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案

2024-07-31 閱讀 7252

一、問題的提出:

為了深入學習實踐*****,全面貫徹《*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我校德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合作、學會審美,具有健全的人格。現就我校整體構建和諧德育體系,制定本方案。

二、整體構建和諧德育體系的基本情況:

和諧德育體系是全國教育科學*x規劃重點課題“和諧德育的實驗與研究”的研究成果。該課題歷經十幾年的研究與實踐,構建了完整的德育目標和內容體系、德育方法和途徑體系、德育管理和評價體系,理論新穎,見解獨到,操作性強,對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校*年10月申報了全國和諧德育的研究與實驗,一年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指導思想:

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德育工作虛功實做;創新校園文化、構建適宜學生成長的和諧校園;高處著眼,小處著手,把口號變成行動,使學生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使他們的情感得到升華,行為得到內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強學生的道德規范意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和諧德育目標及內容:

教育幫助小學生初步培養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法律意識和集體意識;初步養成孝敬父母、團結同學、講究衛生、勤儉節約、遵守紀律、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逐步培養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樂觀向上的性格。弘揚傳統文化,養成文明禮儀,班班爭創“和諧班級”,人人爭當“好少年”,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諧”的師生形象和關系,營造良好的校園秩序和文明環境。

“三教二育一培養”活動即:班級每學期有三個教育主題,稱為“三教”;班級每學期有二個系列育人活動,稱為“二育”;班級每學期培養學生一種能力,稱為“一培養”。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進和諧德育具體內容如下:

(一)行為養成習慣方面。(三教)

1、遵規守紀(遵紀守法,遵守公德);

2、學習方面(積極主動,勤奮刻苦);

3、禮儀方面(注重禮儀,文明禮貌,);

4、勞動方面(勤勞節儉,學會生活);

5、自我保護方面(注重安全,學會保護);

6、衛生方面(講究衛生,學會保健)。

計225個條目。(詳細見《養成教育訓練手冊》)

(二)系列專題教育方面。(二育)

一年級:

1、入學教育(了解校史,熟悉校園);

2、思想政治教育(愛國愛家,熱愛集體);

3、道德教育(團結友愛,孝親敬長);

4、理想教育(幼年時代,奮發有為);

二年級:

5、責任教育(責任當頭,敢于承擔);

6、目標教育(以終為始,目標導航);

7、誠信教育(誠實做人,守時守信)

8、經典教育(博古通今,學好經典);

三年級:

9、學習習慣教育(注重養成,學會學習);

10、心理健康教育(身心健康,意志堅強);

11、情感教育(真情體驗,學會同情);

12、愛護公物教育(愛護公物,珍惜設施);

四年級:

13、傳統佳節教育(了解歷史,尊重習俗);

14、審美教育(鑒賞美,學會美);

15、榜樣教育(學習榜樣,樂于助人);

16、生命教育(自尊自愛,學會生存);

五年級:

17、民族教育(民族團結,和睦相處);

18、環境教育(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19、革命傳統教育(緬懷英烈,奮發圖強);

20、國防教育(心系祖國,熱愛和平);

六年級:

21、崇尚科學教育(崇尚科學,反對迷信);

22、盲目崇拜教育(求真求實,正視自我);

23、網賭毒教育(遠離危害,健康成長);

24、畢業教育(完善自我,再踏征程)。

(三)能力培養方面(一培養)

1、組織能力培養(積極主動,要事第一);

2、協作能力培養(知己知彼,雙贏思維);

3、交往能力培養(真誠合作,集思廣益);

4、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自我約束,科學人生);

5、交流能力培養(落落大方,學會交流)。

五、實施研究辦法:

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利用班會、隊會,強化3個習慣,進行2項教育,培養1種能力,全員進行素質教育評定。

(一)行為養成習慣方面。(三教)

1、開學一周內,用225個條目以班級為單位,對學生進行無記名測評,做到的條目劃“√”,未做到的劃“×”。

2、從遵規守紀、學習方面、禮儀方面、勞動方面、自我保護方面、衛生方面六個方面統計達到率,達到率低的3個方面作為本學期的教育主題。

3、班級根據實際用六周時間,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認知理解、情感體驗、實踐活動”完成對3個主題的教育(每個專題大約2周時間)。

(二)專題教育方面。(二育)

1、針對24個專題每學期有計劃完成2個,6年12個學期完成24個專題系列教育活動。

2、此項教育活動,全部由學生組織實施,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能動性,教師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持。

(三)能力培養方面。(一培養)

1、教師在班級挑選部分學生,開展培養活動,制定培養計劃。

2、充分為他們提供在學校管理、班級管理以及活動中的有利條件,促進個性發展,提升能力。

3、建立培養檔案

(四)辦好和諧成長小報――《成長的足跡》。《小報》是學生每周學習、生活過程的心路記載,各班級要利用每周班會課認真組織學生完成。一次表揚的感受,一次錯誤的懺悔,小小的進步,教師的鼓勵等無不在影響學生的發展,通過《小報》指導學生健康成長,需要我們認真做好。

(五)建立學生素質教育評價制度。改革期末學生鑒定制度,實施學生素質報告書。

首先,在每一個班上,進行“學生素質的問卷調查”。問卷一共列出40項優秀學生應當具備的素質(詳情見附頁)。請全班每一個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理解,從40項中選出他(她)認為最重要的10條。由于,這40項都是正面表述,不會傷害任何人,同學們都會積極參與選擇。“學生素質的問卷調查”通常用幾分鐘就能完成,接著,在全班采用每一項“舉手”的辦法,統計出這一班的學生認為最重要的10條素質,并按百分比,由大到小地排列出來。

然后,將統計出來的優秀學生的素質10條,打印成一張表,發給每一位學生。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和諧成長小報》的記錄“自評”,對每一條給自己打分。采用“優、良、中、差”四級評定。

其次,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在小組內,相互征求意見;學生在橫向比較后,再做適當的調整。教師在學生認真“自評”的基礎上,再給予學生“評定”。教師的評定還是采用“優、良、中、差”四級評定。根據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每一條的評定,可以與學生的“自評”一樣,也可以不一樣。教師要盡量少給出“差”。

再次,在給家長的《成績通知書》上,應將過去的“操行評語”這一欄改稱為“素質報告”,列出優秀學生素質的10條,在每一條后,列出學生的自評和教師的評定。家長從這張表上,可以得知他的孩子的基本素質哪些是優、良、中,哪些素質還不足,比較差。“素質評語”上,有學生的“自評”,有教師的“師評”,從中,家長又能得到一些學生變化的信息。

(五)升旗儀式將35項教育活動列入其中。

(六)加強檔案管理。

1、班級做好檔案整理,將調查資料及時交政教處,其他資料電子上傳政教處。

2、政教處整理形成匯編。

3、收集整理教育過程中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每班不少于10篇。

六、研究步驟:

(一)、研究準備階段(*年6月――*年9月)

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組織座談會。

邀請項目輔導教師,相關專家和領導做好開題論證工作。

組織召開開題會議,啟動研究。

(二)、研究實施階段(*年9月――*年5月)

制定研究計劃,明確研究內容和方法。

舉行課題管理人員培訓會。

分布扎實推進各項研究。

定期召開課題組專題研討會

定期組織檢查指導。

及時組織教師對研究的過程材料做好整理。

(三)、總結階段(*年5月――*年8月)

擬定課題研究報告、工作報告、整理論文、案例、經驗總結等研究成果,請課題組專家鑒定驗收。

七、組織機構

元寶山小學和諧德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八、活動要求:

1、各班人人誦讀《養成教育訓練手冊》,熟悉《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2、各班每周利用班會課時學習和實踐體驗《成長的足跡》中的一條或一組建議,指導學生做人。

3、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氛圍,確保活動有條不紊,豐富多彩。

1)張貼有關文明禮儀宣傳標語;把學生的優秀書畫、攝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掛,點綴教室、走廊,達到既美化環境,又鼓舞學生、啟迪學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晨會、班會、午休等時間組織學生背禮儀規范、看經典書籍、唱文明禮儀歌曲、辦手抄報和黑板報、寫文明禮儀文章等。

3)課間開展“以書為友”營造“書香校園”育人環境。

4)展示文明禮儀作品:建立班級學習園地、圖書角,定期更換,形成獨特個性的班級文化。

4、各班在政教處統一的周工作安排下實施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和諧導師”。

5、學校宣傳組對此項活動要進行及時宣傳報道。

篇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為了深入學習實踐*****,全面貫徹《*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我校德育工作,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合作、學會審美,具有健全的人格。現就我校整體構建和諧德育體系,制定本方案。

二、整體構建和諧德育體系的基本情況:

和諧德育體系是全國教育科學*x規劃重點課題“和諧德育的實驗與研究”的研究成果。該課題歷經十幾年的研究與實踐,構建了完整的德育目標和內容體系、德育方法和途徑體系、德育管理和評價體系,理論新穎,見解獨到,操作性強,對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校*年10月申報了全國和諧德育的研究與實驗,一年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三、指導思想:

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德育工作虛功實做;創新校園文化、構建適宜學生成長的和諧校園;高處著眼,小處著手,把口號變成行動,使學生在系列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使他們的情感得到升華,行為得到內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強學生的道德規范意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和諧德育目標及內容:

教育幫助小學生初步培養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法律意識和集體意識;初步養成孝敬父母、團結同學、講究衛生、勤儉節約、遵守紀律、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逐步培養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樂觀向上的性格。弘揚傳統文化,養成文明禮儀,班班爭創“和諧班級”,人人爭當“好少年”,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諧”的師生形象和關系,營造良好的校園秩序和文明環境。

“三教二育一培養”活動即:班級每學期有三個教育主題,稱為“三教”;班級每學期有二個系列育人活動,稱為“二育”;班級每學期培養學生一種能力,稱為“一培養”。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進和諧德育具體內容如下:

(一)行為養成習慣方面。(三教)

1、遵規守紀(遵紀守法,遵守公德);

2、學習方面(積極主動,勤奮刻苦);

3、禮儀方面(注重禮儀,文明禮貌,);

4、勞動方面(勤勞節儉,學會生活);

5、自我保護方面(注重安全,學會保護);

6、衛生方面(講究衛生,學會保健)。

計225個條目。(詳細見《養成教育訓練手冊》)

(二)系列專題教育方面。(二育)

一年級:

1、入學教育(了解校史,熟悉校園);

2、思想政治教育(愛國愛家,熱愛集體);

3、道德教育(團結友愛,孝親敬長);

4、理想教育(幼年時代,奮發有為);

二年級:

5、責任教育(責任當頭,敢于承擔);

6、目標教育(以終為始,目標導航);

7、誠信教育(誠實做人,守時守信)

8、經典教育(博古通今,學好經典);

三年級:

9、學習習慣教育(注重養成,學會學習);

10、心理健康教育(身心健康,意志堅強);

11、情感教育(真情體驗,學會同情);

12、愛護公物教育(愛護公物,珍惜設施);

四年級:

13、傳統佳節教育(了解歷史,尊重習俗);

14、審美教育(鑒賞美,學會美);

15、榜樣教育(學習榜樣,樂于助人);

16、生命教育(自尊自愛,學會生存);

五年級:

17、民族教育(民族團結,和睦相處);

18、環境教育(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19、革命傳統教育(緬懷英烈,奮發圖強);

20、國防教育(心系祖國,熱愛和平);

六年級:

21、崇尚科學教育(崇尚科學,反對迷信);

22、盲目崇拜教育(求真求實,正視自我);

23、網賭毒教育(遠離危害,健康成長);

24、畢業教育(完善自我,再踏征程)。

(三)能力培養方面(一培養)

1、組織能力培養(積極主動,要事第一);

2、協作能力培養(知己知彼,雙贏思維);

3、交往能力培養(真誠合作,集思廣益);

4、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自我約束,科學人生);

5、交流能力培養(落落大方,學會交流)。

五、實施研究辦法:

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利用班會、隊會,強化3個習慣,進行2項教育,培養1種能力,全員進行素質教育評定。

(一)行為養成習慣方面。(三教)

1、開學一周內,用225個條目以班級為單位,對學生進行無記名測評,做到的條目劃“√”,未做到的劃“×”。

2、從遵規守紀、學習方面、禮儀方面、勞動方面、自我保護方面、衛生方面六個方面統計達到率,達到率低的3個方面作為本學期的教育主題。

3、班級根據實際用六周時間,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認知理解、情感體驗、實踐活動”完成對3個主題的教育(每個專題大約2周時間)。

(二)專題教育方面。(二育)

1、針對24個專題每學期有計劃完成2個,6年12個學期完成24個專題系列教育活動。

2、此項教育活動,全部由學生組織實施,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能動性,教師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持。

(三)能力培養方面。(一培養)

1、教師在班級挑選部分學生,開展培養活動,制定培養計劃。

2、充分為他們提供在學校管理、班級管理以及活動中的有利條件,促進個性發展,提升能力。

3、建立培養檔案

(四)辦好和諧成長小報――《成長的足跡》。《小報》是學生每周學習、生活過程的心路記載,各班級要利用每周班會課認真組織學生完成。一次表揚的感受,一次錯誤的懺悔,小小的進步,教師的鼓勵等無不在影響學生的發展,通過《小報》指導學生健康成長,需要我們認真做好。

(五)建立學生素質教育評價制度。改革期末學生鑒定制度,實施學生素質報告書。

首先,在每一個班上,進行“學生素質的問卷調查”。問卷一共列出40項優秀學生應當具備的素質(詳情見附頁)。請全班每一個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理解,從40項中選出他(她)認為最重要的10條。由于,這40項都是正面表述,不會傷害任何人,同學們都會積極參與選擇。“學生素質的問卷調查”通常用幾分鐘就能完成,接著,在全班采用每一項“舉手”的辦法,統計出這一班的學生認為最重要的10條素質,并按百分比,由大到小地排列出來。

然后,將統計出來的優秀學生的素質10條,打印成一張表,發給每一位學生。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和諧成長小報》的記錄“自評”,對每一條給自己打分。采用“優、良、中、差”四級評定。

其次,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在小組內,相互征求意見;學生在橫向比較后,再做適當的調整。教師在學生認真“自評”的基礎上,再給予學生“評定”。教師的評定還是采用“優、良、中、差”四級評定。根據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每一條的評定,可以與學生的“自評”一樣,也可以不一樣。教師要盡量少給出“差”。

再次,在給家長的《成績通知書》上,應將過去的“操行評語”這一欄改稱為“素質報告”,列出優秀學生素質的10條,在每一條后,列出學生的自評和教師的評定。家長從這張表上,可以得知他的孩子的基本素質哪些是優、良、中,哪些素質還不足,比較差。“素質評語”上,有學生的“自評”,有教師的“師評”,從中,家長又能得到一些學生變化的信息。

(五)升旗儀式將35項教育活動列入其中。

(六)加強檔案管理。

1、班級做好檔案整理,將調查資料及時交政教處,其他資料電子上傳政教處。

2、政教處整理形成匯編。

3、收集整理教育過程中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每班不少于10篇。

六、研究步驟:

(一)、研究準備階段(*年6月――*年9月)

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組織座談會。

邀請項目輔導教師,相關專家和領導做好開題論證工作。

組織召開開題會議,啟動研究。

(二)、研究實施階段(*年9月――*年5月)

制定研究計劃,明確研究內容和方法。

舉行課題管理人員培訓會。

分布扎實推進各項研究。

定期召開課題組專題研討會

定期組織檢查指導。

及時組織教師對研究的過程材料做好整理。

(三)、總結階段(*年5月――*年8月)

擬定課題研究報告、工作報告、整理論文、案例、經驗總結等研究成果,請課題組專家鑒定驗收。

七、組織機構

元寶山小學和諧德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八、活動要求:

1、各班人人誦讀《養成教育訓練手冊》,熟悉《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2、各班每周利用班會課時學習和實踐體驗《成長的足跡》中的一條或一組建議,指導學生做人。

3、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氛圍,確保活動有條不紊,豐富多彩。

1)張貼有關文明禮儀宣傳標語;把學生的優秀書畫、攝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掛,點綴教室、走廊,達到既美化環境,又鼓舞學生、啟迪學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晨會、班會、午休等時間組織學生背禮儀規范、看經典書籍、唱文明禮儀歌曲、辦手抄報和黑板報、寫文明禮儀文章等。

3)課間開展“以書為友”營造“書香校園”育人環境。

4)展示文明禮儀作品:建立班級學習園地、圖書角,定期更換,形成獨特個性的班級文化。

4、各班在政教處統一的周工作安排下實施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和諧導師”。

5、學校宣傳組對此項活動要進行及時宣傳報道。

篇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月工作方案

根據市文明辦《關于印發〈七彩年華第二屆深圳市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動月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和區教育局活動方案,結合我校實際,現制定我校開展本次活動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指導,緊密聯系學生思想道德實際,以生命、心理和責任感教育為重點,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推進中小學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活動時間

*年5月25-7月5日,共40天。

三、組織領導

成立我校第二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活動月工作領導小組。古崇裕任組長,陳秀英、陳水興為副組長,譚國紹、呂寧靜、聶景泰、鄒潔丹為成員。

四、活動項目及安排

(一)“我讓青春年華承擔責任”征文比賽

活動目的:強化生命意識和責任感教育,引導學生懂得對自己、家庭和社會負責,珍惜生命和美好的青春年華,立志成人成才。

參賽對象:全校學生(重點高一高二)

征文要求:觀點正確,主題鮮明,重點突出,緊密結合中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富有真情實感;以“我讓青春年華承擔責任”為主題,題目可以自擬;參賽作品不超過1500字,一律用a4紙、4號仿宋體打印;每篇文章的題目下標明作者姓名、所在學校和指導老師姓名。高一高二各班不少于5篇。

評選辦法:學校初評并挑選10篇優秀作品報區教育局;區教育局挑選優秀作品報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組織專家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40名,并頒發證書。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文章編印成冊,免費發給學生和學校;一等獎作品的指導教師同時獲“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從獲得一等獎的學生中,選拔2名學生參加廣東省教育廳組織的演講比賽。

(二)“親愛的老師我想對您說”優秀書信評選

活動目的: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

參賽對象:全校學生

作品要求:觀點正確,主題突出,具有真切感受和真摯感情;字跡工整,書面整潔,書信格式正確;每封書信控制在1000字以內;書信末尾寫明作者姓名和所在學校、班級。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各班不少于5封。

評選辦法:學校對學生書信進行初評,擇優報區教育局;區教育局按規定數額,擇優報市教育局;舉辦單位組織專家,分小學、中學組,分別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40名。一等獎書信在“心靈藍天”網站刊登,所有獲獎書信推薦到省教育廳,參加全省“親愛的老師我想對您說”中小學生書信大賽。

(三)“創建全國節水型城市”廣告語創作比賽

活動目的:增強學生的節水節能意識,加強循環經濟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參賽對象:全校學生

作品要求:以節約用水和創建全國節水型城市為主題;觀點正確,主題鮮明,言簡意賅,每條廣告語不超過30字;構思立意有特色;凡抄襲者,一律取消評獎資格。

投稿要求:以班為單位,每班精心挑選學生創作的廣告語5條(至少),上交學生處,屆時學校匯總后再挑優秀作品以郵件方式統一發送到比賽專用郵箱:。每條廣告語后面須注明作者姓名和所在班級、學校。

本文地址:

m.ok3w.net/fanwen/cehuafangan/.htm

評選辦法:市分中學、小學兩組,分別評出一等獎5-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優秀獎30名,并頒發證書。所有獲獎作品匯編成冊,免費發放給學校和學生。一、二等獎廣告語推薦給有關媒體發表。

(四)“環境與節水”手抄報比賽及展覽

活動對象:全校初中學生

作品要求:以愛護環境和節水為主題,內容充實,書寫工整,版面設計具有藝術性;手抄報單面書寫,大小仿《深圳晚報》規格;手抄報文字須手寫,否則取消評獎資格;每份手抄報的編辦者不超過3人;報名下注明作者及所在學校。

評選辦法:各班推薦優秀手抄報5份。學校初評后擇優報區教育局;區教育局按分配的數額擇優報市教育局;舉辦單位組織專家,分小學、初中組,按內容、版面設計各占50分的標準,分別評出手抄報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優秀獎30名,并頒發證書(組織獎頒牌)。同時在承辦學校舉行獲獎手抄報展覽,其中一、二等獎手抄報制成影印件,與獲獎廣告語一起編印成冊。

(五)“聚焦可愛的校園”攝影作品征集

活動目的: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人文精神教育,培養和發展學生特長,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諧發展。

活動對象:全校學生攝影愛好者

活動方式:精心選取校園一景或一個活動場面,通過攝像鏡頭,從不同角度反映校園優美環境和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展示師生精神風貌。

作品要求:主題鮮明,富有特色;作品可個人創作,也可以活動小組等形式集體創作;照片規格不限。

作品報送:沖洗出來,作品交學生處;以學校為單位,統一報送廣州市小北路155號廣東教育雜志社,參加全省中小學生“我愛書香校園”攝影大賽。作品報送時間為*年8月底前。郵編:510045,聯系人:鄧志華,聯系電話:020-83566011。照片背面須注明作品題目、學校、年級、作者和指導教師。

(六)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優質課大賽

活動目的:強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輔導課質量,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參賽人員:林映

比賽方式及安排:5月―6月,進行初賽;7月10日前,在初賽的基礎上,前5個賽區各推薦6名優勝選手(小學、初中、高中各2名)、后2個賽區各推薦3名優勝選手(小學、初中、高中各1名),連名單及課例教案(電子文本)一并報送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王鑒同志處。9月―10月,市教育局組織全市中小學團體心理輔導優質課決賽。

決賽評選及獎勵:組織專家以現場觀摩的方式,從36節優勝課中評出一等獎6名(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各2名);二等獎12名(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各4名);三等獎18名(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各6名),并頒發證書和獎杯。獲一、二等獎的課例錄制為dvd,免費發放給中小學。

(七)中小學教師“生命教育”優秀教案(課件)評選

活動目的:推進和強化中小學生命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不斷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增強生命責任意識。

征文對象:全校班主任

征文要求:以“生命教育”為主題,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合理,方法恰當,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教學重點突出,緊密聯系學生實際,針對性強;教學程序設計流暢、簡潔、新穎。附課件尤佳。

本文鏈接:

m.ok3w.net/fanwen/cehuafangan/.htm

評選辦法:主辦單位組織專家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優勝獎20名,并頒發證書和獎杯。所有獲獎教案由特區教育雜志社出專輯。

稿件報送:作品上交學生處,學校統一將稿件及報名表寄送到深圳市福田區商報路深圳商報印刷大樓7樓教育報刊社辦公室常秀麗處。電話:83521630,郵編:518034。

(八)“毒品預防教育宣傳周”系列活動

6月25―30日期間,各中小學組織開展“毒品預防教育宣傳周”活動。主要活動為:組織學生參觀一次禁毒教育展覽;觀看一部禁毒教育專題片;召開一次“不讓毒品進校園”主題班會;每個班舉辦一期以禁毒、拒毒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

(九)“訪問五老學品格”dv大賽

活動目的:以dv短片。記錄本校學生訪問“五老”(離退休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的活動,展現我校學習“五老”精神品格、勵志人生、立志成才和報效中華的精神面貌。

征文對象:全校學生

征文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一次訪問轄區“五老”的活動,學生利用dv即時記錄活動過程,自拍、自編成專題短片,長度限8分鐘。

評選辦法:學校將dv短片,刻制光盤,7月10日前交區教育局。主辦單位組織專家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并頒發證書和獎品。優秀短片推薦到區電視臺播放。

(十)“榮辱在我心中”主題教育活動

6月18―22日期間,我校組織開展一次“榮辱在我心中”主題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各年級自定,可結合訪問“五老”、邀請校外輔導員到校舉行報告會等活動進行。

五、活動要求

(一)各年級長和各班主任要加強對本次活動的具體落實,正確處理德育活動與常規活動的關系,保證各項活動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二)合理安排活動進程,按照要求及時報送參賽作品。6月18日前,各班按規定的數額,務必將初評后的學生征文、優秀書信、手抄報作品(活動項目中的第一、二、四項)統一交學生處。其他參賽作品按本方案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分別上交。

(三)為保證本次活動有效開展和按時完成,學校學生處將對各項評選、比賽活動情況及時進行通報,活動結束后將有專題總結。

文章地址:

m.ok3w.net/fanwen/cehuafanga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