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閱讀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閱讀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2024-07-31 閱讀 8170

閱讀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海口龍峰實驗小學李才杏

發揮語文學科的思維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語文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凸現了新的課改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優化課堂教學,創造機會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不囿于教師的思想,學習中大膽奇思妙想,逐步形成創造性思維,使創新成為一種自覺行為。下面談談教學中的粗淺體會。

一、創設課文情境,激發創造性思維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揭示教材中重點及疑難問題,引導學生去想象教材所描寫的情境是激發學生積極的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手段。例如《西門豹》這一課,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辦法妙在哪里?教學時首先運用投影展現西門豹懲治巫婆、官紳的場面,從巫婆、官紳驚慌失措的狼狽相,讓學生感受到西門豹破除迷信,為民除害,實屬大快人心之事。接著啟發學生思考:西門豹在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時,他是怎樣說和怎樣做的?讓學生以課文為依據,設身處地想象表演。通過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教《驚弓之鳥》一文時,我利用投影及講故事方式創設情境:“古時候,魏國有個射箭能手叫更贏,有一天,更贏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獵,看見一只大雁慢慢地從遠處飛來,邊飛邊叫,就對魏王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能把它射下來。’大王不相信,這時更贏就左手拉弓,右手拉弦。只聽‘嘣’的一聲,那只大雁就從半空中直掉下來。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答案就在課文中。”……

情境教學時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把認知情感與思維活動結合起來,拓寬教育空間,促使學生產生渴望學習的內驅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二、引導質疑問難,發展創造性思維

古人云:“疑者,覺悟之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在閱讀教學中發掘教材中的想象點、歧義點、疑難點,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如《撈鐵牛》一文,懷丙指導撈鐵牛的過程本身就體現了創造性。對課文內容,學生不難理解,但是要領會撈鐵牛的創造性思維過程,了解其打撈原理,卻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了很多疑問:“為什么要在船上裝滿沙土?”“為什么要慢慢地把沙土往河里鏟?”“為什么要用兩只船綁在一起?”“鐵牛真的能撈起來嗎?”“不往船上裝沙土,直接拖鐵牛不行嗎?”……教學中,我不急于回答這些問題,而是引導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然后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動手做“撈鐵牛”的實驗。通過邊實驗、邊觀察,學生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一個個問題迎刃而解,他們不僅感受到了創造性活動帶來的喜悅,還獲得了水有浮力的知識。教師在誘導學生質疑問難時,要引導學生注意提問手法,根據不同的文章,可從解題入手,提挈全篇,或從矛盾處巧設懸念,或從關鍵內容處設問,內容對比處提問,細節處提問……形成有價值的課堂沖突,激活學生思維,促其樂此不疲地去探索、去辨析、去推敲。

三、強化整體認知,培養思維的全面性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結構、內容和思想內涵,理清文章句、段、篇的構思脈絡,抓住最關鍵的內容,通過多種客觀條件的列舉或詳細觀察細節,理解它的內蘊和中心,培養思維的全面性。如《貓》這一課,講到貓的脾氣“古怪”,說它既“老實”,又“貪玩”,又“盡職”……只是老實,絕對不是古怪,只有貪玩和盡職、溫柔和固執、膽小和勇猛這樣互相矛盾的特征集合在一起時,才構成了貓的“古怪”。這樣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啟發,突出了貓的可愛,激活了學生思維,拓寬了學生的認識領域。又如《太陽》一文教學中,采用了“有了……才……”明確太陽的正面作用,又采用“如果沒有……就沒有……也沒有”從反面證明太陽對地球的作用,在正反的訓練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透徹性。

思維能力在各種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要培養跨世紀基礎人才,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尤為重要。我們必須抓住一切機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從小養成勤思、善思的習慣,為將來發展成創造型人才打好基礎。

篇2:小學閱讀小論文進行有效閱讀教學

小學閱讀小論文如何進行有效閱讀教學

峨縣實驗小學彭高文

摘要: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實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徑。因為閱讀教學不僅具有獲取信息、積累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價值,還具有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價值。閱讀的有效途徑:調動閱讀激情,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技巧,傳授閱讀方法;開拓閱讀視野,養成閱讀習慣。這一切都離不開老師巧妙引導,學生情感投入。閱讀直接影響到學生人格的形成和精神世界的生長。

關鍵詞:有效閱讀教學

有學者稱閱讀為“學習之母”“智慧之源”。通過大量地閱讀,學生才能感知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積淀,提高寫作能力,增強語文素質,提高文學素養,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培養自身的獨立閱讀能力,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量大會使學生在人生觀、世界觀、知識面、感知力、求知欲、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的形成及處理問題的方式等方面,都呈現出明顯的優勢。因此在一生中的黃金閱讀期做好閱讀儲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怎樣才能有效地進行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調動閱讀激情,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閱讀的巨大動力。教師想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就要想方設法帶領學生去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特別是對于那些初學閱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大力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使他們在頭腦中將閱讀與樂趣相聯系,這樣才能調動學生樂于閱讀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在閱讀教學中,我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的閱讀興趣。

(一)在班級內開展閱讀競賽、閱讀之星評選;我有目的地設計巧妙語言,指導學生運用形象的例子,恰當的比喻,把枯燥無味的知識化為生動有趣的實例,引導學生在興趣中探求知識,發展思維,開發智力;利用教學文本引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閱讀趣味性濃的課外書籍,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提出有趣的問題,既鞏固學生的課內知識,又豐富學生的閱歷。

(二)抓住上課開始的有利時機,以精彩的開場白或話題引發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使之進入上課最佳狀態。如教學《黃山奇石》一課,我先板書“石”,問學生“石頭我們見過嗎?”再板書“奇石”,讓學生說說都見過什么奇怪的石頭。然后告訴學生安徽的黃山就有許多的奇石,作者給我們介紹哪些奇石呢?奇在哪里呢?“想知道的,趕快打開書,到文中找找答案吧!”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致極高,在輕松愉快中學到了知識。

(三)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閱讀興趣。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增強氣氛,鋪設場景,使學生在樂中學,如教學《春雨的色彩》一課時,根據讓大地變得五彩繽紛和生機勃勃,我通過色彩明快、動靜結合的媒體演示,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重溫往日觀察到的春雨的景象,對課文內容進行形象的整體感知,這樣學生們學起來興趣盎然,情緒高漲。

二、培養閱讀技巧,傳授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多方面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應教給他們閱讀方法。如果學生僅僅有了閱讀的興趣,不懂得如何去讀,閱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學生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離不開科學的閱讀方法。

篇3:基于閱讀教學交互式電子白板有效運用

基于閱讀教學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有效運用

摘要:追求課堂的高效,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界的共識。課堂高效與否,也成為判斷一個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種尺度。提高課堂高效的方法、方式名目繁多,先進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是目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利用它創設情境,導入課文,作為學習者的學生無意中感官被激活,情感被激發,就形成了強烈的閱讀期待;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情境,學生能自發地在情境中產生疑問,從而能有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交互式電子白板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還能有效地渲染氣氛,激發情感,喚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有效運用,必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情境;閱讀教學;教學效率

追求課堂的高效,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界的共識。課堂高效與否,也成為判斷一個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種尺度。提高課堂高效的方法、方式名目繁多,先進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是目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有效運用,必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優美的情境導入課文,作為學習者的學生無意中感官被激活,情感被激發,就形成了強烈的閱讀期待。如教《九寨溝》(蘇教版第七冊)這一課時,我并沒有直接板書課題,而是采用優美的語言導入:九寨溝藍天、白云、雪山、森林,盡融于瀑、河、灘中,綴成一串串宛若從天而降的珍珠;篝火、烤羊、鍋莊和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展現出藏羌人熱情強悍的民族風情。九寨溝,一個五彩斑斕、絢麗奇絕的瑤池玉盆,一個原始古樸、神奇夢幻的人間仙境,一個不見纖塵、自然純凈的“童話世界”!她以神妙奇幻的翠海、飛瀑、彩林、雪峰等無法盡覽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成為全國唯一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頂桂冠的圣地。九寨溝以原始的生態環境,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顯現“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譽為“童話世界九寨溝”的高峰、彩林、翠海、疊瀑和藏情被稱為“五絕”。因其獨有的原始景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譽為“人間仙境”。同時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播放《走進九寨黃龍》視頻片段,學生很快就被這神奇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不停地發出嘖嘖的贊嘆聲。部分學生在傾聽和觀看的同時,竟然偷偷地翻閱課本,他們特別想知道這節課學的是哪一篇課文。然后揭示課題,導入課文,閱讀文本,學生就能很快地進入閱讀狀態,有不讀不痛快的的感覺,這種強烈的閱讀期待是建立在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的優美情境基礎上的。如果僅僅依靠優美的導入語言,從未見過雪山、森林、湖泊的孩子是難以想象的,只能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模糊的、不具體的表象,無法把學生牢牢吸引到課文創設的優美情境中,這節課一開頭就大打折扣了。優美的語言和鮮活的畫面有機結合,學生的想象得到了實景的驗證,學生學得實在、學得愉快,教學效果自然就顯著。

二、創設情境,激趣生疑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想尋根問底。興趣是學習的第一位老師,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情境,學生能自發地在情境中產生疑問,從而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興趣。如教《天鵝的故事》(蘇教版第八冊)一文,上課時,我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首先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初春的貝加爾湖,寒潮降臨,北風呼嘯,冰封湖面,沒有吃的,有些候鳥飛來又飛走,可是飛來了一群天鵝,并沒有飛走。看到這里,學生頓生疑問:1.天鵝為什么不飛走?2.天鵝能尋覓到食物嗎?3.天鵝群能生存下來嗎?……一連串關注天鵝的問題從學生嘴里冒出來。這時,我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從課文中尋找答案,由于學生強烈的關注欲望,這些問題很快就迎刃而解了。接著播放了老天鵝用石頭般的胸膛重重撞擊冰面的特寫鏡頭和天鵝群集體破冰的場面,隨后聽到了啜泣聲,這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流露。這時我已經意識到他們已經走進了天鵝的內心世界,體驗到了天鵝的情感,感受到了天鵝的品質,還需講解嗎?不如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發地根據情境提問。出乎我的意料,不止一個學生竟然提出了課文的重點問題:為什么斯杰潘老人面對天鵝群,面對到手的獵物,卻把獵槍掛到肩頭,悄悄地離開了湖面,再也沒有動過獵槍?也不止一個學生能回答上這個問題,因為老人目睹了天鵝群為了生存,用身體和生命為代價,英勇破冰的勞動場面,感動了斯杰潘老人,他從心里喜愛上了有靈性的天鵝,所以沒有開槍打它們。回答得完美、到位,是我沒有想到的。為什么學生能做到這一步,不僅僅是因為課文中講述的天鵝的故事是真實的、感人的,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了、再現了一個近乎真實的畫面,學生仿佛置身在畫面中,置身在天鵝群集體破冰的場面中,置身在斯杰潘老人收起獵槍的感動中。這就是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魅力,它拉近了故事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它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傳統的“逼我學”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我要學”、“我想學”。