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做中學實驗項目推進方案

小學做中學實驗項目推進方案

2024-07-31 閱讀 4566

一、項目背景

針對我國基礎教育領域中科學教育的現實狀態和發展需求,“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項目是在了解國際科學教育的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吸收和借鑒國際科學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由教育部和科學技術協會共同倡導和推動,旨在讓所有學前和小學階段的兒童有機會親歷探究自然奧秘的過程,使他們在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兒童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的方法,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為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成長為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未來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礎。

此項目首先是在我國北京、上海、南京和汕頭四個地區進行了第一批試點,*年3月江蘇省在蘇州市、無錫市和常州市擴大試點,我市確定為第二批參與“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的地區,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常州市實驗小學、常州市鐘樓區覓渡橋小學、常州市天寧區博愛小學成為江蘇省“做中學”項目實驗學校。*年10月,我市擴大項目研究范圍,發展13所小學成為常州市“做中學”市級項目實驗學校。

為了進一步推進常州地區小學的“做中學”項目研究,加強管理與指導,提升科學品位和深化實驗研究,探索本土特色創新之策略,豐富和推廣研究成果,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二、實施目標

1.變革學習方式

以教育部《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為依據,領會“做中學”科學教育的精髓,聚焦自主型、實驗性的科學探究教學方式,提升廣大科學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實踐能力,實現學生科學領域學習方式的變革。

2.培育科學素養

通過有序、系統的專項理論學習、研究以及靈活、有效的創造性教育實踐,提升區域性科學教育的品位,綜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3.構建特色體系

綜合利用國家以及本地區的各種科學教育資源,加強試點學校以及地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創造性地建構充分體現常州地區小學科學教育特色的科學教育體系。

三、現階段推進重點

(一)深入貫徹“做中學”所倡導的基本原則

1.面向每一個兒童,尊重兒童間的差異;2.為兒童終身的學習,更為兒童學會生活奠定基礎;3.教學案例應來源于生活,從周圍取材;4.引導兒童主動探究、親歷發現過程;5.教師是兒童學習科學的支持者和引導者;6.采用激勵性評價;7.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進行科學教育;8.充分動員社區、家庭和大學生志愿者的力量,支持科學教育;9.通過現代化的互聯網絡增進國內和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

(二)構建案例體系

通過行之有效的系統實施,力求在三年內初步構建“做中學”案例體系。“做中學”案例的來源:模仿法國經典做中學案例;對現有科學教材價值內容進行演繹;基于學生的科學問題進行獨立創生。常州市小學“做中學”實驗項目組將側重前兩種案例來源方式,并鼓勵有能力的學校進行適度的案例創生。

(三)展開專題研究

“做中學”作為明確而又深刻的項目研究主題,需要以專題研究的方式深入領會其精髓。常州市小學“做中學”實驗項目組將以子課題系列的方式,組織實驗教師有序、有效地展開深入研究。

四、現階段推進策略

(一)加強校本研究

著眼于“做中學”項目的有效展開,各實驗學校應加強校本研究,落實常規制度,注重研究內涵,講求實踐效能。注重“做中學”價值案例的有序開發以及各子課題的有效研究。

(二)倡導校際聯動

以校際聯動的方式進行“做中學”系列案例的共同開發,并共同對各子課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可以實現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以及特色互補。

(三)納入教研體系

各轄市、區小學科學教研員應將“做中學”項目研究活動納入區域性常規教研體系,營造民主性、研究型、開放性的研究氛圍,注重研究過程的系統性、有序性和針對性。

(四)加強網絡資源“做中學”

加強常州教研網“做中學”專題網頁的建設,拓寬信息渠道,匯集價值資源,以學術論壇的方式加強網絡交流

(五)倡導城際交流

增加與蘇州、無錫的兄弟城市的“做中學”項目主題交流,不定期地邀請知名專家來常指導。

附件1:常州地區“做中學”項目研究小學組實驗學校

省級實驗學校:

常州局前街小學;常州實驗小學;鐘樓覓渡橋小學;天寧博愛小學。

市級實驗學校:

鐘樓區懷德苑小學;鐘樓區花園小學;天寧區中山路小學;天寧區北環路小學;新北區羅溪中心小學;新北區百丈中心小學;戚區潞城中心小學;武進區洛陽中心小學;武進區橫林中心小學;金壇市金城鎮中心小學;金壇市華羅庚實驗學校;溧陽市文化小學;溧陽市東升小學。

附件2:常州地區“做中學”項目研究小學組行動路線

(一)學習領會階段(*年3月――*年9月)

1.確定常州市省級“做中學”實驗的試點單位,啟動研究。

2.成立常州市“做中學”項目工作小組和各實驗學校項目研究小組。

3.試點單位到南京、上海等地實地考察“做中學”項目,采取集中培訓、觀摩、案例介紹、研討等形式,了解“做中學”項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常州市省級開始“做中學”實驗學校模仿案例研究。

(二)嘗試探索階段(*年9月――*年3月)

l.召開常州市“做中學”實驗項目研討會和工作會,在全市小學和幼兒園傳播“做中學”理念,在常州教研網開辟“做中學”專欄。

2.擴大小學“做中學”項目實驗,各轄市區培育“做中學”研究基地學校。

3.邊實踐邊培訓,采取校際聯動的形式鼓勵學校嘗試和開發“做中學”案例,組織實驗教師觀摩研討,積累“做中學”研究資料。

(三)推進深化階段(*年3月――20**年3月)

l.加強實驗教師的培訓,逐步擴大實驗班級,注重兒童在“做中學”活動中的資料記錄、整理工作,積累開展科學教育的實踐經驗。

2.模仿法國經典做中學案例;對現有科學教材價值內容進行演繹;基于學生的科學問題進行獨立創生。及時物化研究成果。常州市教研室每學期末將組織“做中學”案例評比。

3.結合校本實際,各轄區或各學校有側重地進行有關“做中學”項目的系列子課題研究,明確目標,突出重點,集優攻堅,提升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及時物化研究成果。常州市教研室將定期開展“做中學”項目系列子課題研究協進活動。

4.積極發揮實驗學校的輻射作用,倡導校際聯動。各轄區要定期組織區域性“做中學”活動,不斷總結開展科學教育的經驗,反思存在問題,尋找對策,擴大效應。

5.各實驗學校要創造條件,建立“做中學”資源教室,形成“做中學”資料包和工具包。實驗學校要成為常州市科學教育的特色學校。

6.定期召開現場會、研討會、推進會等,以多元的方式展示“做中學”的研究成果。

7.加強城際交流,不定期地邀請知名專家來常指導

(四)總結提煉階段(20**年3月――20**年6月)

梳理典型的、有價值的案例系列,匯編“做中學”案例系列(分中年級段和高年級段);總結“做中學”項目的子課題研究成果。編印成書。

附件3:常州地區“做中學”項目研究小學組案例系列(參考)

觀察生命物體

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植物的不同和相同(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動物的不同和相同(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研究材料

比較材料的隔音性(控制變量實驗)------中年級

比較材料的保溫性(控制變量實驗)------中年級

研究紙的性質(控制變量實驗)------中年級

自己動手“造紙”(動手制作)------中年級

研究布的性質(控制變量實驗)------中年級

研究水

生命離不開水(動手體驗)------中年級

觀察水(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水的毛細現象(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水的表面張力(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怎樣加快糖在水中的溶解(控制變量實驗)------中年級

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糖(控制變量實驗)------中年級

污水的凈化(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研究土壤

土壤里有什么(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土壤的構成(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怎樣使土壤更肥沃(探究性實驗與長期觀察)------中年級

研究廢電池對土壤的危害(探究性實驗與長期觀察)------中年級

觀察植物

植物的根和莖(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植物的葉(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植物的花(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觀察植物的種子(觀察與描述)------中年級

種子發芽需要什么條件(探究性實驗與長期觀察)------中年級

植物的一生(長期觀察)------中年級

有利于仙人掌生存的本領(探究性實驗與長期觀察)------中年級

研究固體和液體

固體的混合(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分離混合的顆粒狀固體(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分離混合的沙和鹽(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液體混合后體積會怎樣(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起來(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測量天氣

測量氣溫(觀察與測量)------中年級

測量風力與風向(觀察與測量)------中年級

測量雨量(觀察與測量)------中年級

研究空氣

空氣有質量嗎(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熱空氣和冷空氣(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研究冷和熱

冷熱與溫度(感覺與測量)------中年級

冷水變熱(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熱水變涼(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冰的熔化(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水的凝固(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水的蒸發(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水蒸氣的凝結(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研究熱脹冷縮(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自制太陽能熱水器(動手制作)------中年級

研究聲音

聲音的產生(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聲音的傳播(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研究力

力在哪里(觀察與體驗)------中年級

研究彈力(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研究摩擦力(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研究擺(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研究硬幣下落(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高空墜雞蛋(探究性實驗)------中年級

電和磁

導體和絕緣體(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解電路暗箱(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磁化與去磁(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相斥與相吸(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磁鐵都有兩極嗎(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電磁鐵(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關注我們的身體

呼吸和心跳(測量與分析)------高年級

肺和呼吸(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大腦(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神經(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身高與體重(測量與分析)------高年級

研究機械

研究平衡(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研究斜面(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研究滑輪(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研究輪軸(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建橋梁(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搭支架(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生物的繁殖

植物的繁殖(長期觀察與描述)------高年級

動物的繁殖(長期觀察與描述)------高年級

研究微生物

觀察水滴里的生物(觀察與描述)------高年級

做酸奶(過程性體驗)------高年級

研究面包發霉(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身邊的化學

變色花(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洗衣服的學問(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鐵釘生銹(探究性實驗)------高年級

其他

感受茶文化(過程性體驗)

研究螞蟻

附件4:常州地區“做中學”項目研究小學組子課題系列(參考)

如何創設有意義的探究情境

如何產生有價值的科學問題

如何引導學生合理猜想

如何準備有結構的材料

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

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教師教學活動與學生學習活動的黃金比例

小組合作的有效性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的有效記錄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交流、質疑能力

篇2:推進優良學風班創建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營造濃厚學習氣氛,調動廣大同學的學習積極性,確定正確學習目的,大力推進我校良好學風的形成。

二、活動步驟

活動分為四個階段開展

(一)宣傳發動階段(*年12月20日―*年12月31日)

各院系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通過院系動員,主題班會、簽名活動、簽訂承諾書、發倡議等形式,大張旗鼓宣傳本次活動的意義,使優良學風班創建活動精神深入到每一個班級,深入到每一位同學心中。

(二)創建階段(*年1月―*年8月)

各院系、各班級根據活動方案,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學工部將組織人員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抽查。

(三)申報階段(*年9月)

各班級申報優良學風班,各院系根據評審標準初審后確定名額向學校推薦。

(四)評選階段(*年10月)

學工部組織評審組,對申報班級進行評比,確定本次活動的優良學風班。

三、評審標準

(一)有活動方案、有活動內容,有活動效果。

(二)考試紀律良好,考試違紀率低。

(三)上課紀律良好,出勤率高。

(四)學習成績整體良好。

1.四、六級英語通過率高;

2.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高;

3.有關專業資格證書通過率高;

4.班級考試整體成績在同年級、同專業名列前茅,,優秀率高,不及格率低。

四、獎勵

(一)學校對獲獎班級頒發榮譽證書,同時給予一定的班費獎勵。

(二)優良學風班所在班班長、團支書直接確定為優秀學生干部,不占班級評優指標;同時適當增加優良學風班三好學生比例。

(三)此次榮譽作為所在班輔導員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篇3:環保活動策劃:推進綠色繁榮

一、指導思想

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積極參與20**年巴東縣環保世紀行活動,全面落實*****,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繁榮為目標,堅持以法律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為手段,牢固樹立全民生態環保意識,通過扎扎實實開展巴東縣環保世紀行活動,轉變發展方式,發展低碳經濟、保護

飲用水源、強化節能減排、創建模范城市、推進綠色繁榮,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二、活動主題

建設生態巴東推進綠色繁榮

三、活動對象

科技局全體干部職工

四、活動內容

1、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低碳經濟、節能減排、創文明機關等方面的教育,開展"低碳家庭過時尚生活"主題教育活動,努力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科學發展意識、低碳意識、環保意識。

2、在局機關開展"環保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主題活動,號召廣大干部職工從節約一張紙、一支筆、一度電、一滴水做起,倡導低碳生活,反對鋪張浪費,加強公共財物管理,努力降低本單位的行政成本。

3、結合3.22世紀水日、中國水周,編印節水科技宣傳資料向市民免費發放。

4、結合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6.25全國土地日等重大環保節日,編印環保知識手冊,向全縣中小學生免費發放,并組織環保知識進校園活動,為青少年朋友開展環保講座。

5、結合五月科技活動周活動,開展環保知識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戶活動,將一些先進實用技術編印成冊免費贈送,大力倡導生態文明、環保節約、低碳高效生活。聘請環保專家進企業開展技術講座和調研,切實為企業解決一些一直困擾企業發展的環保難題。

6、積極支持,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改造,鼓勵發明創造,切實做好成果登記、鑒定、申報、獎勵和推廣工作。

五、活動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8月底)

1、成立領導小組;

2、制定活動方案;

3、召開職工大會,安排部署活動內容。

(二)組織宣傳階段(9月1日-10月15日)

1、廣泛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2、組織開展各項活動。

(三)迎檢總結階段(10月15日-11月)

1、將活動情況書面總結匯報,形成迎檢材料上報縣領導小組辦公室;

2、迎接州、縣檢查。

六、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環保世紀行活動的領導、經局黨組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巴東縣科學技術局環保世紀行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樹寶任組長;黨組成員、副局長周統英,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向世鵬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靳永春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