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愛國歌曲大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慶祝新中國成立61周年,祖國發展我成長
二、活動目的:
為了讓廣大中小學生了解新中國建立的艱辛歷程和祖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增強對祖國、黨和人民的熱愛,進一步把愛國情感化為具體行動,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之際,特舉辦“慶國慶愛國歌曲”合唱大賽活動。
三、活動時間:20**年9月30日下午13:20
四、活動地點:大禮堂
五、活動參與人員:全校師生
六、工作人員
(一)教師工作組:
1、總策劃:王春江
2、九年級參賽策劃:朱大海
3、八年級參賽策劃:聶琴
4、七年級參賽策劃:徐小娟
5、總調度及小學策劃:朱心亮
6、場地布置:朱心吉、鮑傳忠、李劉路
7、音響設備:王春江
8、評委:李紅清、朱大海、朱心亮、張平、高萬平、盧文新、朱建華
9、主持人培訓:談朝萍
10、服裝與化妝:朱敏
11、記分員:朱華軍
12、攝像:盧志良、高勇
13、學生組織工作:張萬斌、楊宜、向立亞、黃飛
14、后勤:李子化
(二)學生工作人員
1、主持人:張霞等
2、音響:劉蕾
3、聯絡員:張倩倩
4、協助計分:盧璐璐
5、場地布置
6、會場紀律協助:
7、會場布置:八3班
七、工作流程
1、9月12日開始初步策劃,發放候選曲目(中宣部推薦的曲目)。
2、9月21日登記各班比賽曲目,廣播室開始播放愛國歌曲。
3、9月22日初步擬定工作流程,開始系列準備工作。
4、9月23日出場順序的抽簽,確定主持人并開始培訓。
5、9月24日各年級策劃審定參賽伴奏,確定各班參賽形式。
6、9月25日比賽流程的確立,串聯詞的編寫,表演節目確定
7、9月27日評委用品的準備,評分表的打印,比賽流程的打印串聯詞的打印,獎狀證書的準備,班主任處強調參賽選手的著裝和配樂問題。
8、9月29日各班參賽選手熟悉場地。
9、9月30日正式比賽。
八、有關事項說明
本次活動設立小學部一、二、三等獎各一名。初中部設立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若干。將按制度納入班級量化。
另設最佳指揮獎一名,優秀指揮獎若干。最佳組織獎一名、最佳創意獎一名。
九、活動內容
1、開場:校歌《我們的航程從這里出發》
2、主持人致開場白
3、主持人介紹評委
4、節目開始,各班參賽選手依順序進行
5、頒獎
6、主持人致結束語
7、活動結束
附:評分標準
一、基本分(40分)
1、歌曲內容健康,積極向上(20分)
2、合唱人數符合要求(參賽人數不少于30人)(20分)
二、服裝紀律(15分)
隊員衣著整潔、大方、統一,精神面貌好,進出場紀律好,。
三、演唱形式與指揮(15分)
1、指揮動作標準、協調。(40分)
2、現場效果(合唱人員、指揮、伴奏舞臺表演準確、恰當,配合默契等)。(5分)
3、演唱技巧(25分):其中音準、節奏好,有樂感(10分);對歌曲有較好的理解,作品處理得當,音色優美,表演完整(15分)
4演唱形式多樣,有一定創意形式新穎,有一定創意(10分)
(合唱比賽由評委會當場評分,取分數的平均值記分,各隊名次按積分排列。評分采取百分制計算,請各位評委打分時保留到小數點后1位。)
篇2:英語歌曲大賽策劃書
一、活動目的
為繁榮校園文化,豐富校園生活,激發大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參與度,廣大英語學習愛好者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展示青春風貌,營造一個和諧,青春的校園環境。展示新時代大學生富有激情的風貌,全面展現大學生特有的精神面貌。同時繁榮祖國文化節,配合校團委工作和社團文化節的順利開展,為推動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二、活動主題
外文歌唱、放飛夢想
三、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承辦單問:大學生外語協會
協辦單位:*****
四、參賽要求
1、參賽對象:本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
2、報名要求:(1)愛好外文歌曲
(2)到報名地點填寫報名表并帶一寸照片
3、報名時間:10月26日~10月30日
五、活動流程
本次大賽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初賽時間、地點待定)
1.初賽流程:
(1)主持人開場白及介紹評委;
(2)主持人宣布評分規則;
(3)選手自我介紹;
(4)選手進行外文歌曲演唱,演唱新式可多種多樣;
(5)評委為選手打分。
2.復賽流程:
初賽兩天后公布復賽選手名單、時間、地點,復賽具體內容同上;
復賽結束評委選出十位晉級選手,決賽前同學們投票評選最佳人氣獎、最佳形象獎、最佳魅力獎、最佳聲線獎;
決賽前公布晉級選手名單。
3.決賽流程
復賽兩天后公布決賽名單。圖書館報告廳(時間另行通知)
(1)開場節目:十位參賽選手英文歌曲合唱
(2)主持人開場白,介紹評委,闡述評分細則
(3)選手按次序以自己喜歡的形式上臺自我介紹
(4)選手按3、3、4分組并在中間穿插節目(歌曲、舞蹈、英文配樂詩朗誦)
(5)評委打分(比賽期間按組宣布選手得分),并評出一二三等獎,最佳獎項
(6)頒發獎品并宣布比賽結束
六、參賽作品要求:
1.作品內容積極健康體現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2.作品題材盡量以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感為主線也可以模仿經典作品;
3.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外文歌曲的熱情和造詣,鼓勵在藝術效果和表演形式上的探索和創新。
七、評分細則(具體詳見附表二)
1.評分采取10分制(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其余得分取平均為該選手的最后得分);
2.外文歌曲發音的準確度及感染力4分,舞臺表現力3分,現場氣氛3分,總計10;
(注:決賽評分:外文歌曲發音的準確度及感染力4分,舞臺表現力3分,現場氣氛3分及場外投票);
3.參考場外投票評選最佳獎項;
注:如果選手出現相同成績現場另加比賽并評分;
4.注重參賽作品的舞臺感染力和表現力,提倡表現形式的創新。
八、獎項設置
一等獎:一名(組)二等獎:兩名(組)三等獎:三名(組)
最佳氣質獎:一名(組)最佳人氣獎:一名(組)
最佳形象獎:一名(組)最佳創意獎:一名(組)
所有獲獎選手均頒發榮譽證書及相應獎品。
九、活動方案
(一)本次活動由大學生社團聯合會主辦,大學生外語協會承辦,各部門積極配合協作,共同完成此次活動
(二)宣傳工作:
1.前期宣傳:
(1)展板宣傳:前期活動宣傳,贊助商宣傳以及入選選手簡介。
(2)海報宣傳:張貼于校園各主要布告欄。
(3)活動通知:社聯下達通知到各院部系及工作人員入教室宣傳。
(4)請柬:發放于全校各機構及各學院(冠名贊助商獨有)。
2.跟蹤宣傳
媒體:邀請廣播站記者進行比賽宣傳及及時的賽事報道。
3.現場宣傳
(1)主持人現場鳴;
(2)晚會紀念品發放;
(3)比賽主題背景(冠名贊助商特有)。
十、賽事準備
(一)比賽前期籌備:(具體詳見上:(二)宣傳工作:(一)前期宣傳)
(二)初賽:
1.教室申請;
2.確定比賽時間地點并下發通知;
3.申請多媒體及音像相機等設備;
4.邀請評委及嘉賓;
(三)復賽
1.前期宣布復賽選手名單;
2.現場告知選手決賽評分細則;
3.其他同初賽相同;
(四)決賽
1.挑選4名英語表達能力強及具有舞臺操控能力的同學擔當決賽主持人;
2.確定決賽時間地點,并下發通知,開展宣傳工作;
3.確定決賽評委及到場嘉賓;
4.準備節目清單、評分標準、評分表;
5.安排好現場計分工作人員有序開展工作;
6.多媒體、照相機、話筒、音響、燈光、主持人服飾、文件夾等物品的準備;
7.筆記本電腦、幻燈片及背景音樂的制作;
8.聯系現場工作人員(決賽當天的禮儀人員,多媒體操作人員、現場組織人員);
9.決賽前組織好彩排工作;
10.賽前有效準備:
(1)舞臺的布置,包括舞臺的搭建及幕布的懸掛和舞臺的裝飾工作;
(2)現場布置,包括評委席、嘉賓席及觀眾席的安排和設備地點安排;
(3)現場設置準備,包括多媒體、筆記本電腦、話筒、音響、燈光的調試。
(4)選手應用物品準備,包括選手服裝道具、號碼牌;
(5)評委席嘉賓席布置,包括節目流程清單、評分細則、評分表單、記號筆、紙杯
的擺放;
(6)參賽選手簽到并進行化裝;
(7)攝影、觀眾的到位并保持現場秩序;
11.決賽進行:
(1)評委嘉賓入席及觀眾就座并保持現場紀律;
(2)比賽按決賽流程進行;
(3)有效維護現場紀律及調動現場氣氛;
(4)賽后清理工作及總結工作;
(5)進行宣傳工作,例如:展板、廣播站、官網等等。
十一、資金預算
1.獎品:一等獎:1*100=100元二等獎:2*80=160元三等獎:3*60=180元及4個最佳4*80=320元10份榮譽證書獎品共計760元
2.賽場用具:話筒4個照相機2部桌椅若干主持人服飾選手號碼牌10個音響2個文件夾6個請柬若干多媒體燈光等
3.裝飾用品:氣球200個:0.30*200=60元彩帶:1.5*20=30元膠帶:1.5*10=15元共計105元
4.打印報名表及評分表等:0.2*300=60元
5.評委用具:草紙:1*30=30元筆:2*10=20元一次性紙包3*6=18元共計68元
合計總費用993元
篇3:愛國主義歌曲大賽活動方案
為歌頌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全校師生們的愛國情懷,立志報國的巨大熱情。為構建和諧校園,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向經典致敬、為英雄歌唱,用歌聲放飛繽紛的夢想,用歌聲唱響心中的激蕩。發揮和展示學生的演唱水平,加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弘揚民族精神,使同學們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更加刻苦學習,為紅領巾添光增彩,我校決定從即日起開展“紅歌曲頌中國”愛國主義教育歌曲大合唱活動。結合我校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活動名稱:“紅歌曲頌中國”愛國主義歌曲比賽。
二、活動主題:祖國在我心中
三、活動時間:*年10月7日――*年11月1日
四、活動步驟:
1、從*年10月7日起,以班級為單位,由音樂教師組織班級選取推薦的愛國主義歌曲,同時學校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在校園廣播系統和“校園之聲”廣播站播放愛國主義歌曲,通過人人唱愛國主義歌曲、班班唱愛國主義歌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有國主義教育,使學生人人會唱愛國主義歌曲,掀起演唱愛國主義歌曲的潮。
2、11月1日舉行“紅歌曲頌中國”比賽,各班級推薦唱的好的同學進行比賽,演唱歌曲限唱兩首(其中一首必須在推薦的歌曲中選唱)。
3、表彰獎勵:學校分別設立歌曲演唱等級獎和演唱活動優秀組織獎。
五、相關要求:
1、提高認識,高度重視
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華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今天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眾志成城,戰勝一切困難的不竭力量源泉。各班要充分認識這次活動的意義,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組織發動全體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謳歌時代、贊美祖國,唱響時代的最強音。
2、人人參與,廣泛開展
本次活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合唱活動為載體,通過“班班有歌聲,人人頌祖國”的活動形式,發動全體學生參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各班從即日起,開展以合唱為主要形式的學生歌詠活動,具體各班的組織有班主任負責,可與音樂教師聯系歌曲的選取和歌曲的排練等。使學生人人會唱愛國主義歌曲,掀起演唱愛國主義歌曲的高潮。
六、比賽要求:
1、演唱內容:每個班級選十個人進行演唱。自選曲目內容應健康向上,以圍繞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或歌頌黨、歌頌祖國為主題。
2、演唱形式:獨唱。
3、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著裝要統一、整潔、美觀。
4、各班可根據歌曲內容自行設計動作和準備道具。
七、評分標準
1、演唱者聲音響亮、清晰、和諧。(30分)
2、演唱的感情要到位:能夠較好地表現出歌曲思想感情。(20分)
3、能夠準確地把握音準節奏、咬字準確、吐字清晰。(20)
4、演出服裝得體大方,能充分展現當代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30分)
七、獎勵辦法:
按年級評選:一、二、三等獎若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