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2024-07-31 閱讀 6111

活動目的: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農村教育資源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成為制約農村教育快速發展的關鍵問題。通過開展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搭建城鄉教育聯系的橋梁,縮小城鄉教育發展之間的差距,加強城鄉教師的交流與溝通,為農村地區教師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進一步推動全市中小學新課程改革,推動廬陽教育均衡發展。

主題:城鄉互動,多輪跟進,共同發展

時間:第一次活動:10月中旬開始

地點:大楊鎮崗西小學

活動形式:聽課、評課、講座。

內容:小學英語第三冊第三單元

授課教師:馬淮娜

授課教師簡介:馬淮娜,合肥市南門小學英語教研組長,本科學歷。自*年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各年級英語教學工作。03、05、07連續三屆參加廬陽區課堂教學評比均獲得一等獎,并獲得廬陽區“教壇新星”“教學能手”稱號。*年參加合肥市教學評比并取得合肥市“教壇新星”榮譽稱號。曾赴馬鞍山參加由安徽省教科院組織的“區域聯動,同課異構”大型教科研活動,獲得好評。所帶學生在各個級別的考試和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

活動主持人:教研室中小學英語教研員茆曉燕老師

參加人員:骨干教師,各小學新進編教師,校聘教師等。

具體安排:1、聽課

2、評課議課

------------------------------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黨的*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精神,根據《*年延邊州教育工作計劃》、《*年汪清縣教育工作計劃》和我縣教育實際情況,突出和加大骨干教師引領和幅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以學校發展為本的理念,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活動目標:

為促進我縣教育的均衡發展,充分利用我縣優質的教師資源,發揮我縣骨干教師隊伍的引領和幅射作用,通過現場觀摩、當堂點評、專題講座等系列的教學活動,突出典型,以點帶面,提高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和課堂教學水平,全面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并建立骨干教師支持農村教育的長效機制。

三、活動協調機構:

為使送教下鄉活動高效,特設活動協調小組:

組長:黃顯波(教育局副局長)

副組長:安長范(教育局人事科科長)

張振龍(進修學校副校長)

崔榮云(進修學校培訓部主任)

成員:張愛云、金成衡、顏廷娟、倪錫珍、陳志宏、馮顯輝、李波

四、活動設想:

本年度的送教下鄉活動分兩個學期進行,分別是本學期的5月初,下學期的10月份。

本學期的活動設想:

1、本次送教下鄉以省、州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及教學能手為主。

2、送教的形式主要以各級骨干上課、聽課、學科教研員評課,開課共18節。

3、中學與小學同日進行,每所學校各上三節課。

4、送教到春陽中小學、百草溝鎮中小學、大興溝鎮中小學。

本學期骨干教師送教活動的重點是初中和小學。下學期擬組織縣“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到其它四所鄉鎮送教,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五、具體安排:

1、送教時間:5月4、5、6三天。

2、送教主要內容:中小學送課內容均為數學、語文、英語,課后教研員評課。

3、送教教師:

小學:

汪清一小:劉麗君、王繼英、劉薇

汪清二小:李信順

汪清三小:榮健麗、謝娟

汪清四小:李洪艷、張潔、高艷萍

中學:

羅子溝中學:齊志榮

汪清一中:楊宇輝、韓煒、陳志芳、張穎、楊偉華

汪清三中:別睿、王鳳云

汪清五中:鄭愛亮

4、送教具體地點:三所鄉鎮的中心小學和中學。送教活動所需教室和電教設備由送教地3所中小學校提供,并負責為送教教師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

六、活動的組織領導

送教下鄉活動的具體工作由汪清縣教育局人事科組織,聯絡由汪清縣教師進修學校培訓部負責。各鄉鎮和學校要根據本地教師培訓需求,及時提供培訓“菜單”,為培訓者送教提供參考,確保培訓針對性。

七、有關要求

各鄉鎮和學校要把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作為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促進城鄉教育協調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要安排專人負責送教下鄉活動的組織管理,確保送教活動收到實效。

1、精心準備,保證質量。送教下鄉,是骨干教師展示風采,傳送經驗,提供示范的有效途徑,參加送教下鄉的骨干教師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熱情和精湛的業務水平,為廣大農村教師提供優質服務。骨干教師參加送教下鄉活動情況記入骨干教師培養檔案,記入教師農村支教檔案。送教單位要積極為送教教師的教學和研究提供方便,保證送教質量。

2、認真組織,確保效果。各鄉鎮和學校要按照縣教育局統一安排,組織相關學科教師按時參加培訓活動,安排好本校學生(不允許停課),積極完成培訓任務,并做好返校后的成果運用。

3、搞好總結,推廣經驗。活動結束,培訓部要及時跟蹤調研,收集參訓教師的意見,確保培訓效果;各鄉鎮和學校要結合送教下鄉活動,聯系本地實際,認真開展訓后跟蹤培訓,發現典型,并做好總結,以便及時推廣經驗。

4、送教教師要做好材料的整理,上交一份文本材料并發至培訓部信箱(wqpxb@*),達到資源共享之目的,推動學科教學的持續發展。

幾點說明:

1、本鄉鎮相關年級學科教師必須參加。

2、天橋嶺鎮中小學相關學科教師參加春陽鎮中小學的送教活動;雞冠鄉中小學相關學科教師參加大興溝鎮中小學的送教活動。

3、送教教師按日程安排早上6:30到進修學校集中出發。

4、六所受教學校負責安排簽到、主持和其它準備工作。

篇2:大學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在*中央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背景下,為了響應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關于部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安排。在“體驗三農,服務三農”的主題指引下結合農村基層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深入經濟文化落后的貧困山區村寨,按照“按需設項,據項分組,雙向受益”的原則,重點組織大學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為和諧社會建設宣傳服務,為*****實踐服務,為農村服務等一系列服務內容,結合本學院本專業優勢重點開展:醫療衛生、社會調查等活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動目的:

1)響應團中央,團省委關于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的精神,踐行“****”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和落實*****,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保持共產黨先進性,服務和諧社會,讓廣大學生滿懷激情的投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

2)積極響應學院團委暑期三下鄉活動,大力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幫助和引導大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理論和“****”的重要思想,學習實踐*****。

3)建立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對口開展扎實深入的服務,促進社會實踐活動的長期化、連續化。

4)通過“支醫支教、文化宣傳”等多樣性的活動,豐富大學生暑期文化生活,使大學生更充分更全面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質。樹立落實*****,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5)在三下鄉社會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廣大群眾提供扎實有效的服務,在活動中樹立起在基層建功立業的志向。

三、活動意義:

引導和幫助同學們在實踐中深入學習貫徹*理論和“****”的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和落實*****,認真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滿懷激情的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與實際結合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深厚的感情向人民學習,以謙虛的態度向實踐學習,增強團結協作精神,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在火熱的實踐中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增長知識才干,實現全面發展。

使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深入體會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同時也讓同學們深入的了解國情,了解社會,正確的認識自我,正確認識基層特別是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的廣闊發展前景,把個人追求同國家與社會的需要緊密的結合起來,牢固樹立起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成材志向。

四、本次活動主題:“讓青春在基層閃光,用我所學回報家鄉”

五、指導(主辦)單位:共青團貴陽中醫學院委員會

六、承辦單位:貴陽中醫學院骨傷系團總支學生會

七、協辦單位:貴陽中醫學院第一、第二附屬醫院骨科

八、支持單位:貴陽市烏當區羊昌鎮團委

九、贊助商:

十、活動的具體內容:

(一)活動地點貴陽市烏當區羊昌鎮

(二)活動的具體內容

1)“貴陽中醫學院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落成儀式

2)開展醫療衛生知識宣傳、為當地老百姓及政府工作人員進行健康咨詢、免費體檢、盡其所能開展對癥治療及常規藥品發放。走鄉串寨、送醫送藥到群眾家中。

3)開展社會調查

(三)活動的具體計劃

第一階段:社會調研階段(截止6月25日)

1)召開前期工作部署會議,會議重點商討下鄉調研相關問題,成立活動籌備組

2)向學院團委匯報并申領“介紹信”等交接文書。

3)與烏當區團委及羊昌鎮政府等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商定“三下鄉活動”的具體開展時間,

4)下鄉調研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磋商,并實地考察當地情況,與當地部門達成活動意向。

第二階段:活動前期準備階段(截止6月30日)

1)整理相關前期調研資料,著手完成策劃書草案,

2)完成策劃書的第一次修訂,并完成電子檔的制作,

3)完成策劃書策劃部內部第一次審核,

4)活動籌備組進行策劃書審核,

5)各部門上報協會內部下鄉人員名單,

第三階段:活動中期準備階段(截止7月11日)

1)召開“三下鄉活動”籌備組會議分配相關部門任務

2)三下鄉人員面試及簽訂活動責任書,

3)組建“三下鄉”各小組,既:醫療小組,支教小組,宣傳小組,后勤小組,調研小組等,

4)召開“三下鄉活動“動員大會,

5)與贊助商接觸,并商討活動贊助相關問題并簽訂協議

第五階段:“三下鄉前“準備階段(7月11日至7月13日)

1)對各小組人員進行加強培訓

2)聯系活動車輛

3)“三下鄉“活動出征前最后動員

4)下鄉活動前期準備組到達羊昌鎮安排后勤

5)參加學院下鄉隊伍出征儀式。

第六階段:活動實施階段(7月13日到7月18日)

1)乘車前往羊昌鎮。(13日)

2)與政府工作人員及地方衛生院工作人員座談(13日)

3)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13日)

4)義診活動(14日至17日)

5)社會調查(13日至17日)

6)醫療宣傳(14日至17日)

7)巡回義診(16、17日)

8)專家講座(16日)

9)進行留守兒童慰問活動(14日――17日)

十一、活動總結

1)召開總結大會(18日),寫實踐心得

2)整理下鄉資料,并向贊助商書面反饋活動具體情況

4)制作“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資料”電子檔

篇3:暑期三下鄉活動策劃書范本

一、活動背景及意義: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堅持為改革發展大局服務。并且在扎扎實實的實踐服務中,我們經受鍛煉,增長才干和社會閱歷,增強自己對三農問題的認識,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從而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加以彌補,促進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次活動會努力實現服務農民群眾與促進我們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有機統一。

“三下鄉”也是我校共青團的一個品牌,通過社會實踐,鍛煉青年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農村的改革與謀求發展提供好的建議,讓“三下鄉”真正把先進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新穎的形式下鄉,努力提高“三下鄉”活動的服務水準,這也是我們此次活動的預期目標。

這次活動同時也是我院“第二課堂”的延伸,我院領導大力支持“第二課堂”,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不斷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為了讓我校“三下鄉”這個品牌活動更出色,并更一步豐富“第二課堂”的內容,這次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主要緊扣一個目標,抓住二個重點,著力一個推進,強化三個結合,實現三大行動,抒寫三個篇章。

二、公益目標:

一個目的

打造精品團隊,踐行“第二課堂”堅持以長才干,作貢獻為原則,在活動中了解社會,認知社會,傳播文明,服務農村,充分體現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發展的積極作用。

兩個重點

1.關注農民,關注農村,深入農村,調查和反映民意。

2.當地農村農業醫療合作發展的相關調研。

一個推進

推進青年大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社會閱歷的進程,履行奉獻青春、奉獻智慧的時代諾言,抒寫實現宏偉藍圖的壯美篇章,并努力增強我院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協調能力。

一個合結

1.結合時代特色

在實踐中,結合醫藥市場在三農問題中的重要性和時代特色,更好地發揮我們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醫藥健康學院在藥品研究方面的成果的作用,更好的展現我校學生在服務地方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風采。

2.結合地方實際

按照按需設項,跟項組團,雙向受益的原則,切實針對地方醫療的發展現狀、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來開展活動,著力在醫藥方面為地方,為農民,為農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各項服務活動富有實效。

3.結合專業特色

利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深入實際的調查該地的農民對醫藥的認識及醫療業在農村的發展情況,分析國家有關政策――醫療業在三農問題中的可行性及重要性,切實為開拓農村醫療市場開辟道路

三大行動

1.關注農村醫療市場,走訪農家,調研農民對藥業的認識。

2.科技下鄉,鄉村科技播火行動。

3.投身農村醫療業的實踐行動,初步了解農村醫療的發展現狀

我們還準備與當地鄉政府聯系,希望他們對我們這次活動能給予肯定和支持。我們將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給當地農村醫療發展現狀出謀劃策,更好的促進當地醫療的發展,切實讓農民認識到醫療業在三農問題中的重要性。

三、預期成果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還可以提高我們的分析能力將所學的東西運用于實踐,回校后,我們將寫一篇詳細的調研報告,以展示我們此次下鄉的成果,并激勵我們以后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績。

四、活動實施地點描述

樂昌市黃圃鎮新元村位于樂昌市北部,靠近湖南省,處于山區,被小山丘包圍,交通條件差,農民以農耕為主,屬樂昌市較為落后地區,農民工具急需科技充實,當地網絡并未形成,教育環境較差,基礎設施薄弱。水利設施差,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公路通行狀況差。

五、團隊構成和優勢

我們的團隊由蔡穎芳、鄭曉花、白志佳三人組成,我們團隊的優勢是

1、這個項目需要團隊的默契和分工合作,而我們正好在同一個宿舍的,平時的交流也比較多。在這個活動里,我們分工合作――由蔡穎芳和鄭曉花負責提出具體方案和實施方法,由當地的白志佳負責聯系當地和對穎芳和曉花所提出的方案的缺點提出整改意見。

2、三個同學都是藥學專業,對于健康食療活動知識、健康體育活動、醫療活動和支教活動都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可以很好的實施這個方案。

3、這三位同學都有加入學生會――生活部、紀檢部、秘書部,有較好的工作能力。

六、目前的準備工作

1、已建立博客宣傳,博客地址是:****x

2、聯系好當地村長和當地小學校長

3、收集好該村相關資料

4、收集好支教相關資料

七、準備的調研工作和準備工作利用端午放假時間去到考查該村路段情況,熟悉環境,了解該村的生活狀況以及需求,拍照,回來之后在博客上做好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