桿、掉鉆等情況經處理后仍不能解決而無法再進行鉆進的鉆孔;實際終孔深度超出設計深度的鉆孔。
3.2驗收內容:鉆孔的實際深度。
3.3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地測科驗收員共同進行驗收,安檢員對工程驗收情況實施監督,驗收工作完成后,現場施工負責人、驗收員、安檢員共同在小班記錄和終孔驗收單
4
上簽字確認。
三、防治水工程驗收流程、驗收標準及驗收單位
(一)驗收流程
1、鉆場開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2、開孔前的驗收
3、下套管驗收
4、固套管、套管試壓、出水位置及水文參數驗收
5、終孔驗收
6、封孔驗收
(二)驗收內容、標準及參加驗收單位
1、鉆場開工前安全評價驗收
1.1驗收內容及標準:電氣設備完好無失爆;鉆探設備能正常運轉;消防設施齊全;排水路線暢通、排水設施及設備完好;鉆場通風狀況良好;鉆場以及鉆場附近巷道支護完好;鉆場內的抽放管路是否影響打鉆施工;注漿管路鋪設到位。
1.2參加驗收單位:每個鉆場開工前,由調度室組織以上單位進行工程開工前的安全評價驗收,各專業科室參照以上標準對本專業的內容進行安全評價,經各專業綜合安全評價合格后方可開工,參加驗收的單位在《鉆場安全評價單》上簽字確認,并送交安全科信息站備案。
2、開孔前的驗收
2.1驗收內容及標準:開孔位置適當,不能影響臨近鉆孔施
5
工;鉆孔方位角誤差不超過±1°;鉆孔傾角誤差不超過±0.5°
2.2驗收單位及人員:地測科驗收員、現場施工負責人現場測量驗收,并在小班記錄上簽字確認。
3、下套管驗收
3.1驗收內容及標準:下設的各級套管的管徑符合設計要求;各級套管的實際下設長度不得少于設計要求。
3.2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地測科驗收員共同進行驗收,安檢員對工程驗收情況實施監督,驗收工作完成后,現場施工負責人、驗收員、安檢員共同在小班記錄和下套管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4、固套管、套管試壓、出水位置及水文參數驗收
4.1驗收內容及標準:各級套管的固管壓力以及穩壓時間符合設計要求。鉆孔出水或終孔后測量出水位置及水文參數,水溫的測量誤差不得超過±1°;根據出水水量的大小可采用容積法、堰測法或浮標法測量水量,均測量三次,每次所測水量的誤差不超過±5m3/h,取三次測量的平均值做為此次出水水量的最終值;若鉆孔出水水量不大且不影響正常鉆進時可不測量水壓,否則需進行水壓測量,測量水壓時采用的壓力表的最大量程不超過25MPa。
4.2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地測科驗收員在驗收完成后并共同在驗收單和小班記錄上簽字確認。
5、終孔驗收
6
5.1終孔標準:實際終孔深度達到設計深度竣工的鉆孔;因出現斷桿、掉鉆等情況經處理后仍不能解決而無法再進行鉆進的鉆孔;實際終孔深度超出設計深度的鉆孔。
5.2驗收內容:鉆孔的實際深度。
5.3驗收單位及人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地測科驗收員共同進行驗收,安檢員對工程驗收情況實施監督,驗收工作完成后,現場施工負責人、驗收員、安檢員共同在小班記錄和終孔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6、封孔驗收
6.1驗收內容及標準:封孔壓力符合設計要求,封孔后,孔口無滲水、滴水、漏水現象。
6.2驗收單位:地測科驗收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共同進行驗收,驗收完成后,參與驗收人員小班記錄和封孔驗收單上簽字確認。
四、獎罰
1、驗收人員未在現場而進行下套管、終孔撤鉆、封孔工序施工的,追究現場施工員、當班班長、跟班隊長的責任,給予現場施工人員、班長、跟班隊長處罰100元;
2、原始記錄弄虛作假的,追究探放水隊的現場施工人員、當班班長、跟班隊長及隊長、書記的責任,給予參與弄虛作假的現場施工人員、當班班長、跟班隊長各處罰200元,給予探放隊隊長、書記各處罰100元。
7
3、安檢員、驗收員在現場巡查過程中發現施工人員存在胡干、蠻干、違章操作等可能造成工程事故或安全事故、鉆孔報廢而隱瞞不報的等情況有權及時向安檢科、地測科匯報,經調查落實后情況屬實的,追究違章人員、隱瞞不報人員的責任,并參照礦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對匯報人員每次獎勵100元。
4、為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提高驗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驗收員的績效工資實行浮動管理,與工程質量和進度掛鉤。其中績效工資的60%與工程質量掛鉤,績效工資的40%與工程進度掛鉤。若全月所有驗收的鉆孔工程質量合格,則績效工資上浮60%;若全月工程進度完成礦下達的月度作業計劃,則績效工資上浮40%;若因驗收員工作不認真、不仔細而造成鉆孔工程質量事故的,每次對責任人績效工資中與工程質量掛鉤部分下浮10%;若全月工程進度完不成礦計劃的,則驗收員績效工資中與工程進度掛鉤部分同比下浮,最大下浮比例不超過40%。
7、地測科安排一名副科長專門負責工程驗收和相關考核工作,每月末出具對相關驗收人員的考核結果,經分管領導核準后,送交人力資源部進行結算。
五、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原孟礦發〔2017〕8號《孟津煤礦地質防治水工程質量驗收管理辦法》自即日起廢止。
本辦法解釋權歸孟津煤礦地測科。
8
篇3:浙江省實施地質資料管理條例辦法
浙江省實施《地質資料管理條例》辦法
(2008年7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50號公布 2015年12月2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41號第一次修訂 2016年12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50號第二次修訂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地質資料的管理,保護地質資料匯交人權益,充分發揮地質資料對資源保護、開發與經濟建設的作用,根據國務院《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以及本省管轄的海域內開展地質工作形成的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和利用,適用本辦法。
依照《條例》規定應當向國家匯交的地質資料,其匯交、保管和利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地質資料,是指在地質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圖表、聲像、電磁介質等形式的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和巖礦芯、各類標本、光薄片、樣品等實物地質資料。
本辦法所稱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是指為滿足工程建設項目需要,開展地質工作所形成的各類成果地質資料,包括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壓覆礦產資源調查與評價、工程地質勘查(察)、水文地質勘查、工程物探等形成的地質資料。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領導,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將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第五條 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省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
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地質資料檔案機構(以下簡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承擔地質資料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受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委托承擔地質資料的接收和驗收工作。
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應當協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地質資料管理工作。
第二章 地質資料的匯交
第六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以及本省管轄的海域內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探礦權人或者采礦權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
政府出資的前款規定以外的地質工作項目,承擔有關地質工作的單位為地質資料匯交人。
前二款規定以外的地質工作項目,出資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匯交人可以委托承擔地質工作的單位直接匯交。有多個出資人的,各出資人共同承擔地質資料匯交義務。
第七條 地質資料匯交范圍依照本辦法附件所確定的范圍執行。
除成果地質資料(包括文字報告及附圖、附表、附件等)、國家規定需要匯交的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外,其他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由匯交義務承擔人匯交地質資料目錄。
原始地質資料已在成果地質資料中反映的,可以免交原始地質資料復印件。
依照《條例》第九條規定,應當向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匯交的地質資料,匯交人應當將其地質資料目錄同時抄送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八條 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匯交人應當依照《條例》第十條第(四)項規定的期限匯交地質資料。
工程建設項目地質工作已先行通過驗收或者分階段驗收的,自驗收之日起180日內匯交地質資料。
第九條 匯交人應當匯交兩份紙質資料以及相應的電子文檔,紙質資料內容與相應的電子文檔資料內容應當一致。
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匯交地質資料時,應當隨附勘查許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的復印件。
匯交經過評審、鑒定、驗收的地質資料,應當隨附評審、鑒定、驗收的正式文件或者復印件。
第十條 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匯交的地質資料之日起15日內完成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出具地質資料匯交憑證;對驗收不合格的,退回匯交人補充、更正后,在60日內重新匯交。
第三章 地質資料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一條 匯交的地質資料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集中保管。
其他不需匯交的地質資料由承擔地質工作的單位自行歸檔保管,其目錄應當于每年3月底前報送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二條 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應當建立地質資料的整理、保管、保密、利用制度,配置保存、防護、安全等必要設施,配備專業技術人員,保障地質資料的完整和安全。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的館舍建造以及設施配置參照國家有關檔案館設計規范執行。
地質資料檔案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維護史實,遵紀守法,具備相應的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應當建立相應的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和考核。
第十三條 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匯交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至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止對資料內容予以保護;有效期屆滿之日起30日內將其資料內容予以公開。前款規定以外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90日內予以公開。
第十四條 政府出資開展地質工作形成的具有公益性質的地質資料,自匯交之日起90日內向社會公開,無償提供全社會利用。
前款所稱具有公益性質的地質資料的范圍按照國家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關于發布公益性地質資料范圍的公告》執行。
第十五條 保護期內的地質資料只公開資料目錄。但是匯交人書面同意提前公開其匯交的地質資料的,自收到書面同意函件之日起,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予以公開。
第十六條 保護期內的地質資料可以有償利用,有償利用的具體事項由利用人與地質資料匯交人協商確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因救災需要,查閱保護期內地質資料的,查閱人應當持同級人民政府或者省級有關部門出具的介紹信、查閱人工作證,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無償提供查閱。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也可以根據相關應急預案的規定,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主動提供查詢服務。
第十七條 已經公開的地質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持單位證明或者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可以查閱、摘錄、復制。復制地質資料的,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可以收取復制工本費。工本費的具體標準由省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核定。
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應當建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網絡系統,公布地質資料目錄,提供查詢服務。
第十八條 涉及國家秘密或者著作權的地質資料的保護、公開和利用,按照保守國家秘密法、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十九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第四款和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一條 匯交的地質資料經驗收不合格,匯交人逾期拒不補充、更正的,視為不匯交地質資料,由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條例》第二十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二條 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有權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處分;造成損失的,依法予以賠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法披露、提供利用保護期內地質資料的;
(二)限制他人查閱、摘錄、復制已經公開的地質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保管地質資料,造成地質資料損毀、散失或者保密地質資料泄密的;
(四)超過核定的標準收取復制工本費的;
(五)其他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行為。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的原始檔案,由各級城市建設檔案機構按照《浙江省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接收和管理,匯交人應當將其復制件匯交至省地質資料檔案機構。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實施前,匯交人依法應當匯交而沒有匯交的地質資料,由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清查后,按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補充匯交;其他由各承擔地質工作單位自行歸檔保管的地質資料的目錄,于本辦法實施后180日內報送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1.浙江省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2.浙江省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3.浙江省原始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附件1
浙江省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一、區域地質調查資料
各種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及其地質圖、礦產圖。
二、礦產地質資料
(一)礦產勘查地質資料:各類礦產勘查地質報告、礦產資源儲量報告。
(二)礦產開發地質資料:各類礦山生產的勘探報告、資源儲量報告、閉坑地質報告。
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資料
(一)國土整治、國土規劃區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和地下水資源評價、地下水動態監測報告。
(二)供水能力≥3萬方/日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地質勘察報告。
(三)單獨編寫的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報告,地下熱水、礦泉水等專門性水文地質報告以及巖溶地質報告。
四、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資料
(一)地下水污染區域、地下水人工補給、地下水環境背景值、地方病流行區的水文地質調查報告。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開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調查報告。
(三)建設工程引起地質環境變化專題調查報告,國家級重點工程和國家、省級開發區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報告。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報告。
(五)一、二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
五、地震地質工作資料
地震地質調查、考察、研究報告。
六、物探、化探地質資料
區域物探、區域化探調查報告;物探、化探普查、詳查報告;遙感地質報告;國家級重點工程和國家、省級開發區以及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工作有關的物探、化探報告。
七、地質、礦產科學研究及綜合分析資料
(一)經國家和省一級科技成果登記的各類地質、礦產科研成果報告以及各種區域性圖件。
(二)礦產產地資料匯編、礦產儲量表、成礦遠景區劃、礦產資源總量預測、礦產資源分析以及地質志、礦產志等綜合資料。
八、其他地質資料
旅游地質、農業地質、深部地質、火山地質、第四紀地質、新構造運動以及土壤、沼澤調查等地質報告。
附件2
附件3
浙江省原始地質資料匯交細目
一、區域地質調查資料
各種原始測試數據、鑒定結果、測量結果數據匯總表(含數據庫),實際材料圖,主干剖面實測和修測剖面圖,物化探、重砂成果圖。
二、礦產地質資料
(一)礦產勘查地質資料:工程布置圖、鉆孔柱狀圖,重要槽探、坑探、井探圖,各種巖礦測試、分析數據匯總表(或數據庫),各類測量結果數據匯總表,有關物探、化探原始地質資料。
(二)礦產開發地質資料:各中段采空區平面圖、剖面圖,探采對比資料,各類測量結果數據匯總表。
三、水文地質資料
各類工程布置平面圖,所有鉆孔柱狀圖,各類試驗、測試、監測原始數據、測量結果匯總表,有關物探、化探原始資料。
四、工程地質資料
軟土地區鉆進基巖鉆孔柱狀圖、不良地質工點控制性鉆孔柱狀圖、深度超過30米的鉆孔柱狀圖、實際材料圖,各類工程布置圖。
五、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資料
各類工程布置圖、實際材料圖、鉆孔綜合成果圖,各種調查、測試、監測原始數據及測量結果數據匯總表。
六、物探、化探地質資料
各類測量、分析測試原始數據匯總表,實際材料圖。
七、地質科研等其他地質資料
實際材料圖、重要的原始測試、分析數據、樣品位置的空間數據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