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鄉村環境整治活動方案

鄉村環境整治活動方案

2024-07-31 閱讀 8419

按照市縣關于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部署要求,為推動小王莊村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改善我村面貌,全面提升我村環境質量,加快我村建設步伐,經村“兩委”研究決定,扎實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村凈化、綠化、美化、硬化、亮化達標為方向,以提升村民生態遺失和環境意識為著力點,堅持正確引導、逐步落實、實效的原則,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村弄環境綜合治理,解決影響農村環境衛生的突出問題,提高群眾文明素質,轉變生活方式,優化居住環境,為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我村飲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隱患。我村水體污染主要表現在農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等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污染飲用水源和用于農田灌溉,村民身體健康和農作物安全得不到切實保障。

(二)我村生活污染加劇。村中無公廁、畜禽散養、農家肥和廢棄物亂堆亂放、人畜居住混雜、生產生活廢水隨意排放等問題依然普遍。含有塑料包裝的食品、生活用品在農村已經十分普遍,垃圾中的難降解有機物質迅速增加,由于利用率極低,除城鎮設有簡易垃圾填埋場進行簡單填埋處理外,村里的垃圾隨意堆放公路旁、溝渠邊、房前屋后。垃圾長期露天堆放既影響村容村貌,也容易產生有害氣體污染大氣,以及垃圾在腐敗過程中經滲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三)畜禽養殖及農業生產廢棄物污染日益突出。畜牧業發展迅速,村里很多農戶由分散式養殖轉變為集中式養殖,由此也帶來了畜禽糞便物污染問題。

(四)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能源利用主要依然是秸稈和煤炭,液化氣、沼氣、電氣等清潔能源利用率不高。這樣既浪費木材,破壞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脅群眾身體健康。同時,隨意焚燒秸稈、稻草等農作物現象屢禁不止,“村村點火,處處冒煙”,很好的農作物資源就這樣付之一舉,絲毫沒有充分利用,相反卻污染環境,造成事故。

三、目標任務及整治措施:

(一)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生活污染加強環境建設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要把提高群眾環境意識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和主要內容,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從治理城鄉、家居環境臟、亂、差入手,通過組織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宣傳和活動,破除陳舊的生產生活陋習,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農村環境安全是關系到廣大農民身體健康、社會穩定,關系到農業發展、農民奔小康的大事。大力倡導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積極創建生態示范村(組),促使生活垃圾的節約化、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走經濟、社會、生態并重的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創造村容整潔的新農村。

(二)積極參與整治。按照和諧、統一、美觀的要求,協助村“兩委”對影響村容村貌的各類門頭牌匾、廣告標語,進行規范設置;治理糞堆、柴堆、垃圾堆等“三堆”問題,實行垃圾定點投放、街道、庭院的綠化美化和樹木栽植工作,提高鄉村綠化水平。

(三)加強督導引導。要加強督導,對整治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提出建議,主動配合村“兩委”工作,完成分工工作。堅持在學中干,干中學,積極引導教育任職村群眾增強衛生、環境意識,推動任職村環境整治活動的順利開展。

四、任務分工:

1、由袁楊、劉陽陽負責環境整治的宣傳教育工作;

2、由杜德厚、袁楊組織人員,負責清污、治臟等各項措施的落實;

3、由田寶雨、劉紀芬負責組織文明健康生活習慣養成和教育及后期成果鞏固工作;

4、由村書記田秀景帶頭成立領導小組,負責總體協調工作。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的今天,我們應當積極采取對策,把農村環境問題擺上議事日程,不走工業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使農村向著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

篇2:X鄉村環境整治村級考核制度

為深入推進全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根據《鄉2013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考核對象

全鄉20個行政村

二、考核內容

村級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詳見附件)

三、考核機構

成立鄉環境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考核工作小組,由同志任組長,成員,資料員,工作小組全面負責組織考核工作。

四、考核方式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以明查暗訪的方式,每月進行一次明查、一次暗訪。考核按百分制,每季度進行一次評比,每季度成績計入年終總成績,確定年度排名。

五、獎懲辦法

1.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對村實行一月一次明查、一次暗訪,一季一評比,一通報一獎懲,考核結果在鄉政務公開欄、網站上進行公布。

2.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經費的拔付及村級、聯點干部獎罰標準按照《鄉2013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執行。

3.對工作不力,排名落后的;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行動遲緩,影響工作大局的,將按照相關規定對相關村及聯在推進會上進行表態發言,對在省、市考核中影響縣、鄉考核成績和整體形象的村,進行誡勉談話。

篇3: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

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去年實施的食品放心工程經過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鞏固成果,進一步落實*5月13日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切實保障全市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年江蘇省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年河東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重點和預期目標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品種為:糧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鹵菜、水產品、酒、鹽、醋、水發制品等。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地區為:城郊結合部和農村。整治環節要向兩頭延伸,一頭向農業投入品使用環節延伸,一頭向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延伸。加大對種植、養殖環節中農業投入品使用和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綜合監管力度。

今年工作的預期目標是: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比上年明顯下降,平均超標率下降2~3個百分點;肉品質量穩定提高,瘦肉精平均檢出率下降1個百分點,城區和各區縣城關鎮注水肉、病害肉基本絕跡;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力爭基本符合申報條件的10類食品加工企業90%通過生產許可證的現場審查;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學校食堂、餐飲業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達到90%以上;全面推進和實行食品進貨檢驗、索證索票、購銷臺帳和質量追究制度,大型市嘗超市進貨索證、索票率達到90%以上;大中型食品商場(超市)的散裝食品經營行為得到規范;建立1個食品綠色市場;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及時依法查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案件;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有所提高。

二、組織領導和工作分工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由各級政府總負責。市、區縣政府分別成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簡稱食品安全辦)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協調與督查。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市質監局、商貿局、工商局、衛生局、農林局、糧食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容局、教育局、鹽務局、環保局、公安局、建工局、財政局、市委宣傳部、市經委等部門組成,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

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行條條指導,塊塊落實,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各區縣政府及市相關部門要按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各相關牽頭單位要切實做好各專項整治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三、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

(一)強化食品源頭污染治理力度

1、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監管。農林等部門要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管理,進一步開展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工作。在加大蔬菜農藥殘留和生豬“瘦肉精”例行監測力度的同時,實行蔬菜農藥殘留異地抽檢,并在一定范圍內發布抽檢結果。繼續開展農(漁)藥經營市場秩序整頓,規范農(漁)藥經營行為,推行獸藥分柜銷售,加強對農業、漁業用藥的指導和監督。

2、加強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監管。衛生等部門要組織開展對食品生產企業使用添加劑的專項整治,加大產品質量抽查力度。特別要加大對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兒童食品中糖精鈉、肉類食品中色素、edta鐵鈉的使用的監管力度,促使面粉、肉類、兒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消除濫用添加劑的違法行為。

3、嚴查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行為。質監部門要重點落實“十查十找”任務,檢查米(面)、食用油、醬油、醋、鹽、米粉(線)、腐竹、干菜、肉制品、水產品、酒類產品等加工點,找陳化糧、礦物油、地溝油、吊白塊、回收過期變質食品、工業用雙氧水、毛發水、敵敵畏、甲醇等非食用物質,一經發現徹底收繳物品、設備。

(二)加強生產和加工環節的監管

1、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種植生產基地建設與管理。農林、質監等部門要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養殖小區、示范農嘗出口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力度,推進產地環境污染監控工作?!暝谧龊檬袩o公害農產品向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轉換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定申報工作,申報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0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10個;認定無公害農(水)產品產地25個。

2、全面推進加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質監、衛生部門要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嚴格執行許可證制度。在完成和鞏固米、面、油等五類食品審查發證的基礎上,逐步實施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方便面、餅干、罐頭、冷凍飲品、冷凍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等十類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衛生部門要組織對食品衛生許可證即將到期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專項清理與整頓,嚴格食品衛生許可準入要求。

3、進一步規范生豬、牛羊屠宰加工。商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在去年開展集中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定點生豬屠宰廠(場)的監督管理,開展牛羊肉定點屠宰工作,整頓和規范肉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生豬及肉品出入登記與查票驗證制度,強化消毒管理和檢驗檢疫,檢疫率達到100%,嚴禁私屠濫宰、未經檢疫和檢疫不合格的肉品進入流通銷售領域。

4、強化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力度,特別是對重點品種要實行定期質量監督抽檢。檢驗檢疫局要加強進出口食品生產企業的相關稽查工作,強化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質監、衛生、工商等部門要加大對整治和監管重點品種的抽查頻率和覆蓋面;開展對保健食品、食用油、乳制品、熟肉制品、鹵菜、糕點(月餅)等生產企業的專項監督檢查。對違規行為多發企業施行巡查制度,形成威懾力,遏制制售不安全食品的違法行為蔓延。

(三)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

1、把好市場主體的準入和退出關。工商部門要依法嚴格審查食品經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主

體資格,嚴格執行前置審批規定。農林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在全市各大型市場開展農(水)產品質量安全準入試點,積極探索“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有機結合方式,實行ic卡農產品的監管,加快實施“場地掛鉤”和“場廠掛鉤”步伐,逐步實現農(水)產品全程質量控制。

2、建立和完善流通市場的監管網絡。質監、工商、農林、商貿、糧食等有關部門對全市城鄉所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要普遍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所有農副產品市場都要開辟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專門銷售區。進一步健全三級檢測體系,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要建立檢測室,配備檢測設備;農副產品零售市場要建立以速測為主的檢測系統,有條件的大中型農副產品零售市場要設立檢測室。市質監局要定期開展農副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檢,并及時公布抽檢結果。

3、加強進出口食品的監管。檢驗檢疫部門在進出口環節要依法嚴密監管,嚴把進出口食品安全關。要強化進口食品的索證管理工作,加強進口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簽審核,制定并實施“進口食品監控檢測方案”,嚴格執行預包裝食品憑標簽審核證書報檢,確保相關企業辦理進口食品備案和口岸檢驗,嚴格按照有關單證辦理報關驗放手續。

(四)加強消費環節的管理

1、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食堂、餐飲業,特別是小餐館、個體門店飲食安全衛生的檢查和監督。以學校食堂、餐飲業為重點,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教育部門負責學校食堂及校內食品經營單位的安全衛生管理,嚴格執行《河東市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做好學校集體用餐安全的監督、指導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衛生、工商等部門要開展食品商場(超市)散裝食品專項檢查,各區縣要在轄區范圍內確定2―3個食品商場(超市)作為重點,使其90%以上的單位達到管理規范的要求。

3、城建部門要加強在建建筑工地的食品衛生管理,工地食堂要做到“三證”齊全,加工場所符合衛生要求。

(五)積極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1、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設。市食品安全辦要進一步梳理各部門的監管職

能,理順關系,明確職責和權限,做到監管不缺位、權限不越位,各領域、各環節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逐步形成“職能清晰、權責明確、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網絡體系。

2、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農林、質監等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將繼續強化三個體系(質量標準體系、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認證認定體系)、三項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農業投入品綜合整治制度)、一個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工商部門逐步實施交易市場商品準入與管理制度。各有關部門、單位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品質量追溯、封存報告、依法銷毀、購銷臺帳、質量安全檔案、商品索證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出等制度。

3、加快食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質監、農林等部門要抓緊制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標準)、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標準、快速檢測技術標準,基本滿足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對標準的要求,使全市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各類標準相配套。

4、街道(鎮)、社區(村)要加強出租房屋的管理,不得向無證、照非法生產加工戶提供加工場所或出租房屋。房屋出租者違反*《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有關規定的,執法部門將依法追究其責任。

5、積極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市食品安全辦要會同工商等有關部門選擇1個部門和1個食品行業進行試點,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密切配合,因地制宜,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結合起來,以集中整治強化日常監管,以日常監管深化集中整治。對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做到早發現、早控制,及時予以查處打擊;對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察,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今年要把重點產品、食品批發市場和城郊結合部、農村地區作為查處重點,集中查破一批生產、銷售有毒有害、不符合衛生標準及假冒偽劣食品案件,依法嚴懲一批犯罪分子,搗毀一批制假售假窩點。通過案件的查處,形成對違法犯罪分子強大的震懾效應,凈化食品市場經營環境。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為動員部署階段,時間為6月上旬。將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部署到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有關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各牽頭部門須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

第二階段為集中實施和督查階段,時間從~年6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各區縣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分解任務,明確目標,扎扎實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各牽頭部門要按照部門職責制定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組織2次以上的專項集中整治活動,確保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到位。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部門、本系統專項整治工作的檢查監督。市食品安全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區縣、各部門的整治工作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

第三階段為總結驗收階段,時間為12月中旬。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有關部門,對照專項整治的目標認真做好自我檢查驗收,并將本地區、本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情況,于年底前上報市食品安全辦。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人民政府必須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人力、物力、財力到位。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本方案提出的任務、目標進行分解,

抓好落實。相關部門之間要加強協調,相互配合,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二)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及信息發布制度

各區縣、市各有關部門每月底前以書面形式向市食品安全辦報告本地區、本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進展情況。逐步建立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多部門聯動的應急處理機制。重大事故及經省級以上新聞媒體曝光的重要事項應于事發當日向市食品安全辦報告。市食品安全辦將定期通報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進展情況、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處情況等信息。

(三)加大督查督辦工作力度

加強督查督辦是實施好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今年督查督辦的重點是:既往工作中有待加強的、媒體曝光的、群眾反映集中的地區和問題;信息報告不及時、不準確、不真實的問題。同時,市食品安全辦將加強對各區縣、各部門整治工作的落實情況、專項集中整治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工作不力的將按相關規定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四)做好~宣傳工作

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大力宣傳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普及食品安全的科學知識,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增強全社會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切度。各區縣、各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好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和報道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先進典型,及時客觀地曝光違法案件的查處,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建立自律機制。要進一步強化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消費者是最后一道防線的意識。努力激發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及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努力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