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職業衛生資料

職業衛生資料

2024-07-30 閱讀 9983

各工段防塵防毒設施

(1)氯乙酸工段防塵、防毒措施

1)氯乙酸氯化反應采取自動控制系統,減少現場操作接觸毒物的時間。

2)氯乙酸工段設置防爆邊墻式軸流通風機和防爆離心管道式通風機。

3)在可能有氯氣泄露積聚處設固定式有毒氣體(Cl2)探測器,并將檢測信號引至控制室內的報警器進行顯示、報警。

4)反應罐中的硫磺采用密閉的真空系統添加,在正常操作情況下硫磺粉塵的產生量很少。但是人工倒硫磺處會有硫磺粉塵,設局部除塵設施。

5)用氯設備和氯氣管道要連接緊密,無泄露;用氯設備和氯氣管道的法蘭墊片選用耐氯墊片;用氯設備使用與氯氣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潤滑劑;液氯汽化器、貯罐等設施設備的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帶有遠傳報警的安全裝置。

6)氯乙酸南側的液氯中間罐和車間氯化釜一旦發生氯氣泄漏,有毒氣體報警系統聯鎖風機的出口,事故狀態下的氯氣進入尾氣吸收工段堿液吸收塔,被堿液吸收處理。

(2)氨基乙酸工段防塵、防毒設施

1)氨基乙酸氨化反應采取自動控制系統,減少現場操作接觸毒物的時間。

2)氨基乙酸工段設有防爆邊墻式軸流風機,機房和烘干間設有防爆離心管道式通風機。

3)在可能存在氨氣泄露積聚的場所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并將檢測信號引至控制室內的報警器進行顯示、報警。

4)在氨基乙酸包裝處設有除塵器。

(3)尾氣回收車間防塵、防毒設施

1)尾氣回收車間為敞開式建筑,有利于毒物及熱量的自由擴散。

2)在鹽酸儲罐處設復合式洗眼器1個。

(4)甲醇精餾車間防塵、防毒措施

甲醇精餾車間采取自動控制系統,減少現場操作接觸毒物的時間。甲醇精餾車間為敞開式建筑,有利于毒物及熱量的自由擴散。

(5)液氯罐區防塵、防毒設施

1)液氯罐區采取自動控制系統,減少現場操作接觸毒物的時間。

2)在液氯罐區設有CCTV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對現場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3)當液氯儲罐出現泄漏時,關閉液氯管道輸出口總閥,然后打開備用罐的進口閥門。關閉泄漏罐進中間罐的進口閥門,打開倒灌泵的進出口閥門,啟動倒灌泵,將泄漏罐內液氯導入備用罐。打開泄漏罐與堿液池連通的管道閥門,同時,利用吸風罩對堿液池未吸收的氯氣進行吸收。當泄漏罐與備用罐壓力平衡時,打開備用罐頂部的氣相閥門。倒灌完畢后,關閉倒灌泵進出口閥門,關閉倒灌泵,關閉備用罐的進口閥門。

泄漏孔不大時,倒罐同時,由具備應急人員佩戴防化服、正壓空氣呼吸器,攜帶堵漏專用工具對泄漏點進行堵漏處理。

4)在可能有氯氣泄露積聚處設固定式有毒氣體(Cl2)探測器,并將檢測信號引至控制室內的報警器進行顯示、報警。

5)液氯罐布置在房間內,設防爆軸流風機及事故吸風罩。

(6)原料罐區防塵、防毒設施

1)原料罐區采取自動控制系統,減少現場操作接觸毒物的時間。

2)在原料罐區設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對現場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3)液氨儲罐進出口管線均設置雙切斷閥,構成重大危險源的液氨儲罐的出口管線的一只切斷閥為具有遠程控制功能的緊急切斷閥。

4)當液氨儲罐出現泄漏時,切斷與泄漏罐鏈接的所有閥門。打開備用罐的入口閥門,再打開泄漏罐下部液氨出口閥,同時打開倒液氨泵的進出口閥門,開啟倒氨泵,打開備用罐和泄漏管之間的平?閥,開始倒液氨。在進行倒氨過程中,要開啟泄漏罐頂部水噴淋裝置,吸收泄漏的氨氣。倒料完畢后,首先關閉備用罐的進口閥,平衡閥,停倒氨泵,關閉泄漏罐出液閥,平衡閥,泵的進出口閥門。在倒氨過程中,必須觀察備用罐液位,泄漏罐的液位。倒氨完畢后,置換泄漏罐。首先給泄漏罐泄壓,用水把罐內氨氣吸收,然后再用氮氣置換。置換完畢后進行維修。

5)在可能存在氨氣泄露積聚的場所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并將檢測信號引至控制室內的報警器進行顯示、報警。

(7)冷凍站防塵、防毒設施

1)冷凍站均為敞開式建筑,有利于毒物及熱量的自由擴散。

2)在可能存在氨氣泄露積聚的場所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并將檢測信號引至操作室內的報警器進行顯示、報警。

(8)污水處理站防塵、防毒設施

本項目配備了便攜式有毒氣體(H2S)探測器,為污水處理站的工作人員配備了防毒面具。并設置警示標識。

(9)針對噪聲危害的崗位公司為巡檢職工提供了標準的防護耳塞。針對高溫危害,公司都對高溫的設施和管道做了保溫措施,且DCS控制室內安裝了空調。

烏洛托品雖不在《高毒物品目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衛法監發[20**]63號)、《職業病目錄》(衛法監發[20**]108號)、《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中但烏洛托品能引起皮炎和濕疹。皮疹多為多形性,奇癢,初起局限于接觸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應引起注意。

化驗室所用的化學藥品鉻酸鉀、乙酸、鹽酸、托品、氫氧化鈉、硝酸銀、硫酸、硝酸、高氯酸、甲酸、苯二酸酯、氯化鋇、氰酸鈉,使用量少,接觸時間短,且化驗室設有通風櫥,化驗人員操作時佩戴個人防護用品,因此在此不做識別。

職業危害因素分布一覽表

5、關于堅持的名言,你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一生,那么就應該從今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創造你和人類的快樂。――佚名

6、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

7、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塞內加

8、無論是美女的歌聲,還是鬢狗的狂吠,無論是鱷魚的眼淚,還是惡狼的嚎叫,都不會使我動搖。――恰普曼

9、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

10、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么,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康德

11、堅強的信念能贏得強者的心,并使他們變得更堅強。――白哲特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堅,終不濟事。――朱熹

1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關于堅持的名言,意志目標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蘊藏。――武者小路實篤

關于堅持不懈的50條勵志名人名言

16、意志若是屈從,不論程度如何,它都幫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會有能耐、機靈和知識。――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佚名

19、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王守仁

21、誰有歷經千辛萬苦的意志,誰就能達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決定的意志不是現實的意志;無性格的人從來不做出決定。――黑格爾

23、執著追求并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羅

24、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對翅膀。――喬·貝利

25、有百折不撓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有更強大的威力。――愛因斯坦

篇2:職業病危害職業衛生預評價報告書

1評價目的

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和產業政策,從源頭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

識別、分析與評價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確定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類別,為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確定建設項目在職業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為建設項目的設計提供必要的職業病危害防護對策和建議。

?2評價依據

我國有關職業病防治的現行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職業病防治的國家、行業、地方等標準、規范;與建設項目有關的主管部門文件、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有關資料、預評價工作委托書等。

3評價范圍

新建項目以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工程內容為準,主要針對項目投產后運行期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及防治內容進行評價。原則上不包括建設期的相關內容。

?4評價內容

主要包括選址、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要求、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輔助用室基本衛生要求、應急救援、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職業衛生管理、職業衛生專項經費概算等。

5評價方法

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特點,一般采用類比法、檢查表法、風險評估法和綜合分析法等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必要時可采用其他評價方法。

5.1類比法

通過對與擬評價項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項目)的職業衛生調查、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強度)檢測以及對擬評價項目有關的文件、技術資料的分析,類推擬評價項目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和危害程度,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隱患和產生的后果進行風險評估,預測擬采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的防護效果。

5.2檢查表法

依據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標準以及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過對擬評價項目的詳細分析和研究,列出檢查單元、檢查部位、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要求等,編制成表,逐項檢查符合情況,確定擬評價項目存在的問題、缺陷和潛在危害。

5.3風險評估法

通過對職業病危害的風險評估,確定擬評價項目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防護措施,使風險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5.4綜合分析法

采取職業流行病學調查、類比分析、經驗推斷、專家權重、定量分級等方法相結合的原則,從多層次、多途徑、多方位對擬評價項目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

6評價程序

6.1準備階段

主要工作為接受建設單位委托、簽訂評價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讀項目的立項資料和技術資料、進行初步調查分析、編制預評價方案并進行技術審核、確定質量控制原則及要點等。

收集的技術資料主要包括:建設項目概況;生產過程擬使用的原料、輔料、中間品、產品等;生產工藝;生產設備;擬采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有關圖紙(建設項目區域位置圖、總平面布置圖等);有關職業衛生現場檢測資料(改、擴建項目);有關勞動者職業性健康檢查資料(改、擴建項目)等。

6.2實施階段

依據預評價方案開展評價工作。通過工程分析、職業衛生現場調查、類比調查等,對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識別,并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評價及風險評估。

6.3完成階段

主要工作為匯總、分析實施階段獲取的各種資料、數據,通過分析、評價得出結論,提出對策和建議,完成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書的編制,組織對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書進行專家評議。

?7評價方案編制

7.1評價方案應在準備階段編制,是具體指導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的技術文件。應以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為原則,概述本項目的職業危害特征,明確評價重點、范圍、方法及質量控制措施。

7.2評價方案應在充分研讀有關資料、進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現場調查后編制。

7.3評價方案內容?

7.3.1概述:簡述評價任務由來、評價目的等。

7.3.2編制依據:列出適用于評價的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等。

7.3.3評價方法、范圍及內容。

7.3.4項目概況:簡述建設項目性質、規模、地點等。

7.3.5項目分析:初步的工程分析、職業病危害識別分析、篩選評價因子、確定評價單元等。

7.3.6組織計劃:主要包括評價程序、質量控制措施、工作進度、人員分工、經費概算等

8評價報告書編制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書應全面、概括地反映評價的內容,表述簡潔、用語規范、結論明確,引用數據盡可能采用圖表,現場描述采用照片,以利于閱讀和審查。原始資料及數據計算過程等不必在報告書中列出,必要時可編入附件。

評價報告書主要由以下章節和內容組成:

8.1總論

8.1.1項目背景:包括項目性質、投資規模、地理位置、立項意義(社會和經濟效益)、評價任務由來等內容。

8.1.2評價依據:列出評價項目引用的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標準、基礎技術資料的名稱。

8.1.3評價目的:按照本規程1的規定編制。

8.1.4評價范圍:根據評價項目的實際情況,按照本規程3的規定編制。

8.1.5評價內容:概述本規程4的規定。

8.1.6評價方法:根據評價項目的特點,明確采用的評價方法。

8.1.7評價程序:用文字結合框圖的方式,表述評價工作過程。

8.1.8質量控制:用文字結合框圖的方式,簡述評價全過程質量控制的措施。

8.2現有企業概況:本條款適用于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概述現有企業

的基本情況,以及職業病危害和職業病防治的現狀。

8.3工程分析

8.3.1工程概況:包括項目名稱、性質、規模、擬建地點、自然環境概況、社會環境條件、項目組成及主要工程內容、生產制度、崗位設置、勞動定員、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等。

8.3.1.1項目名稱:應與委托單位提供的建設項目立項文件所用名稱一致。

8.3.1.2項目性質:分為新建、改建、擴建、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等。

8.3.1.3生產規模:根據項目性質分別列出產品方案和生產規模。

8.3.1.4擬建地點:項目擬建地點應按行政區劃說明地理位置,并附項目所在區域位置圖。

8.3.1.5自然環境概況:包括擬建項目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氣象條件、氣候特征以及是否位于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區等情況。

8.3.1.6社會環境條件:指擬建項目所在地是否位于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地;生態敏感與脆弱區;社會關注敏感區(學校、托幼機構、醫院、涉外領使館、人口密集居住區)等。

8.3.1.7生產制度:輪班制,全年生產作業時間以年/小時(h/a)為單位,同時說明作業天數。

8.3.1.8崗位設置及定員:包括生產作業崗位名稱及生產作業人數,輔助崗位及人數,管理人員等。

8.3.1.9項目組成及主要工程內容:應從全工程范圍用表格列出各項目名稱和主要工程內容。必要時還應列出與職業病防護關系密切的主要設備一覽表。其中:

生產裝置:列出裝置名稱、生產規模及主要工程內容。

輔助裝置:列出為生產配套的各輔助裝置名稱、生產規模及主要工程內容。

公用工程:包括給水、排水、供熱、供電、供燃氣工程等,可用文字簡要說明。

總圖運輸:包括原料及輔料形態、燃料倉庫、儲罐、堆場以及碼頭工程、運輸工程等,應用文字及圖表分別簡要說明。

8.3.1.10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是建設項目總的技術經濟指標,包括工程總投資、工程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綠化面積及系數等。

8.3.2總平面布置及豎向布置:從建筑衛生學和相關的勘察規劃設計等方面概述布置原則,并附總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圖。

8.3.3生產工藝流程和設備布局

8.3.3.1生產工藝流程:包括工藝技術及其來源、生產裝置的生產過程概述、輔助裝置的工藝過程概述、生產裝置的化學原理及主要化學反應,生產設備的先進性(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及智能化程度)等。應對主體生產設施按工藝流程做出完整、清晰、無遺漏的敘述,并用工藝流程框圖表示。

8.3.3.2生產設備及布局:用表列出主要生產設備,并說明布局。

8.3.4生產過程擬使用原料、輔料的名稱及用量,產品、聯產品、副產品、中間品的名稱和產量。

8.3.5建筑衛生學: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間距、朝向、采光與照明、采暖與通風及主要建筑物(單元)的內部布局等。

8.4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

8.4.1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在工程分析的基礎上,劃分評價單元;明確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以及時空分布;確定重點評價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根據評價項目的特點,可以對生產環境或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進行識別。

8.4.2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用文字或表格的方式,概述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可引起的職業病。

8.4.3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

在工程分析、類比調查、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的基礎上,應用選定的評價方法,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職業病危害暴露及接觸水平進行分析。

8.5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分析

8.5.1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選址、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要求、職業病防護設施、職業衛生管理、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輔助用室、應急救援措施、職業衛生專項經費概算等進行分析。

8.5.2選址、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要求等內容應按有關標準、規范要求進行分析。

8.5.3職業病防護設施主要針對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別列出擬采取的衛生工程防護設施:防塵,防毒,防噪聲、振動,防暑降溫、防寒、防潮,防非電離輻射(高頻、微波、視頻),防電離輻射,防生物危害,人機工效學等。

8.5.4配置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主要針對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別列出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防塵、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寒、防潮、防輻射危害、防生物危害等用品。

8.5.5擬采取的應急救援設施、措施應當列出為應對突發職業病危害事件,擬采取的應急救援設施、措施:主要包括報警裝置、現場急救用品、急救場所、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事故通風設施、救援裝備、防護裝備、警示標識等。

8.5.6擬采取的職業衛生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設置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職業衛生培訓;制定職業病防治規劃及實施方案;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建立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建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的使用及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制度;設置警示標識及說明。

8.5.7擬設置的輔助用室包括:工作場所辦公室,生產衛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廁所),婦女衛生室,應急救援站的設置情況。

8.5.8職業病防治專項經費概算包括:專項經費總額、衛生防護設施費用、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檢驗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上崗前體檢、上崗前培訓教育費等及專項經費總額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等。

8.6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等相關標準,對擬建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進行評價。對不符合要求的,應當闡明其原由。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應包括:選址、總體布局、建筑衛生學要求、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急救援、輔助用室、職業衛生管理、職業衛生專項投資等。

8.7控制職業病危害的補充措施

在對擬建項目全面分析、評價的基礎上,針對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存在的不足,從組織管理、工程技術、個體防護、衛生保健、應急救援等方面,綜合提出控制職業病危害的補充措施,供設計單位在編寫職業衛生專篇時使用。

8.8結論

在全面總結評價工作的基礎上,歸納擬建項目的選址、布局、工藝、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程度及防護措施等評價結果;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確定職業病危害類別;提出擬建項目在職業病危害控制方面的可行性。

篇3:管理人員職業衛生管理職責

  一、目的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明確并規范職業病防治管理人員的職能,落實責任制,促進生產經營工作順利進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特制定本職責。

  二、適用范圍

  本職責適用于柞水縣國寶公司所有從事職業病管理的相關人員。

  三、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四、管理人員職責

  (一)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是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決策機構,領導小組組長是企業職工衛生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1、認真學習并積極宣傳貫徹黨和國家有關職業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

  2、審議、審批本企業有關職業衛生方面的標準,制度,督促在企業的執行實施;

  3、審議、批準職業衛生方面技術措施,計劃并組織實施。

  4、負責籌集,提供職業衛生工作所需資金;

  5、研究重大職業衛生問題并做出決策;

  6、組織調查處理重大職業危害事故;

  7、協調指導職業病防治辦公室及有關部門的工作。

  (二)職業病防治辦公室職責

  職業病防治辦公室是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日常專門辦事機構,在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全面負責的開展工作。

  1、負責宣傳、貫徹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2、檢查、督促企業各有有關職業衛生制度在各部門的貫徹、落實情況和考核工作;

  3、起草修訂企業有關職業衛生制度、文件、標準。

  4、負責塵毒監測,職工健康和建檔建卡。

  5、負責職業病的防治和藥品的發放。

  6、負責職業病事故的調整、分析、處理及統計報。

  7、參與三建工程,“三同時”的審查、論證、驗收工作。

  (三)各基層單位科(室)管理人員的職業衛生職責。

  各基層單位科(室)一把手是本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職業衛生工作全面負責。

  單位、科(室)副職在做好分管個人工作同時,協助一把手全面做好本單位職業衛生工作。

  1、組織職工認真學習黨和國家有關職業衛生主針、法律、法規,提高職業衛生意識和自我保護覺悟。

  2、組織職工認真貫徹執行企業有關職業衛生規定、制度,積極參加業務知識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按時參加體檢。

  3、進入生產車間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并檢查督促職工穿戴好防護用品、維護、使用好防護設施、器具、遵守職業衛生規程,下班后嚴防塵毒帶入生活區、辦公區危害他人。

  4、安全員每周對上崗職工穿戴防護用品、使用防護措施、器具情況檢查不少于兩次,發現違規應及時糾正,并記錄在案,每月25日前匯總上報職業病防治辦公室備案。

  5、參與協助職業衛生危害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和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