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寫作農村小學寫作中創新思維培養
提高學生寫作淺談農村小學寫作中創新思維的培養
馬繼茹
內容摘要: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之一。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改革的力度也越來越大。現在的作文試卷對考生的寫作要求,不再是簡單的要求符合標準化,而是要求視角新穎,文意深刻,具有創新思維意識等。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從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挖掘出新意,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因此,如何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成為寫作教學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淺談農村寫作創新思維培養
小學生的寫作教學難,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教學更難,只要能有效地培養小學生在寫作中的創新思維,農村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就會指日可待。農村寫作教學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艱巨而又前景廣闊的大舞臺。說艱巨,是因為農村小學生生活窄、視野窄、見識少、讀的少、新知識的來源有限,一來無內容可寫,二來有貨倒不出,更因為大多數農村小學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閉塞的、狹窄的小空間中,使得寫作選材窄、內容淺、立意舊,沒有城市兒童那種多視角、多立意的創造性思維。說前景廣闊,是因為只要我們認識到這一點,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有意識地對小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則會使大多數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再上一個檔次,并能帶動各種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呢?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淺見。
一、創新思維在小學生寫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1、創新思維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能讓小學生充分顯示出個性差異,寫出獨具特色的文章,能使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地提高。
2、創新思維可以激發起小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興趣。只有多觀察、多聯想,才能使小學生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得到啟示。因為觀察得越深入越細致,頭腦中的印象就會更加形象化,想象才能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創新思維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表述能力。小學生寫作時創新思維和想象是始終參與的。它使作者筆下的人、物、事具有活生生的形象,并能把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完美地表達出來。沒有創新思維的參與,任何人都寫不出好文章。
二、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寫作創新思維
(一)、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模式體系
目前那種封閉的、僵化的“教師講──學生做”的寫作教學模式,嚴重妨礙了小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構建一個開放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教學模式體系。這種教學模式體系的結構為:
營造氛圍,誘發創新熱情→大膽表達,拓展創新思維的空間→交流合作,激活創新思維的火花→評優激勵,激發新的創新動機。
(1)營造氛圍,誘發創新的熱情。創造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必須要有良好的氛圍環境。為此,教師應采取生活再現、表演展示、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誘發小學生創新的熱情,讓所有的小學生從“要我寫”提升到“我要寫”的精神狀態。
篇2:創新思維金點子大賽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上東大學威海分校年輕而充滿活力,她需要每個山威人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成長與發展。21世紀是創新型的社會,創新能力和思維的多樣性是每個大學生所必備的。因此,上東大學威海分校校學生會特策劃舉辦創新思維“金點子”大賽,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同學們的創新熱情,為校園建設、生活獻策獻計。
二活動目的及意義:
本大賽旨在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大學生的發散思維,為我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術科技氛圍;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才華與奇思妙想的廣闊舞臺,使同學們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同時也為學校推薦一些獨具匠心的想法和建議,使學校制度更為完善,校園生活更美好。本大賽的舉辦不僅可提高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以及加深同學們對學校的熱愛之情,而且有利于提高同學們對其專業文化素質和知識實際綜合運用的能力,為步入社會做好準備,以及充分弘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
三活動內容:
征集有創新思維的“金點子”,并對其進行選優評獎。
四活動要求:
1參賽形式:個人參賽或團隊參賽(團隊人數不超過3人)
2參賽對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3參賽作品類別:
a.環境建設類(如改善校園環境的創意等);
b.藝術娛樂類(如針對我校文娛活動的突發奇想或改革方案等);
c.校園學習類(如針對校園學習方面的奇思妙想等);
d.管理制度類(如學校管理制度,相關條例的改革等);
e.生活服務類(如對我校餐飲環境、校園購物環境等方面的新想法等);
f.健康生活類(如針對校園生活的新穎想法等)
g.校園創業類(如在校園內開設小店等想法)
h.其他類(包括其他一些不屬于以上類別的創意“金點子”)
4作品要求:(1)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2)作品一律按規定格式書寫(參賽者需上交打印版和電子版)(可見附件)
5作品上交時間:-年--月--日――-年--月--日
作品上交地點:**x
注:電子版發到*****x
五活動流程安排:
1前期宣傳:--月--日――--月--日
在各宣傳欄張貼海報和宣傳紙(每日一貼,持續一周);請求各院下發通知,通知到班;懸掛條幅。
2作品選優評獎:
a--月--日――--月--日將征集的所有作品整理、分類,由部分學生會成員進行初選。
b--月--日――--月--日初選的作品再由團委、校學生會共同復審。
c--月--日――--月--日經復審合格的作品進入決賽階段。(入圍名單進行公示)
注:決賽流程:(1)參賽選手先對作品進行闡述,同時進行電子版演示(時間為五分鐘)。
(2)參賽選手回答評委提出的問題。(時間為8分鐘)
(3)評委根據評分細則(可見附件)打分,選出總分排在前六名和各主題類別最佳創意的作品。
(4)確定獲獎名單,邀請特邀嘉賓為獲獎人員頒獎。
決賽時間:--月--日
決賽地點;***x
決賽評委成員:特邀嘉賓、團委老師、校學生會成員
3后期宣傳:
a以海報和宣傳紙的方式對獲獎選手和獲獎作品進行公示。
b以噴繪的方式將活動場景展示。
六獎勵機制:
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各類別另設最佳創意獎一名(單項獎不與一、二、三等獎重復)。
以上獎項均可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在綜合測評發展性素質中加分。
七注意事項:
*不允許任何與國家法律和學校有關政策相抵觸的言語。
*嚴禁抄襲他人作品(如有發現,取消參賽資格,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活動期間不能一稿多投(如有發現,取消參賽資格)。
*凡參賽者均表示接受本活動所有條款。
*向本活動投的稿件,本活動舉辦者有權無償使用。
*凡已投稿件不可另投它處,否則,其承擔相關責任,并與舉辦者無關。
*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校學生會所有。
八主辦與承辦單位:*******x
九贊助商:****x
附件1:創新思維“金點子”大賽初評評分細則
附件2:創新思維“金點子”大賽決賽入圍作品評分細則
附件3:創新思維“金點子”大賽報名表
山大威海分校校學生會科技學術部
---年--月--日
篇3: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合理運用電教手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摘要】: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是現代教育的目的。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規律性,是人類認識的高級階段。思維實現著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轉化,使人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人們通過思維,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和結果。小學生的思維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其智力發展的標志和縮影。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中體會到,合理運用電教手段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字】電教手段;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多媒體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是現代教育的目的。小學生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規律性,是人類認識的高級階段。思維實現著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轉化,使人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人們通過思維,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和結果。小學生的思維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其智力發展的標志和縮影。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中體會到,合理運用電教手段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運用電教手段,培養學生思維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它能激發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贊可夫認為,學生有了愉悅的情感,歡快的情緒,可以使大腦皮層區于興奮狀態,精神振奮,思維活躍;反之,厭煩的情緒能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尋求,設計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點。而電教媒體就如一位神氣的"魔術師",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在學生眼前,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產生極大興趣。如在教《皮球掉進池塘了》一課時,上課伊始,屏幕上出現茂盛的大樹,碧綠的草地,清澈的池水,活潑可愛的小猴……生動的畫面配上輕松悅耳的音樂,為學生營造出和諧歡快的學習氛圍。接著,教師指導學生由景到猴到事,一一觀察,說說畫面大意,使學生對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個整體了解。進而啟發引導:"我們能想到小猴是用什么辦法撈起皮球的嗎?"饒有興趣的問題進一步激起學生說的欲望。教師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要開動腦筋,幫助小猴想出更多的好辦法,并且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給大家聽。比一比,看誰的辦法多,誰的辦法好,誰講的故事完整。這樣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的興趣,為下一步的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氛圍。這樣,縮短了教材與學生的距離,排除了學生思維上的障礙,從而對課文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激發了思維的積極性。
二、運用電教手段,培養空間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的規律性,是人類認識的高級階段。思維實現著從現象到本質、從感性到理性的轉化,使人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人們通過思維,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和結果。小學生的思維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其智力發展的標志和縮影。發展小學生的智力,主要應培養和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空間概念不易形成。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合理地運用用電教手段直觀性的特點,制作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樹立空間概念。如:教學長方體、正方體體積之后,出示這樣一題:把一個棱長為3厘米的正方體表面全部涂上紅色,然后將此紅色正方體切割成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小塊,一共可切多少塊?其中一面、兩面、三面有紅色的各為幾塊?還有幾塊一面紅色也沒有的?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解答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呈現“切割”、“旋轉”、“提取”等動態過程,使學生一目了然,這其間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總之,電教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光、色、形兼備,靜動結合等諸多優點,確有利于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